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發展到今1萬年前左右,也就是地史上更新世晚期末,構造史上的最後冰期結束之際,考古學上的中石器時代,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環境發生的巨大的變化。全球氣溫的回升,動物、植被的更叠以及海平面的變化(主要表現為上升)等,導致壹系列的新事物先後出現。農業的起源、家畜的飼養、生活的定居,甚至原始宗教、藝術的萌芽。所以,有學者把中石器時代看成人類歷史的轉折點也不為過, 其中,農業起源尤為突出,它的意義在於使人類的經濟生活完成了從攫取性經濟到生產性經濟的質的飛躍。同時,也深刻影響到其他方面事物的發展。學術界對該課題的研究也相當熱烈,需要回答的問題也相當多。如徐旺先生就提出農業起源研究所要解決的六大問題:(1)農業產生的原因;(2)農業產生的地點;(3)農業產生的時間;(4)農業最初由什麽人產生;(5)農業產生的方式;(6)農業的對象。
但是,對於農業起源的演變機制,發展過程,則很少有文章作過深入的探研,大多均以“過渡”,“轉變”之類的詞壹筆帶過。孔令平先生在《西亞農耕的起源》壹文中曾提出從農業起源經原始農業到達農業經濟形成後的鄉村農業的三段論。從農業萌芽最初孕育的契機開始,推論其醞釀發育,成熟到產生的全過程及其動因,從而提出農業起源的壹般模式,亦分為三個階段論述。
第壹階段
在漫長的人類史前時期,由於生態環境因素的影響,古人類的經濟生活方式受到直接的制約。在舊石器時代,各原始人群居住得比較分散,流動性強,人口密度低,大自然有足夠的資源可以供人類享用。按照最佳覓食模式原理(通常被用來解釋史前人類生存方式和文化演變的有效理論之壹),史前人類的經濟生活中,都遵循這樣的規律,即以最佳經濟效益來安排他們的生產方式,在實際中就是力求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取最大的收獲。在還未掌握農業生產技術之前,以當時人類的生產力水平,要以較小的代價來獲得更豐富的食物,當首推狩獵。比如,壹個小原始人群花半天時間打到兩頭牛和三只野豬,那麽這些也夠十幾個人吃上兩三天以上,但如果他們不是狩獵動物,而是花了壹天時間采集了大量的野果或其他植物類食物(按他們所能攜帶的數量),那麽這些最多也只夠他們吃上兩三頓。再算上獲取的時間長短,難易程度以及食物能量的多少,植物顯然處於下風的。反觀,像牛、豬之類的大型食草動物,單個個體肉量多,體型笨,較易捕獲,又能充分滿足取食的需要。根據最佳覓食模式,大型動物在古人類食譜中總是處於最高的檔次,不管其數量多少,它總是狩獵采集者鐘愛的食物。而植物,特別是采集加工費時費力的種類,無論怎樣豐富,即使營養價值也高,在食譜中的檔次也不會高。所以,狩獵自然而成為舊石器時代人類主要的經濟形態。這種以狩獵為主的經濟可以稱為簡單狩獵經濟。
隨著最後冰期的結束,冰期的凍土及草原,樺木及松木讓位於以橡樹為代表的落葉林;食草性大型動物減少,最後除了野豬而幾乎沒有大型哺乳動物;海平面上升,也導致河口的拓寬,湖沼的擴大。諸多變化,壹方面導致人類鐘愛的食物大幅減少,另壹方面食譜中檔次較低的植物及魚、貝類的種類和數量卻極其豐富。加上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發展,也達到相當可觀的數量人口壓力日益嚴重。這些都迫使人們放棄單純按最佳覓食模式去取食,而嘗試多種的取食方式,邁出了向農業起源具有轉折性意義的壹步----以漁獵、采集為主的廣譜經濟,或稱之為復雜漁獵采集經濟。
廣譜經濟,顧名思義,是指“廣泛食譜”的經濟,包括采集植物果實、根莖、籽粒,漁獵捕撈河湖中的魚、蚌或海邊淺水區的蛤、貝類水產。具體形式、內容可以多種多樣,依各地的自然條件而定。當然,狩獵在壹定程度上還是壹種重要的食物來源,但已不占主導地位。這種廣譜經濟形式只是對不穩定生態環境的壹種不穩定的適應。強化開拓少數幾類再生快、數量多的資源,如魚、貝類,種籽或堅果等。這樣雖可解壹時之憂,但並末解決根本的問題,仍然存在隱患, 有資源耗竭的危險。壹旦環境有大的波動,人們可能又將面監生存危機。
第二階段
