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刺刀?現代戰爭還能用嗎?

刺刀?現代戰爭還能用嗎?

刺刀?現代戰爭還能用嗎?

在電影《南征北戰》中,面對坐在炮車上沖向戰場的友軍炮兵,解放軍步兵自豪地說:“別忘了,大炮是不能上刺刀的,解決戰鬥要靠我們步兵!”由此看來,刺刀是步兵肉搏的重要裝備。

然而,作為壹種純粹的冷兵器,刺刀是如何趟過歷史的長河,走進21世紀的?

刺刀最初的起源其實是由於原始火器的弊端。當燧發槍進入歷史舞臺時,它的可靠性和性能都“靠不住”了。除了它的功率有限和頻繁的發射失敗之外,裝載它也極其費時費力。壹次加載需要壹兩分鐘甚至更長時間,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壹旦發生意外,如射擊失敗或彈藥耗盡,火槍手可能要面對敵人的騎兵或步兵。在接下來的近距離戰鬥中,不能發射的火槍手的槍永遠比不上壹根木棍。為了不讓他們死在敵人的刀槍之下,他們必須配備足夠長時間的戰鬥武器。這是刺刀產生的最初原因。

在現代英語中,刺刀被稱為Bayonet,實際上來源於法語Bayonnette——據說刺刀最初誕生於法國巴約訥,於1647年裝備法軍。壹個大多數人都願意認同的說法是,在17世紀中期法國鄉村爆發的軍事沖突中,南部城鎮巴約訥的士兵在彈藥耗盡後,急切地將手中的長獵刀的刀柄塞進槍口,當作臨時長矛使用,這可能就是刺刀的最初起源。

還有壹種說法是,刺刀不是作為軍事裝備被發明的,最初只是為了打獵需要。這種說法也有其合理性。早期滑膛槍射擊精度差,但裝填時間長。用這種火槍殺死兇猛的大型野獸是非常危險的。

壹旦錯過,獵人幾乎沒有機會再裝彈,所以刺刀可能是他們最後的手段。西班牙人非常支持這種說法,因為從17世紀開始,西班牙的狩獵火器上就安裝了帶有鋒利刀刃的防身武器。很多人認為這種裝備後來被法國人借用,最終成為法軍的標準裝備。

回頭看,刺刀的進化。最早的刺刀叫插刺刀,形狀是雙刃的矛尖,有壹個圓錐形的金屬柄。使用時,士兵會將刺刀的錐形金屬柄直接插入火槍的槍口,然後塞緊。這種刺刀顯然解決了火槍手肉搏的問題,但這種原始刺刀也有很多缺陷:首先,刺刀直接插入槍口意味著他們在戰鬥中無法射擊,當士兵們爭先恐後地安裝刺刀時,他們無法得到任何保護——他們無法射擊,也無法使用刺刀。

1689有壹個極其倒黴的例子——當英格蘭軍隊和蘇格蘭軍隊在基萊對峙的時候,壹支英軍在發射彈藥後正在安裝刺刀的時候,勇敢的蘇格蘭高地人部隊發起了突然襲擊,英軍士兵毫無還手之力,狼狽不堪,幾乎全軍覆沒。

除了刺刀裝上後無法擊發,插刺刀在刺的過程中容易因與敵人碰撞而松動,原本插上的刺刀很可能會突然從槍口脫落,這在激烈的白戰中絕對是致命的。還有壹個尷尬的情況,就是因為插頭太緊,打完之後插頭刺刀可能拔不出來,結果火槍無法使用,又成了廢物。英國貝克爾步槍配匕首刺刀,長度達到60厘米。

為了解決插頭卡口的諸多弊端,人們發明了套筒卡口。套筒卡口的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主要結構是由壹端彎曲的尖刀體和安裝套筒組成。使用時,士兵需要將安裝套蓋在槍管外側,並夾緊。此時刺刀位於槍管下方,裝有刺刀的步槍仍然可以裝彈擊發,極大地保證了士兵的人身安全。雖然從1775開始英軍士兵就壹直佩戴類似匕首的刺刀,但是在實戰中是不能單獨使用的,因為安裝套不方便握持,也不能單獨作為匕首使用。許多套筒卡口的橫截面設計成三角形——類似於三角形刮刀,以減輕重量並確保刀體的強度。有壹個可怕的傳說,三角形截面的刺刀是為了在敵人身上造成難以縫合且容易感染的傷口。事實上,這並不是這種刺刀設計的初衷——設計師只是想在重量和力量之間取得平衡。蘇聯熱衷於這種道釘刺刀,在1944莫辛納甘步槍上采用了可折疊截面道釘刺刀。

壹個傳統的誤解是,很多人把刺刀當成步兵勇敢進攻的武器,其實它原本只是作為壹種防禦武器。方陣中的步兵完全有能力防禦敵人騎兵用刺刀的突然襲擊——他們的步槍加上刺刀的總長度讓他們很容易就能接觸到馬背上的騎兵。當時火槍的長度約為1.5 m,刺刀的長度約為30-40 cm,所以帶刺刀的火槍總長度可達1.8-1.9 m,相當於壹支長矛。

