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最早出現在中原。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許多特色農耕技術和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遺址中出土了許多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實物證據,特別是打磨過的石磨棒,成為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眾所周知,黃三的首領伏羲教人“織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人稱“神農”,教人播種收割,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用疏浚的方法治水,促進了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推動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戰國時期,河南人郭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理念傳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和發展,農業技術的發明創造,農業的制度和觀念,都與河南息息相關。
中國農業的起源是學術界非常關心的問題。我國考古界幾十年來壹直將其作為壹個重要的學術課題進行探索,在江淮、河漢、漢流域及廣大地區進行了調查和發掘,發現了壹批遺址,如廣西桂林竹皮巖、江西萬年仙洞、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河北徐水南莊頭、湖南澧縣鵬頭山等地。前兩處遺址距今約八九千年。武安磁山遺址和新鄭裴李崗遺址的年代也早於中原仰韶文化,距今七八千年。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1986年在河北省徐水縣發現的南莊頭遺址。在60多平方米的發掘面積內,發現了壹條小灰溝和草木灰層,出土了動物骨骼、家禽骨骼、鹿角、蚌類、蝸牛殼、木炭、石材,以及石器、骨角、木板、木棍、沙紅色陶片等與居民生活有關的遺物。特別是遺址中出土了作為糧食加工工具的石磨和石碾棒,表明當時已經出現了農作物種植業。根據碳14,其年齡為10510 u 65297 x 10—9690 u 65305 x 5年前(未校正)。比磁山文化早,甚至比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竹皮巖遺址早幾千年。它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壹,因此它把中國農業的起源推到了壹萬年前。
農業至少起源於10,000年前,從最早的農耕時代開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有證據指出,中東肥沃的月亮灣是壹萬壹千年前第壹個出現有計劃播種和收割本應在野外采集的植物的地區;其他人認為,農業的獨立發展發生在中國的北部和南部,非洲的薩赫勒地區,新幾內亞和美洲的壹些地區。5000年前,中東農耕民族的男性來到歐洲,與當地狩獵采集民族的女性結婚,產生了現代歐洲人。這壹過程也將農業傳播到了歐洲。
中國南北朝時期出版的《齊·姚敏書》是迄今為止最完整和最古老的農業著作,包括了1500年前中國的農學、園藝、造林、蠶桑、畜牧、獸醫、育種、釀酒、烹飪、儲藏以及控制饑荒的方法。書中引用了近200種古籍,但引用的《氾勝之書》和《四人月令》現已失傳。農耕是人類直接利用土地獲取各種農作物產品的活動。自從人類開始意識到需要的物質可以直接利用生物的特性來提供豐富的物質,人類就壹直在研究如何將土地和植物巧妙地結合起來,努力使產品最大化。這個鬥爭過程完整地反映了人類的各種農耕文化現象。
根據人們的生產動機,農耕文化可以分為兩類:糧食作物生產文化和經濟作物生產文化。按耕作方式可分為旱作農業文化和稻作農業文化。也可以根據其他需要分類。不同的耕作方式充分體現了強烈的地域和氣候特征。因此,在世界範圍內,人類種植的起源和歷史演變有很大的差異,導致了不同類型的作物和規模的形成。而有的,恰恰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農耕文化。
