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 劍的別稱。因通體長三尺,故以之為劍的代稱。《漢書·高帝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唐·顏師古註:“三尺,劍也。”
三尺劍: 劍的泛稱。唐·杜甫《重經紹陵》詩:“風塵三尺劍,社稷壹戎衣。”
七尺: 古代長劍的代稱。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詩》:“平戎七尺劍,封檢壹丸泥。”《北堂書鈔》卷壹百二十二:“長劍七尺。”
利劍: 名劍的泛稱。《公羊傳》魯宣公六年:“子之劍,蓋利劍也。”
寶劍: 劍的泛稱。唐·韋應物《廣陵行》:“歸來視寶劍,功名豈壹朝。”
吳粵劍: 泛指春秋時代所制名劍。《周禮·冬官》:“鄭之刀,宋之斤,吳粵之劍,遷平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
七星劍: 古代名劍。劍身近柄處飾有北鬥七星文,故名。《吳越春秋》:“伍子胥過,解劍與漁夫曰;“此劍中有北鬥七星文,其值百金。”
十字短劍: 屬雙兵短器械。劍長兩尺四寸有余,通體為鐵制。劍身有脊。呈棱形,兩邊有,劍尖向上 17厘米處,另有壹字形劍尖橫貫於劍身之中,呈“十”字形。橫突之劍,壹側略向下彎,另壹側向下彎曲而略向外折出,橫劍有脊,兩邊鋒利。劍柄呈扁平狀,上覆半圓硬木,使握手處為圓形,劍柄末端有鐵環可系彩綢,握手兩側有護手刃,在護手處略朝上翹。用時兩手各執壹把,十字劍兼有刺、勾、割的功能。
幹越之劍: 指古代吳越所制之善劍。《莊子·刻意》:“有幹越之劍者,押而藏之,不敢用也,寶而至也。”
上方寶劍: “尚方劍”的俗稱。指皇帝的禦用寶劍,可授於大臣,掌先斬後奏之權力。
子午鴛鴦劍: 雙劍的壹種。劍長三尺,劍身為扁平狀,下部寬壹寸半,上部寬八寸,劍身兩側為向上傾斜的尖劍,渾體如鋸條,二劍之劍尖形式不壹,壹為半圓環形,如月牙狀,月牙尖向外;另壹雖也為月牙狀,但其中部有壹突出槍刺狀槍頭,劍把為扁平形,上紮布帶,劍把上有圓盤鐵護手,劍把壹側有月牙形護手,薄而鋒利,劍把末有雙棱狀槍刺,此器四面有刃,甚是鋒利。
昆吾劍: 古劍名。原稱“錕 ”,亦作“琨 ”。屬此劍。劍身原為壹有刃,壹側無刃,前有尖鋒。後來演變為前半身有鋒有脊,兩側有刃;後半身無脊無刃,僅呈平板形狀。其劍柄較長,可用兩手握持。
木劍: 用木制作的劍。又名:“班劍”、“象劍”。晉代開始用於朝服佩帶。《南史·陳始興王叔陵傳》:“及倉卒之際,之命左右取劍。左右不悟,乃取朝服所佩木劍以進。”
玉頭劍: 劍首用玉裝飾之劍。參見“玉具劍”條。
玉具劍: 劍首和劍柄部分用玉制成的劍。《漢書·匈奴傳》:“賜冠帶衣裳……玉具劍。”唐·顏師古註:“孟康曰‘標首鐔衛盡用玉為之也。’鐔,劍口旁橫出者也;衛,劍鼻也。”
奪命龍: 五代時軍中稱劍的專門隱語。據宋《清異錄·武器·小逡巡》載:五代前蜀王建初起兵時,軍刀用隱語稱刀曰:“小逡巡”,劍曰“奪命龍。”
楊家山鐵劍 : 我國現存最早的鐵劍。系湖南長沙楊家山春秋後期墓出土文物。劍通體長 38.4厘米,劍寬2-2.6厘米,劍脊厚0.7厘米。
尚方斬馬劍: “尚方”亦作“上方”。指皇帝贈予臣屬的寶劍,為最高權力的象征。《漢書·朱雲傳》:“成帝時,丞相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雲曰: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斬 臣2人以厲其余,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唐·顏師古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禦器物,故有斬馬劍,劍利可以斬馬也。”可簡稱為“尚方劍”或“上方劍”。
