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發音:歌子戲,或歌崽戲,後者在臺灣較流行),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臺灣的傳統戲曲,大陸福建亦稱之為薌劇。「歌仔」有小曲、民歌的意思(歌仔用普通話表達就是「小歌」),歌仔戲以摻雜文言的閩南語為主,讓社會大眾也能接觸文雅辭匯或忠孝節義的故事,成為早期臺灣社會重要娛樂活動之壹。歌仔戲的雛形為宜蘭地區的落地掃,吸收車鼓陣等元素,慢慢發展成小戲。而後又學習高甲戲、北管戲、京劇等各類大戲逐漸具備完整的戲曲形式。經歷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及國民政府來臺後推行國語運動壓縮、扭曲了表演形式與空間,在歷代藝人的努力傳承下,在臺灣本土化運動的推波助瀾下,歌仔戲重新獲得了發展的動力。歌仔戲是唯壹發源於臺灣本土的傳統戲曲,根據《臺灣省通誌》及《宜蘭縣誌》的記載,皆謂歌仔戲起於宜蘭員山結頭份。
《臺灣省通誌·學藝誌·藝術篇》:“民國初年,有員山結頭份人歌仔助者,不詳其姓,以善歌得名。暇時常以山歌,佐以大殼弦,自拉自唱,以自遣興。所唱歌詞,每節四句,每句七字,句腳押韻,而不相聯,雖與普通山歌無異,但是引吭高歌,別有韻味,是即為七字調也。後,歌仔助將山歌改編為有劇情之歌詞,傳授門下,試為演出,博得佳評,遂有人出而組織劇團,名之曰:‘歌仔戲’”。此外,《宜蘭縣誌?人民誌?禮俗篇》謂:“歌仔戲原系宜蘭地方壹種民謠曲調,距今六十年前,有員山結頭份人名阿助者,傳者忘其姓氏,阿助幼好樂曲,每日農作之余,輒提大殼弦,自彈自唱,深得鄰人贊賞。好事者勸其把民謠演變為戲劇,初僅壹、二人穿便服分扮男女,演唱時以大殼弦、月琴、簫、笛等伴奏,並有對白,當時號稱‘歌仔戲’。”
不過,歌仔助的說法只是文獻史料的記載,其實壹種戲曲的醞釀與形成應該是集體創作、累積的成果。根據調查,在歌仔助之前,可能還有貓仔源和陳高犁等人;而與歌仔助同時代之藝人,至少還有林莊泰、陳阿如、楊順枝、簡四勻與鱸鰻帥等人。歌仔助只是當時本地歌仔著名藝人而已。歌仔戲起源迄今約有百余年歷史,相傳歌仔戲是由福建漳州地區的“歌仔”(錦歌),結合車鼓小戲之身段與地方歌謠小調發展而成。“歌仔”原為說唱藝術,自明代以降即流傳於漳州地區,錦歌為每首四句的民間小調(以七言或五言為壹句),原先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謠,後來才發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調。“車鼓”則屬歌舞小戲,盛行於福建民間,隨著移民的播遷,歌仔音樂與車鼓小戲乃傳入臺灣。當時泉州移民聚集地區如艋舺、鹿港及臺南等地,流行以泉州土腔演唱的“南管”,而蘭陽平原約有百分之九十三為漳州移民,因此漳州流傳的“歌仔”與“車鼓”,便在宜蘭融合為“本地歌仔”。本地歌仔最初可能只是坐場清唱形式,而後加上腳色扮演和車鼓的動作,形成稍具戲曲雛形的歌舞小戲。
本地歌仔的演出是在廟埕空地或沿街遊行表演,故稱為“落地掃”;當時所有演員均為業余男性演員,不著戲服,且無裝扮;演出前先由壹演員出場沿表演區四周走臺步,並提綱契領演唱劇情作為開場。當時演出之劇目僅有《山伯英臺》、《什細記》、《呂蒙正》及《陳三五娘》四出。“本地歌仔”為歌仔戲最原始的演出型態,後來又吸收、融合其它劇種的菁華,並且穿著戲服粉墨登場,形成所謂“歌仔戲”。
戲曲發展
歌仔戲是結合臺灣各種戲曲及音樂為壹體的表演藝術。歌仔戲在發展過程中吸收北管、南管、九甲戲和民間歌謠等音樂曲調,引進京戲的鑼鼓點和武打動作,使用北管曲牌、服飾、妝扮和福州戲的軟件彩繪布景,並且援用各劇種的戲碼、身段、道具、樂器,發展成壹種兼容並蓄內容豐富的新劇種。
“本地歌仔”原本只是民間迎神賽會場合業余子弟的表演活動,相傳第壹個歌仔戲子弟團為“清和音”,後來又有“清和社”與“同聞樂”的成立。歌仔戲形成後,因其唱詞與念白均使用閩南白話,壹般觀眾易於理解,且其音樂曲調都是民間耳熟能詳的音樂,劇情亦是民間所熟悉的故事,因此迅速從宜蘭流傳至臺北,於是產生職業性戲班,爾後更有客籍人士演唱客家語言的歌仔戲,歌仔戲便流傳全省各地,成為當時臺灣最盛行的民間戲曲。
壹九二五年廈門“雙珠鳳”戲班曾聘請臺灣藝人矮仔寶至廈門傳授歌仔戲,翌年“雙珠鳳”改演歌仔戲,而後廈門地區紛紛成立“歌仔館”,演唱歌仔戲;而臺灣的歌仔戲團亦陸續前往閩南地區公演,歌仔戲自此風行於閩南地區。除大陸地區外,歌仔戲亦流傳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等閩南移民居住地區。壹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在臺灣厲行“皇民化”政策,禁止臺灣傳統戲曲演出,當時歌仔戲就以“臺灣新劇”、“皇民化劇”或“臺灣歌劇”之名,穿著時裝,將朝廷改成公司,皇帝改為董事長,宰相改成總經理,文武官員改為職員,以留聲機代替被禁止的文武場,換湯不換藥地演出,或轉移至鄉間繼續表演。
