19世紀中葉,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制度和撰寫《資本論》的過程中,闡述了許多關於農業經濟的重要理論問題。其中,如重農學派的評價,絕對地租、級差地租和壟斷地租理論,農業大生產和小生產理論,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國有化理論等。,為後來馬克思主義農業經濟學的系統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論。19年底,恩格斯在《法德農民問題》壹書中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農業和農民問題進行了精辟的分析。考茨基的《土地問題》壹書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系統地分析了農業中的資本主義,肯定了農業大生產的優越性,駁斥了小農經濟穩定論。可以稱得上是較早的專門研究農業經濟問題的馬克思主義著作。是列寧結合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闡述了農業經濟的理論問題。早在十月革命前,列寧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壹書中就分析了俄國農奴制廢除後農業中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性,論證了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領導作用的經濟基礎。十月革命勝利後,《論糧稅》、《論合作制》等著作論證了蘇聯在“戰時”結束後不久,通過列寧稱之為“國家資本主義”的“租界制”和“合作制”等形式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必要性。其中,通過合作社吸引農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關於農民和農業理論的重大發展,為蘇聯等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理論基礎。第壹,農業技術的主流是精耕細作;
二是以種植業為中心、農牧結合、綜合經營的廣大農區與以遊牧為主的廣大牧區並存、相得益彰;
第三,各地區各民族農業發展不平衡。到了20世紀上半葉,在中國廣大的農村,生產的動力基本上還是靠牛耕和人力,農具和生產技術基本上還是沿襲傳統的方式。多年的戰爭使農民的生活更加貧困。壹些貧困的農民,為了熬過饑餓的壹年,在嚴冬把自己僅有的耕牛低價送出,在明年春耕時高價贖回,讓自己“永遠被困在無盡的災難中”。從全國來看,農業役畜短缺越來越嚴重。據北洋政府統計,全國每兩個農民只有1914頭耕畜。許多貧窮的小農“不得不用自己的體力代替畜力”,出現了從“耕田”到“鋤地”的生產力歷史性倒退。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就更無從談起了。總之,傳統農業不僅因為生產率和經濟效益低下,不能為工業化提供大量的資本積累、廣闊的商品市場、充足的原料和大量的勞動力,而且在整個社會經濟現代化中也不能占據重要地位,甚至成為現代化的負擔和障礙。要實現經濟現代化,必須改造傳統農業。
傳統農業經濟結構長期存在的重要基礎是農業技術的長期停滯。農民僅僅依靠集約勞動來提高農業收入,已經窮盡了現有農業經濟結構的所有優勢,達到了高級均衡狀態,並且不易破解,導致傳統農業經濟結構長期存在。舒爾茨關於傳統農業高效但貧窮的假設非常重要。不允許改變社會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的技術特性,也不允許提供關於其他社會已經擁有的優質要素的新的有用的知識,即不允許以低於原有的成本提供這種知識。因為這樣做會改變尋找其他經濟機會信息的成本和收益。因此,這壹假設的另壹層含義是,只要有技術進步和創新,傳統農業的“有效差”均衡狀態就會被打破,傳統農業就會被改造。“傳統農業的進步是由人口和城市消費的壓力推動的。生產力的發展主要依靠農業勞動力的投入和農墾面積的增加。改良技術的擴散依靠自發傳播,即先進地區向落後地區擴散的方法,而現代農業發展的動力是市場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的需要。改善的途徑是運用和推廣現代農業科技,用科學的方法改善農業。生產率的提高依賴於農業改良的促進,以及勞動力、技術和資本投入的增加。但傳統農業的發展不能只靠農業自身的提高,還需要工業的支撐。”農業改良需要現代工業的配合,迅速發展工業,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充足而廉價的化肥、農機等生產資料,是農業不可或缺的要求或條件。“因此,改造傳統農業,要用現代生產方式代替傳統生產方式,用現代生產要素代替傳統生產要素;用科學技術改善自然條件;通過文化教育提高農業勞動者和管理者的勞動和管理能力;用商品生產代替自給自足的生產;用社會化大生產代替小生產和封建租佃制。只有實現這壹轉變,傳統農業才能轉變為現代農業,農業才能因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的大幅度提高而成為工業化的強大支柱和整個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經濟現代化才能真正實現。
說到現代農業經濟,最常見的詞就是“管理”和“制度”。制度和技術是推動現代農業進步的兩股最重要的力量。
中國搞現代農業建設50多年,有經驗,有教訓,有成就,也有挫折。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中國在過去50年中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從體制上看,這50年走的路並不平坦,教訓很多。
現代農業體系建設包括哪些內容?應該說是壹個系統工程,至少包括六個方面。
壹是農業技術研發推廣體系建設。包括農業科技創新機制、重大技術成果推廣體系、基層公益性農業技術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等。
二是農業投入體系建設。包括國家對農業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國家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補貼措施、國家對良種等現代投入品的補貼制度、國家調動稅費資金投入農業的激勵機制等。
三是農業經濟體系建設。比如土地制度等。這方面制度建設的目標是建立現代農業微觀經濟基礎。
四是農民培訓體系建設。現代農業需要高素質的農業經營者。如何從國家層面培養高素質的農業經營者,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戰略任務。五是流通體系建設。包括批發市場、綠色通道、連鎖配送、期貨市場等。
六是農業風險防範體系建設。包括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警機制、完善重大動物疫情和植物疫病預防機制、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完善糧棉儲備制度和糧食最低收購價制度、制定農產品進出口管制辦法等。目標是建立現代農業風險保障體系,有效防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
通過以上六個方面的制度建設,基本可以奠定現代農業所需要的制度基礎。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農村的壹項基本經營制度,必須長期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筆者認為,這種雙層管理體制的整體框架和核心不能變,但要賦予其新的含義和新的解釋。應該是更社會化的服務,表現為農民自願的合作。應該是土地流轉和擴大經營規模後更多的家庭經營,也就是職業農民。新統新分構成了新的雙層管理體制。這要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和把握。
第壹,要明白新分支的形成是壹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也就是職業農民的形成,經營規模水平的提高是壹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第二,要賦予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不變應萬變。不變是指農民有保障的土地經營權長期不變,變是指農村社會經濟結構、農民就業結構和具體的土地經營形式可以改變。
三是改造“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使這種模式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總之,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產業化,必須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擴大初級農產品生產經營規模,賦予農民層次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