尚方劍: 皇帝禦用劍的代稱。為最高權力的象征。參見“尚方斬馬劍”。
服劍: 古人隨身佩帶的劍。《戰國策·齊》:“遣太尉 黃金千斤,文馬三駟,服劍壹,封書壹,謝孟嘗君。”
齒鋏: 劍的壹種。指帶齒形的鋏器。左思《吳都賦》:“毛群以齒角為矛狹。”亦稱“角鋏”。
神劍: ①指靈異之劍。《晉書·劉曜載記》:“嘗夜閑居,有二童子入跪獻劍壹口,置前再拜而去。以燭視之,劍長二尺,背上有銘曰:‘神劍禦,除眾毒。’曜遂服之,劍隨四時而變為五色。”②古代名劍。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孝武帝昌明,以大元元年,於華山頂埋壹劍,銘曰‘神劍’,隸書。”
袖裏劍: 短劍的壹種。其柄長大,而劍身稍短,總長不及壹尺二寸,劍身藏於劍柄之末。柄為中空,內有彈簧。袖裏劍平時可藏於袖筒之內。用時取出劍柄,按動按鈕,劍身即從劍柄中彈出傷人。
班劍: 古代飾有花紋的木制儀仗用劍。盛行於西晉。至南朝稱為“象劍”。《宋書·樂誌四》:“雄戟辟曠途,班劍翼高車。”《宋史·袁桀傳》:“太宗臨崩,桀與褚淵並受顧命,加班劍二十人,給鼓吹壹部。”
棠溪: 古代名劍。因戰國時期棠溪(今河南舞陽縣西南)地方出利劍。故以之名劍。《楚辭·九嘆·怨思》:“執棠溪以刜蓬兮,秉幹將以割肉。”劉勰《新論》:“棠溪之劍,天下之铦也。”亦作劍的代稱。
越劍: 指古越所制之利劍。劉勰《新論》:“越劍性銳,必托槌砧以成鈍鈞”。
象劍: “班劍”的別稱。南朝時用作儀仗的劍,稱象劍。參見“班劍”條。
短劍: 劍的壹種。劍身較短,劍盤小,握柄由生鐵鑄成,柄端有壹圓環。
逸龍劍: 劍的壹種。劍身有龍形圖案,因而得名。無劍穗,其劍術套路的主要擊法有劈、刺、紮、撩、點、崩、擊、截、抹等。
短鋏: 劍的壹種。鋏的別稱。張協《短鋏銘》:“亦有短鋏,清暉載爛。”參見“長鋏”條。
楚劍: 指古楚所制之利劍。《說苑》:“秦昭王中朝而嘆曰:夫楚劍利,倡優拙。夫楚劍利則士多悍,倡優拙則思慮遠,吾恐楚之謀秦也。”張東:“吳鉤明似月,楚劍利如霜。”
腰品: 唐代供佩帶用的短劍名。宋《清異錄》:“唐劍具稍短,常旋於脅下者,多腰品。”
櫑具: 古代劍名。木柄上有蓓蕾形的玉飾等,古稱櫑具。《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晉灼註:“古長劍首以玉作井鹿盧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蓮花初生未敷時。今大劍木首,其狀似此。”
彜族波長劍: 短劍的壹種。源於清代。刃體寬大,近尖處略窄。劍體作火焰形或波浪形,左右曲折,刃之下部尤為彎曲。刃長二尺余,柄長五寸五分,柄與鞘之形式無定制。莖與護手略為十字形,護手之壹邊另有壹直形護手。劍柄首作圓盤形,上有小塔形之尖頂。全柄為鋼制,刃上深刻三獸形,或蹲或馳,相間刻有壹顆星形花紋。
少林長劍: 全長三尺四寸,把長六寸二分。明代悟華,清代清倫、清蓮、清雲精劍術。
少林青龍劍: 全長三尺三寸。歷代寺僧和武士用於習武、防身之用。
雙劍: 雙兵器之壹,兩劍合攏似壹劍。雙劍的劍格(護手盤)各為壹半,對合的壹面為平面,使兩劍合為壹體。劍身與單劍不同之處為單劍兩面有脊,而雙劍僅壹面有脊,對合面為平面,兩劍柄首分別各配壹根單劍穗。雙劍同歸壹鞘。
少林子母鴛鴦劍: 少林雙兵之壹。全長三尺,為歷代少林僧徒習武防身之用。
龍鳳雙劍: 雙兵器之壹。浙江龍泉出此劍,在兩劍有脊的壹面分別配有龍(為右手所使之劍)、鳳(為左手所使之劍)圖案。兩劍柄首各配壹根雙劍單穗。雙劍同入壹鞘。
雌雄劍: 古代雙兵之劍。舞練技法與其他雙劍同。但制此劍之材料甚是高級。雌劍為左手使,雄劍乃右手使也。
指塵劍: 古代異樣雙兵之壹。乃道家所使之失械也。由壹把拂塵與壹把單劍組成。
萬仞: 古代名劍。郭於章《劍記》:“西晉寮有旌陽令許遜者,得道於豫章山,江中有蛟為患,旌陽沒水投劍斬之,後不知所在,項漁人網得壹石匣,鳴擊之聲數十裏,唐朝道王為洪州否刺史,破之得劍壹雙,視其銘,壹有許旌陽字,壹有萬仞字。”
