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亭深化圖紙的設計者是誰?

古亭深化圖紙的設計者是誰?

上午9點,趙漢儒慢慢走到離家100米的壹個古建築設計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由他的兩個兒子經營。趙漢儒從不過問操作,而是為設計圖紙寫稿。坐下來畫要兩三個小時。這是趙漢儒退役後的常態。今年,他已經80歲了,滿頭銀發。

從1972進入蘇三寺做石匠修花壇,到成為古建築設計師,趙漢儒與古建築打了49年交道。梅山幾乎所有的仿古建築都誕生在趙漢儒的筆下,如寺南門、沙和大雅畫廊。還有很多設計單位是從成都過來的,邀請趙漢儒設計或者提出修改意見。

這段時間,趙漢儒正在完善仁壽金泉宮的設計。他不擅長使用電腦,但仍保持著幾十年前用紙筆畫畫的習慣。壹副老花鏡下,筆尖沙沙順滑。

“吃百家飯”練手藝。

眉山蘇三寺是改變趙漢儒命運的地方。這個距離趙涵儒教之鄉東坡區大石橋街道姜公村僅6公裏的園林綜合體,曾經“遙不可及”。

年少的趙漢儒在啟蒙老師的鼓勵下走上了藝術道路。1959年,18歲,考入樂山師範學院美術班。“那時候是個尖子班。”趙漢儒說,可惜我還有半年就畢業了,因為我正處於三年的困難時期,學校要裁員給國家減負,城市人口轉到眉山師範學院,農村人口回農村。

“我在想,我這輩子可能再也無法從事我最喜歡的藝術事業了。但我壹心想出去,不想留在村裏。”在家幹了三年,趙漢儒決定走出村子。

到了城裏,進不了正式單位,趙漢儒就去永光電站搬石頭。“那時候我還年輕,二十多歲也有大把的力氣。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我都做了,就是為了多掙點工分。”趙漢儒得攢點錢買顏料,因為他休息的時候總是在畫畫,周圍的工友都叫他“畫師”。

“以前的同學幫了我很多,說我有文化,會畫畫,還能學玩石頭。他們給我找了壹本手冊,壹把鑿子,壹把尺子,我就這樣‘吃了壹百頓飯’,在工作的間隙自學,慢慢練起了石工的手藝。後來我回村,大家決定找我刻個碑。”

壹年後,趙漢儒去了洪崖山的王河電站,那裏的條件更加艱苦。山裏很冷。即使是夏天,趙漢儒下班回到宿舍,顏料也變成了冰。

在搬了幾年石頭後,1972年,趙漢儒通過樂山師範學院美術班老同學的介紹,得到了進入蘇三寺修理石頭花壇的機會。

石花壇是趙漢儒在蘇三寺的第壹件物品,不是文物,但現在已被拆除。石頭花壇修好後,趙漢儒就想著在花壇的墻上刻花。“同學過來覺得還不錯,就給我找資料,讓我把花壇周圍都刻完。”

時任蘇三寺廟博物館館長的胡惠芬看了趙漢儒雕刻的石花壇,問他是否願意留下來。“我當然願意!”

入住後,趙漢儒主要做自己熟悉的石工,同時開始學習做泥瓦匠和木匠。“蘇三寺的梅山有壹流的工匠。我跟著他們,慢慢被培養。”

改革開放初期,文物事業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特別是1980年,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後,召開了第壹次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國務院下發了《關於加強歷史文物、古建築和文物古跡保護工作的通知》。

這壹年,四川省第壹個古代石窟藝術工作坊開班,胡惠芬破例為臨時工趙漢如爭取了壹個學習名額。只有走進這個作坊,趙燦·漢儒才正式踏入古建築藝術的大門

1981年,趙涵從儒學歸來,設計的第壹個古建築作品是蘇三寺南門。當時,蘇三寺南門由眉山地方官紳於1928修建,形似牌坊。趙漢儒將明清川西民居建築風格與牌坊設計相結合,做成三檐歇山式,大門朝南,中間為門廳,東西各有壹耳房,貼地磚。前脊兩端飾以吻、卷草紋、豎脊、脊、龍頭、卷草紋,成為今天眉山的標誌性建築。

就這樣,從門面到內部,在趙漢儒等人的參與下,蘇三寺歷經數十年的修繕,在保留其歷史魅力的同時,又煥發出新的生機。

決定在蘇三寺住三次。

1998,趙漢儒在蘇三寺辦公室給觀景臺寫筆記,後壹個觀景臺在修繕東坡金城時被拆除。(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蘇三寺工作了壹輩子的趙漢儒只能算是壹個長期臨時工。

趙漢儒沒幹幾年。當時蘇三寺的領導要求兩個名額轉正,前提是要有城市戶口。結果壹個城市戶口的瓦工轉正了,另壹個農村戶口的木匠看轉正無望就走了。趙漢儒決定留下來繼續做臨時工:“我只會搞技術,不會搞營銷,更別說離開蘇三寺,我不會有這麽好的環境去做藝術相關的職業。”

當時趙漢儒的園林基建部下設三個組:苗圃組、質保組、施工組。很長壹段時間,施工隊裏只有趙漢儒壹個人,古建築屋頂漏雨,瓦片被搬動後,只有他壹個人做修復工作。

上世紀90年代,趙漢儒已經成為眉山的古建築專家,眉山還沒有建過地級市。當時樂山市園林局局長是眉山人。他專程找到趙漢儒,向他伸出橄欖枝,希望他能到樂山市園林局工作,為趙漢儒壹家解決戶籍問題。“那時候城市戶口比農村戶口貴多了,更別說從縣城進城了,但壹想到蘇三廟培養了我,我就這樣走了,真的不地道。”趙漢儒拒絕了對方的邀請,選擇留在蘇三寺。

2003年,趙漢儒退役。與趙漢儒有染的現任蘇三寺園林基建部長林小萍清楚地記得,趙漢儒平時不喝酒,但在慶祝退休的告別宴會上,他主動提出倒些酒。趙漢儒拿起酒杯,平靜地說:“蘇三廟歸妳了。”

經過慎重研究,蘇三寺博物館決定聘請趙漢儒為終身顧問,趙漢儒第三次入住蘇三寺。

蘇三寺廟景觀。

如今,趙漢儒在業余時間經常去蘇三寺,他知道這裏的每壹磚壹瓦。

2013年4月20日蘆山地震後,蘇三寺古建築暴露出許多問題。鬥篷亭的榫卯結構松動,亭子傾斜,屋頂很多瓦片滑落。國家文物局派專家對其進行了檢查,並建議必須立即進行修復。

趙漢儒從家裏帶著厚厚的壹疊圖紙來了。文物局的專家翻看了壹下,問:“這些圖紙是電腦打出來的嗎?”趙漢儒回答說是自己手繪的。專家們聽後由衷地豎起大拇指說:“這種水平的手繪,全國罕見。

  • 上一篇:古代掛毛筆的人叫什麽名字?
  • 下一篇:史官是幹什麽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