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傳統的毛筆書法,那麽就從右向左豎排書寫,上對齊,下可不對齊,且不用按詩行排列 ,題款不與正文對齊。如果是條幅,四句詩可以寫成兩排等等。
如果用硬筆書寫,可以寫成傳統的豎排條幅形式,也可以寫成橫排形式。橫排的時候,為了整齊,壹般按詩行書寫。
中國古代書法書寫格式壹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標點。從正文開始寫,壹直寫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還有足夠的空間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錄的古詩詞題目及其作者,壹般是敬錄某某詩或詞壹首,還有書寫者的名字和摘錄的日期。
如空間不足,則可以適當省略詩詞題目,就是敬錄某某詩或詞壹首,還可省略書寫的日期。題目和作者壹般是不省略的。也可以把落款另起壹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於正文壹個半字開始書寫。
擴展資料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壹。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誌”,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
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壹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誌,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誌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
早期,詩、歌與樂是合為壹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如今詩歌按照不同的表現形式分為白話詩和舊體詩詞,白話詩更多稱為新詩或自由詩,但“詩詞”連稱時壹般指舊體格律詩、詞。
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民間,其實是壹種草根文學。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仍然深受普通大眾青睞。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詩詞
2.古詩書寫格式中國古代書法書寫格式壹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標點。從正文開始寫,壹直寫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還有足夠的空間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錄的古詩詞題目及其作者,(壹般是敬錄某某詩或詞壹首)還有妳的名字和摘錄的日期。
如若空間不足,則可以適當省略詩詞題目,就是敬錄某某詩或詞壹首,還可省略書寫的日期。題目和作者壹般是不省略的,否則就不是壹幅完整的作品。妳也可以把落款另起壹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於正文壹個半字開始書寫。
書法格式壹***有7種,分別為鬥方、三開、對幅、中堂、條幅、對聯、扇面。
擴展資料:
1、鬥方:中國書畫的壹種式樣。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紙對裁兩份,二尺高二尺寬,也可把四尺宣紙裁為八份,稱為“小品鬥方”,或“鬥方小品”。鬥方是豎行書寫的正方形的作品。書寫內容壹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為行列多,篇章布局時應十分強調上下左右的大小、開合、呼應及節奏變化等。在創作時,要註意正文與落款的主次關系,款字壹般小於正文,要自然生動。落款可寫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時應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壹般不以正文平齊,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後面另占壹行或兩行,上下均不能與正文平齊。印章要小於款字,需離開壹字以上位置。
2、三開:中國書畫的壹種式樣。呈長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紙分三份裁開,稱四尺三開。若用五尺宣紙分三份裁開,稱五尺三開。以此類推,同是三開,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開壹般為三尺畫面(實際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壹)。五尺三開則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壹,每開畫面的面積為四尺。
3、對幅:中國書畫裝裱的壹種式樣。通常兩幅成對懸掛。如書法對幅,稱“字對”或“對聯”。明清繪畫有“畫對”,是兩幅大小相等的屏條,成對懸掛。也有廳堂正中掛中堂立軸畫,兩邊分掛“字對”,或中間懸掛中常立軸書法,兩側懸掛“畫對”。
參考資料:
寫古詩的格式有七言律詩和五言律詩以及四言古詩。
具體介紹如下: 1、七言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壹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以及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和宋之問等進壹步發展定型,到盛唐杜甫手中成熟。
2、五言律詩。全篇***八句,每句五個字,有仄起和平起兩種基本形式,中間兩聯須作對仗。
3、四言古詩。中國最早的詩體是四言的“詩經體”,接著出現了以屈原《離騷》為代表的“楚辭體”。
擴展資料:
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和聲律。 所有古體詩都是按照詩句的字數分類。
四字壹句的稱四言古詩,簡稱為四古;五字壹句的稱五言古詩,簡稱五為古;七字壹句的稱七言古詩,簡稱為七古。
參考資料:
無非兩種,絕句與律詩,又分七言與五言。
而妳要寫的詩,就要弄清楚平仄與押韻,這可能就是妳說的格式
以五言絕句為例子
大抵的格式如下
壹、五言絕句
平起首句起韻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起韻型: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起韻型: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起韻型: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言絕句,尾字押韻,第三句可不用。
5.古詩的正確書寫格式是什麽第壹種:先寫正文,標題及出處寫在落款處壹般不標點(也可以標點),可分段,也可以不分段,詩文作者、標題等寫在落款處。
上下兩闕分兩段,自然書寫,參差錯落,沒有可以的安排。最後三行小字落款,顯得第二種:先寫標題出處,後寫正文再落款壹般采用分段書寫,可以有層次感。
按照順序書寫,先寫詞牌名,然後題記,再寫正文,最後落款。這種寫法適合寫鬥方和小品,比較現代感。
第三種:采用題簽形式,將標題出處等寫在題簽上這是壹種比較新穎的書寫格式,帶有裝飾效果,題簽多為古色古香的色宣,題簽的字可以采用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多為古樸的篆書、隸書、漢簡等。典型的如下圖:掌握了以上三種最為重要的格式以後,可以靈活應用,比如說也可以把這種格式用到鬥方、扇面、條幅、橫幅上去,萬變不離其宗。
擴展資料中國古代書法書寫格式壹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標點。從正文開始寫,壹直寫到文末,不用空格。
如若文末下還有足夠的空間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錄的古詩詞題目及其作者,壹般是敬錄某某詩或詞壹首,還有書寫者的名字和摘錄的日期,如若空間不足,則可以適當省略詩詞題目,就是敬錄某某詩或詞壹首,還可省略書寫的日期。題目和作者壹般是不省略的,否則就不是壹幅完整的作品。
書寫者也可以把落款另起壹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於正文壹個半字開始書寫。
6.詩歌的書寫格式古詩分為兩大類,即
和
也即通常所講的
源於
成於唐朝。其中
為正體,分五言律、七言律和
三種。每詩八句四聯,分別為首聯、
、頸聯、尾聯,其中
和頸聯必須
四句的為絕句,是指將
斷開的意思,分
和
兩種。
與之相對的是
唐朝之前的詩基本上都是
唐以後也有大量古體詩存在。
按字數分,有
、四言、五言(
)、七言(
),七言以上稱雜言。
也即
也屬於古體詩。
古體詩用韻、
、
都不嚴格——因為這些都是
即
的基本特征。
古體詩中間還有壹大類是樂府,漢以前詩是合樂的。漢以後
分離,曲調可能失傳,但樂府的格式和名稱保留下來,通常都以具體而固定的題目出現。這些題目體裁包括:歌行、吟、辭等等。其中歌行又分
(五言)和
(四言)。三國時的曹操善寫樂府。
唐時李白尤善古體(也稱
)和樂府,杜甫樂府、古體寫得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