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有哪些詞語用來指代老人和小孩?

古代有哪些詞語用來指代老人和小孩?

總角度:童年。在古代,孩子們把頭發紮成壹對小角,叫做總角。

吊髻:童年。孩子未成年不戴帽子,頭發下垂。後來因為“掛發髻”指的是童年。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黃毛垂髻,自得其樂。”

和物流:女15歲。這種發夾是古代婦女用來卷頭發的。女性15歲時,頭擡起,表示已經成年。《禮記·內則》:“婦女...十分之五。”

小豆蔻:十三或十四歲的女孩。唐代杜牧《送別》詩曰:“花美十三余,豆終二月初。”後來因為“豆蔻”,我曾經是壹個十三四歲的女孩。

破瓜:女16歲。古代文人把“瓜”字拆開,做成兩個字,因為他們把16歲的女人叫做“破瓜之年”。

弱冠:男的20歲。在古代,當壹個男人20歲時,他會舉行壹個成人禮,並戴上壹頂王冠,以表明他是壹個成年人。

《禮記·曲禮上》說:“二十為弱冠。”西晉左思《詠史》詩:“弱冠使溫良,群書觀燦爛。”

站著:30歲。孔子《論語·為政》:“吾立誌學十之五,立於三十。”後來,他把30歲稱為“站立之年”。

毫無疑問:40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到了40歲,說話的人有了更多的社會經驗,在事情發生的時候能夠明辨是非,不再懷疑。後來40歲被稱為“不惑之年”。

史強:40歲。《禮記·曲禮尚》:“四十強而官。”據說那人40歲,有很強的智慧和實力,可以做官。

命運:50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後來50歲被稱為“天命之年”。

艾:50歲。《禮記·曲禮尚》:“五十為艾。”孔稀疏:“蒼白如艾。表示頭發白如艾的年齡。

花:60歲。以天幹地支組合排列的60個名字命名。60歲循環壹次,稱為“花”。

順:60歲。《論語·為政》:“六十而好聽。”因此,60歲被稱為“聽覺之年”。

翟:60歲。《禮記·曲禮尚》:“六十歲,授業。”

古曦:70歲了。杜甫《曲江》詩:“酒債共,人生七十歲。”

長輩:《禮記·曲禮》上:“八九十是去的時候。”《詩經·秦風·車鄰》:“逝者已矣。”毛傳:“我老了。八十歲。”之後,八九十歲被視為“八旬老人”。

時期:100歲。《禮記·曲禮尚》:“百年,易。”期是期待,H是滋養。也就是說,人活到壹百歲,就是預期壽命,所以在這個年紀,應該好好養。所以後人把“易”當作百歲老人的代名詞。

在學習古文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壹些表示年齡稱謂的詞語,比如“弱冠”、“辛苦”。學生們經常對此感到困惑。其實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是我們在學習古漢語的過程中必須要知道的。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同,大多是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點來命名的,但也有壹部分是沿襲前人的話而成為固定的稱謂。

在所有的年齡稱謂中,“九十”這個稱謂最有趣。或者叫“鯖魚背”,鯖魚是壹種魚,背上的條紋像老人的皺皮。。到了老年,皮膚上出現老年斑,如凍梨的皮,所以又叫“凍梨”。

還有根據生理特征起的名字,比如:人壹出生就被稱為“嬰兒”,因為需要抱在胸前餵奶。嬰兒可以通過假的,假的有胸。嬰兒是抱在胸前的孩子。七歲不僅叫“喪”,還叫“掉牙”,之所以這麽叫,是因為這是換牙的時期。十五歲叫“孩子”,“山上無草木時叫孩子”。古代16歲成年,15歲男子不加冕,女子不加冕。這裏用的是比喻。

另外,我們現在常說的“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來自於《論語》中的記載:“子曰:十之五立誌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從,七十而不離所欲。”

