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壹早上,有的地方習慣吃甜湯丸和面條,有的地方習慣整天吃素不吃肉。當年輕人和老年人第壹次見面時,他們都行禮鞠躬,互祝好運。年輕人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發紅包和糖果。各家都有茶點、香煙、糖果之類的招待客人。每個人都穿上了新衣服,中村中的街道上擠滿了行人,喜氣洋洋。大年初二,很多地方都習慣殺雞拜神。在農歷新年的第壹天吃素食的人會在這壹天有壹場豐富的盛宴。從此,各地都習慣了互相走訪,走親訪友,城鄉呈現出壹片喜慶的氣氛。舞獅隊、舞龍隊、八音鼓樂隊進城過年。受禮者要準備好茶葉、糖果、香煙,熱情接待。還有舞獅、武術表演、鞭炮、紅包等。,看熱鬧的場面人頭攢動。金善白馬舞、五馬巡舞、泗客采茶戲等傳統民間節目在四個鄉巡回演出,並在雙木和鄰近的廣西蒼梧縣等地演出。農歷七月初七是“人節”,人們壹般不出門,也不走親訪友。許多地方都習慣在元宵節吃湯藥,表示新的壹年開始了。縣城的南豐、金莊王比元宵節高,比除夕、大年更熱鬧。渡頭城西廟當日舉行炮會,許多商戶或居民合作準備金豬(即烤豬)拜菩薩,祈求神靈在新的壹年裏保住鉆石,生意興隆,財源廣進;祝福鄰裏居民繁榮昌盛,六畜興旺,人民安康。槍場內外,人山人海,年復壹年。
在占筮縣的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家人生病時,習慣去寺廟求簽,求福,祈求上帝的“保佑”。雖經醫生治療痊愈,但多被認為是神,其家屬要獻三次酒禮“回神”;有的人,遇大事小事,先求壹個巫婆吉兇,稱為“求花”“求m”;遇到幹旱、蟲害、疫病,就去廟裏拜神靈,祈求“神明保始”,消災除疾;有的人生病,就是去神靈那裏跪拜取香灰,稱為“神藥”,或者請人用紙“畫符”,燒灰取之。如果它不愈合,它被認為是上帝不誠實。解放前,由於縣城偏遠,群眾文化低下,缺乏科學常識,大家都認為自己的人生是由“命”和“風水”決定的,所以迷信職業、算命、算命和“風水”,導致墳墓或房屋糾紛頻發,甚至引發宗派爭鬥。
其他迷信禁忌的壞習慣還有:在“立春”和“驚蟄”的季節忌食大米。正月初二,興化、羅東等地禁止兒童踏入大門門檻。新郎從嶽父家接新娘時,進門時禁止踩門檻。否則他會喝淘米水(意為“笨牛”)或者放鞭炮道歉。興化等地把新郎穿的鞋子剪掉。孕婦禁止理發,不準動床,不準破土,不準建築,以免犯“胎神”。孕婦禁止參加別人的婚禮和葬禮。產婦忌水忌火,忌見父母,與家人同桌吃飯,分菜,襯衣褲子另洗,以免“月下之風”。異地死的只能停在村邊,不準進屋。船民在航行時不應洗馬鞍和洗頭。吃飯的時候,他們不應該把筷子放在桌子上,桌子上的勺子不應該倒置。以免擱淺或者遇到其他意外。眉毛在跳,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有些人想在眼皮上貼壹小塊紅紙。第壹次吃新米,忌吃湯或泡水飯,希望天氣晴朗,不要糟蹋新谷。
菩薩打黑除惡之行,是為寺廟、社壇做點事,說是讓菩薩、偶像出現,為百姓“消災”,保風調雨順。縣城裏有寺廟和社壇的地方,壹直到民國都有打香的習俗。壹般是三五年釀造壹次。搭竹棚,立“山武士”,設壇,擇良辰吉日,請多道士鬧三天三夜(至少壹晝夜)。齋戒、念經、設“水陸道場”、掛嫁接單後,邀請懂氣功的人,以爬刀山、跳火(炭)、“打沙”、“點河”等魔術表演舞蹈。它的開支壹部分從它的寺廟和社壇所占用的山林地的收入(或炮費)中解決,壹部分從各個村落的祖先那裏籌集。菩薩郊遊多在秋收末、初冬、寺廟生日前後舉行。時間三五年,壹次都不等。有壹個籌備機構。菩薩出巡前,給神像塗了油,廟裏的陳設也修好了。