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縣地處陜西西北邊陲,綿延的明長城從境內周灣長城兩鎮穿越,無定河從白於山北麓發源而出,東北部屬於遼闊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草原和毛烏素沙漠,西北部與定邊縣、鹽池縣與河套平原相連。
白於山區山大坡緩、溝壑縱橫、錯落有序,周灣長城兩個鎮處於之間,這裏自古屬於邊塞要地。地處白於山的周灣鎮靠近三邊(定邊靖邊安邊),剪紙作品充滿了濃郁的地方色彩,中和了周邊地區的剪紙藝術,區別於陜北其它地區粗獷、豪放的樣式,剪紙形成特有的風格:纖細彎曲的經脈相連、陰陽互補的鑲嵌中,秀麗頎長的“抖毛毛”構成了其內秀、奇巧、溫和、精妙的特點。看似纖細、工整的人物、動物、花草造型中,細細的線條和三角形小如針尖般的鋸齒毛毛裝飾,使周灣剪紙生動清新、富含寓意。
剪紙是吳起縣歷史悠久的壹種民間藝術,據《吳起縣誌》記載“剪紙在我縣流傳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剪紙在吳起縣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已經歷經上千年的沈澱,但在經濟化、城鎮化的時代大潮下,面臨著種種困情,如何在傳統中發展,如何保護好這壹古老的技藝任重道遠。
周灣剪紙形式多樣,既有窗花、墻花、炕圍花、喜慶花,也有宗教剪紙。傳統的周灣剪紙以窗花為主要形式被人們所喜愛。剪窗花所需物品有紅紙、綠紙、也用少許黃紙、黑紙,和壹把小剪刀,不用刻刀,工具簡單實用。工藝分托樣、熏樣、裝釘、剪內形、剪外形等。
在童年的記憶中,過完元旦新年才算剛剛開始,家家戶戶準備過年用品,婦女們從臘月開始為窯洞36孔窗戶準備窗花,婦女們每人壹把小剪刀,壹張紅紙,壹張綠紙,對折後照著往年從窗戶上扯下的舊窗花樣開始剪窗花,能自己畫窗花樣的婦女很少。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富裕後,村莊人時興過年貼窗花,60、70年代出生的少女正是學藝年齡,他們從祖母或母親、嬸嬸那裏學習繡鞋墊、剜窗花……臘月,剛過門的新媳婦繡鞋墊或熏窗花樣子,繡好的鞋墊聚攢在壹起等出嫁日“晾箱”後送給新郎家的親戚;剪好的窗花等到臘月二十九貼在窯洞36孔麻紙糊的窗戶上,“麻紙糊的窗戶貼窗花,36孔窗子照影影,舔開窗子瞭妹妹,妳是哥哥心上人”信天遊歌詞中唱的就是貼窗花習俗。
留傳於村莊的窗花是代代相傳的傳統樣式,壹個窗花樣子幾代人相傳,窗花樣子來源於窗戶上貼過的舊樣子,每到冬季,女孩會在窗戶上收集舊樣子——將舊窗花從窗戶連同麻紙壹起撕下,用新麻紙將主人家撕下開洞的窗戶重新糊住。
還有壹種“剃樣”或“熏樣”——將剪好的舊窗花樣用水灑濕貼在白紙上用煤油燈煙熏黑,等油燈的火焰將白紙烘幹後揭下窗花樣子,白紙上沒被熏黑的地方留下白色的窗花樣子——這是民間最早的“復印拷貝”技術。
窗花樣子就以這樣的方式“替樣”:親戚傳親戚、祖母傳孫子、小夥伴互相索要……樣子在周圍的村莊代代相傳,壹個紋樣幾十年不變,如果熏樣不周全或在剪得過程中沒按照樣子剪會被同行笑話,民間叫“走樣”了!“樣”就是標準,是被當地民間普遍認可或遵循的美的形式。
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對美的認識形成特定的形式,散居於白於山、無定河源頭村莊居住條件是窯洞,窯洞前按裝36孔窗戶,窗欞格子小,窗花樣子小巧,沒有下川子午嶺、洛源地域窗花粗狂豪放,也沒有洛川剪紙華麗富貴,更沒有安塞剪紙那般樣式多變,周灣窗花同三邊剪紙壹脈相承,有以下特點。
作者簡介:景周(侯景周),吳起人,從事過教師編輯記者等工作,喜歡寫作、攝影、繪畫,作品發表於地方、省市、《光明日報》等媒體。西北大學藝術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外聘專業老師。出版文集《家住長城下》《沿著長城走西口》《告別窯洞》。
請繼續關註《》平臺“白於山在線”,將以圖文形式推出周灣傳統窗花 (下)篇,點贊、轉發、贊賞是對白於山在線最好的支持!是對家鄉最大的宣傳!(下圖為平臺贊賞、評論、喜歡、分享界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