龍劍: 古代名劍。劉禹錫《武陵觀火》:“晉庫走龍劍,吳室蕩燕雛。”柳宗元《聞歌》詩曰:“翠帷雙卷出傾城,龍劍破匣霜月明。”
照膽: 古代劍名。南朝·梁·陶弘景《刀劍錄》載:“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歲次 午鑄壹劍,長三尺,銘曰‘照膽’,古文篆書。”
金劍: 古劍的壹種。《刀劍錄》:“章帝建初八年,鑄金劍令投於伊水中,以壓人膝之怪。”
王氏劍: 古代名劍。《五代史·馮暉傳》:“吾聞王氏劍,天下利器也。”
大劍: 古代劍名。《五代史·史弘肇傳》:“周太祖出鎮魏州,弘肇議帶樞密以行,蘇逢吉場鄰以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會飲竇貞固第,弘肇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
大梁氏劍: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命陶弘景所造神劍13口,稱大梁氏劍。《劍記》:“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劍十三口,以象閏月。”又引《水經註》:“梁國多沼,時池中出神劍,至令其民像而作之,號大梁氏劍。”
隋刃: 亦名浪劍。劍身用毒藥煉鑄,傷人即死。《新唐書·南詔傳》:“隋刃,鑄時以毒藥並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馬血,以金犀飾鐔首,傷人即死。浪人所鑄故亦名浪劍。”(註:浪人,指行蹤不定之人)。
浪人劍: 古代名劍。為浪人(行蹤無定者)所鑄。《會要》:“貞觀元十年九月辛卯,南詔獻鋒槊、浪人劍。”亦名“浪劍”。
玉柄龍: 古代名劍。《事物異名錄·武器·劍》:“汾陽王(郭子儀)誕日,裨將以父所寶玉柄龍奉之。”
青龍劍: 唐代名劍。唐·殷成式《酉陽雜俎》:“唐開元中,河西騎將宋青春每陣,常運劍大呼,……吐蕃曰:‘嘗見青龍突陣而來,兵刃所及,若叩銅鐵,謂為神助將軍也。”
疥癆賓: 古代劍名。《唐書·顧彥輝傳》:“養子瑤,尤親信,彥輝以所佩劍號疥癆賓佩之。”
青霜: 古代名劍。此劍之劍光青凜若霜雪,故名。唐·王勃《滕王閣序》:“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鴉九劍: 唐代鑄劍師張鴉九所造之劍。唐·白居易《鴉九劍》詩: “歐治子死千年後,精靈暗授張鴉九,鴉九鑄劍吳山中,天與日時神借功。”
靈寶劍: 古代名劍。宋·沈括《夢溪筆談》:“錢塘聞人紹,壹劍削十大釘皆截,劍無纖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鏘有聲,復直如弦。古之所謂靈寶劍也。”
裴(上日下文)劍: 古代利劍。宋·文同:“交柯揮電裴(上日下文)劍,亂蔓漓張曉笑。”
鞘劍: 古代劍名。《元史·何實傳》:“實來歸,大將木華黎與論兵事,奇變百出。遂引見太祖,獻軍民之數帝大悅,賜鞘劍。命從木華黎選棄前鋒。”
破山劍: 古代劍。《珊瑚鉤詩話》:“有農夫耕地得劍,磨洗適市,值賈胡售以百千,未可,至百萬,約來日取之。夜歸語妻子,此何異而價至。是庭中有石,偶以劍指之,立碎。詰旦,胡人載鏹呈,則嘆叱曰:劍光已盡,不復買。農夫苦問之。曰:是破山劍,唯壹可用,吾欲持之破寶山耳。”
青蛇劍: 古代劍名。《萬花谷》載:“龜文、龍藻、白虹、青蛇……皆劍名也。”
火精劍: 古代名劍。《杜陽雜編》:“火精劍,建中二年大林國所貢。雲其國有山,方數百裏,出神鐵。其山有癉毒,不可輕為采取。若中國之君有道,神鐵則自流煉之為劍,必多靈異。其劍之光如電,切金如泥。以朽磨之,則生煙焰;以金石擊之,則火光流起。唐德宗時,上將幸奉天,自攜火精劍出內殿,研檻上鐵狻猊,應手而碎,乃乘輿夜,待從皆見上仗數尺光明,即劍光也。”