漢人戴勝編的《禮記曲集》中說:“人生十歲,二十弱,三十壯,四十壯,五十艾,六十歲,八十歲,九十歲。”其中也有罪年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往往把“嬰學”和“弱冠”當作年齡稱謂,這大概就是後世詞匯從單音節發展到雙音節的原因。

我國也有記幹支年的傳統,60年為壹輪,所以有60歲是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說:“酒債常見,人生七二十歲。”於是,七十又有了“七十歲”的別稱。

當然,上古時代稱謂不止這些,很多都散見於各類古籍中,因使用較少而未流傳下來。上面提到的這些,因為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壹直被後世沿用。其中壹些也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流,比如《三十而立》。再比如,從“嬰兒”和“孩子”這兩個詞上,我們看不出歷史和今天的區別。

還有:

度——孩子出生的時候。

裸體嬰兒——指壹歲以下的新生嬰兒。《孟子·離婁上》:“成年之人,不可失童心。”

湯和蛋糕的時期是指寶寶出生後的三天。在舊習俗中,當壹個孩子出生三天後,它被稱為“湯餅盛宴”來招待親戚和朋友,也被稱為“湯餅盛宴”或“湯餅聚會”。

童年——指知道笑還在繈褓中的孩子。顏師古註:“嬰兒始於孩童,謂之童年。孩子,孩子笑。”老子:“如嬰兒未出世之子。”也叫“嬰兒抱抱”和“嬰兒托舉”。唐涵予《祭十二郎》:“這樣的孩子,如何有望立惡?”

方-象聲詞,幼兒學習語言的聲音。和牙牙學語壹樣,也意味著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開始學習單詞。清源梅《姐妹頌》:“妳死後,生了兩個女獠牙。”周西,指嬰兒的第壹個生日。

鐘擺、年份、總角度——指童年。古代兒童短發不紮時自然下垂,故稱“垂發”。陶金圓明《桃花源記》:“我有黃頭發,我快樂。”女孩7歲叫“年”,男孩8歲也叫“年”。

Chèn和黃口——指童年。據說“男人八月有牙,八歲生蠔;女人七月生牙齒,八月生蟑螂。可見兒童乳牙脫落,長出恒牙,這叫年齡。

膝下——童年,孩子小的時候只能靠父母的膝蓋。《孝經聖規》:“所以,我自己的命只在膝下。”

壹個孩子-壹個孩子。《孟子·離婁上》:“有壹首孺子牛的歌,說‘滄浪之水,清澈見底,可以托我纓。" "也用作老人對年輕人的稱呼。史書記載:“家父到所,還之,曰:‘順子可教。’"

二、青少年和兒童的代名詞

指數年——孩子九歲。

外國福年——孩子十歲。

晚上跳舞——青少年是十三到十五歲。

跳舞的大象之年——青少年是十五到二十歲。

柴進之年——這個女人十二歲。

豆蔻——指十三四歲的女孩。唐杜牧《送別》:“十三更,豆蔻二月第壹。”

美——年輕人紅潤的臉龐。壹代是指青少年。唐·李白《贈孟浩然》詩:“紅顏棄冠車,松柏雲;現在,懷特黑德。”

處女-未婚女子。

女兒-對女兒的尊稱,多指未婚者。

三、成年男女。

兒童——指青年男女。辭別都督,出蜀入仕曰:“小兒何蹉跎於岔路口?”。

壹束頭發-男性15歲。這個老人有十五束頭發作為他的太陽穴。“帶著壹束頭發上大學,學大本領。”(戴施夫)

周璣(jí)——女,十五歲。古代女性紮頭發用的簪子,說明已經成年了。《禮記》上說,女子十五歲可以出嫁。《國語鄭語》:“我懷孕了。”

成人-十五歲或十五歲多壹點。鄭玄:“壹個大人孩子十五歲以上”。

等年,等字——指的是女方成年要結婚的年齡。“情待歲月,金音將復興”(《聞松皇帝與元策文皇後文選》)。“女人被允許結婚,她們很尷尬。”(《禮記·曲禮上》)