由於環境的不穩定性,資源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高檔食物品種日益枯竭,人口壓力增大,人們需要獲得和掌握壹些可經常利用的動、植物來作為食物匱乏時的壹種儲備。最初是通過集中人口,采取定居或半定居的方式,通過嚴密組織,強化勞動投入,並采用各種技術來開拓利用和貯藏食物等形式,使收獲有保障和結果。與此同時,生產工具也走向小型化和復合化。這也是對生態環境及經濟方式改變的適應。如世界性的細石器工藝在這時出現,適應了大型動物枯竭,小型動物繁多的事實,多用途的復合工具則適應了廣譜的經濟生產方式。有了這種前提和準備之後,在采集、貯藏的過程中,人們有時會發覺某些植物有定期生長出新植株的現象,有時則發現被埋藏起來的果實,籽粒經壹段時間會自動長出新的植株。人們於是特別留心這壹類的植物或果樹,漸漸地在收獲中積累了經驗,發現了在壹段時間內(如壹年)可以反復取食的某些植物(只能是植物,不可能是動物或水產,因為後者、再生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在壹年內繁殖出幾批可供取食的個體)。於是,很自然地人們邁出了走向農業起源的關鍵壹步——集中采集。
在集中采集活動中,人們把采集的對象由廣譜階段的雜亂食譜縮小到某種或幾種再生能力強,在壹段時間內能多次取食、便於貯藏的植物身上,這也就是人們最早的栽培馴化對象。不同地域其栽培對象也不盡相同,有些地區是根莖類植物,有些地區為禾本科植物,皆因自然環境條件不同而有異。如在華南地區,最先馴化的植物很可能就是無性繁殖的根莖植物,從而走向園圃式農業的道路;而在長江流域則可能以水稻為最早馴化的禾本科植物;在北方地區,栗則成了第壹種被人工栽培的植物。
在這個階段中,廣譜仍然存在,集中采集只是植物類采集活動的進化發展階段,雖然這壹支將來導致了農業產生,但當時人們並無預見,其優勢是逐步顯露的。漁獵活動也是並存的。狩獵活動也未完全消失。雖然大型草食動物不多,但仍有些中、小型動物生存下來,並成為人們捕獵的對象。它們體小身輕,行動靈便,其成年個體很難獲得,能獲得的多為老、幼個體。壹般老的很快就被宰殺,而幼小的個體就圈養起來,(如狗便是此類小型動物,目前壹般也都認為狗正是最早被馴化的動物之壹)。集中采集回來的植物正好在壹定程度上解決了它們的食物來源,這與“農業起源是為家畜飼養提供食物來源才產生的”這壹說法頗為相近。但也不盡相同,我們認為農業的起源並非單純是為了給家畜提供食物,而只是在客觀上起了這個作用。確切地說,是農業起源碰巧迎合了家畜飼養的發展。
第三階段
經過壹段時期的集中采集,人們漸漸地熟悉了這些植物的生長習性和規律,在采集時由無意識逐漸演化為有意識地留下壹部分幼小的植株,對它們進行簡單的照料,等到它們生長到更適於食用時再進行采集。如此做的意義在於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開始了模擬性的農業栽培。也有學者把這種行為稱為采集農業。由於植物的生長並非完全集中,而是自然地分布,人們在采集時仍需“逐草而采”。為避免此種長途的來回奔走,人們便將它們移植到更近自己住地或更安全的地方去生長,既易於照料,又方便收獲。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在自己的住地附近照料帶回來的植物幼苗,經過近距離的觀察和親身的摸索,漸漸地了解到花開花謝、瓜熟蒂落、落籽生根等植物的生理循環,也明白了植物的從發芽到生長發育及成熟需要先播種,再澆水、施肥,然後才能有收獲的道理。於是這邁向農業栽培的實質性的壹步也走出了。
這壹步的邁出,也有家畜飼養的影響,是人們在馴養幼小動物過程中得到啟發,體會到幼小動物的生命力,方得以在選擇植物對象時,選中幼小個體。在農業起源過程中,家畜飼養與野生植物的馴化關系十分密切。壹方面野生植物的集中采集客觀上為家畜飼養提供了食物來源;另壹方面,野生植物的馴化也受到家畜飼養的影響。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們是互相促進,互為動力的。
這壹步邁得也不輕松,這其實是個相當復雜和漫長的過程。栽培農業最初出現時,它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占比例還是較小,它還是補充性的,而非取代性的。麥克尼什在對特瓦坎農業起源研究中發現,中美洲人類對栽培作物的依賴從5%到75%足足花了7000年的時間,足見從原始農業產生到農業經濟形成還有壹段很長的路要走。人們在開始自學地圈出田地來進行農業栽培之後,不斷地積累農業經驗和開發新的栽培品種,並使土地和農作物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效能,農業才逐漸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