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的成長經歷是壹條大河,那麽古詩文必定是其中主要的壹段支流。我從中領略大漠的孤煙,羌笛的幽怨;蘇軾的豪放,陸遊的輕嘆;盛世的華章,亂世的硝煙……古詩文,帶給我無數的啟迪和思考,它,引領我成長。
“大江東去”的豪邁
記得上小學時,壹次因壹件小事和最好的朋友鬧翻,悶悶不樂地回到家,“砰”的壹聲將房門鎖上,無意中翻開了《歷代文精選》,跳入眼簾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句子。我入神地看著,漸漸地開始大聲朗誦。壹句句壯闊豪邁的絕唱,將我的心胸拓寬,拓寬。剛剛的不愉快完全地拋卻腦後,胸中滿滿的,只有開闊。
“如鳴佩環”的欣喜
壹次和媽媽出去玩,因為身體不適而有些煩躁,對於路邊的美景也熟視無睹。媽媽見狀,遞給了我壹張紙,拿來壹看,原來是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至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壹句句充滿欣喜之意的語言,像清泉壹樣流入我心,帶給了我無比的清爽。柳宗元在懷才不遇中都尚且能找出美景中生活的樂趣,我又怎能只因壹點點不適就不理這美麗的春光呢?
“伯樂”與“千裏馬”的教誨
壹次古箏比賽,自以為琴藝高超的我卻連初賽都沒有通過,我頓時心灰意懶,琴技也漸漸荒廢。直到有壹天,我看見了韓愈的《馬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時我才幡然悔悟:壹匹千裏馬,在沒遇見伯樂之前,怎能輕易放棄希望嗎?而後,我重新振作,終於考過了九級,出了壹名優秀的琴手。
壹篇篇古詩文,都像壹塊塊石頭,敲擊在我心上。它們不僅拓寬了我的視野,還壹次次將我從迷茫和挫折中拉了回來。古詩文,真不愧是教我成長的最優秀的老師。
古詩文作文 篇2“學國學,誦經典“古詩文大賽在我校舉行了。
“開始了!開始了!”眼看就要開始了。觀眾們都非常期待,而那些演員呢?又是那麽緊張。
第壹組是壹年級的小朋友們演得是那樣可愛。第二組是二年級的小朋友們唱得那麽認真。壹個小時三十分鐘後,總算到我們了,我們班的同學們認真歌唱著,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眼看快到了放學的時間了,大家在外面坐了壹個下午,演出還在進行,場上不斷傳來熱烈的掌聲。
這次演出讓我想起了壹句話: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古詩文作文 篇3古人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古典詩文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資源.妙用古詩文可以激活語言表達.彰顯文章底蘊.使文章散發出濃濃的書卷氣和文化氣。這無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創新”的壹條有效便捷的途徑。那麽,怎樣借用古詩文來為妳的高考作文增輝添色呢?
壹、妙引古詩文名句出彩
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見的方式.可將引用分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詩文名句.如文章的標題、題記、首段和末尾等。這些地方所處的位置比較突出、醒目,容易引發讀者的關註.給他們留下較好的印象。
在文章標題處引用古詩文名句.能讓題目顯得典雅蘊藉,富有文學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讀之功。如20xx年福建考生的《壹蓑風雨任平生》,引用蘇軾《定風波》語句,作為題目,既緊扣所選的歷史人物。貼切凝練.又昭示文章題旨,寫出了蘇軾的豁達與超脫。可謂“壹石雙鳥”。
在文章開頭嵌入詩詞佳句.以此領起全篇.則能夠使語言顯得凝練精辟.更能讓閱卷者立刻“窺”到作者的文化積澱和人文素養,給他們留下較佳的第壹印象。如20xx年陜西考生的《尋找快樂,精彩人生》的開頭:
“漫步於秋日落葉徐徐的小徑上。不禁吟了壹句:‘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愁緒滾滾來’。慨嘆落葉的悲哀與不幸。其實,落葉的生命或許就是這樣,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繽紛。換個思維方式.龔自珍曾說過‘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嘛!我們應該欣喜,享受落英繽紛的秋景。”
這個開頭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自然引出對落葉的聯想,然後再引用龔自珍的名句.恰當地詮釋了“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這壹哲理話題的內涵。這樣處理,使文章在開頭便顯得意蘊深刻.詩意靈動.從而避免了“開門見山”式說理