同壹時期,歌仔戲在閩南地區亦遭國民政府禁演,於是龍溪的劭江海、林文祥等藝人乃將歌仔戲曲調改編為“雜碎仔”調,美其名為“改良調”,歌仔戲則改稱“改良戲”;由於流行於薌江流域,壹九四九年後,就改稱為“薌劇”,但廈門地區則仍稱為歌仔戲,因此大陸地區的薌劇其實是由臺灣之歌仔戲發展而成的。
國民政府遷臺之後,鑒於傳統戲曲與民間生活息息相關,乃大力整飭,寄望將之變為宣傳反***政策的工具,壹九五零年臺灣歌仔戲改進會於焉誕生。同年呂訴上提出創作劇本《女匪幹》,洽請臺北市“藝華龍鳳社歌仔戲團”排演,次年又提出《延平王復國》及《鑒國女俠》等劇。壹九五二年,臺灣地方戲劇促進會成立,但該會成效有限,野臺歌仔戲團根本未使用臺灣地方戲劇促進會所編的劇本。其實,傳統戲曲生於民間,長於民間,將之視為宣傳之工具,對戲曲本身造成莫大的傷害。
分布範圍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東渡收復臺灣時,將流行於閩南地民間曲種“錦歌”帶到臺灣,很快在臺灣廣泛傳唱,群眾自發組織了演唱錦歌的“樂社”和“歌仔陣”。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臺灣島內,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布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的地方。
歌仔戲,又稱撎“臺灣歌仔戲”,是臺灣同胞和福建人民***同培育與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臺灣省和福建廈門、漳州、泉州等閩南語系地區,以及東南亞華僑居住的地方。
歌仔戲的形成與閩南人民開發臺灣及曲藝錦歌等民間伎藝的傳入,有著很密切的關系。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十分豐富,既有悠揚高亢的〔七字調〕、〔大調〕和〔背思調〕,又有民謠訴說式的〔臺灣雜念調〕,更有憂郁哀傷的各種哭調。此外,它還吸收了臺灣當地的民歌小調和部分戲曲音樂作為補充。生旦凈醜都用真嗓演唱。主要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臺灣笛和月琴等。它的表演、角色、服裝、臉譜和打擊樂等方面基本上都取法於京劇。
歷史溯源
錦歌獨具閩南歌曲風格,曲調柔和抒情,有著極其濃厚的鄉土氣息,為民眾所喜愛。相傳明末清初大批閩南人隨鄭成功移居臺灣,同時把漳州薌江壹帶的錦歌、車鼓弄、采茶褒歌等曲藝說唱帶到臺灣,頗受歡迎。到臺的閩南籍軍民,眷念家鄉,常在上山砍柴、下海捕魚或茶余飯後,唱幾句錦歌調子,寄托其相思念祖之情。錦歌漸成在臺的閩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人們稱錦歌為“歌仔”,用來與在臺灣流行的大戲相區別。為了***同欣賞家鄉曲調,閩南人在臺灣設立歌仔館,作為清唱的場所,也叫“坐唱”。還有到寺廟和農民家裏演唱的,叫“走唱”。就這樣,錦歌(即歌仔)在臺灣各地逐漸盛行起來。民間逐漸出現了演唱錦歌的“樂社”和“歌仔陣”。
歌仔盛行區域,先在臺灣北部,後與其他歌曲、民謠匯成壹種民間樂曲,在漁民和農民中流行開來,叫做“宜蘭歌仔”,主要在街頭表演。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到清朝末年,歌仔的曲調吸收了閩南民間歌舞,如“采茶調”、“平鼓”等曲調的唱曲,糅合了臺灣民間的“七字四言”小曲,借鑒中國傳統戲劇的演出形式,逐漸形成壹種以閩南語演唱的古裝歌唱劇即“歌仔戲”。至20世紀20年代開始融合為小戲演出。後受正字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的影響,逐漸豐富定型,搬上舞臺。
歌仔戲在臺灣發展起來後,壹直不忘祖家。1928年,臺灣“三樂軒”、“雙珠風”兩個戲班,以回鄉祭祖為名,回閩南、廈門等地演出,歌仔戲又傳回福建閩南地區,並風行壹時。其鄉音和曲調深深地感染著家鄉的觀眾,他們專門從臺灣請來歌仔戲的師傅,教練歌仔戲,歌仔戲名角不斷湧現,演技大大提高,並很快在閩南地區流行開來。由於它流行於福建薌江流域,所以在閩南壹帶又稱為“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