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印度文化各方面有什麽特點?

印度文化各方面有什麽特點?

印度文化包括三個方面,即以宗教為中心,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以詩代史。

1.關註宗教

印度的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塑都是以宗教為中心的,其形式和內容也與宗教有關。甚至政治法律的制定,人們道德觀念的形成,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產生和發展的。正因如此,當世界學術界討論印度文化最大的特點是什麽時,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宗教。宗教融入印度文化,沒有宗教就不可能是印度文化。

學術界也有人把壹些印度文學作品稱為純粹的宗教文學作品。家喻戶曉的五卷本,世界著名的寓言集,也是宗教人士為後人所創作,字裏行間透露著宗教情懷,宣揚著宗教精神。

印度偉大的民族英雄聖雄甘地正領導全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也源於印度宗教思想的仁愛,他從印度教的信條中衍生出非暴力思想,如“堅持真理”、“禁止殺戮”、“自制”等。聖雄甘地堅信非暴力思想的宗教和道德力量最終會讓本質上熱愛愛國主義的英國殖民者改正錯誤。甘地壹直認為,“壹旦妳在政治上失去了宗教,妳就失去了靈魂”。他利用宗教理論鼓勵人們參加反英運動。這種山地宗教思想所激起的愛國熱情,犧牲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是極其強大的,迫使英國殖民者放下武器,同意印度獨立。

2.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我們分析研究印度古今戲劇、電影、音樂、舞蹈,不難發現壹個規律,那就是大部分都以大田為結局。從內容分析,因果報應思想貫穿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時時體現著友愛互助的精神。其實這是由於印度佛教和思想的影響所以國內學術界有很多人認為印度戲劇電影音樂舞蹈中的六團圓結局是佛教從修煉出發強調現實生活中的宗教修行,不同於基督教只建議人死後被動等待靈魂升天的悲觀主義,而是註重精研勤修。這話有幾分道理。

實際上,佛教的思想是在與婆羅門教嚴格的種姓制度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婆羅門教雖然不設廟,不拜偶像,但從私人日常生活到國王登基,都衍生出壹套非常復雜的理論和祭祀神靈的儀式。婆羅門教祭司被稱為“地球上的神”,知識的壟斷者和人類生活的指導者。他們是第壹種姓,其余的是第二、第三、第四種姓。種姓等級決定了壹個人的生活和社會地位。公元前6世紀,第二種姓Khshatriya作為國王和武人的權力越來越強大,第三種姓吠陀也在商業活動中掌握了大量財富。作為第四種姓,首陀羅和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奴隸——賤民強烈不滿婆羅門的傲慢和不勞而獲,反對婆羅門維護等級種姓制度。佛教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佛祖釋迦牟尼反對婆羅門種姓制度,強調苦修的不止我和婆羅門。佛教因提倡四姓平等,廢除種姓制度而興盛。尤其是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偶然指導下,佛教達到了頂峰。由於佛教的繁榮發展,受佛教影響的文化也繁榮起來。在政治、哲學、文學、藝術、雕塑、音樂、舞蹈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中,沒有什麽留下佛教的烙印。甚至復興的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也在壹定程度上繼承了佛教的宗旨。雖然恢復了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但佛教文化形成的特點無法改變,只能維持現狀或者任其發展。佛教的哲學被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的仁愛犧牲精神,因果關系,超脫苦修。願意施舍,印度教也吸收。因此,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要想研究印度文化,就必須關註佛教文化對印度文化的貢獻和影響。

3.用詩歌代替歷史

印度文化的另壹個特點是以詩代詩。眾所周知,印度人還沒有寫出壹部完整的屬於全體印度人民的歷史書。目前,印度最權威的歷史書是《高級印度史》,由R . C .和齊達、H.C .賴·喬杜裏和卡爾金·達塔合著。但是,從全面和整體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並不屬於全印度的史書。而且史料還比較缺乏,很多都是根據傳說和神話,有些地方沒有經過嚴格的考證。那麽印度為什麽不能寫壹本自己的完整的歷史書呢?這與古印度人善於以詩代史有關。由於印度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古印度人充滿幻想,熱愛寫詩。他們經常改編古代歷史上的大事記和英雄人物,並將其與豐富多彩的童話故事混合在壹起,寫成長詩供人們傳唱。很長壹段時間,後人分不清哪個是詩歌,哪個是歷史。印度最著名的二人轉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都是詩歌的代表作品。正因如此,世界學術界將這兩部文學名著稱為印度古代史。經過多年的學術研究,《羅摩衍那》產生於印度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歷史階段,詩中描寫的人和事都是那個時代的人和事。比如“詩中所宣揚的道德教條,已經是封建社會的東西了。拉瑪代表新興的地主階級,他的生計是農業,而拉瓦那代表沒落的奴隸主。他以吃為生,進行遊牧活動。從民族矛盾來看,拉瑪的皮膚是黑色的,是原始印第安人的代表。羅波那雖然名義上是洛迦人,但實際上是婆羅門,是其他國家雅利安人的代表。整部《羅摩衍耶》歌頌新興的邊階級,通過壹夫壹妻制,強調女性的貞操,表現了作者對皇位繼承純潔性的關註。”《摩訶婆羅多》是世界上最長的詩歌,實際上是對古印度諸王國(相當於中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紛爭的歷史記述。當時印度次大陸上有很多小王國,大小王國為了稱霸而互相爭鬥。因此,國內外學者認為《摩訶婆羅多》不是壹部簡單的史詩,它反映了古印度很長壹段時間的社會生活和思想面貌。那裏不僅有那個時代的人和事的傳說,還有印度教的教規和法典,還有古代印度哲學流派形成的記錄。此外,詩中還有治國之道,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習俗等,也占據了相當大的篇幅。因此,印度學術界也稱《摩訶婆羅多》為古印度百科全書。

  • 上一篇:華為薪酬管理的特點
  • 下一篇:雙十壹是什麽節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