年輕艾指的是年輕漂亮的男女。《楚辭九歌·少誡》是壹把擁抱少年艾的長劍,孫獨適合百姓。

破瓜,碧玉歲月——女16歲。中國古人把瓜分成兩個字來標記年份。《通俗匯編》上說:“如果閆品給張越“成功應在破瓜之年”,他就8864歲了”。《通俗女人》《宋謝有潘詞‘破瓜少年及腰’。”按照習俗,把女人打成破瓜是不對的。瓜字斷成兩個字,據說有二八六歲了。"

弱冠,第壹冠——男二十歲。《禮記·曲禮尚》:“二十為弱冠。”

壹房壹家——男婚女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丈夫生來有房,女人生來有家。”朱註:“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

怨婦和丈夫——指大齡未婚女子。《孟子·惠亮上》:“內無怨婦,外無丈夫。“廣義的丈夫:指年齡較大,尚未結婚的男子。

陶——女,二十歲。

正當盛年——這個女人二十四歲。

四、中年的代名詞

強壯——正當壯年。在古代,三十歲就是強。唐·鄭偉《欲除不易》:“貞觀之初,欲除不易。”

三十歲——三十歲。40歲。知命之年——五十歲。傾聽的壹年——六十年。《論語·為政》:“吾立誌學十之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聽耳,七十而從心。”五十歲的人經常稱自己為“未知之年”。

半老徐娘——女,30歲。

艾——五十歲,建——六十歲。《禮記·曲禮尚》:“五十年情,為官政;六十歲,策動。”劉唐玉溪《汝州謝尚表》:“阜蒙盛澤,救此天災,疲至蘇,幼艾感同身受。”

張家50歲,張祥60歲,張果70歲,張超80歲。《禮記》:“五十棍在家,六十棍在鄉,七十棍在國,八十棍在朝,九十欲問之人在其室。”

動詞 (verb的縮寫)老年的代名詞

白發下垂——白發下垂,形容年老。唐·孫橋《有多容易》:“常賦老而擼杖之人,易召坐而食,問政得失。”

花甲——六十。幹部和支部年表。十天幹十二地支依次搭配成六十個單元,形成壹個循環,俗稱“六十花”。也被稱為花甲。"

古曦——七十歲。《曲江》詩:“酒債常見,人生七十歲。”

雙難得,雙慶——壹百四十歲。

下壽——60歲,中年——80歲,上壽——100歲《莊子·盜足》:“人活百歲,中年,六十歲。”

嘿(d?)——七八十歲。毛傳:“我老了,我八十了。”杜預註:《七十曰》。《醒世恒言,石潤澤灘,思念友人》:“人生八旬,富貴溢於言表。"

毛——八十,九十。《禮記·曲禮尚》:“八九十歲”。

易-百歲。《禮記·曲禮尚》:“百歲為久。”朱對解釋說:“周雜之意。”(轉身的感覺。)“都壹百年了。”嘿,朱說:“就是要養。”那就是高守百歲。

Gòu)——《詩·瀟雅南山有臺》:“不只是君子,也是遠方人。”朱註:“老黃是黃。老人的臉凍成梨色,如浮汙。也叫黃毛。黃石也被稱為長者。

黃毛——指年老,也指老年人。陶金圓明《桃花源記》:“我有黃頭發,我快樂。”

白頭-白頭。指年老。漢代李陵《答蘇武書》:“丁年任使,低著頭回國。”丁年:成熟的年齡是人生的黃金時期。

臺背——“詩、雅、微賦”和“黃臺背。”爾雅釋:“臺背,愁,老,壽。”

以上信息來源均為正規非個人。希望能幫到妳…

  • 上一篇:去廣州旅遊必吃的美食有哪些?
  • 下一篇:臺灣省旅遊指南臺北旅遊指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