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最能創造奇跡的民族,這似乎已經成為地球上所有人的共識。在物質文明領域,中國人創造了世界八大奇跡中的兩個奇跡,占1/4。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是地球上罕見的可以從太空中看到的人造建築。歷經2000多年的滄桑,它依然像壹條巨大的黑龍,向人類展示著它的雄姿。Xi安的秦始皇兵馬俑,雖然深埋地下2000多年,但壹旦挖掘出來,井然有序的藝術方陣今天依然栩栩如生地矗立在那裏,訴說著古代戰爭苦難的故事。這兩大奇跡是中國人民為世界物質文明建造的不朽豐碑。而它們的建立恰好完成於秦朝。
在精神文明領域,中國人民也創造了奇跡,建造了豐碑。而且精神文明的奇跡比物質文明的奇跡出現的早壹點,在秦朝之前就完成了,這就是所謂的先秦理性精神。
所謂先秦,當然主要是指春秋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只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壹個童年。然而,在這個童年,壹個龐大的中國哲學家群體以成熟理性的姿態出現在世界思想史的舞臺上。如果這不是奇跡,那是什麽?這個時代思想成熟的標誌是先秦時期理性精神的完成。
先秦理性精神不是壹蹴而就的,而是在百家爭鳴幾百年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所謂的“百家”只是壹個誇張的數字。就流派而言,司馬遷之父司馬談在《六經要義》中,分為陰陽、儒、墨、明、法、德(即道家)六派。西漢末年,劉心加農、縱橫、雜、小說四派,十派。中國十大小說家視為“小路”,屬於街談巷議之類,所以班固在《漢書》中寫?《文史》說:“哲學家十個,印象深刻的只有九個。”這樣就有了“九派九宗”的說法,小說家之外的九個流派稱為九派。九流中,農民哲學並不突出,學校普遍落後。所以我們按照《漢書》的順序只描述陰陽、儒、墨、明、法、道、縱橫、雜八家?藝術和文學的老例子。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封建制度逐漸取代了奴隸制。社會制度的變化引起了激烈的階級鬥爭。當時國王不得出宮門,諸侯獨尊,無方丈,無天子。“國無定友,士無定主”(顧《日之錄》、《周末風俗》第十三條下)。各個階級、階層都有自己的代表,對改革中的各種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要求,造成了百家爭鳴、眾說紛紜的局面。對於這壹時期,或在歷史上描述為“聖王未幹,諸侯松口,處士橫議”(《孟子?滕文公》),或形容為“天下大亂,聖人不明,德不同,自有多法”(《莊子?世界”);或形容為“不同諸侯,不同學派,必非此即彼,或治或亂”(《荀子?揭開”);或者形容為“王道雖小,諸侯當道,諸侯當家,好惡不壹。是以九派之術,各引壹端,崇其善,用之說勝諸侯”(《韓曙?藝術和文學”)...他們爭論的問題涉及世界觀、認識論、名實觀、社會史等多個領域。他們或強或弱,或輕松,或吹或奏,或奏或擊,奏響了壹曲思想的管弦樂交響曲。
然後經過歷史的篩選和沈澱,形成了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以儒家思想為主體,道家思想為補充,其他學派也有,奏響了中國傳統思維的主旋律。
除了患有癡呆癥的聾啞人,中國幾乎沒有不知道“儒教”的人,但真正知道“儒教”確切含義的人並不多。
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將“儒學”分為三種不同的用法(參見章太炎《論國故平衡?原儒,《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廣義的“儒家”有兩種。第壹種是最廣泛的,指所有術士。比如《史記》?《儒林外史》“是秦之季坑天下的術士”,世人稱之為坑儒。這種儒家上知天文,多才多藝,無所不能,把藝術家都包括在內。第二種外延略小的“儒者”,是懂得“六藝”(即禮樂射書數)的人。這兩種“儒”是廣義的,有相通之處,在孔子時代就用過。孔子說“女人是君子之儒,而不是小人之儒”(《論語?雍也),正是這種廣義的“儒”。
狹義的“儒教”是漢代劉欣在《七觀》中概括的:“儒教之流,以司徒官職,助人以陰陽開悟。徜徉於六經,講究仁義之際,先人所述堯舜,憲章武文,大師仲尼,重其言,以道為上。”漢書?《藝文誌》接受的就是這種“儒家”,我們今天所說的“儒家”也指的是這壹點。我們都稱他為符合《七略》所述範圍的“儒”。儒家實際上是壹群視孔子為大師,崇拜孔子學說的學者。從孔子到今天的當代新儒家,涵蓋了中國2500多年的歷史。
孔子之後,儒學分為八大學派:張子之儒、子思儒、顏、孟、、、、(荀子)儒、樂正儒。其實最重要的學派是孟子和荀子。因此,孔子、孟子、荀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參與百家爭鳴、文化融合的管弦樂交響的三位大師。
