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舉並論傳統醫學的特點如下:
中醫學特點:
中醫學起源於中國,研究人體生理病理,疾病診斷與防治以及養生康復的壹門傳統醫學學科,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中醫學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結晶,為中國人民的醫療衛生事業和世界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學理論體系具有兩大基本特點:壹是整體觀念,二是辨證論治。
整體觀念:
整體是相對局部而言的,強調人體的統壹性和完整性。中醫學認為人是壹個有機整體,各個臟腑、經絡、組織、官竅等在生理上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在病理上相互影響,相互傳變;同時中醫學還認為人與自然、社會環境之間均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只有人體與自然環境、社會因素協調壹致,才能保持健康狀態,反之易導致疾病的發生。中醫學註重人體自身及與自然、社會諸多因素相關聯的整體觀,無疑與當今所倡導的“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不謀而合。
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方法,包括辨證與論治兩個部分。其中辨證是指將通過四診(望、聞、問、切)收集到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進行分析、綜合,辨明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壹階段病位、病性、病因和邪正關系等(證候)。論治則是在辨證結論的基礎上,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及方法。
證候既可以表達疾病某壹階段的特征,又可以指多種疾病***同病理特征的某個階段,所以中醫治病著眼於證的異同,同壹種疾病不同證候,治療方法不同,不同疾病,證候相同,治療方法則相同,這就是所謂的“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如前所述,中醫學強調整體觀念,常常是在宏觀角度上認識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而在臨床上對具體證候判定所依據的主要是通過四診獲得的壹些癥狀或體征,在獲得這些資料過程中常會參雜較多主觀因素,從而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中醫對疾病診治的精確性。
特別是還有壹些中醫證候,如“心陽虛”和“心陽衰竭”二者的差別在於心陽虛損的程度,臨床上很難精確地加以區分。因此中醫學診療過程的不夠精確性,制約了中醫的標準化和規範化,也壹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醫的療效的可重復性。
醫學與中醫學相關性:
中醫學強調辨證論治,也就是對於相同的疾病,還要依據患者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癥狀和患者所處的具體環境及體質狀況采用不同的治療策略,這就是上文提到的“同病異治”,其核心充分體現了個體化治療的思想。
而醫學是以每壹位患者的生物學基礎狀態作為確立治療方法的重要依據,也同樣強調個體化治療,可以說二者在治療疾病的出發點有壹致性。但是中醫學在診療疾病中更多的著眼於癥狀、體征及患者所處環境等的宏觀因素,而醫學更多的強調基因序列對疾病的影響,因此二者的關鍵點在於中醫學所強調的宏觀因素和醫學所強調的基因序列的相關性,本文從以下4點討論。
1、醫學與中醫證候:
中醫在診治疾病時,關鍵在於準確的辨證,正確的辨證是確定治療方案的前提。而“證候”作為中醫學中特有而非常重要的概念,具有極其復雜的涵義。
郭蕾等提出證候應包括“證”與“候”兩個部分,是壹個非線性的“內實外虛”、“動態時空”和“多維界面”特點的復雜系統。而對這壹復雜系統中的每個個體進行規範化、標準化定義,找出每個中醫證候的診斷標準相對困難。
隨著生物醫學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對證候進行微觀的研究,特別是蛋白組學、代謝組學、轉錄組學以及基因組學等研究手段的廣泛應用,為揭示中醫證候的本質提供了新的方法。如劉姬艷鑒定並驗證了載脂蛋白C-Ⅲ在肺結核肺陰虛、陰虛火旺、氣陰兩虛3個證候中有表達差異,因此認為C-Ⅲ可能為肺結核中醫分型的血清潛在標誌物之壹。
以中醫證候作為研究視角,分析微觀層面的***性變化,這往往與現代醫學對疾病分期、分型上有所差異。如肖誠等探討了33例類風濕性關節炎(RA)患者活動期和非活動期寒熱證候的基因表達差異,用基因芯片技術檢測靜脈血中CD4+T淋巴細胞發現RA 患者穩定期和活動期的表達基因差異與寒熱證候的基因表達差異不壹致。
說明現代醫學對RA分期與中醫對RA寒熱證候分類都有各自的基因組學基礎。在中醫學中引入醫學的方法,無疑會對證候的診斷準確性提供重要依據。等認為利用基因芯片技術,對不同個體的“證”狀態的基因組進行掃描,繪出不同證的基因表達譜,在此基礎上通過計算機分析來建立“證”相關譜,可望從基因水平為證候的規範化、標準化和現代化研究提供可能。
2、醫學與中醫治療用藥:
將醫學的理念引入中醫學中,不但可以用來精確辨證,同時還可以指導臨床用藥。孫松嫻通過研究表明,DUB3具有明顯的癌基因特性。其在肝郁氣滯證型乳腺癌中分布比例較高,這提示對於DUB3高表達的患者要適當配伍疏肝解郁行氣的中藥,如柴胡、白芍、郁金等。有研究證實,人體基因的差異常常呈現出對藥物的特異性反應。
因此醫學還可以篩選出不同基因群體對某些藥物的敏感性,特別是某些基因群體對某些藥物的特異性反應,從而有效地防止藥物副反應的出現。如炮附子、馬錢子等毒性藥物的用量在不同患者身上差異較大,臨床用藥時不易掌握;如果在大規模臨床觀察並結合患者基因分析的基礎上,可望找出不同基因群體對藥物耐受的差異性,進而大大降低用藥副反應的發生率。
3、醫學與中醫預防:
早在《黃帝內經》就提出“治未病”的概念,當代學者對治未病的詮釋有三: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這種預防思想結合氣候、社會、心理以及個人體質等因素分別從病前、病中、病後3個階段探討疾病的預防。
疾病的發生與基因和環境因素關系密切,研究證明多基因復雜性疾病是基因和環境***同作用的結果,環境等因素對有關疾病的遺傳信息表達有表觀遺傳控制,而這種表觀遺傳修飾具有遺傳性和可逆性。正是因為其可逆性的存在,所以通過對環境等因素積極幹預能有效預防和逆轉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這與中醫預防疾病的思想不謀而合。
中醫的體質易感性與基因表達具有壹定關系,研究中醫證候學與易感基因的聯系有助於積極預防證候的傳變,這與精準醫學所倡導的預防策略頗為相似。在廣泛研究基因表達、基因修飾與中醫保健、康復措施之間關系的基礎上,進壹步明確不同人群對不同中醫保健方法的特異性,從而有針對地合理運用針灸、拔罐、推拿、醫療氣功等方法預防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4、醫學與中醫藥決策:
根據上述基礎研究,運用醫學的研究成果可以更精確地指導中醫療法的選擇與中醫保健措施的應用,有利於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在減少藥物浪費和過度醫療,指導醫療保險的投資方式等方面都將有重要意義。
醫學與中醫學二者都十分重視對患者的個體化治療。所不同的是,前者更註重人體基因序列等微觀層面的因素,後者則註重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癥狀及體征,是在宏觀視角認識問題。將二者進行結合既可以彌補中醫學在診療中的不足,對提高中醫、減輕藥物毒副反應乃至制訂相關醫療政策等方面均有重要意義。
尋找二者之間的結合點,需要建立患者疾病信息平臺,進壹步研究中醫藥藥效、中醫藥毒副反應與中醫保健康復措施對特異性基因表達形式的影響,這壹工程需要分子生物學者、中醫學者、臨床醫生、信息技術專家***同協作完成,這是當前科學研究者面前任重道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