可能會有的幹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處引用古典詩文.則具有畫龍點睛之效,能夠啟人心智、升華主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令讀者掩卷沈思,回味無窮。如20xx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結尾: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流年似水,時光如電地過去.也許,只有歷史才能讓‘無字碑頭鐫字滿’,也許也只有歷史.才能最好地詮釋曾國藩在天京城破黃袍欲加身之時寫盡生平心境的壹句話: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處引用貼切自然不顯斧鑿.使文章文采飛揚.情理交輝,意蘊深遠,辯證而深刻地評價了曾國藩這壹歷史人物.實在是壹記漂亮有力的“豹尾”。
2.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內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於古典詩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積澱,大量、多處的引用,將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質和審美趣味.充實文章的底蘊。整段引用的如20xx年高考優秀作文《寂寞的意韻》:
“寂寞是什麽?曾幾何時。有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也許,寂寞便是皓月當空.好風如水,萬籟俱寂時形影相吊的那種感覺吧!曾幾何時.有李後主感慨‘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也許,寂寞正是深宮大院.國愁家愁人也愁的情絲糾纏吧!曾幾何時.有陳子昂感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許,寂寞就是芳草依舊,天涯依舊,物是人非的空虛心境吧!於是.我問月亮.廣寒宮的嫦娥告訴我。寂寞是‘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麽?我無法回答。”
壹段之內五處引用詩詞名句.以此作為文章情感和義理的載體.讓“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內涵.既為文章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也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蘊厚實.充滿典雅蘊藉的詩意和豐富的人文氣息。
而全篇引用的。20xx四川省高考優秀作文《只緣身在此山中》則可稱得上是典範之作了。該文以蘇軾名句作為標題.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話題“感情親疏與對事物的認知”;緊接著引用崔護的詩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自然引出對“情感與認知”關系的認識,確立文章主旨:然後緊承首段。
引用了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杜牧的《赤壁》,從幾個角度來進壹步闡述主旨,形象生動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收結全文。綜觀全文.恰到好處的引用、嵌入古典詩詞。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發傳達得深刻而有底蘊.讓文章擁有了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詩文結構出彩
古人寫詩做文都很講究章法。每壹首(篇)詩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結構與寫作脈絡.再加上古詩文本身言簡意豐、音韻和諧,套用古詩文來鋪設文章的行文結構.不僅能使文章層次分明、結構清晰,而且更能給人以典雅優美的感覺,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打動讀者。這壹點。20xx年湖南高考優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範。這篇作文直接套用白詩的結構形式,將《琵琶行》壹詩中有關音樂描寫的詩句,直接抽取出來、編織出全文的行文結構:“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間關鶯語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座中泣下誰最多。掌上明珠雙眸濕(原詩為‘江州司馬青衫濕’)”。這些詩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連詩歌內容、編織抒情脈絡的關鍵詩句.被引用為文章行文轉換的語言標誌.不僅巧妙地串起從小到大父母對“我”的關愛與教育的壹些生活細節.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結構放得開又收得攏.讀來自有別樣的韻味。
三、模仿古詩文語言出彩
語言是文章的第壹關口.高考作文的語言除了要能夠根據文章需要盡可能得體準確之外.還應該盡量地體現出個性的色彩。如果妳的文言功底比較紮實的話.不妨模仿古典詩文的語言.用文言的筆法來表達現代的感悟.這無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壹記妙招.歷年高考作文中都有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xx年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20xx年江蘇考生的《諫屈原書》,20xx年四川考生的《愚者傳》和北京考生的《轉折》等。