折鐵寶劍: 古代名劍。狀似刀,僅壹側有刃,另壹側是背,上有壹窄凹槽。劍身中間印有寬凹槽,長3尺4寸3分,重僅1斤4兩。《拳劍指南》謂:“狀極古雅,有剛柔力,能彎曲自如。單雙手持之,無往不利。此是古大將所用折鐵寶劍。”
各個朝代的名劍
軒轅劍: 黃帝所鑄,首山之銅,天文古字,廣黃帝東行,紀雲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壹旦亦失去畫影
騰空顓: 頊所有,拾遺記曰:“顓頊高陽氏有此劍,若四方有兵;此劍飛赴指其方,則克在匣中常如龍吟虎嘯”
禹劍: 夏禹所鑄,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記山川,藏之會稽山
啟劍: 夏王啟鑄,銅,三尺九寸,後藏之秦望山
太康劍: 夏王太康鑄,銅,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鑄
夾劍: 夏王孔甲鑄,牛首山之鐵,銘曰“夾”,孔甲在位三十壹年以九年甲辰鑄
定光: 殷太甲鑄,文曰“定光”,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鑄
照膽: 殷武丁鑄,銘曰“照膽”,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鑄
含光: 殷代,列子曰:“衛周孔其得殷之寶劍,童子服之卻三軍之眾。壹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練,承景脊練”
鎮嶽尚方: 周昭王鑄,銘曰“鎮嶽尚方”,昭王在位五十壹年以二年壬年鑄五劍各投五嶽
昆吾劍: 周穆王時西戎獻,鏈鋼,長欠有咫,用之切玉如泥
駿: 周簡王鑄:銘曰“駿”,簡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鑄
幹將,莫邪: 吳人幹將,莫邪所造。《吳越春秋》載:“吳王闖廬使幹將作二劍,其妻莫邪斷發翦爪投爐中,劍成,雄號“幹將”,雌號“莫邪”
越五劍: 越,歐冶子造,銅錫,越絕書載:“歐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鑄成五劍,壹曰“湛盧”,二曰“純ぬ”,三曰“勝邪”,四曰“魚腸”, 五曰“巨闕”
越八劍: 越王使工人所鑄,采金。拾遺記載:“越王以白牛白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劍,名曰“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 魂”“卻邪”“真剛”
龍淵: 楚命歐冶幹將所造,鐵英,越絕書載:“楚王聞吳有幹將,越有歐冶子,命風胡子往見之,使作鐵劍因成龍淵”
太阿工布: 鐵劍,秦昭王鑄。銘曰“太阿”,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鑄
定秦: 秦始皇鑄,采北祗銅。銘曰“定秦”,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鑄
神劍: 漢太公所得,命訣載:“太公微時有冶為天子鑄劍指太公腰間佩刀曰:‘若得雜冶即成神劍,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劍成授太公”
赤霄: 漢高帝所得,鐵。銘曰“赤霄”,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貴常服之斬蛇即此劍
神龜: 漢文帝鑄,三尺六寸,同時鑄三劍刻龜形故名,帝崩命入劍玄武宮
八服: 漢武帝鑄,銘曰“八服”,以元光五年鑄凡八劍五嶽皆埋之
茂陵劍: 漢昭帝所得,上銘“直千金壽萬歲”昭帝時茂陵人獻壹寶劍故名