作物種植的歷史是不同的。近東和歐洲始於公元前6500-3500年。東南亞,從公元前6800-4000年開始;在中美洲和秘魯,它開始於公元前2500年左右。最初種植農作物的地區大多是半幹旱氣候的河流流域。在歐亞大陸,農作物種植的方法是先耙地,再犁地播種;在中美洲,因為沒有牛和馬,他們的主要作物玉米是用木棍在地上戳壹個小洞,然後訂購種子。
在古代,人們最早到處狩獵采集果實,後來發展到可以種植植物。有了可靠的食物供應,人們建立了村莊和城鎮,更多的人可以開發新技術和提供服務,這進壹步促進了這種變化。最後形成了農業文明。中國古代各流域人民種植大豆、柑橘、桃、梨、麻、茶樹,飼養動物,精通園藝,尤其是花卉。
如今,在伊拉克周邊地區種植農作物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他們發明了輪子,並用滑輪從人工運河中抽水。他們還建造了相當復雜的灌溉系統,並馴養了駱駝、猴子和馬等動物。在古埃及,人們利用尼羅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種植小麥、大麥和蓖麻。埃及人也種植棕櫚樹。除了牛和馬,他們還飼養家禽、綿羊、山羊和豬。
在印度北部的印度文明時期(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他們種植小麥、大麥和水稻,以及棉花、芝麻、茶樹和甘蔗。也馴養雞、水牛等。用於農田。農民用犁來建造良好的灌溉系統和大谷倉。
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玉米被馴化之前,中美洲的人們仍然到處狩獵,耕作只是品種的問題。公元250年至1600年,墨西哥和中美洲誕生了瑪雅-托爾特克-阿茲特克文明。人們用玉米作為雜交品種來增加產量,還種植了豆類、南瓜、辣椒、鱷梨、煙草和棉花。他們修建了運河和水上花園。它還發展了幹旱農業,發明了保持水分的耕作技術。
自公元前2000年起,希臘人就開始種植糧食作物,主要是大麥、橄欖樹、無花果和葡萄,並飼養牲畜。希臘人發明了水車,把水從低處提升到高處。古羅馬人發明了壹些鐵制工具,如犁、鐮刀和鋤頭,提高了地中海地區的農業技術水平。他們種植小麥、大麥、小米和葡萄,並飼養動物。
公元前200年以前,每個羅馬農民都有1.8-6.1公頃的土地。在接下來的200年裏,富人從國家得到了更多的土地,所以他們讓奴隸工作。
從1000年到1300年,歐洲進入莊園時代,變得非常普遍,尤其是在英國、法國和德國。刀耕火種是原始農業的耕作技術。現代仍在壹些民族中保留。這種耕作方式在唐宋以前的很長壹段歷史時期內也保存在我國長江流域,被稱為“社田”。
宋代詩人範成大在《老舍農事序》中提到:“社田也是峽中刀耕火種之地。初春,雅山。所有的樹都枯竭了。種的時候,等著下雨,前壹天晚上就火了,天天下雨。在熱土裏播種,也就是幼苗會收獲兩倍。沒有雨,但是是的。有許多山。如果土壤肥力薄,就會反復燃燒。只有這樣,藝術才能實現。小麥和豆類在春天種植,作為餅餌度過夏天。秋天成熟了。”薛孟復在《杜詩分類註》卷七中對佘田有這樣的解釋。他說:“荊楚有許多社田,先放火燒竈,等雨來種。三年後土脈盡,無法恢復樹藝,但為草木,為山。”她田,燃榛耕也。二丫壹歲,她兩歲,她三歲。容易說她不吃醋。所有的聲音都結束了。於天凡三歲,不能補種。聲音很大,草都燒了。爐聲戶,火燒山界也。“可見,所謂‘刀耕火種’,就是在早春時節,村民們先把山上的樹砍倒,然後在春雨來臨的前壹天晚上放火燒掉,當作肥料,第二天種在土熱裏,等著收割,沒有任何田間管理。壹般兩三年後,土壤和肥料已經耗盡,不能再種了,要單獨開荒。原始刀耕火種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等,用來砍樹。人們刀耕火種,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土地的選擇。
從我國南方從事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的情況來看,早期原始農業的土地選擇在林地,草原的開發較晚。壹般選擇的土地不是草地,而是森林邊緣、缺口或樹木稀疏的林地進行采伐。苦聰人剛從采集經濟轉變為農業經濟才定居下來(50年代)。雖然已經引入了鐵工具,但仍以木工具為主。他們只是選擇在森林邊緣或森林稀疏的地方耕作。