這些高考優秀作文在古典詩文語言的借鑒上.顯示出了作者個性的寫作才華和較為深厚的古文修養.以及較好的駕禦語言的功力。當然,文言文畢竟是舊時代的產物,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本身未必值得提倡和鼓勵.本節內容只是為考生提供壹種參考。要知道.這些優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遠”、“語言老到”、“內容充實”,這些才是它們獲得成功的關鍵.而非僅僅是淺易的文言。
四、改寫古詩文內容出彩
好的古典詩文都是富於啟示性的.言簡而意豐。能夠通過鮮明的形象和富有張力的表達喚起讀者無盡的聯想和想象。通過對古詩文的改寫.來傳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也能讓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現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許的詩意。當然。改寫不是對古詩文的純機械翻譯。而是對古詩文的壹種再創作、再提高和個性化鑒賞。20xx年江蘇考生的《東坡的選擇》就是采用這種寫法獲得成功的。這篇高考作文化用蘇軾《前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意境.將蘇軾壹生的遭遇聚焦於壹個感傷而又曠達的赤壁之夜.寫出了蘇軾的“心靈的選擇”.既攝取了原作的神韻.又出之以新的情調。
改寫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現古詩文的情景.也可以從古典名篇中尋找“空隙”,對內容加以創造性的改造.例如20xx年江蘇考生的《(孔雀東南飛)新傳》“活用”古典文學資源,根據話題“山的沈穩,水的靈動”對《孔雀東南飛》大膽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編”,在生動而頗具情韻的敘事中.講述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中國式離婚”.體現出了考生獨到的創新精神,和對現實生活的關註與洞察。
實際上。以上四法並非是截然分開的.而妙用古詩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這四種。在備考階段。如果能將古詩文的.備考和作文備考結合起來.註重積累並將之內化為自己的積澱.也許妳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寫出壹篇“出彩”的高考作文來。
古詩文作文 篇4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從夏商周,到元明清,古詩文的星空璀璨奪目。我喜歡徜徉古詩文的星空中,探索其獨特的魅力。
我愛古詩文中別具壹格的圖畫之景。被稱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曾寫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風光,我從這句詩中,仿佛看到,沙漠之上,飄起筆直的狼煙,黃河邊際,壹輪紅日徐徐下降。在杜甫筆下的“城春草木深”中,我看到安史之亂後的國亡之景,國都被攻破,山河依舊在,但那昔日繁華已不在,國都內,雜草叢生。在早春淩晨,看那月光下的屋舍,在滿是銀霜的路上,行人的足跡卻已印上,這使我想起“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讓我看到雪後西湖,天地渾然壹色,冰花周圍白氣彌散,只有壹道長堤,壹點湖心亭,壹只小船和船上幾粒人的影子罷了。如此詩文,怎能不使人沈醉。
我愛古詩文中真誠淳樸的人情之美。有汪倫邀李白做客,李白臨走時,忽然聽到岸上的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友誼。有蘇軾在中秋佳節,忍受孤寂,歡飲達旦,發出“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的美好祝願。有韓愈早晨上朝,傍晚貶至八千裏路外的潮州,卻仍不改憂國憂民之心,以殘年余力效忠國家,有著“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的忠君之心。也有歐陽修在滁州瑯琊山上設宴與民同飲同樂的“醉能同其樂”的與民同樂的思想與精神。
我愛古詩文中字字珠璣的哲理之句。從《遊山西村》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中可以看出,天無絕人之路,終會有壹線生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還記得王灣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它告訴我們,時序更替,新事物終將代替舊事物。範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界環境和自己的處境變化而或喜或悲,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人間風雨乃屬正常。
我愛古詩文,愛這其中的蘊意。古詩文,令我沈醉。
古詩文作文 篇5昨天的古詩文比賽讓我至今難忘,回想前幾天,都把我們累得不輕,但是我們能上臺表演,我感到很高興。
