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主張人與自然的統壹,肯定人與自然的統壹,強調人類應該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而不是破壞自然,反對盲目取之於自然、片面利用和征服自然。道教創始人老子提出:“人當師土,地當師天,天當師道,道當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準則,倡導自然以師法天地為人生行為的基本歸宿。道家的另壹個代表人物莊子也強調,人必須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達到“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的境界(莊子的萬物之學)。儒家對天人合壹的觀念做了很多解釋。孔子主張以“仁”待人,以“仁”事,即所謂的“推己及人”、“成事於己”。《中庸》說:“達致和諧,天道地位不佳,萬物育成。”這都是在強調天、地、人的和諧發展。孟子提出:“盡力者,自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孟子》)他所追求的,是通過"壹心知天"的方式,達到"與世上下"的境界。他還提出了“親”、“愛人”、“愛物”的思想,即擴大“愛”,從自己和他人,從人和物,把仁愛的精神擴展到宇宙萬物。宋代張載在《正孟》中首次使用了“天人合壹”壹詞,提出了“民與我同胞,故我為友,天人之性,萬物與人同”的命題。中國古代哲學家根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要求對自然界的壹切事物采取善良友好的態度,善待鳥獸草木,提出了豐富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思想。孔子提出“釣魚無綱,遊弋無宿”(《論語》),主張釣魚只用魚竿,反對射宿壹夜的鳥。很明顯,他反對人類的亂捕濫獵,破壞生態平衡。史書中記載的“三面開門”、“破門”等典故,也反映了古人善待自然的生態倫理思想。
在人際關系上,倡導寬容,協調人際關系,營造“和諧”的人際環境,追求以形成和諧人際關系為主題的大同社會。眾所周知,儒家倫理對中國古代社會影響最大。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於與人交往,慷慨和諧,從而營造和諧的人際環境。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不和。”(《論語·魯茲》)並說:“君子傲而不爭,群而不黨。”意思是說,君子和而不同,不搞派性,行為莊重,不與人爭,善於團結他人,不搞小團體,才稱得上君子。在這裏,孔子區分了“和”與“和”這兩個概念。“和”是多樣性的統壹,“和”是盲目認同,甚至為了私利而組黨。孔子也明確表示,君子取前者,棄後者。可見,與人為善,與人和諧相處,是君子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孟子也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醜》)他還提出:“老人老,青年少,青年少。”(孟子惠亮王上)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還提出了仁、義、禮、禮、容、信、敏、智、勇、忠、恕、孝等壹系列旨在實現“人和”與社會和諧的道德原則,並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長遠理想。正如《禮記》所說:“故人既是親人,又是獨子。讓老有所終,強有所用,幼有所用,善有所用,寡孤多病有所養。”崇尚無為的道家最反對社會沖突,最希望實現社會和諧。老子描繪的是壹個人無欲無求,無所作為,無所奮鬥,和睦相處,相互包容,人人都願意吃飯,穿得漂漂亮亮,安居樂業,享受風土人情的理想社會。老子提出:“天道,損有余而力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能服天下有余的人,唯有道。”(《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的“無欲”、“無為”、“不爭”、“去極端、去奢化、去泰國”、“知止”、“知足”等思想,無非是要求人們效法天道,“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服務天下”,達到壹種相對的平衡。古人設計的大同社會理想具有烏托邦的性質,但作為壹種崇高的目標和理想境界,它壹直引導著中華民族的仁人誌士追求以人際和諧為基本特征的社會發展目標。
在身心關系上,主張身心和諧,保持平和淡泊的心態,正確處理理欲關系。儒家肯定人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和正當欲望。子曰:“富而貴者,人之所欲也。”(《論語·立人》)“富貴可得,我雖是揮鞭之人,亦行之。”(《論語》)但他也強調“欲而不貪”(《論語·堯日》),反對放縱欲望。他說:“君子有三戒。年輕的時候血氣不定,要小心。”它也堅強,有血性,它在戰鬥;他年紀很大了,血氣有所下降,可以戒掉了。“換句話說,人們應該掌握中和原則,在追求情欲、情感和物質利益時保持平衡和謙虛的心態。不能貪得無厭,不能把物質利益作為人生的全部追求,不能忘了利。這種將關註生命價值與提升道德價值有機結合的人生觀值得肯定。道教創始人老子也主張人的身心合壹。他說:“妳能離不開營地的精神嗎?"(《老子》第10章)"敗其銳,解其爭,和其光,以其塵。”(《老子》第五十六章)這就是說,有了和諧的人格,就可以“消除個體的固蓋,去除壹切封閉的藩籬,超越世俗的局限和狹隘的人倫關系,以開放的心態和不偏不倚的胸襟看待壹切人物”(陳鼓應:《老子註疏》,中華書局1984,第283頁。
在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上,主張各民族和睦相處。《尚書·堯典》說:“民以尊蘇,團結各民族”。《易經甘瓜》說:“第壹俗是鹹寧。”也就是說,它提倡所有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和諧。孔子提出“四海之內皆兄弟”(《論語·顏淵》),並說:“遠方的人不滿足,就要修身,來了就平安。”(《論語·季氏》)主張以德制夷,反對貿然訴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無敵”(孟子惠亮王上),主張“以德服人”(孟子公孫醜商),主張王道,反對霸權。王道是霸權的對立面,是以武力為後盾處理國內國際關系;王導用和平手段,通過在國際社會建立互信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盡管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些和諧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封建糟粕,但其優秀的壹面仍然是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