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摘要: 回眸中國民族聲樂及其歷史,其昭示著原生態唱法這種民族聲樂藝術形式的存在意義。原生態及原生態聲樂演唱藝術的起源和不同分類所生發的獨特的闡述,讓人們逐步認識到中國民族聲樂中的原生態聲樂的獨到演唱藝術。本文從自然、實用、即興三方面對原生態聲樂藝術特征進行闡述,以領會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獨有的藝術魅力。也正因如此,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而,對原生態聲樂演唱的文化、藝術風格和民族性三個層面進行論證,方可以突出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的重要性。以此為基礎,在教學中選取打破理性思維教學模式、引導學習者聯系生活、註重個性的培養三個方面,我們可以分析研究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的教學方法創新,並能審視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啟發更多的教學者對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更加重視和關註,以引導更多大眾關註民間傳統文化的新發展。

  關鍵詞: 原生態唱法;聲樂演唱教學;教學方法;創新

  壹、了解民族聲樂中的原生態聲樂演唱藝術

 中國作為壹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國家,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語言文化、社會政治、社會經濟、生產勞動、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諸多因素,都對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中國風格迥異的民族民間聲樂藝術形式和流派唱法藝術體制。原生態聲樂藝術在民族聲樂中最能原原本本的展現中國各個民族和地域的風土人情,是最原始生存狀態的聲音,是沒有經過任何的加工和修飾的民族聲樂藝術形式。原生態唱法的出現成為中國民族聲樂藝術中舉世矚目的壹朵芳花,博得眾人關註。

 (壹)認識中國民族聲樂及其歷史發展

 中國民族聲樂是勞動人民表達自己情感、意誌、思想的壹種藝術形式,其中傳統的中國民族聲樂基本上就是中國的原生態聲樂,而現代的中國民族聲樂是指在繼承了中國傳統的民歌、戲曲、說唱等傳統演唱藝術精華,通過借鑒吸收美聲唱法後形成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民族演唱藝術形式。早在春秋時期,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國風》就是當時的北方民歌。20世紀以前,原生態民歌是中國民族聲樂演唱的主要形式,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開放思想的形成,中國開始有了西洋式的聲樂教學,出現了現代民族聲樂藝術,使得中國民族聲樂藝術進入壹個轉型期。現代民族聲樂藝術有了科學的演唱技巧和與時俱進的演唱內容,但是原生態聲樂藝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壹部分,有著其他演唱形式替代不了的自然和淳樸風格,同樣應該被人們重視和關註。

 (二)原生態的定義及原生態演唱的起源

 原生態壹詞來源於自然科學中的生態研究領域,是指大自然賦予人最原本的壹種生活狀態,不具有復雜性、裝飾性、技術性、利益性、時尚性,是最簡單的、淳樸的壹種存在狀態,基本可以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形容。所謂原生態演唱就是在特定的環境區域內,由當地的人們在勞動生產生活過程中,按照本民族的語言習俗和演唱方法自然形成的,不具有任何專業修飾和外來影響的民間作品,其中以原生態民歌的演唱方法為代表。原生態唱法的首次提出,見於2004年中央電視臺西部頻道舉辦的“西部民歌大賽”中。原生態唱法中土生土長的勞動人民和不加任何專業技巧裝飾的'原汁原味嗓音,贏得了人們的點贊和關註。原生態聲樂演唱是相對於學院派的民族聲樂唱法而言,當地人民群眾自創的積累,通過世代口頭相傳相授的方式繼承了民間音樂藝術的精華,是中國民族傳統習俗生活的真實寫照。

 (三)原生態聲樂藝術的不同分類

 原生態聲樂藝術根據其演唱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獨唱、重唱、對唱、群體齊唱、多聲部合唱等。其既有委婉柔美的抒情也有高亢激昂、豪邁奔放的酣暢,曲調都非常優美,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根據其地域不同,又可分為北方原生態民歌、南方原生態民歌,高原的原生態民歌、平原的原生態民歌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原生態民歌。由於各地原生態民歌的語調、語氣等會因其區域和地貌的不同產生出不同風格特質的原生態民歌,例如北方的粗獷、高亢,南方的細膩、悠揚等。根據原生態聲樂藝術的演唱內容不同,原生態聲樂演唱的題材和功能不同,又可以分為勞動號子、信天遊、爬山調、內蒙古的長短調牧歌,等等。