在獨龍族地區,人們把林地分為有林地、竹林地和竹木混交林地。在林地中,種植“Slay”和“Smo”樹的人應種植蕎麥、小米和稗草,種植“Ermang”和“Correction”樹的人應種植玉米,野生核桃樹地上的芋頭最好,竹木混交林中的玉米和小米最好。竹林地也按竹種分為“久崩”、“長爪”、“格魯”。“Gru”是壹種帶有細小竹竿的竹子,它的生長不如前兩次種竹林田地裏砍伐和焚燒的莊稼,壹般被人們忽視。他們還發現,在竹林中種植大豆後,竹子長得不好。根據怒族人的經驗,最適宜耕種的農田是生長西瓜樹、“色達”樹和小橡樹的林地。這些樹生長迅速,枝繁葉茂,燃燒後灰燼多,其中色達樹和小橡樹的林地最適合種植旱稻,色達樹和西瓜樹的林地適合種植玉米和播種天雄稻(莧菜)。庫聰人認為有賓尼、怕樓、榆樹、愛沙泥、蘇河、比卡等樹木的林地最適合種植農作物,而有埃努瓦、穆帕德爾水、紮巴克紮卡等樹木的林地長勢不好。
在取的時代,人類主要是靠天吃飯,只取大自然提供的食物,缺乏理解。在神農時代,“人多而畜少”,“民不聊生”的客觀現實要求我們必須改變靠天吃飯的狀態,實現人類依靠自身耕作獲取食物的目標。炎帝帶領眾多部落發現食用植物,掌握其生長規律,從而發明了最早的種植業。
《管子輕重篇》載:“神農之作,樹糧為岐山之日,九州人知糧食,而世化。”又說“神農教耕谷,以利百姓。”《逸周書》曰:“神農時,下粟,神農耕植。”《新語道紀》載:“至於神農,以為行蟲獸難食民,而求食之物,嘗百草之實,觀其苦,教民食五谷。”《蘇姬神》第壹卷記載:“神農以鞭抽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惡臭為主,以播百粒。故世稱神農。”
要培育糧食,不僅要正確把握植物習性特點和生長規律,還要正確認識天體氣候的運行變化規律和土壤肥力的利用規律。如果不掌握天體氣候的運行和變化,就無法實現從播種到收獲的壹系列耕作過程,也無法達到通過耕作獲得糧食的目的。土壤肥力的利用規律也是如此。土壤有很多種,肥沃的土壤,貧瘠的土壤,水和幹旱,土壤和石頭。什麽樣的土地適合耕種,不同的植物對土地有不同的要求。這些都需要正確把握土壤的利用規律。
“白虎童依諾。”說:“古時候的人都是吃動物和動物的。至於神農,人多,畜不夠,所以神農因時制宜,分地之利,造雷,教百姓行,化為神,使之適民。所以叫神農。”
《淮南子修武訓》載:“古時候人飲草之水,采樹之果,食蜆之肉,有時多疾多傷。於是神農開始教百姓播種五谷,使土地濕潤肥沃,避免草藥的味道和水泉的酸甜苦辣。”“天時地利人和,地利人和”和“地利人和,地利人和”等記載表明,顏地神農了解、尊重和利用天象氣候和土地利用規律。雷迪是在長期的耕作實踐中發明的,它解決了刀耕火種式耕作效率低、產量低的困難,為人工耕作提供了鋒利的農具,在開墾土地和擴大生產規模方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使田間農業得以實現。同時也可以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提高農業質量。
《易經:內聚力傳》說:“包家沒有,神農家寫的。木頭是鏟子,木頭是鏟子。有益於教世,涵蓋壹切利益。”《逸周書》曰:“神農時,下粟,神耕之。作斧耕,斷木為鏟,金鏟,鏟耕草,則五谷豐登助果。”
“白虎童依諾。”說:“古時候的人都是吃動物和動物的。至於神農,人多,畜不夠,所以神農因時制宜,分地之利,造雷,教百姓行,化為神,使之適民。所以叫神農。”神農為什麽要種糧?
據《拾遺記》記載,有壹天,壹只紅色身體的鳥在天空中飛翔,嘴裏銜著五顏六色的九穗谷。當它經過神農的頭頂時,九穗谷落到了地上。神農看見了,撿起來埋在土裏,後來長成了壹片。他用手搓了搓麥穗,放進嘴裏,感覺很好吃。於是他教人砍樹,割草,用斧子、鋤頭、鋤頭等生產工具開墾土地,種谷子。神農由此得到啟發:小米年年可以種,源源不斷。如果能多選擇壹些植物供人類使用,多種植壹些,大家吃飯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那時候谷物和雜草長在壹起,草藥和鮮花壹起綻放,誰也說不清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以吃的。神農嘗之如壹,試種如壹,最後篩選出稻、粟、黍、麥、糯米,所以後人尊稱他為“五谷之主”、“農之主”。
中國農業最早的農耕技術是原始社會的火耕。《淮南子本景訊》中記載的“燒林還田”,以及人們常說的“刀耕火種”,就是火耕法。練火耕,先用石斧、石頭等砍樹。,並在樹木幹枯後將它們付之壹炬。就這樣,大面積的土地被開墾出來了,樹木燃燒的灰燼變成了肥料,增強了土壤肥力。燒後土壤疏松,可以不用中耕,用尖棍等工具挖掘播種。但火耕的結果是,土壤肥力逐年下降,過不了幾年就要撂荒,開辟新的耕地。之後,火耕逐漸轉變為鋤或耕(壹種形似鐵鍬的古代農業工具)。用鋤頭或犁翻土可以疏松和改善土壤結構,擴大耕地面積,延長土地使用壽命,增加作物產量。由於可以定期鋤地或犁地,可以在幾塊土地上輪種,從而使人類定居成為可能,進壹步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