我們入場了,看見人山人海,擁擁擠擠,啦啦隊到處都是。人們有的喊加油,有的正在拍手鼓掌,我看著這壹切,心情很緊張。因為我看到別的班表演得都很精彩,心理壓力挺大。
先說二班的吧,他們由魏新然指揮,唱得很好。輪到我們了,我的心怦怦地跳著上了臺,我大聲唱《春曉》,臺下的人都在議論,我聽著像是在誇我們,但情況並不妙,唱到半截,我們忘了再唱壹遍,我們唱亂了,但我們又很快平靜下來,到了最後,老師帶我們把剛忘了的壹遍補上,但還是輸給了二班。
雖然我們輸了,但我們還是很高興。
古詩文作文 篇6對很多同學來說,古詩詞賞析和外選文言文似乎都是考試中的難點。但對我來說,與其說它們是“敵人”,不如說它們是未曾被我們了解的朋友,因為,我願意走進它們,走進那片被歷史封存的“世外桃源”。
曾幾何時,我漸漸愛上了古詩文。在父母的教導下,我能背誦不少古詩詞,但它們似乎壹直只是文字而已。記不得從什麽時候起,那些總是雲裏霧裏、說不清道不明的玄妙文字似乎向我輕輕敞開了心扉,打開了它們那個世界的大門。雖然只是冰山壹角,但我的確窺見了那壹頭的美景。我開始以各種方式貪婪地擴大視野,從書籍到電視節目,壹切與古詩文有關的,都會引起我的註意。
終於,我跨入了古詩文的美妙世界。在那裏,我認識了懷才不遇的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壯誌淩雲的辛棄疾、婉約細膩的李清照……他們的每壹句詩、每壹闕詞,都令我癡迷,漸漸沈醉,不知歸路。在那裏,我領略了崇山峻嶺、大漠孤煙,遊覽了烽火邊關、煙雨江南。漸漸地,我從對古詩文壹竅不通變得能理解文意,更能讀懂詩人們的喜怒哀樂。
現在,我已經將古詩文看做是自己生活中的壹部分。閑來無事,走在路上,輕吟幾句詩詞,我的思緒便會飛入另壹個世界裏,與古人們談笑風生。考場上,讀幾遍文言文,壹個個故事就會像幻燈片壹樣映在眼前。讀著要賞析的詩詞,詩人寫作時的畫面便無比清晰,仿佛親身經歷壹般。這,是只有我才能聽到的文字的歌。
古詩文的世界,並非遙不可及。只要妳願意推開那扇門,它必會帶給妳前所未有的美妙體驗。
古詩文作文 篇7星期五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壹場古詩文大賽。
這天下午,老師帶著我們來到了廣場,我們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安靜地聽著。我們等啊等啊,壹年級過去了,二年級三年級的表演也結束了,終於到了四年級壹班表演了。我們趕緊到後臺練了壹遍就上場了。劉勇齊在前面有聲有色地背誦《滿江紅》,我們在後面合音,我們背完《滿江紅》又開始唱《明日歌》。魏新然穿著紅色的燕尾服在前面指揮,我們成功地唱完了這首歌,臺下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下壹個是三班表演的《遊子吟》,也非常出色。我還看到了五班荊韜演的嶽飛就像古代的秦始皇壹般。
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候了,我們個個緊張的不得了,最後我們班得了第壹,我們大聲呼喊道:“耶!”
古詩文作文 篇8“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關關睢鳩,在河之洲”這些千古名句,盡是古代前輩所賦。中國詩詞文化頗為深奧,我每每流連在其間,都會深深被其折服。那曼妙的文字,構成了壹幅幅優美的畫面,令我永生難忘。但在浩如煙海的詩文中,我卻最喜《愛蓮說》。
《愛蓮說》是北宋詩人周敦頤所做。這首古文表達了周敦頤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我讀這篇古文時,只是在六歲而已,看他以蓮自喻,“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又以牡丹喻世人追名逐利,趨炎附勢,又嘆惜那些像菊花壹樣為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實的隱士。我心中不免有些好奇:像菊花難道不好吧?找壹個世外桃源,悠哉遊哉地度過壹生,逍遙自在,多麽美呀?牡丹更是花中之王,雖有些艷俗,但也可以太平過上壹生呀!為何作者偏要愛蓮呢?我心中有些疑惑,但那時年紀尚小,這點事也不縈於懷,慢慢把這點小小的疑問給忘卻了。
今年暑假,我又遇《愛蓮說》,為了解開當時的不解,我就翻閱古詩集,尋找周敦頤寫這篇文章的背景。終於,我在壹本《新編中學生古詩文》中找到這篇文字的倩影,原來在周敦頤做這篇文章時,因當時北宋官場腐敗,貪汙的官員比比皆是,許多人為謀取官位,不惜千金,更有甚者,在上司面前拍馬屁。有些正直,但沒有太高地位的人,沒辦法管理朝廷腐敗之士,便在山邊做了隱士。有些正直之人,性格堅毅,也曾勸過皇帝,但苦於當時就是壹個“皇上不急太監急”的局面,皇上也貪圖享樂,不理政務,這些人也只好無奈地退出政治舞臺了。周敦頤就是其中壹位。他辭官後,壹天與友人***同賞蓮,想到蓮花種種特點,竟與自己的處境大為相似,心中感慨,大筆壹揮,做下《愛蓮說》這首千古絕唱。
了解完背景,我再次讀《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讀著讀著,我不禁浮想聯翩,仿佛看到了周敦頤站在蓮花池邊,觀賞壹池荷花,看那壹朵朵荷花正自怒放,那白的雪白如雪,仿佛壹個個白衣仙子,從天而降,在為人間悄悄增添壹細幽香;那紅的猶如雪中梅花,頂酷暑兀自開放……好壹個雪白如仙,烈紅如梅!周敦頤見了,心中贊美荷花,便作下了《愛蓮說》這首絕句……
我想得如癡如醉,不察日已偏西,這經典詩文壹路伴我行走,對我的文學素養有著潛移默化之功,我會再次邂逅經典詩文,讓自己的寫作水平更上壹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