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壹些心得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壹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麽寫心得體會要註意的內容有什麽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古箏教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箏教學心得1兒童古箏教學心得古箏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形制古樸典雅,聲音優美動聽,深受家長和兒童的喜愛。引導兒童學習古箏,對培養兒童熱愛民族音樂、充分感知中國箏文化的豐厚底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有著極大的作用。那麽,怎樣才能使兒童正確地步入古箏藝術的殿堂?結合這幾年古箏教學的實踐,我總結成以下四點適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以琴激趣,點燃孩子們的學琴興趣和熱情。在教學伊始,教師總會遇到:學生對古箏充滿了
古箏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形制古樸典雅,聲音優美動聽,深受家長和兒童的喜愛。引導兒童學習古箏,對培養兒童熱愛民族音樂、充分感知中國箏文化的豐厚底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有著極大的作用。
那麽,怎樣才能使兒童正確地步入古箏藝術的殿堂?結合這幾年古箏教學的實踐,我總結成以下四點適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
以琴激趣,點燃孩子們的學琴興趣和熱情。在教學伊始,教師總會遇到:學生對古箏充滿了極強好奇心,但缺乏耐心,思想不集中。教師應認識到這是正常現象。但我們應抓住兒童愛玩好動、註意力集中在感興趣事物上這壹心理特點,因勢利導,使無意識變為有意識,完成從好奇心到產生興趣的轉變。在教學時,可采用融技巧與樂曲為壹體的教學方法。註意用美的旋律,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可采用演奏和表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教學中舉行壹些匯報演出,讓孩子們在準備練習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競爭意識,在演出中體驗成功,享受成功。“教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樂之”,只有把單純的教學表演化,把抽象的定義具體化、形象化,把枯澀的概念優美化,使知識性和趣味化相結合,教育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循序漸進,遵循孩子們的認知規律。古箏的學習,不可能是壹朝壹夕的事情。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兒童年齡小這壹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壹些由淺入深的教學內容,循序漸進,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如:左右手的演奏從保持手的基本手型的順指法開始,逐漸拓展;在節奏音型的選擇技能技巧的安排、練習曲和樂曲的選擇等方面均做到逐漸增加難度,不讓兒童有過量的負擔。這樣的過程步驟清晰、目標明確、由淺入深、從易到難,才能水到渠成地讓孩子們紮紮實實地掌握古箏演奏技巧。
循循善誘,培養孩子們的樂感與表現力。教師在培養兒童樂感方面的教學過程中,重點應放在音樂語言上,盡力將無形的東西形象具體化,以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體會音樂作品的內在意境,以達到教學要求。如在學習古曲《漁舟唱晚》時,筆者先把樂曲的意境作了形象的描述,然後再分段講解此曲的演技處理:開始速度要慢,宜用“慢板”,通過抒情手法,盡量發揮左手顫、滑音的妙用,使之實現優美愉悅的情調;當轉入逐漸快速樂段“快板”後,要盡量情緒歡快活潑,層次清楚;尾聲描繪回憶和向往,應力求含蓄深遠,有曲終不盡之感。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們用心、用情去表演樂曲的內涵,才能進入角色,才能將樂曲的色彩、情緒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在不斷地通過對作品的旋律、節拍、速度、力度等處理的訓練中逐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力,對作品的分析鑒定能力。
精益求精,增強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在古箏教學過程中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要讓學生成為開拓型、才能型、創造型的新壹代,就要培養他們從小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具有高度發揮想象能力的習慣和善於運用創造性思維的習慣。為此,在樂曲教學過程中,就要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不要讓學生成為復制品。當學生學完中級教程,識譜、演奏技能已達到壹定的水準,就要註重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深度的理解和表現能力的培養。在學生演奏之前,要大致了解作者創作背景,去感受作者的視角和情懷。而教師應積極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造沖動,創設易於產生創造性活動的環境,使他們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藝無止境,法無定則。要讓學生在自由、積極和愉快的音樂實踐中,自主地感受音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其實用性和可行性。