  二、探究原生態聲樂演唱的獨有藝術魅力

 原生態聲樂藝術是壹個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是各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悠久文明發展沈澱下來的文化遺產,擁有著自身不可磨滅的藝術特性,正是這樣的藝術特征使得原生態聲樂能在現代的藝術生活中獨放光芒。

 (壹)原生態聲樂演唱的自然藝術特征

 原生態聲樂演唱直接產生於民間,並長期流行於農工、船夫、牧羊人或者勞動婦女之間,由大眾口頭創作,並在流傳中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是隨口而出的俗語,不具有專業性,因其原始、貧乏單壹的語匯,使得原生態聲樂處於自然的藝術狀態。這種自然不等同於隨便和無秩序,而是順其自然的流露情感和創作作品,細細體會就能感覺到原生態聲樂在自然中蘊藏的豐富內涵和情感。例如,黎族原生態作品中唱道:“砍山我來遲了,遲到是留戀鍋裏的田螺,流連在紗紡的老婆。”還有其他作品中唱道:“要豬怕豬臟,要狗怕狗吠,要鳥怕鳥飛,只要親人做伴長相隨。”這些原生態作品的歌詞通俗易懂,都具有自然不刻意的藝術特征,表達出的卻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生活和情感。

 (二)原生態聲樂演唱的實用藝術特征

 原生態聲樂演唱作品的產生多半是人們在勞動中創作的,與勞動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原生態聲樂藝術出現的初衷是為了實用,其次才是審美。例如勞動號子是最早出現的民歌載體,它的產生是人們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中,發出吆喝或者呼號,為的是釋放身體負重的壓力或者協調步調,這些吆喝和呼號後來通過被人們美化,發展成聲樂藝術形式,勞動號子的實用性就在於協調和指揮人們勞動。隨著其實用性的出現,更多人開始關註並把它美化起來,在有節奏和韻律的配合下,逐漸展示出原生態聲樂藝術的獨特魅力。

 (三)原生態聲樂演唱的即興藝術特征

 原生態聲樂演唱,都是看到什麽唱什麽,想到什麽編什麽,有感而發,即興自創。實際上是方言腔調的音樂化,不需要考慮技術層面的要求,不用經過加工提煉,只需專註於自己有感而發的演唱就可以,展示的是“最本色的原作品”。歌詞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情感即興及其“口語化”的民俗特征,在結構、文法、修辭、藝術邏輯、形態規律等方面形成了諸多新的族域性文化特征。例如,原生態民歌中山西的山曲《三天路程兩天到》:“大青山高來呦烏拉山那個低,馬鞭子壹甩我就回口裏,不大大那個小青馬,我多餵上兩升料,三天的那個路程我兩天到。”歌詞源自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由於民間歌手不懂得專業的創作知識,不能像專業作曲家壹樣運用民歌素材創作民歌,只能靠即興的情趣、始發沖動及強烈的情感支配而“創作”。

  三、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的重要意義

 由於民族聲樂的創作曲目較為單壹和重復,千篇壹律的民族聲樂狀態使得聽眾出現了聽覺、視覺的疲勞,所以人們開始想要追求新鮮刺激的藝術形式,渴望和期盼民族音樂多元化。原生態聲樂演唱顯示出自然、質樸、粗獷的特點,是民族聲樂藝術的另類展現,具有別具壹格的新鮮感和民族特色。因此,為了迎合人們願意復興傳統文化的潮流,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的意義十分重要。不僅因為學院派的民族唱法是在原生態聲樂中生長出來的,而且好的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有利於傳統文化的進壹步傳播,引起更多人對中國民族民間藝術的關註。

 (壹)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的文化意義

 原生態聲樂演唱是工業時代前的自然的、鄉村的、樸拙的、非商業化的文化。其中蘊藏著源自大自然的生態文化,例如有民族民間文化、原始文化、方土文化等,涉及到社會科學中的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學、生態學等。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需要在教會學習者演唱技巧的基礎目標下,對學習者進行原生態聲樂文化的教育和指導,讓學習者在寬闊的聲樂文化視野中學習原生態聲樂,不僅有利於學習者對聲樂技巧的掌握,更有利於學習者今後的深入探究和創作。例如,在藏族原生態民歌《翻身不忘***產黨》的教學中,同樣要為學習者講解該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讓學習者在了解相關文化中掌握原生態聲樂演唱。