歷史上也有國家嘗試給機槍兵配備短劍,以防兵短刃白。19世紀初,英國壹些步槍團給士兵配發短劍,以替代刺刀功能。隨著步槍技術的進壹步發展,後膛裝步槍和彈匣供彈步槍相繼被發明出來。有了這樣的步槍,士兵就有足夠的火力和速度擊退敵軍騎兵。也就是從那時起,刺刀才真正開始從防禦性武器向單兵攻防武器轉變。畢竟安裝分體刺刀需要時間,白熱化的戰鬥中安裝刺刀還是挺有壓力的。為了解決卡口安裝問題,有的步槍在設計上幹脆采用了永久卡口。這種刺刀總是安裝在步槍的槍管下面,不使用時可以向後折疊,使用時可以向前折疊並鎖定,極大地方便了轉換過程,深受許多士兵的喜愛。

早期的刺刀並沒有設計成多功能,除了裝在步槍上用來刺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用途。軍人總是希望刺刀能做更多的事情。如果設計者不考慮這壹點,士兵們會探索自己的用途。蘇聯Mosin-Nagan 1891/30步槍上的套筒刺刀前端又尖又扁,士兵們幹脆把它當平頭螺絲刀用,有的士兵甚至可以用它把壹支步槍完全拆開。套筒刺刀出現後,匕首/匕首刺刀出現。這種刺刀外觀和匕首/匕首壹樣,刀柄上有安裝槽,可以安裝在槍管下方或側面的安裝機構上。

現代刺刀壹般采用兩點安裝方式。刺刀通過手柄護板上的圓孔套在槍管上,手柄後端鎖在槍管內的後竹筍上,非常方便快捷。

如果需要拆卸,只需用彈簧按下解鎖按鈕即可。現代刺刀除了安裝方便,還實現了多種功能,如剪鐵絲、剪樹枝、開罐頭等。刺刀的長度變短了,配有圓柱柄。刀是平的,呈匕首形,有雙刃或單刃,壹些單刃刺刀有鋸齒狀的背部。現代的刺刀很多都有壹個縱向的凹槽,以前人們稱之為血槽,認為其目的是讓人在被刺後快速失血。其實這又是壹個誤區。這種凹槽的設計目的主要是加強刺刀的彎曲剛度,使其在刺戳時不易彎曲變形。

形式上,有兩個學校的刺刀刀片設計。壹種是扁平的匕首形雙刃刀,壹種是尖刺形的矛形刀。

19世紀中葉以來,平刃被廣泛使用,矛刃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在長度方面,壹寸長壹寸強的理論相當流行。許多國家試圖設計更長的刺刀,以便在敵人夠不到自己的時候提前刺死敵人。

1800-1840期間,英國步兵貝克爾步槍使用的匕首刺刀長度達到了60厘米,但是這樣的刺刀太長太重,使得步槍頭重腳輕,基本無法精確瞄準射擊。這種趨勢壹直持續到第壹次世界大戰,當時法軍裝備的蘭貝爾步槍的刺刀長度也是59厘米長。

18-19世紀,各國步兵戰術訓練課程中總有壹章是關於刺刀的使用。在與拿破侖指揮的法軍的戰鬥中,俄軍經常用刺刀肉搏。當時俄國將軍蘇沃洛夫有句名言,“子彈是愚蠢的,刺刀是聰明的”。這並不誇張。當時的燧發槍不僅精度不夠,射程也很短,但也就100米左右。但在幾米之內的刺刀近戰距離中,真的做到了“無空彈”。在許多軍事文學作品中,刺刀被吹噓為士兵勇敢殺敵的象征性武器,但實際上,很少有士兵真正想用刺刀與對手搏鬥。英法曾經以刺刀為榮,但在1801年,英法兩軍在埃及對峙時,雙方在彈藥耗盡後並沒有使用刺刀,而是互相投擲石塊。結果,壹名英國上士被法國人投擲的石塊砸死。在克裏米亞戰爭的因克曼戰役中,面對俄軍,英軍再次選擇向俄軍投擲石塊而不是刺刀,當然效果非常有限。在著名的《軍事史》壹書中,甚至說,壹向給人以熱衷於刺的印象的俄軍和日軍,在20世紀的戰爭中,在肉搏中也選擇了石頭而不是刺刀。

20世紀戰爭形態的變化,明顯削弱了刺刀的地位。其實早在美國內戰時期的1861-1865,刺刀造成的傷亡人數還不到總傷亡人數的1%。

在現代戰爭中,雖然士兵偶爾會拿到刺刀,但由於自動手槍和突擊步槍的大量存在,即使是近戰也不必依賴刺刀。現代突擊步槍的長度普遍較短,即使安裝了刺刀,步槍-刺刀的總長度也較短,難以作為合適的刺槍武器使用。也正因為如此,刺刀作為壹種武器是否應該保留受到了質疑。

但目前大多數國家仍在自動武器的配件中保留刺刀。就在最近的2009年,駐阿英軍的壹名中尉用刺刀救了自己壹命:他在巡邏時遇到了壹個塔利班人,當他用步槍打他時,他彈匣裏的彈藥用完了。就在這時,另壹架塔利班斜刺沖了出來,中尉立即裝上刺刀,上去刺敵人。

事後,英軍還授予他壹枚勛章。朝鮮戰爭中,美軍與中國人民誌願軍用刺刀作戰,但美軍是被動的,而善於作戰的誌願軍更主動。但在這種勇敢精神的背後,我們不能忘記當時誌願軍缺少近戰自動武器和步兵支援武器的沈重事實。隨著現代戰爭的快速變化,2010年,美國陸軍宣布不再繼續刺刀格鬥訓練,這可能是刺刀作為作戰武器的歷史接近尾聲的信號。

  • 上一篇:常州地域文化信息
  • 下一篇:發酵罐“釀造”青蒿素技術幫助人類實現“創造自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