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當代價值的意義
中國古代文學中包含著許多對現代社會生活有證明影響的內容,如果能夠發揮這些內容的積極作用,使之為我國構建更加強大的精神支柱服務,我國構建文化強國的進程便會加快,人民的精神凝聚力會更強。此外,當前西方文化正日益滲透我國網絡、現實生活等領域,許多人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出現了否定我國傳統文化、盲目崇尚西方文化的行為,這對我國優秀文學的傳承和發揚是壹種巨大的威脅,究其根本是由於這些人並沒有充分認識到我國古代文學在當代的現實價值,而是將古代文學當成壹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認為中國古代文學無法服務於現實生活。因此我們必須通過挖掘古代文學的當代價值,使更多人認識到我國古代文學的積極作用,並將中國古代文學體現的價值觀與現實生活創新性結合,使之發揮現實作用,為增強人民的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提供更多支持。
二、中國古代文學對當代社會的影響
(壹)影響國家價值觀的形成
我國的國家價值觀體現在中國對外關系與人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我國在對外關系上壹直貫徹“和平發展”的理念,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種崇尚和平的精神在我國古代文學中早有體現。如唐代王昌齡的《出塞》壹詩中,詩人借用明月表達了戰士長期出征無法回家,對家人濃厚的相思之情,這實際上是暗示了戰爭的殘酷。戰爭使得許多戰士不得不在沙場上奮戰,遠赴戰場的戰士沒有親人的陪伴,加上可怕的戰爭陰影的環繞顯得格外孤獨無助,作者通過對人物境遇與心理的描寫表達出了對和平的向往之情;再如元代張養浩《山坡羊 潼關懷古》壹詩中,作者用秦漢宮闕的變化突出了戰爭對人民正常生活的影響,警示後人戰爭是殘酷的、可怕的,從而表達對和平的向往。如今我國外交部在面對大國的挑釁時總是第壹時間采取警告的形式而非戰爭的形式回應他國挑釁,在國際經濟往來中也盡量避免損害他國利益,這實際上體現了我國為爭取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
除了崇尚和平的觀念,我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充分體現了古代文學對當代國家價值觀形成的影響。我國古代社會的最高目標是建成大同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誠信、友善”等內容充分體現了當今人民對和諧社會的向往。
(二)影響現代人的交友選擇
現代人選擇朋友的標準也深受我國古代文學價值觀的影響。如在《朋友賦》中和振洋用“朋者,***同也;友者;近密也”定義了朋友的概念,並在該賦中充分闡述了好的朋友應當相互理解、道義相助而不應當口蜜腹劍、獻媚逢迎的道理,這壹價值觀在現代人的交友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凸顯。在小學思想道德課上,教師也必定會教育學生要樂交諍友,不交損友;在成年人的價值觀中,壹個能夠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朋友便是最寶貴的人際資源,也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財富。該賦還充分引用諸多名人交友的典故說明交友與雙方的地位無關,而與雙方的道德品質有關,無論師生、同門都可成為朋友,這實際上體現了“平等交友”的理念,現代人交友也更註重朋友的道德品質而不是出身,素質教育的理念甚至鼓勵教師與學生成為朋友、家長與孩子成為朋友,這都是現代交友理念在古代交友理念基礎上的新發展,是對古代文學中暗含的交友觀的改進和延伸。
中國古代許多古詩也歌頌了美好的友誼,如《贈汪倫》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兩句用桃花潭水的深度來衡量作者的友人對自己深厚的情誼,作者認為桃花潭水如此之深也不及友人對自己的情誼,這充分體現了古人對真摯友誼的贊揚之情。即使在當代,這種真摯、深厚的友誼也是令人羨慕的,古人歌頌友誼的詩句給當代人交友提供了借鑒,也使當代人對更純潔的友誼更加向往,這體現了古代文學對當代人交友觀念的根本性影響。
(三)影響當代道德觀的發展
中華民族自古被譽為“禮儀之邦”,這並不是空穴來風,這壹美譽與我國古人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有著密切關系。
中國上千年的文學傳承使得中國人深諳修身養性之道,許多經典的道德著作在經歷風雨後被傳承了下來,這些道德著作中暗藏著中華道德教育的智慧源泉,且這些古人的智慧對當代道德觀的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孟子》認為人即使擁有巨大的財富也不能變得淫賤、揮霍無度,即使十分貧困窘迫也不能改變自己的誌向,即使有權有勢也不能做理虧的事,這壹道理在當代也十分適用。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商人的逐利性被充分激發出來,部分商人因此改變了自己經商的初衷,為了追逐利益做出危害社會的事,甚至不惜以他人的生命為代價,為自己謀求利益最大化。社會大眾在評價這些人的過程中滲透著對古人價值觀的認同,這也充分體現了古代文學在當代社會的實際意義。
《史記》中的許多內容對當代中國人的道德觀念也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且在當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史記》所表現的道德觀的重要價值正逐漸被人認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的理想是“究天之際”,這強調的是自然與社會的關系,通過閱讀《史記》不難得知,司馬遷所認為的“天”指的是自然界的規律,如四季更替、日月盈虧等,“人”指的則是世間的人情冷暖。司馬遷在《史記》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人”本身,而非某個人的事跡,如在《伯夷列傳》中,司馬遷並沒有在文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伯夷所做之事與儒家的道德觀念是如何符合,而是重點闡述伯夷品行高潔、才華橫溢也未能得到社會充分重視這壹事實,這實際上滲透著司馬遷“人本”的思想。司馬遷在討論自然時探討了自然之勢如何變化,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並提出人應當“應物變化”的觀點,這與當代的人文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代人文主義也強調關註“人”本身而非其它事物,即使在探討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中,人們也越來越頻繁地用人文主義道德觀去衡量人類所做之事的對錯,這實際上也體現了古代文學對現代人道德觀的深刻印象。
三、結語
總之,我國古代文學所體現的價值觀既有可借鑒的內容也有不符合當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內容,當代人應當批判性地繼承古代文學,仔細辨析古代文學中適合當代社會發展的內容,並結合當代社會的發展狀況對其做創新性的改造,使古代文學能夠在當代社會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為促進我國社會進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