 (二)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的藝術風格意義

 原生態聲樂演唱雖然是壹種自然狀態的演唱形式,不用經過專業修飾和提煉,但也不是隨意的唱就可以的,也需要教學者在教學中不能忽略對藝術風格重要性的教學,逐漸思考出壹些方法和理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提煉和選擇來指導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讓學習者能夠隨心所欲的演唱原生態聲樂作品時,流露出純粹、質樸和幹凈的聲樂藝術效果。例如,在學習不同藝術風格的原生態聲樂作品時,抓住每壹部原生態聲樂作品中的閃光點很重要,掌握藝術風格精髓才能在豐富多彩中彰顯個性。

 (三)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的民族性意義

 原生態聲樂演唱過程直接反映壹個民族的歷史、社會、勞作、風土人情、愛情婚姻等日常生活,是認識壹個民族情感、性格、歷史、民風民俗的重要名片。所以,做好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對於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弘揚民族文化精神,推進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有著不可限量的作用。

  四、創新原生態聲樂演唱教學的教學方法

 從歷代所有民間藝術形式的發展過程中看,幾乎壹切的民間藝術都是專業藝術產生的源泉和根基,任何壹門藝術門類都是從生活走向藝術,從藝術走向專業。原生態聲樂演唱藝術也不例外,原生態聲樂演唱藝術作為民族聲樂藝術發展的根基,只有把原生態聲樂演唱搬進教學中來,不斷進行擴展教學和創新,才能讓原生態聲樂演唱藝術不斷從原生態走向藝術舞臺,由粗糙走向經典。

 (壹)在原生態聲樂教學中打破理性思維教學模式

 在現實教學中,教學者往往過分強調教學內容的合理性和***性,註重教學方法的重復高效性,容易淡化或忽略教學方法的創新性。這樣的教學模式在原生態聲樂教學中,容易限制學習者的個性興趣發揮,教學者應該打破習慣性思維的按部就班教學模式,畢竟原生態聲樂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教會演唱技法,而是要讓學習者走出單純理性的思維,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感性地學習原生態聲樂,給學習者壹個廣闊空間去認識、研究原生態聲樂演唱藝術的現實意義和創作借鑒。

 (二)在原生態聲樂教學中引導學習者聯系生活

 舍棄了原生態聲樂藝術的情感人文成分,單純追求知識與技巧的教學,只會讓學習者對原生態聲樂演唱藝術產生缺乏個性和生命力的理解。由於原生態聲樂大多形成於種地耕田、采藥摘茶、行船放排等生活生產實際中,演唱技術是從生活中摸索而來,反過來又被用於表達生活情感。所以,教學者要在原生態聲樂教學中,讓學習者把學習原生態聲樂演唱與生活聯系起來,教會學習者用聲音去表達生活,傳遞情感,脫離僵硬的聲樂演唱技巧學習。

 (三)在原生態聲樂教學中註重個性培養

 原生態聲樂演唱每壹句每壹腔都具有強烈的地域性和突出的藝術個性,如蒙古的長調,苗族的飛歌,羌族的酒歌,等等,可謂是“壹方水土出壹方人,壹方人唱壹方歌”。教學者要讓學習者對原生態聲樂的聲音有正確的判斷,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而不是盲目的、錯誤的模仿。教學者要培養學習者獨到的個性思維,才能讓學習者在聲樂作品面前有自己的思想,不再唯師命是從,才能不埋沒學習者的創新才能。結語原生態聲樂演唱藝術是要依靠原生態的生活環境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原生態聲樂演唱藝術的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因為原生態聲樂是中國民族聲樂的根基,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言、內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現代社會的文化發展和審美趨於多元化,對民族聲樂中的原生態聲樂的傳承和發展毋庸置疑。今後在教學中,要註重在保護原生態聲樂作品的前提下,朝著保護它、研究它、發展它、推廣它的方向進行教學改進,要積極吸收原生態聲樂藝術中的傳統文化和音樂精髓,做到既保留特色又不斷與時俱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立崗編著.聲樂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2]俞子正等著.聲樂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1999.

 [3]徐曉懿編著.聲樂演唱與教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6.

 [4]付曉玲.原生態民歌的理性思考——有感於第十二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增設原生態演唱組[J].民族音樂,2006(3).

 [5]田青編著.原生態唱法的當代意義[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

  • 上一篇:華策影視在行業嚴冬中喊出千億市值夢
  • 下一篇:古代女子內部房子的描寫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