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呵呵的詞源和思路
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和諧,就含義本身而言,“和”就是和諧、安寧、和睦;“合”就是結合、合作、融合。“和”是實現“和諧”的途徑,是“和諧”的理想實現,是人類自古以來壹直為之奮鬥的自然、社會、人際關系、身心、文明等諸多要素之間的理想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和崇尚和諧的意識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天人合壹”是指人與自然的和諧;二是“中庸”,指的是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天人合壹”旨在承認人與自然的統壹性,反對二者分離。“中庸之道”強調在處理事物關系時要把握壹個度,以避免對立和沖突。倡導“以和為貴”、“以中為貴”的和諧意識,有利於處理現代社會的各種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在中國,以博大精深的和諧文化為基礎的追求社會和諧的理念源遠流長。老子提出“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認為道包含陰陽兩個對立的方面,萬物包含陰陽,陰陽互動形成和合。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質,是天地萬物存在的基礎。《論語》?學》:“禮之用,和為貴。“以和為貴,作為處事敬禮的最高境界。其他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諸子,也討論過“和”或“和”。“和”的概念基本形成於先秦時期。隨著“和”觀念的形成,中國的原始文化經過百家爭鳴,逐漸“和”形成了儒道兩大顯學,並在漢代接受了主張“因緣和合”、“和而不同”的印度原始佛教文化。因果和諧論成為佛教的重要理論,在歷史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後,“和”的概念被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三家普遍使用,成為其自身目的的核心概念。同時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廣泛接受和廣泛運用。西漢時期,董仲舒為適應“大壹統”杜會發展的需要,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實際上,他以儒家為本位,兼收道、法、陰陽等多種思想,主張禮法結合,明顯受到燕齊文化的影響。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往往抱著壹種天人合壹的偉大理想,覺得外界壹切新奇新鮮的事物都可以融合協調。這是中國文化精神最重要的特征之壹:文化上的沖突只是暫時的變化,要求和解是常有的事。人們認為,西方文化似乎更具沖突性,而中國文化則更具和解性。中國文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最能調和,讓沖突各方都能包容,共存,互相調適。西方人的分愛接近他的性欲,而中國人的和愛也接近他的性欲。註重和諧是中國文化乃至中國人的特點。
(2)人與自然的和諧
“天人合壹”是中國古代人處理自然與精神世界關系的基本理念。其突出特點是:人是自然的壹部分,他遵從自然規律,人性是天,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相壹致,人生理想是天人合壹。中國古代人認為,自然過程、歷史過程、生活過程和思維過程本質上是壹樣的。這壹思想特征貫穿了“天人合壹”觀念起源和演變的基本過程,貫穿了古代哲學、科學和藝術。
老子說“人隨地,地隨天,天隨道,道隨自然”(《老子?25章)認為有四個宇宙,其中壹個是人類居住的。人以地為法,地為法,天為法,從壹個側面確立了人與天的相互關系。莊子主張“天人合壹”,“莊子?盛達說,“棄物不出力,留命不虧,夫形全精,與天為壹。”棄世忘生,使身體健全,精神飽滿,從而達到與自然融為壹體的自然無為的境界。“周易?文言文明確提出了“與天地和諧,與日月和諧,與四季和諧,與鬼神和諧,先天與非自然,後天”的思想。到了漢代,董仲舒甚至根據“人之副天”的概念,建立了壹套占蔔的卦系。”春秋故事?陰陽之意曰:“天道亦有氣怒,悲樂之心與人和。與類結合,天人合壹。”在宋代理學中,“天人合壹”的思想更加成熟、精煉和完善。張載直接提出了“天人合壹”的命題;“正蒙?程明說:“儒家因明而誠,因明而誠,故天人合壹,學可成聖。"
中國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提出了“天人相應”的命題,強調人與天地相對應,與四時相合,與天地為壹。天人同構,人體小宇宙對應天地大宇宙。書中列舉了諸如“天是圓的,頭圓到可以回應;天有日月,人有兩只眼;地有九州,人有九招;有風暴,人有情緒,等等。
在美學上,“天人合壹”這壹和諧的詩意聯結的思想深深地浸透了中國古代審美境界理論,使中國古代人特別強調人生境界和審美境界的統壹。其次,調和辯證法在“和”文化中的普遍運用,使中國的審美智慧特別註重理解和處理壹系列具有對應性、整合性、辯證性、和諧性的美學範疇的發展和框架。有人指出,中國古代美學的基本特征(如強調真與善的統壹、理與理的統壹、人與自然的統壹、有限與無限的統壹、認識與直覺的統壹等。)和中國古代的審美理想(如儒家對“和”的追求,道家對“奇”的追求,佛禪對“圓”的追求)都是“和”文化在審美層面的詩意發展和邏輯延伸。這說明中國的詩性智慧和審美意識與“和”文化有著特殊的親和力和關聯性。“和”文化是中國古代詩歌智慧的根源。
③中庸之道
中庸是“和諧文化”待人接物的具體準則。在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人生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目標。
中庸最早見於《論語》。孔子說:“中庸也是德,有過之而無不及!”人民新鮮了很久。”(《論語?永業)他的“五美”論,其實講的是中庸之道:“君子利而無本,工而無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武而不猛。”(《論語?姚嶽》)
什麽是“中庸”?按照如松的說法,不偏不倚意味著恒常不容易被平凡化。儒家文化的這種中庸思想塑造了中國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國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人格境界。面對現實生活中許多具體的兩極選擇,人們試圖在對立的兩極之間有效地找到壹個平衡的支點,使對立的雙方統壹起來。在生活實踐中,保持中心,不走極端,成為古代中國人的生活信條。在今天的語境下,“中庸”就是正確把握度,協調各種關系,以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和不斷進步。中庸的真諦在於:堅守正氣,求中庸,求公正,超越壹切。
國與國之間的和諧是和諧文化的另壹種實踐。“和為貴”、“與鄰為善”、“國與國之間的和諧”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傳統道德基礎。從中國先秦時期老子主張大國要謙讓(“大國要謙讓”、“大國要謙讓”),到西漢董仲舒主張“與四國議和”,到唐代,曾祖父李淵主張對鄰國“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處,消除戰禍,“化幹戈為玉帛”壹直是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和現實目標。在這種和諧的文化中,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很少使用外國軍隊。
和而不同是和諧思想的壹個特征。所謂“與真實生物和諧,不變則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不和。”“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間的搭配、融合、平衡達到最令人滿意的程度的壹種狀態。比如音樂,當五個音調的音高慢慢達到完美時,就叫和聲;再比如飲食,五味搭配得很好,也叫和諧;再比如身體,這裏陰陽平衡飽滿,也叫和諧;再比如美德,這是古代五大美德之壹。可以看出,這種和諧的狀態有三個特點。
第壹,是至善的狀態;第二,是不同事物之間的完美關系;第三,這幾類東西在和諧的關系中保持原有的個性,沒有放棄個性,統壹形成壹堆火柴棍。和而不同,“和”與“相似”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保留了各自的個體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