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運動處方的原則
1,運動處方的制定原理是什麽?
1.1,不同人的原則
運動處方壹定是因人而異,而不是千篇壹律。每個人的基本情況和身體狀況都不壹樣,不可能有壹個適合所有人群的運動處方。我們要根據參加運動的人群或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符合個人情況的運動處方。
1.2,安全有效原則
制定運動處方必須保證運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了解鍛煉者或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和運動經歷,還要做相應的醫學檢查,讓鍛煉者在安全的運動範圍內進行。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還應改善參與者或患者的身體機能。
1.3,可行性原則
在制定運動處方和選擇運動項目時,要根據實施者的環境條件和愛好來制定。如果患者或鍛煉者對制定的項目不感興趣,或者生活環境無法實施,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什麽是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是指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以處方的形式為健身者規定運動內容和運動量的方法。它的特點因人而異吧?癥狀?毒品。20世紀50年代,美國生理學家卡爾波維奇提出了運動處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豬飼教授首次使用運動處方這壹術語,1969年世界衛生組織使用運動處方這壹術語,在國際上得到確認。65438-0954年,原西德霍爾曼研究所研究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踐,針對健康人群、中老年人、運動員、肥胖癥等制定各種運動處方,社會效果顯著。
3.制定運動處方的重要因素
3.1,合理的運動強度
年齡在35歲以下,身體健康,但無運動習慣,開始運動或經常保持某種活動時年齡較大,有或無慢性病(非心血管疾病)史者,應采用170計算。比如年齡是20歲,那麽運動的適宜心率就應該確定為150次/分,適宜心率減去20就是運動範圍的下限,那麽運動時心率的範圍就應該是130-150次/分。
身體健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年齡在35歲以下,或者年齡較大,但身體健康,系統地進行強化體育鍛煉。也可以考慮用180計算年齡。
運動強度也可以按照強、中、弱三組體質,通過心率凈增的計算方法來控制。
強壯體質組:運動後心率安靜時的心弦
體力中組:運動後心率安靜,心率< 40次/分。
弱體質組:運動後心率安靜,心率
3.2、合理的運動頻率
也就是說,壹周有多少天緞煉。每周鍛煉3-4次是最合適的頻率。壹周至少兩次。兩次運動之間的間隔不應超過3天。
運動處方的內容有哪些?
1,運動目的
通過有目的的鍛煉達到想要的效果。因為每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運動處方的目的有健身、娛樂、減肥、治療等類型。
2.體育賽事
在運動處方中,為鍛煉者提供最合適的運動項目,關系到鍛煉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在選擇運動時,要考慮運動的目的,是健身還是治療;要考慮運動條件,比如場地器材、休閑時間、氣候等。還需要結合運動興趣愛好。
3.鍛煉模式
運動方式為選擇的運動項目,可根據運動目標選擇,如散步、慢跑、遊泳等用於健身、改善肺功能、防治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癥等的耐力運動項目。為了消除疲勞、放松或預防高血壓,應選擇氣功、太極拳、體操或保健按摩。
制定運動處方需要註意什麽?
指出禁忌的運動和壹些危險的動作。
提出了運動中自我觀察的指標和運動處方的修改調整方法,並提出了出現異常時停止運動的標準。
註明每次運動前後必要的熱身活動和收尾活動,以及持續時間和運動密度。
健康診斷。對鍛煉者進行系統的身體檢查(形態、機能、心理、既往病史),了解其健康狀況。
進行身體測試。對鍛煉者的運動能力進行測試和診斷。
確定主要目標。綜合分析鍛煉者的具體情況,找出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確定目標。
選擇練習的內容和手段。根據主要目標選擇相應的運動和鍛煉方式。
開運動處方。制定鍛煉者從事體育活動的合理鍛煉時間、鍛煉強度和註意事項,並將全部內容寫入處方。
運動效果的評價和運動處方的修訂與調整。鍛煉壹段時間後,評估鍛煉效果。根據評估結果,對運動處方的內容進行再次修改和調整。
猜妳喜歡:
1.體育運動處方的步驟
2.大學生運動處方
3.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是什麽
4.體育鍛煉的六大原則
5.體育鍛煉的安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