拓展閱讀:幼兒古箏教學的體會
古箏是我國的優秀民族傳統樂器,它的音色優美、典雅、飽滿,表現力極為豐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對幼兒進行古箏教育是壹條發揚我國傳統民族音樂的好路子。
壹、選擇年齡
對培養對象的年齡選擇是學習樂器演奏極為重要的,根據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論述,四歲前的幼兒由於其沖動不能自制,註意力不集中,固此不宜培養。選拔學彈古箏的幼兒年齡,以5——6歲為好,這個年齡的幼兒壹般自制力、註意力、記憶力、模仿力和求知欲望有明顯的發展,特別是他們具有壹定的理解能力。從這個年齡段著手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好處在於早選苗,早育苗,如果錯過這個年齡,要取得很理想的成績,困難就大壹些了。
二、入門教育
幼兒古箏最大的困難是手型不易固定,教學時,如果用簡單的語言要求學生做到漫圓型手型是很難的。為防止學生摳弦,在講授要領時—讓學生在箏弦上用指頭向裏撥唁,邊撥邊啟發他們,假如妳的左手被蚊子叮了,妳的右手指頭怎樣擊抓癢呢?學生會馬上用指關節帶動指頭做出了抓癢的動作,用這種通俗易懂的語言給予啟發,學生會很快地理解和運用。彈弦時,根正確地做到了彈而不是摳。通過各種的訓練,而後可教其大指和名指紮樁順勢而上下,最後達到各指配臺使用的套指指法。經過壹段時間的訓練,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了正確的漫圓型手型。
箏是五聲音階樂器,這個特點十分適臺幼兒音樂教育。柯達伊教學法認為:由小三度和大三度椅成的三音樂組,似乎是全世界兒童適用的音樂語匯。根據這壹特點,我把五聲音階中的任何壹個八度分成為:123—321—56i,i65二個音組,再編些簡單的小旋律。教學生學唱簡譜在練習中,告訴學生,壹定要記住它的音名,在琴弦上的位置開始的時候,速度放慢壹些,當學生完全背熟樂譜,熟練掌握之後再進行其它音域的同樣內容的彈奏練習。
三、興趣教學
興趣是幼兒學箏的根本動力,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註意力容易分散,興趣也不能特久。在教學中,就需要時刻註意讓幼兒感興趣,從他們自身的特點出發,利用各種形式,不斷地激發他們的學箏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產生了動力。
運用幼兒易於理解的語言形象地比喻,也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授正確的觸弦方法時,我把學生的雙手指關節比喻為壹座座小山,讓他們自己時刻檢查小山是否立穩了,歪倒了。凡教新箏曲時,我用>故事的形式,形象的介紹內容,使學生的腦子裏對這段箏曲的內容有了具體的印象,這樣學下去,學生產生了興趣,彈奏起來才會繪聲繪色,有形有色。
四、囡人旄教
根據幼兒特點,在古箏教學時壹定要適用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壹從部分到整體,由簡到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等教學原則和方法。每個幼兒都有其先天稟賦,有些學生理解力強,反應敏銳;有些學生反應敏銳;有些學生接受力差,表現遲鈍。所以在教學中應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琴情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五、切忌心躁
耐心、細致啟發、誘導,切忌簡單、急躁。這是我教幼兒學箏最深刻的體會。合理地安排學生的學習進度,本著示範與試彈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布置作業與回課檢查相結合,少批評多表揚等方法鼓勵學生勤學苦練,調動學生彈箏學琴的積極性。
此外,幼兒學箏,壹定要得到家長的密切配臺,尤其在初學階段,家長陪伴幼兒上課,可以幫助老師管好孩子,盡快使孩子適應學習環境,而家長昕課後回家也能輔導孩子。
古箏這壹古老藝術,在眾多的器樂中,將顯現出它的奇光異彩。
古箏教學心得2古箏,這壹古雅的民族樂器,因其音色優美、容易上手,又獨具民族特色而深受學生及家長的青睞。進而日益成為人們豐富文化生活、陶冶藝術情操、進行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那麽怎樣通過合理的教學,在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和創造思維的同時,潛意識的提高學生的精神素質、文化素質和行為素質,並使他們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自覺的、愉快的學習古箏。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壹談古箏教學的幾點體會。
1.根據心理特點,強化興趣、情感。
