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築學理論。建築學作為壹個學科出現是近代的事情。指導建築發展的是抽象的哲學理論、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和具體的政治制度。②儒家傳統的禮制思想是指導建築創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學、風水堪輿之說作為補充。③充滿了中國人現實主義的處世態度。具體表現為不求建築物長久存在,而以滿足現實的功能需求為出發點。建築形式的標準化通用化,使用壹種結構類型的建築物可以適應多種使用功能的需求。④標準化的建築個體要通過建築空間的組合來表達個性,建築群體的布置是傳統建築藝術的精髓,處處反映著時間和空間結合的理性思維方式和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⑤以象征主義手法表現特定的主題。在園林中表現意境,在宗教建築中表現世界觀,在宮殿建築中表現政治制度。壹些裝飾構件與小品,甚至單體建築,都成為壹種包含了固定意義的象征符號。
類型 中國古代建築按功能分為以下7個大類:①居住建築。是人類最早創造的建築,主要有穴居和幹欄兩種形式。距今7400~67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如甘肅秦安縣大地灣中的建築均為半地穴式,即從地面向下挖掘壹定深度的豎穴,平面作圓形、橢圓形或方形,面積很小。距今4900~39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來,原始社會的穴居,正逐步朝著宮室式住宅形式演化。宮室式住宅的代表類型是合院。陜西岐山縣鳳雛村早周建築遺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在北京老城區中軸線東西兩側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這裏。幹欄式建築的最早遺跡發現於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約7000~5300年前。樓面離地約和人等高,其下圈養牲畜,樓面上周圍有欄桿,圍著平臺和房屋。現存幹欄建築比古代大為減小,集中分布在雲南、海南的少數民族地區。②城市公***建築。主要包括城墻、城樓與城門,還有鐘樓和鼓樓。城墻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材料以夯土為主。三國至南北朝出現在夯土城外包砌磚壁的作法。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磚石包砌。城門是重點防禦部位。門道深壹般在20米左右,最深達80米。唐代邊城中出現甕城,明代在甕城上創建箭樓,北京內城正陽門城樓及箭樓、城東南角樓是明代優秀作品。鐘、鼓樓是古代城市中專司報時的公***建築。宋代有專建高樓安置鐘、鼓的記載。明代在北京城中軸線北端建鼓樓和鐘樓,其下部是磚砌的墩臺,上為木構或磚石的層樓。③宮殿建築。宮殿專指帝王舉行儀式、辦理政務與居住之所。宮殿建築集中當時國內的財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術水平建造而成。已知最早的宮殿遺址,發現於河南偃師二裏頭村,它建於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明清北京故宮是中國宮殿建築最後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城平面為矩形,東西寬753米,南北深961米,墻開四門,建門樓,四隅建角樓。它將各種建築藝術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調動壹切建築語言來表達主題思想,取得了難以超越的成就。④禮制與祠祀建築。人們舉行祭祀、紀念活動的建築,凡是由“禮制”要求產生、並被納入官方祀典的,稱為禮制建築;凡是民間的、主要以人為祭祀對象的,稱為祠祀建築。禮制和祠祀建築大略分為4類: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壇、廟;從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廟、祠;舉辦行禮樂、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儀式的明堂、辟雍;為統治階級所推崇、為人民所紀念的名人專廟、專祠。北京天壇是古代壇廟建築中最重要的遺存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⑤陵墓建築。是專供安葬並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築。由地下和地上兩大部分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遺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專供生人舉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說,漢代以後,帝王墓葬稱陵,臣庶稱墓。陜西臨潼縣秦始皇陵,是中國第壹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壹個規劃完整、氣魄宏大的陵墓群。⑥佛教建築。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進行佛事佛學活動並居住的處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類型。中國民間建佛寺,始自東漢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並建。佛塔按結構材料可分為石塔、磚塔、木塔、鐵塔、陶塔等,按結構造型可分為樓閣式塔、密檐塔、單層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開鑿的佛寺,淵源於印度,約在公元3世紀左右傳布到中國,其形制大致有塔廟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類。中國石窟的重要遺存,有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等。⑦園林和園林建築。中國傳統園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遊、可居功能的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形體環境,其構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築。它是多種藝術的綜合體,反映著傳統哲學、美學、文學、繪畫、建築、園藝等多門類科學藝術和工程技術的成就。按隸屬關系,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觀園林和風景名勝四大類。其中現存最著代表性的園林有蘇州網師園、拙政園、留園,揚州個園,無錫寄暢園,北京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
中國傳統建築的功能類型,除上述7類外,還有軍事建築、商業建築,以及橋梁等公***交通設施,坊表等建築小品。其中長城經歷了2000余年歷史 ,延袤萬裏,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河北趙縣安濟橋(趙州橋)建於7世紀初的隋代,是世界上第壹座敞肩單拱石橋,比西方出現同類結構要早700年左右。所有這些,都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