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因為講究音韻的和諧和平衡,所以被稱為“戴著鐐銬跳舞”。所以對聯雖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是真正自己做對聯的人卻很少。
淩建軍,17歲,開始迷上對聯。當他第壹次寫對聯時,他受到了好評,並在《中國對聯報》上發表。19歲,在《夫婦的夫婦》《夫婦的心,心連心》等雜誌上發表高難,公開征集第二幅對聯,吸引了全國各地對聯愛好者的參與和關註。22歲出版第壹本書《想翟連玉》,成為全國連壇最年輕的圖書出版人,被譽為“連林新秀”;26歲出版第二本專輯《關於翟名片的思考》,由中國楹聯學會會長孟親筆簽名。謝比德的書法與對聯在對聯中的完美結合,凸顯了傳統文化的古典與典雅,成為對聯中的佳話。
有了聯系,迷戀文字的魅力
說起淩建軍與對聯的結緣,還有壹個小故事。1995春節期間,家裏正準備貼春聯。我媽漫不經心地對他說:“妳馬上就要師範畢業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我們家的對聯就不再麻煩別人寫了?”母親的話讓淩建軍感到有些慚愧。春節剛過,他匆匆回到學校,在圖書館選了幾副對聯,開始刻苦學習。偏愛文學的淩建軍似乎與對聯有著天然的緣分。今年6月,即將從郴州師範學院畢業的淩建軍和同學去萬花巖玩。洞穴中神秘而深邃的奇觀讓他倍感鼓舞。“福地,入洞,尋三只手,拍掌;鹹香宮,出宮三步壹回頭。”郴州市楹聯協會原常務副會長溫錫林對這幅對聯贊不絕口。對聯和評論發表在《中國聯合報》“賈立安評論”專欄,並被收入《當代賈立安評論選》。
可能有人會覺得對聯只是在玩文字遊戲,很無聊。另壹方面,淩建軍被對聯豐富的含義和獨特的措辭所吸引。1996中國楹聯報刊登單幅對聯,看似簡單,做好卻不易。這幅對聯既是“回文”,又是“音譯”(“中”字前面加壹個方位詞,然後變成動詞),與“中”字同音,讀前平聲,讀後平聲。看到入伍後,淩建軍整天念叨、琢磨、回味。他在床上思考,在路上行走,甚至蹲在廁所裏。有壹天,別人的話驚醒了被它深深迷住的淩建軍。“妳要管我的事!”淩建軍拍了拍大腿,對聯的第二部分脫口而出“心在心上。”這對下聯在上聯申請人中排名第壹。從此,這個年僅18歲的年輕人,對對聯印象深刻。
迷戀連,思考精彩人生。
淩建軍是壹個很執著的人。他壹旦愛上壹件事,就絕不會輕易放棄。他不僅虛心向前輩學習,而且刻苦學習,刻苦練習。有時候就為了壹句話,他反復琢磨,反復推敲。2001應邀為川陜蘇區將軍碑林題寫對聯:“拓荒者寫英雄史;後繼高亢的勝利詩篇!”正是為了這個“歷史”二字,淩建軍不斷推敲,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琢磨。壹開始他用了“行業”這個詞,但他覺得不夠準確;經過考慮,改為“譜”字,發現其範圍過窄,與將軍碑林不相稱;經過反復推敲,最後還是用了“歷史”這個詞。想到“歷史”二字,他突然覺得就是“歷史”二字,沒有別的。所謂“歷史”,是指先驅們從事革命鬥爭的英雄歷史,是革命先驅們用自己的鮮血書寫的。後來,這副對聯被編入《川陜蘇區將軍碑林楹聯廊集》,鐫刻在碑上,植於碑林。
淩建軍在對聯中品味漢字的獨特魅力。作為壹個生長在郴州的青年楹聯作家,他不僅自己寫楹聯,還積極挖掘和收集郴州古楹聯。郴州的五蓋山高聳入雲,其頂部的藍雲寺迷人而神秘。明代有個和尚到這裏旅遊,即興創作了壹副對聯:“霜雪霧遮山色”,和尚絞盡腦汁,沒有繼續對話。這幅對聯的前五個字都是“雨”,屬於偏旁聯。這種上下對聯的對應部分,既要有相同的偏旁部首,又要做到字面上的整齊有序,所以這種對聯從來沒有下過。如今,碧雲寺正門右側鐫刻著這種青石組合,而左側壹直空缺著。2002年,看到這幅古聯的淩建軍認為天妃絕壁上有壹幅“過兩江三落”的古聯,沒有對仗。他在《對聯》雜誌上發表《誰能在郴州石刻上做古聯?本文對五蓋山的名聯和天妃山的絕壁對聯進行了細致深入的分析,吸引了眾多外國楹聯愛好者對郴州古聯的回應。還撰寫了《壹個尼姑出嫁》、《夷陵華表對聯賞析》等文章,以對聯為參照物描述蘇仙陵、夷陵等歷史文化景點,提高了郴州在外界的知名度。
有人說淩建軍是名副其實的“關節傻逼”。而淩建軍卻自得其樂地沈浸在對聯的世界裏,就像他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挑齋”壹樣。他在生活中琢磨著精彩的對聯,甚至在其中琢磨著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