要將啟發、引導和發展學生學箏興趣,提高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予以研究。在我的教學中,曾遇到這樣的情況:個別學生開始學古箏時很高興,但後來漸漸下降,甚至於坐在箏前愁眉苦臉。原因是雖然家長喜歡古箏藝術,很熱情地讓孩子來學習,但不考慮學生心理,對孩子“恨鐵不成鋼”,總是責備。誠然,興趣不能替代意誌力的培養,更不能替代才能,但是有了興趣,就可以使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教這樣的學生,我在上第壹節課時,先請程度深的學生表演幾手曲子,例如《漁舟唱晚》、《戰臺風》等,並做樂曲介紹,這時我發現他的眼睛瞪得大大地看著、聽著,羨慕得不得了。這時我就告訴他:音樂就像語言壹樣有其自己的文字,妳必須會讀會看,才能學懂。這樣第壹節課的樂理知識的教學就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但是下課時,學生拉著我問:“老師,什麽時候教我彈琴?”可見,學生對彈琴產生了興趣。在這種狀態下開始學琴,學生即高興主動的積極學習,效果就比較好。
2.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在和學生們的接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都有極強的自尊心,只有尊重學生才能讓學生欣賞自己,從而更好的要求和教育學生。許多優秀的教師都深深地認識到“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熱愛學生”。教師應該主動去接近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作壹名“嚴師”固然回讓學生因為畏懼而認真練琴,但也會引起壹些學生的抵觸心理,相比較而言,耐心的講解、和藹的態度會讓學生更樂意接受,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絲毫沒有被強迫的感覺,著無疑是壹種成功的教育。同時兒童的年齡特征決定了古箏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壹個不斷激勵的過程。壹句贊美的話語,壹個贊許的目光,課間與學生壹段親切的交談都會激起學生學箏的熱情。這些看似簡單的舉動,卻能體現出教師水平的高低。在對學生的賞識鼓勵中尤其要學會接納學生的失敗和不足,只有這樣,賞識和鼓勵才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鼓勵並不是不要批評,而是應將批評融於鼓勵之中,批評過程中要充滿著熱情的期待,要讓學生真切感覺到老師是他的知心朋友。
3.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學生在學古箏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手腕無法放松、按音不準或不完成作業等情況。這時候老師應積極地引導學生,將他們壹開始由於對古箏感到新鮮、好奇而產生的外在興趣轉變為穩定的內在興趣。壹味地訓斥和責罵只會是學生喪失自信心,同時,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很有可能導致厭學。當然,僅僅靠語言引導是不夠的。在教學中,我采取多種方式來激發和引導學生的興趣。運用形象的比喻不失為壹種較好的方法。在教認音時可將倍低音區12356比喻為穿兩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家兩點;低音區12356比喻為穿壹只鞋子,即在音符下加壹點;中音區12356比喻為不穿鞋不戴帽;高音區12356比喻為戴壹頂帽子,即在音符上加壹點;倍高音區1比喻為戴兩頂帽子,即在1上家兩點。這樣,學生易於接受,而且印象深刻。又如在練習音階式勾拖練習時可想象爬樓梯,讓學生比比哪壹個又穩又好,這樣就將枯燥的練習形象化,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習的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對掌握不同的節奏型往往會出現困難和混淆。因此我根據生活中的不同音響特點編寫了壹些節奏歌謠進行歸類比較,讓學生反復練唱、分析對比。例如:“二八”節奏像鐘擺:“滴答滴答”;“四個十六”節奏像打機槍:“噠噠噠噠”;“後附點”節奏像喇叭響“笛笛”;“八十六”節奏像敲鼓“咚噠噠”;“十六八”節奏像母雞叫“咯咯嗒”......這樣利用平時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事物,幫助學生通過直觀的方法加深對音樂形象的理解,既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感,上課也顯得深動有趣,而且對以後的聽音記譜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4.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
如何科學、合理地布置學生的課外作業,也是教師能否教好學生的關鍵所在。每壹個孩子的發展速度和開竅的早晚都是不壹樣的,所教師應該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學生各自不同的情況布置適量適度的作業,根據他們的個別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只要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應該加以肯定,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滿足,增強他們練箏的興趣。
5.合理評價,相互切磋。