提到孔子,大家都知道。那些稱贊他的人稱他為聖人,聖人和老師,甚至是大聖,王文軒和王素。貶他的人稱他為孔老二,壹個書呆子,封建階級的捍衛者。無論褒貶,有壹點是永遠無法改變的,那就是孔子屬於中國,中國文化永遠無法擺脫孔子的影響,中國文化和孔子永遠有著不變的聯系。作為思想家,孔子將永垂不朽。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也是偉大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從漢朝到五四,中國歷史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在封建社會壹直享有獨尊的地位。他的思想和理論都是封建社會的正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始終占主導地位;也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形成,使孔子的名字與中華民族緊密相連,成為中國社會家喻戶曉的名字。
第二,學而不厭,教而不厭。
孔子壹生刻苦讀書,從教五十年。他“學不厭,教不厭”(《論語?說得對,以下引自《論語》的話,是學者的典範。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享年73歲。孔子的祖先原本是宋朝的貴族,後來因為與宋朝的祖先相差五代以上,所以改為孔氏。孔子的曾祖父方術為躲避宋朝的內亂,逃到魯國(今山東曲阜東南)城,從此孔家就成了魯國人。孔子之父孔戈也有個名字叫梁書(這是個字和名的組合,前面是梁書,後面是他的名字)(楊伯鈞?《論孔子》,中華書局,1980,第5頁。)),曾做過城宰(長官),立過戰功,六十四歲娶了幼女顏之載。顏之齋才17歲,他們的結合在當時不適合禮儀,所以叫“性交”(史記?孔府”)。孔子出生前,父母在曲阜尼山祈福。孔子出生後,他取了“仲尼”這個詞,意思是第二個孩子。因為孔子的頭中間凹陷,所以取名邱(“只記得?”孔府”)。
孔子三歲時父親去世,隨後隨母親移居曲阜,生活貧困,經常受到社會的冷遇。孔子自己說:“我賤是因為我少,所以我可以輕蔑。”(子涵)從小到大,我做過很多家務。但貧窮生活的磨煉並沒有讓孔子消沈,甚至促使他從小就樹立了進取精神。孔子曾說:“吃飯喝水,可以屈臂枕之,可以自得其樂。”。不義富貴對我來說就像浮雲。“(淑兒)他把吃粗糧、喝涼水、彎胳膊當枕頭當作壹大樂事,而把做不當事得來的財富當作過眼雲煙。他出生在魯,壹個有著濃厚文化氛圍和悠久歷史的國家。因為魯曾經是周公的封建封地,保持著周朝的文化傳統,所以他從小就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他很聰明,渴望學習。他從小就用小碗小盤做祭祀器皿,玩遊戲練禮儀,大壹點。他還學習了有關儀式、音樂、射箭、駕駛、識字和計算(當時稱為“六藝”)的壹切。可惜,十七歲那年,孔子的母親又去世了。之後,他開始獨立生活,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學習,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天生就有知識,而是通過熱愛古文化和勤奮敏捷而學習的。(《叔兒》)他說:“三人行,必有壹師。擇善而從之,不善而改之。”意思是,幾個人走在壹起,壹定有人能當老師。我選擇他的優點學習,看到他的缺點就改正。他的學習方式以自學為主,但也特別註意向別人請教。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去問別人。這就是所謂的“凡事都要問”(巴蜀)。他壹生主張多聽多看,認為多聽能選出最好的接受,多看能記在心裏。通過勤奮學習,孔子掌握了很多知識,培養了他積極進取的精神。這使他先做了兩次小官。壹次是“專員”(負責倉庫的會計工作),壹次是“農民”(管理牛羊)。由於我的認真負責,我的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後來,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在綠籬開辦了壹所教學學校,從、顏、秦尚、冉耿等人那裏招收弟子,開始了我的私塾教學生涯。
在孔子之前,教育只是貴族的特權,普通人無權享受。由於後來孔子的政治抱負無法實現,他通過講學來培養人才,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但結果卻開辟了壹條私人講學之路。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口號,主張不論地位高低、貧富貴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孔子根據這個原理自己招生,只要交十塊肉幹作為學費,就可以成為他的學生。因此,在他的學生中,既有奴隸主的貴族子弟,如孟和南宮等。還有小生產者和貧困家庭的孩子。比如顏淵,住在簡陋的胡同裏,過著清貧的生活。魯茲經常吃野菜,並去數百英裏以外的地方運壹些大米來養活她的老母親。曾參只好自己種瓜,不夠糊口,還得靠母親自己織。其他同學,如閔子騫、仲弓、龔智,都不是富裕家庭(史記?《仲尼弟子傳》)。孔子的學生,不僅有魯的,還有秦、晉、鄭、魏、陳、吳、楚等國的,招生3000余人,其中72人學習最好,被稱為“七十二賢人”。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孔子不僅為統治階級培養了大量有用的人才,而且為文化知識在民間的傳播鋪平了道路,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現象。所以孔子是中國教育史上第壹位偉大的教育家,他值得後人敬仰。
