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華為“上車”記:車企緣何追捧?

華為“上車”記:車企緣何追捧?

文?|?蘧毛毛

編輯?|?施智梁

2013年12月4日,華為在上海浦東四季酒店舉辦了華為車載模塊新品ME909T發布會,邀請100余位車聯網產業鏈企業代表、媒體到場見證。會上,華為終端有限公司MBB(移動寬帶業務)產品線副總裁劉曉濱興奮地宣布,華為要正式進軍車聯網了。

這是華為進軍車聯網領域的開端。“華為終端只會聚焦於自己擅長的車聯網通信解決方案,不會越出這條邊界,其他的都交給合作夥伴。”彼時,劉曉濱介紹稱,華為擁有強大的全球通信技術支撐能力及全球運營商準入能力,憑借在通訊領域的優勢,可以幫助客戶快速的發展車聯網產業鏈上的其他應用,降低使用無線技術的門檻。

2020年11月25日,華為內部網站心聲社區發布了由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簽發的華為EMT決議2020007號《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在《決議》中,華為重申不造車,聚焦ICT業務,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據了解,華為主要為車企提供包括3G/4G(未來5G)網絡、通信模組、車聯網平臺、雲數據中心等ICT技術。“這兩年來,盡管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但我們要清楚,打造ICT基礎設施才是華為公司肩負的歷史使命,越是在艱苦時期,越不能動搖。”任正非在《決議》中寫道。

壹直以來,關於華為造車的聲音不絕於耳,華為高層也在公開場合多次否認。僅在壹個月前的10月30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在智能汽車方案HI品牌的發布會現場再次重申,華為不造車,目標仍然是幫助車企造好車。這壹次,任正非的否認更加決絕:“以後誰再建言造車,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是華為進軍車聯網領域以來多次重申的目標邊界。在這7年時間裏,華為多次梳理了旗下的汽車業務,汽車業務的地位在華為內部的重要性也壹再提升。面對巨大的車聯網藍海,華為不只是旁觀者,而要做深度參與者。

不可更改的戰略:不造車

除了最高層重申不造車,《決議》還做出了兩項決定:

1、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BU)的業務管轄關系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2、重組消費者BG?IRB(產品投資評審委員會)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將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ICT?IRB調整到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任命余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

《決議》強調,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和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要堅持華為不造車的戰略,且無權改變此戰略。

通過此次部門調整,華為的汽車業務走向了更重要的位置。在此之前,華為對旗下的汽車業務已經進行了多次梳理。

不久前的10月30日,華為在上海舉行了壹場頗受關註的新品發布會——旗下最強智能手機Mate40系列公布國內售價並正式上市。在發布上,王軍發布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英文全稱Huawei?Intelligent?Automotive?Solution),旨在以全棧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與車企深度合作,打造智能網聯電動汽車。

據了解,HI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包括1個全新的計算與通信架構和5大智能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雲,以及激光雷達、AR-HUD等全套的智能化部件。

HI品牌也將提供全新的算力和操作系統,包括三大計算平臺,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智能座艙計算平臺和智能車控計算平臺,以及三大操作系統A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HOS(智能座艙操作系統)和VOS(智能車控操作系統)。王軍稱在算力和操作系統的支持下,汽車就可實現軟件定義,持續開發新的功能。

有觀點認為,此次發布智能汽車解決方案HI,意味著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布局的進壹步完善,從原先零散的產品走向系統化、品牌化的方案。在此之前,華為的汽車業務更加分散。隨著華為智能汽車領域布局的縱深,華為內部汽車業務的整合和調整也在加快。

2014?年,華為成立了“車聯網實驗室”,致力於汽車互聯化、智能化、電動化和***享化的技術創新,延伸華為“端、管、雲”的?ICT?能力,並面向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應用場景儲備技術。經過數年的發展,華為與東風、上汽、北汽等多家車企達成了戰略合作。2018年,華為戰略部門宣布車聯網成為華為的戰略重點。

進入2019年,華為車聯網業務的發展明顯加快。2019?年?5?月,華為正式成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並吸引原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加盟,由他擔任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BU)副總裁。同年,華為正式發布其過渡階段解決方案HiCar系統。

可以預見的是,此次由余承東親自掛帥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後續華為智能汽車業務發展的步伐將進壹步加快。梳理整個過程可以發現,華為在不斷明確自身汽車業務的定位和邊界,汽車業務的重要性也在不斷凸顯。

對此,華為輪值主席徐直軍就曾公開表示,今年已經往華為汽車業務投入了5億美元,並且在8年內不考慮盈利。

華為為何成為車企宣傳點?