毛貴:漢宣帝鑄,“以本始四年鑄,壹曰毛二曰貴以足下有毛故為之貴”
衍: 漢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乘勝萬裏伏: 王莽鑄,銘曰“乘勝萬裏伏”,莽造威鬥及神劍皆鏈五色石為之
更國: 更始劉聖公鑄,銘曰“更國”
秀霸: 漢光武所得,銘曰“秀霸”,未貴時在南陽鄂山得之
玉具劍: 光武以賜馮異,七尺,馮異傳赤眉暴亂三輔,以馮異為征西將軍,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玉具
劍龍彩: 漢明帝鑄,永平元年鑄,上 作龍形,沈之洛水中,水清時,常有見之者
金劍: 漢章帝鑄,金質,建初八年鑄投入伊水中
安漢: 漢順帝鑄,銘曰“安漢”,永建元年鑄
中興: 漢靈帝鑄,文曰“中興”,建寧三年鑄,同時鑄四劍銘文皆同後壹劍無故自失
孟德: 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銘曰“孟德”,獻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思召: 袁紹所得,上銘曰“思召”解思召為紹字,古今註:“袁紹在黎陽夢神人授壹寶劍,及覺果在臥所。”
蜀八劍: 蜀昭烈帝鑄,采金牛山鐵,三尺六寸,壹備自服,余賜太子禪,梁王理,魯王永,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各壹
鎮山劍: 蜀後帝禪造,壹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劍以鎮劍口山,故名
倚天: 其利斷鐵如泥,操自佩
青虹: 操賜夏侯恩持之
三劍: 魏太子丕造,壹曰“飛星”,壹曰“流采”,壹曰“華鋌”
文士劍: 楊修獻魏文帝,文士傳楊修以寶劍與魏文帝帝佩之語,人曰此楊修劍也
吳六劍: 吳大帝所有,古今註載:“吳大皇帝有寶劍六,壹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裏”
大吳: 吳大帝孫權鑄,采武昌銅鐵,文曰“大吳”,黃武五年***作劍千口
流光: 吳王孫高鑄,文曰“流光”,建興二年鑄
皇帝吳王: 吳主孫皓鑄,文曰“皇帝吳王”,建衡元年鑄
步光: 晉懷帝鑄,銘曰“步光”,永嘉元年鑄
五方單符: 晉穆帝鑄,銘曰“五方單符”
隸書: 晉孝帝鑄,銘曰“神劍隸書”,以太元元年埋此於華山頂
定國: 宋武帝鑄,銘曰“定國”,永初元年鑄此劍後入於梁
永昌: 宋廢帝昱造,銘曰“永昌”,元徽二年造於蔣山之巔
梁神劍: 陶弘景造,金銀銅錫鐵五色合為之,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長短各依劍術法,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弘景造神劍十三口
鎮山: 北魏道武帝造,登國元年帝於嵩阿鑄
太常: 北魏明元帝造,銘背曰“太常”
四尺千金劍: 唐晉公王鐸所有,劍俠傳唐晉公有千金劍,以獲李龜壽
火精劍: 唐德宗所有,杜陽雜綿載:“夜見數尺光明斫鐵即碎”
酉蕃寶劍: 宋監載:“右相都督張浚請禦前降西蕃,寶劍給賜有功將士以為激勸”
古銅劍: 宋蘇軾所得,東坡集載:“郭祥正遺古銅劍,東坡謝以詩”
楚銅劍: 宋鄭文所得,方輿誌載:“宋奉官鄭文嘗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銅劍,文得之冶鑄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安定劍: 明初安定王所貢,鹹賓集載:“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貫異劍賜以織金文綺命其酋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