孔子的教育非常成功。他有明確的辦學方針和系統的教學方法。通過五十年的教育實踐,他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政策很明確。他認為教育應該用來開發人的智力,為國家服務。這就是他的弟子張子所說的“君子學道”(張子)的意思。他提倡“學官”(《張子》),學會了做官從政。孔子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每個人,無論聰明還是愚蠢,都有學好的可能,都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孔子的教學方法相當靈活多樣。他註重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有兩個學生,魯茲和冉,問孔子這樣壹個問題:“妳聽到壹個道理之後,是不是馬上就實行?”孔子對魯茲的回答是:“妳有壹個活著的父親和兄弟。妳怎麽能壹聽到就執行,不問問妳爸爸和哥哥?”尤然的回答是:“當然,妳應該馬上去做!”這是孔子根據魯茲和尤然的不同特點而采取的教育方式。魯茲很不耐煩,所以他受到了約束,以防止他魯莽行事。冉比較保守,優柔寡斷,所以鼓勵他果斷(高級)。
孔子註重對學生的啟發式教育。他說:“不生氣就不生氣,不生氣就不生氣,不拐個彎轉個彎就再也得不到了。”(《樹兒》)壹定要讓學生思考到想不通為止,然後借機開導。等學生聽懂了,但是能說出來,就繼續開導他,讓他舉壹反三。沒有這種能力,孔子就會停止教學。他還教導學生,如果經常復習舊知識,就會有新的體驗和新的啟發,這就是“溫故而知新”(政治)。孔子在教學過程中,註重“哄”學生,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他強調學習和思考的結合。學習主要是“聽”和“看”,思考是思考。他認為不思考光學就不學習,只思考就容易出錯,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學習上,孔子提倡實事求是的態度,反對不懂裝懂。他說:“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而知之。”孔子這些寶貴的教育經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當然,孔子鄙視“學農”、“學園”,即農業生產勞動,看不起勞動人民,認為“民可使之,而不可使之人知”(塔博爾),這是他的缺陷。
孔子終其壹生,堅持“學而不厭,教而不厭”(《述二》),這種活到老學到老,不知道老的時代即將到來的精神,對我們今天仍然有指導作用。
第三,仁者“愛”
五十壹歲時,孔子有機會從政。他先後在魯國擔任杜仲載(魯都市長)、司空(管理工程總長),後來又被提升為司各特(司法長官),代理丞相。在他任職期間,商販不敢漫天要價。男人和女人不壹樣,路沒有留下。當其他國家的客人來到魯,魯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史記?孔子家族》)
孔子通過政治實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社會觀,這就是他的“仁”思想。“仁”的核心是“愛”(顏元)。“仁”壹詞在孔子之前就已提出,但並未作為壹個重要的哲學範疇使用。孔子廣泛使用“仁”的概念,並將其發展成為壹個重要的哲學範疇。據統計,在《論語》中,* * *壹詞出現109次,單獨出現105次,與其他詞共出現4次。孔子的“仁”不僅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最高道德標準,也是決定社會生活的普遍原則。《論語》中有兩段話最能說明“仁”的基本精神。壹個是“樊遲問仁”。子曰:‘愛。’”二是“克己”(《顏原》)。這兩段沒有實質性的矛盾。”“愛”是仁的主要內容,“克己復禮”是實現仁的途徑。
仁慈的“愛人”包括的範圍很廣。它要求統治階級內部相互尊重,實行“壹致”的“忠恕”(“立人”)。忠誠需要積極。“要站著做人,就要做人”(《詠葉》),就是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自己站著,讓別人做壹切。“寬恕”要求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元),即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在統治階級內部,大家都實行了“忠恕之道”,這樣才能做到“禮待君,忠待君”(《巴蜀》),君以禮用臣,臣以忠為君,從而消除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而孔子時代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主要表現為新封建地主與舊貴族的矛盾。這種“忠恕”其實是無法調和這種矛盾的。由此可見,孔子的政治立場是保守的。