旅遊路線,八音鑼鼓樂隊,羅傘彩旗,醒獅隊,裝飾“聖物”的村落,都是經過精心安排的。民國時期縣裏有些地方搶菩薩壹趟,壹般持續壹天。如果有很多地方要去,需要兩到三天。當旅遊期到來時,成員們會聚在壹起吃大餐。第壹天是入桌日,第二天是生日日,第三天是結桌日。菩薩出行的村子裏的“蘆笙”是當地村民組織的,其“蘆笙”用金豬、雞、豬肉、海苔幹、果晶、糕點、油柑、香燭等裝飾。菩薩被擡到“如來”前停下來,就是人們跪拜、敬酒、燒香、放火藥炮或鞭炮等等。解放前,開建縣渡頭城西寺菩薩冬季出行。因為寺廟在賀江西岸,去縣城南豐,菩薩不坐船過河,人要趕著過。入水前大家喝壹碗酒暖暖身子,上岸後有火取暖,不管天氣多冷都要照常進行。城西寺菩薩郊遊,為縣城民俗所喜愛。因有龐大的八音鼓隊、羅傘彩旗隊、舞龍隊、舞獅隊、浮色隊,氣氛熱烈,所到之處吸引千人圍觀。解放後,菩薩出行活動消失,大部分寺廟和神像在歷次政治運動中被拆毀焚燒。1980年代後,許多寺廟和雕像重新建立,但沒有菩薩旅行。
廟會寶輝縣的寺廟和神社大多建於明清時期,少數重建於民國時期。知名寺廟有:鳳川附城的北帝廟、東帝廟、華光廟、關帝廟,玉老河口洛古港的花輪廟,蓮都清水的唐生廟,杏花斑山下的聖妃宮,其他地區的蓬萊宮、劉星宮、鎮東宮、成本府、廣寒宮、青山宮;城隍廟、北帝廟、關帝廟、華光廟、齊聖廟、盤古廟、龍牧廟、寶月宮、天後宮、太尉宮、新撫社、桂田社、城西廟、渡頭李安堂廟、西岸金莊廟、池裏靈聖寺、田玲廟、大峪口龍門廟都是平的。每個寺廟神社都有自己的生日,它的生日就是廟會時期。廟會活動各廟不壹樣,有的壹年壹次,有的2-3年或4-5年壹次。炮節是民眾在唾期在各寺廟舉行的傳統群眾活動,四鄉民眾雲集。大炮將配備第壹炮、第二炮、第三炮和第四炮,每門炮的獲勝者負責廟會,包括動員和組織群眾集資,祈求神靈保佑壹切。拍攝期間,最後壹個組織者(或個人)首先由八音鼓樂隊、醒獅隊、彩旗傘隊護送槍屏(稱為菩薩的象征和化身)到拍攝現場,稱為“還槍”。在槍場內用竹木材料搭起壹個高臺,安裝壹個直徑六七厘米的鋼炮管,在槍口上套壹個“槍環”(直徑五六厘米,周圍用紅線或紅綢帶圍起來)。為了拿到槍,各村都組織了壹批青壯年提前上陣。射擊開始,槍響落下,好不熱鬧。槍的獲勝者將成為槍頭和下壹次槍會的組織者,還將獲得槍會獎金。
中秋節,封開人俗稱“八月十五”或“月光節”。根據周朝《禮記》中“天子春拜日月,秋拜日月”的說法,因為秋二字從“糧”和“火”兩方面暗示了農作物的成熟。多虧了月亮,才有了好收成。流傳到民間,就有了慶祝中秋節的文化習俗,如觀花燈、做糕點水果、宰殺雞鵝、吃團圓飯、拜月、祭月賞月等。俗話說“冬未滿,年未滿,八月十五滿”,可見中秋飲食的重要性。舊時封開地區的中秋氣氛特別濃厚。在鳳川古城老街,早在節前十幾天,茶樓裏的面包師們就開始了節前的準備:門前作畫,掛紅綠,做精美的糕點,掛宮燈,跑燈籠等等。
在本縣衙內,舉辦“唐玄宗遊月宮”,沿東山河遊“八仙過海”;在北山山頂搞“鬧天宮”,在龔雪舉辦“丟西姆·拜月的故事”;在潘桂芳搞“吳剛伐木”;《賀江兩岸唱山歌》;鳳川灘上搞“放花燈”等各種大型民俗活動,壹派喜慶景象。
家家戶戶還舉行“祭月”儀式。有屋頂的在屋頂上,沒屋頂的在自家門前。婦女們主持祭祀儀式。家人為月亮祈福燒香,孩子們唱著:“月光,月亮女神,開門結婚吧……”或者玩各種遊戲。除了月餅,拜月的貢品還包括密封栗子、沙田柚、楊桃和柿子,還有吸蝸牛讓眼睛更亮。另外還有“追月”,所謂“追月”,就是八月十五之後,熱鬧還沒完,“十五的月亮十六圈”,八月在十六夜又要叫追月了。當晚,邀請親朋好友到室內雅致的地方賞月,鳳川街的壹些商戶也舉辦了“追月”茶會招待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