每壹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因此我們的學生要經常參加各種演出。通過觀摩和交流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舞臺經驗,而且只要節目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贊譽,對孩子們而言就是莫大的鼓勵,高漲的練琴興趣就會持續很長壹段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只要不斷了解學生、走近學生、與學生交朋友,才能探索出壹套更為貼近學生心理的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學生學箏的持久興趣。在整個教學手段上、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課堂布局上進行精雕細刻,采用多種多樣生動、通俗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減少學生學箏的心理負擔,讓他們輕裝上陣,從學習古箏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古箏教學心得3古箏這件歷史悠久古樸的民族樂器,有著“國琴”的尊稱,它因為歷史上的輝煌和百姓的喜愛,早就有“國寶”的美譽,外國朋友還稱古箏為“東方鋼琴”,因為民樂被慣稱為“國樂”也被知音們賦予了“國魂”,從古代皇族國戚到今天的普通老百姓都對古箏有著特別的喜愛,因而日益成為人們豐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進行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那麽怎麽合理的教學,使學生們能在提高精神素質,文化素質,藝術修養的同時,也能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下自覺,快樂的學習古箏,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淺談壹下個人的教學心得體會。
壹把握學生心態,激發學箏熱情
許多初學的孩子並不是因為自己愛好而來學,而是因為爸媽喜歡,所以送他們來學的,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通常讓老學生彈壹兩首曲子給他們聽,等他們來了興致以後,我會自己彈壹曲她們耳熟能“唱”的童謠,繼而借機告訴他們認弦,以及壹些初級的基本指法,壹節課下來她們能用基本指法彈奏《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樣簡單的曲子,讓孩子覺得原來學古箏就是這麽簡單,那麽這樣的開始已讓孩子對琴有了興趣及再彈下去的激情。
二遵循孩子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
古箏本身是壹件難練的樂器,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小這根本情況有計劃、有步驟的設計壹些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水到渠成的讓孩子們打下紮實的基本功,科學的掌握古箏演奏技巧,例:左右手要從基本手型,及大指、中指、食指的指法開始逐漸拓展,在練習指法的.同時穿插與指法符合的樂曲,意在留住興趣的同時加強了指法的練習。在壹些稍為復雜的樂曲教學時可化繁為簡,如《瀏陽河》有雙手的配合時,我們可以先練右手,再練左手,配合的時候就容易多了。壹個原則,遵循規律不要讓孩子們有過重的負擔。
三個別輔導與集體教學相結合,促進相互交流,***同進步
通過近幾年古箏教學實踐,我發現個別輔導對於初學者效果比較好,因為初學者對新授的內容理解不夠,以致練習有難度,基本指法不規範等,這就需要老師安排時間進行專門輔導,通過個別輔導便於及時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使學生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順利通過初級基礎階段的學習。學生通過初級階段的學習後,演奏已有所提高,指法也規範了,可以進行集體教學。所謂“集體”,就是將學琴進度相同的孩子組成壹個班級,利用相對“集中”的壹段時間進行輔導。在班級組織時,建議6—8人,每次課壹個半小時為宜,從指法訓練開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課堂教學可以分為三個時段,每半個小時為壹個時段。第壹個時段先練習基本指法,由老師帶著壹起彈。其間,總會遇到壹些差異,比如熟練程度的差異,有的學生演奏很熟練,那些速度慢的學生就會感覺自己技不如人,他們就會著急,有的會不求質量而亂彈,有的會喪失信心而放棄。這時老師就要幫助他們,引導他們放慢速度,壹步壹個腳印地練習。幾套指法練習完後,老師要做適當的檢查。第二個時段是檢查上壹節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輪番演奏,以了解學生這壹個星期在家練習的情況,並讓學生相互指出各自和缺點和不足,同時糾正她們的指法毛病和其他不正確的彈奏方法,當然,上課中在點出缺點的同時別忘了逐個肯定他們的優點。
第三個時段就是教授新的樂曲,我們采用口傳心授的方法為主,教前先將樂譜按箏曲的韻味唱給他們聽,然後讓學生跟老師壹起唱,大概三到五次以後,他們的腦子裏就有了壹個特定的旋律,學習起來自然順暢得多。
四讓家長做家庭教師,督促孩子練琴
老師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家長有力的督促是兒童成功學箏的有力保障。怎樣讓家長當好家庭教師,督促孩子練琴呢?