仁者的“愛才”也要求統治階級“養才”(魯茲)。孔子主觀上可能是想通過提拔有才能的人來更好地推行“周道”,但以個人的能力作為為官的標準,實際上是對周朝根據血緣關系授予官員和爵位的“周道”的否定,為普通士子中的智者參政打開了大門。孔子主張不論小錯都要提拔優秀的人才,優秀的人才要淩駕於邪惡的人之上,讓邪惡的人變得正直(顏元)。孔子強調,統治階級只要在百姓中選賢任能,就可以讓“無情”的人難以立足,達到統治天下的目的。
孔子的“愛民”思想強調人與人之間要有同情心,要互相關心,互相尊重,這主要是指統治階級,但他所講的“愛民”不僅僅是指對統治階級的愛,也表明了對普通百姓的重視。他把“施於民,助於民”(《永業》)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也把“愛民”(《學記》),即愛民,作為弟子的修養項。孔子肯定普通人也有自己獨立的意誌,說:“三軍可奪帥,普通人不能奪誌。”(子涵)普通人就是普通人,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誌,所以我們不能強迫他們放棄自己的意誌。有壹件事很能說明孔子對普通人命運的關註。有壹次,孔子的馬廄不小心著火了,孔子剛從朝廷回來。他馬上問他有沒有傷到人,而不是傷到馬。這裏的“男”就是新郎,地位很低。孔子關心他勝過關心自己的馬,可見孔子重視人的地位。這是很有進步意義的。
孔子對普通人的重視,反映了春秋後期普通人地位的提高。由此,孔子進壹步提出,要想真正贏得人民的支持,就必須給他們壹些實際的好處,不能只是把人民當仆人,而是要珍惜人力,合理使用。這就是他的“濟世愛人,使民順應時代”(《學而時習之》)。從愛民思想出發,孔子還提出了“養民”、“富民”、“利民”的思想。他稱贊鄭的“養民以正”(《總督》),也就是說,子產讓百姓休養生息,善待百姓,合理為民服務。他主張壹切統治者都要“從人民的利益中獲益”(《堯曰》),即在人民能夠受益的時候讓人民受益。具體來說,人口發展的時候,要註意“富民”,讓人民富裕起來。富裕了也要註重“教民”,讓人民接受教育。這種“先富起來再教育”的思想,是讓勞動者擺脫被奴役的地位,從而獲得吃穿生活的權利,獲得教育的進步思想。從此,孔子反對用政治和刑罰來強迫人們服從。有壹次,孔子路過泰山,看見壹個女人在壹個新修的墳前哭泣,孔子就派壹個學生去問為什麽。女人哭著說:“我公公被老虎吃了,我老公被老虎吃了,現在我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從這件事得出壹個結論:“苛政猛於虎。”(《禮記》?從這裏可以看出孔子的“仁”有不可否認的進步。
孔子的仁者“愛”對統治階級和勞動人民都有要求,這是很高的。孔子認為“愛”並不容易,必須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內在意識才能做到,所以他強調“仁為己,而為他人?”(《顏元》)也就是說,“仁”的實踐完全靠個人的主觀努力。但大家可能都沒有自覺意識到這壹點,有些人甚至會被自私自利和個人無限膨脹的欲望所幹擾,從而無法實現“仁”。為此,孔子還提出了壹套實現“仁”的方法,主要是“克己、克己,天下歸於仁”(《顏淵》)。孔子強調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禮”,這樣才能實現“仁”。壹旦妳做到了這壹點,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認可妳是壹個“仁慈的人”。這裏的“禮”並不是作為西周整個政治法律制度的原始“禮”,而是壹種經歷了“得失”的道德規範的東西。孔子要求人們用道德規範從內心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元)。就是不看不道德的東西,不聽不道德的東西,不說不道德的東西,不做不道德的事情。道德規範是外在的,所以“仁”的實現主要靠內在意識。子曰:“君子不吃則違仁,再奢求則行。”(立人)飯後不離仁,急時留仁,流離時留仁。正是因為“仁”具有如此崇高的內在價值,孔子才主張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為了“仁”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即“殺身成仁”(衛靈公)。為了實現道德理想而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孔子所提倡的舍己為人的精神。這壹思想雖然具有階級性,但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積極作用。
孔子提倡“仁愛”的思想,宣揚的是壹種“人間之愛”。雖然這種“人間之愛”在階級社會是不可能的——因為不同階級之間,尤其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是不可能相愛的——但“愛”的口號在某種程度上是民主的,它反對暴政和暴政,要求對人民寬大處理,對奴隸產生了猛烈的沖擊。他的思想,當然是維護封建制度的,客觀上對人民有利的事實是不能否認的。後來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弟子孟子說“民貴於君”,是由孔子的“仁”的思想誘導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