爭奪智能網聯汽車這塊蛋糕的,不只是華為壹家。華為與各家車企的合作深度也是各不相同。

長安證券將華為與車企的合作分為三個層面:1、生態層面,嫁接華為生態的?Hicar,這個層面華為基於鴻蒙?OS?和應用框架實現手機和汽車連接,搭載與?AI?引擎結合的前裝產品?HMS?for?Car,和鴻蒙?OS?2.0?系統的硬件產品車載智慧屏。2、增量部件層面,華為通過其在零部件方面的成本優勢可以切入硬件方面的供應。其中,華為在5G、射頻領域、電動領域等的技術積累使得其具備較強的競爭力。3、平臺層面,華為提供自動駕駛計算平臺?MDC,將自己的傳感器、執行器及應用算法等與合作夥伴更深融入。

目前已經形成壹種現象,如果說車企的智能解決方案供應商是華為,這件事情本身已經足夠成為宣傳點。

舉兩個華為深度合作的例子:ARCFOX和長安汽車。北汽新能源的高端品牌ARCFOX在新車打造之時,便將華為作為三大核心基因之壹。ARCFOX方面認為,“軟件定義汽車”,與華為的深度綁定成為ARCFOX的核心賣點以及差異化體現。

11月14日,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公開透露將攜手華為、寧德時代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和高科技的高端產品。長安汽車將此次三方聯合創建的全新汽車品牌定位為智能汽車高端品牌,可見華為的重要性。

目前來看,華為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今年5月,華為宣布聯合首批18家車企正式發布成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同打造消費者感知的5G汽車。

首批名單包括,壹汽集團(壹汽紅旗、壹汽奔騰、壹汽解放)、長安汽車、東風集團(東風乘用車、東風小康)、上汽集團(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廣汽集團(廣汽新能源)、北汽集團(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城汽車、奇瑞控股、江淮汽車、宇通(客車)、賽力斯、南京依維柯、T3出行等。

此外,華為HiCar的合作車型已經達到了150余款,2021年將有超過500萬臺車預裝華為HiCar。車企與華為合作的新車還沒有上市,但已經成為車企的重點宣傳點。究其原因,壹方面,華為在5G等技術方面的優勢已經深入到消費者層面;另壹方面,華為開發的架構和模式正在顛覆當前高度定制化的汽車商業模式。

國金證券研究認為,華為的?CCA+VehicleStack?架構從長遠的設計理念來看,目標是實現軟件跨車型、跨車企的升級和復用,以及硬件的可拓展、可更換,甚至是傳感器的即插即用。此外,該架構力求構建可信的安全體系,具體包含整車的數字安全、網絡安全、功能安全與隱私保護,使汽車成為持續創造價值的平臺。當汽車銷售給消費者後,可以像智能手機壹樣在汽車平臺上購買更多的應用和服務,為整車廠和開發商提供持續盈利的空間,從而形成壹個正向的商業循環。

基於此,華為已經躋身於汽車智能解決方案的頭部Tier?1以及合作車輛的核心賣點。

華為能否顛覆?

事實上,華為的汽車業務並不是獨立發展,華為試圖打造的是“1+8+N”的全場景體驗模式。

所謂“1+8+N”的全場景體驗,1是指手機,8是指車機、音箱、耳機、手表/手環、平板、大屏、PC、AR/VR,N則是泛IoT設備,豐富的產品將為華為搭建壹套完善的5G服務生態體系,覆蓋華為全場景生活模式。

在此前的華為組織架構中,華為內部分為三大BG和兩大BU:分別是運營商BG、企業BG、消費者BG?和?Cloud&AI?BU(雲業務)、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今年年初,任正非親自簽發公司文件,將Cloud&AI升至華為第四大BG,並由侯金龍擔任Cloud&AI?BG總裁。在榮耀手機業務剝離之後,華為消費者BG的業務將出現空檔。新的調整之後,華為的汽車業務正好填補了這個空檔。

華為在手機業務的霸主地位也將為其汽車業務提供更多想象空間。在2020北京車展上,華為在智能座艙展示了鴻蒙車機OS軟件平臺、鴻蒙車域生態平臺及座艙智能硬件三大平臺,主要特性為:系統平臺化、硬件模塊化、接口標準化;硬件可替換、軟件可升級、應用可擴展;降低車企對座艙系統的集成與開發難度等。

有觀點認為,由於鴻蒙系統打通了物聯網和手機操作系統,鴻蒙很大的機會也在於車聯網領域,這中間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麥肯錫的研究報告,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至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將超過5000億美元。

事實上,在華為入局車聯網的2013年,車聯網已經成為汽車行業最火的關鍵詞之壹。在2013年華為的車載模塊新品ME909T發布會上,來自Strategy?Analytics的全球汽車行業資深高級分析師Roger?Lanctot說:“如果新能源造就了當下的汽車產業革命,那麽車聯網,將掀起下壹輪汽車革命。”

如今來看,由車聯網掀起的汽車革命仍然方興未艾。在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向智能終端、儲能單元、數字空間轉變,帶動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改造躍升,有效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智能交通體系和智慧城市建設,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巨大增長潛力。”

總體來看,傳統主機廠多年來面對零部件企業的強勢地位與優越感已經不適用帶入車聯網領域,車聯網領域的Tire?1地位也將進壹步凸顯。但是不可忽略的事實是,汽車行業仍缺乏對用戶有足夠吸引力的車聯網產品,大多數汽車用戶還不能夠擺脫對手機導航的依賴。

未來,華為打造的汽車全場景模式能否顛覆車聯網領域,行業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 上一篇:南北園林的區別,南北園林的區別
  • 下一篇:臥床不起的病人如何刷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