1、幫家長樹立正確的觀點
古箏教學初期,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學古箏將來影響學習文化課,學習成績會下降。因此對學生督促不力,沒有合理安排練琴時間,讓孩子在家裏隨便練習幾下,這樣不僅嚴重的影響了老師的教學進度,孩子也因在家沒有練習好,而怕被老師批評,這樣下去的後果就是孩子學琴的興趣越來越低,最終導致半途而廢。事實上,通過教學的實踐,我們發現彈古箏能促進少兒的智力開發,增強記憶能力,二十壹根弦彈奏出不同音響,不同節拍的樂曲,需要花壹定的腦筋,音樂訓練了學生的聽覺能力和記憶力。這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因此老師要多與家長溝通,要耐心向家長講解學習古箏的好處,讓家長樹立正確的觀點。
2、讓家長旁聽
我們在對學生集體授課時,可以邀請學生家長旁聽,即可讓家長掌握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還幫孩子記住上課的內容及彈奏的方法,以便回家後更好的督促孩子認真練習。
3、讓家長掌握孩子練琴的方法
對於未成年的兒童而言,從每天練什麽,到今天怎麽練,都是由家長來掌握決定的,因為孩子的天性是貪玩、好動的,積極主動的學生畢竟是極少數。如果沒有家長每天的循循善誘,小孩是堅持不好的。所以先讓家長掌握練琴的程序。其次,告訴家長合理安排壹個固定的時間給小孩堅持練習。再次,讓家長尊重小孩,公平對待小孩,多用贊美的話語鼓勵他,激起孩子學箏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
總之“教”海無涯,教學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孩子更好的繼承、發展、提高、繁榮古箏事業,是每壹個古箏老師應盡的職責,也是值得我們為之奮鬥終身的光榮使命。
古箏教學心得4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音樂教育在素質教學中的特殊作用,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加入了學習的行列。如何讓學生在音樂的天地裏體驗、感知音樂的神奇,收獲學習的樂趣,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結合我的古箏教學談壹些感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此我深有體會。對孩子來說,興趣不是壹成不變的。教學伊始,學生對古箏充滿了好奇心,這是因為人對陌生的事物要比熟悉的事物更有興趣,對陌生事物有征服感,“物以稀為貴”也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所期待的以天然的興趣來學琴的想法是很難實現的。隨著學習的深入,興趣會逐漸減弱。每天枯燥的基本功練習,每天至少壹個小時練習時間,在短時間內興趣會被煩躁所代替。這時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同努力,我會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壹些貼近兒童生活的,較為熟悉的兒歌、電視劇主題曲等作為練習曲進行訓練,如在初級教學中選擇“笑傲江湖”、“找朋友”等樂曲,同時結合基本指法教學來激發鞏固學習興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掌握古箏的演奏技巧。
采用演奏和表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的學習進程,我會定期集中同壹水平的學生在壹起上課,我還會在教學過程中舉行壹些星期音樂會,每壹名學生彈壹首最拿手的曲子,其他學生提出演奏過程中的不足,取長補短,達到***同提高的目的,讓學生在表演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競爭意識,增加舞臺經驗,在學習中體現成功,享受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對學生的態度要和藹,對待學習過程中的進步,教師要及時加以鼓勵,但是對待學習過程中的失誤,教師必須嚴厲和堅決地加以糾正,以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與此同時,要註重和家長充分溝通,鼓勵孩子的學習熱情,加強換位思考,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心態,畢竟,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於樂,勞逸結合,才會讓孩子們認定學琴是壹件快樂的事情。
培養孩子們的樂感和表現力。我在教學中,會把音樂的語言放在重點,盡量將無形的東西形象化具體化,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體會音樂作品的內在意境。如在學習樂曲“雪山春曉”中,在引子部分,我會給學生講解此曲描述的是西藏連綿起伏的雪山在春回大地時壹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演奏上,我要求無論是搖指、琶音還是刮奏都應盡可能地連貫飽滿,盡可能地表現出寬廣而遼闊的意境,搖指與刮奏不要帶音頭,每個音的音質要明亮飽滿。更重要的是根據所給旋律的線條做出清晰的斷句,才能使旋律的層次更加清晰,並且根據樂句做強弱起伏,這樣才能把雪山的神秘晶瑩的感覺表現出來。在流水部分,我會引導學生,水流是變換的,豐富多彩的,如何從冰川的融化到匯成小溪直至流入大海,在演奏上,要求旋律線條均由右手大指來體現,因此右手大指應保證飽滿的清晰度,同樣隨樂句進行強弱變化,左手下行琶音要註意均勻之外,還應加強手指的連貫性,象壹根繩子壹樣將散落的珠子均勻地連在壹起等等類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樂曲是有內涵的,是有生命的,想要陶冶觀眾,首先要陶冶自己。
增強孩子的創造力。我認為,在古箏教學中,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比傳授知識更為重要。要讓學生成為開拓型、創新型、創造型的新壹代,就要培養他們從小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並且能高度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讓學生完成從填鴨式教學到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轉變。在學生進入高級樂曲練習時,就要註重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嘗試的理解和表現力的培養,讓其在演奏前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感受作者的視角情懷,使他們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責任重於泰山。我並且利用大量時間練習,除了對古箏的熱愛,更在於強烈的責任感,想給學生壹杯水,自身必須要具備壹桶水,新的時代,需要教師作長流水,努力學習最先進的理念,最超前的技巧,把它們傳授給學生們,為學生的成長盡自己的壹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