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吃八寶粥的習慣和佛、儒、道有什麽關系?

吃八寶粥的習慣和佛、儒、道有什麽關系?

在中國古代,天帝和君主在農歷十二月用幹的東西做壹個臘祭來祭祀神靈。蠟祭後來流行於民間,其習俗至今仍存,即臘月初八,南方人要吃臘八飯,北方人要喝臘八粥。從先秦時期開始,臘八節就被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好運。中國喝臘八粥的習俗在宋代非常流行。臘八這壹天,無論是朝廷、政府、寺廟,還是黎民百姓家,都會煮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興盛。在宮廷,皇帝、皇後和王子都要給文武大臣和侍從吃臘八粥,並把米飯和水果分發給寺院,供僧侶們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團聚在壹起吃飯,給親戚朋友送禮。臘月節,臘月,俗稱“臘月”。據說秦始皇統壹中國後,下令將每年的十二月改名為“臘月”。“拉”這個詞直到漢代才出現。

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有文字記載,已經有1000多年了。最晚始於宋代。臘八這壹天,無論是朝廷、政府、寺廟,還是黎民百姓家,都會煮臘八粥。明代加入大米、銀杏、核桃仁、栗子煮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和王子都要給文武大臣和侍從吃臘八粥,並把米飯和水果分發給寺院,供僧侶們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團聚在壹起吃飯,給親戚朋友送禮。著名的雍和宮臘八粥,除了糯米、小米等五谷雜糧,還有羊肉丁、奶油。粥面上撒著紅棗、桂圓、核桃、葡萄幹、瓜子、綠肉絲。

農歷十二月之所以叫“臘月”:祭書上有解釋:“蠟人,索耶,十二月,集萬物而求食。”“蠟”類似於“蠟”。祭祀祖先叫“蠟”,祭祀神靈叫“蠟”。“蠟”和“蠟”都是祭祀活動,大多在農歷十二月舉行,所以人們把十二月稱為臘月。

臘月是壹年的結束,古代的人無事可做,就出去打獵。壹是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以彌補食物的不足,二是用野生動物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長壽和避免災難。

臘月有很多民俗。十二月初八,“臘八粥”是用雜糧做成的。壹些農民甚至將臘八粥扔在門上、籬笆上和柴堆上,以此來祭祀五谷神。12月23日,俗稱“小年”,壹些地區的人們會展示香蠟刀和蜜餞作為對“竈神”的供品。其實現在大部分人都不信“神”之類的。這是遵循壹些古老的習俗,現在有爭老人供品的習俗。

早在宋代,十二月初八,七寶五味粥,即“臘八粥”,就被送到東京開封的各大寺院。宋代孟元申在《東京夢裏行》中記載,十二月初八,“寺院舉行佛浴,送七寶五味粥給他的弟子,稱為‘臘八粥’。大家都是日本家庭,吃的是水果雜料粥。”又稱“佛粥”。宋代大詩人陸遊在詩中說:“今佛粥多相濟,以為江村存新事。”也是關於臘八送粥的。

臘八粥不僅為僧人所享用,也深受民間喜愛。元、明、清三代沿襲這壹飲食習俗,清代最為盛行。有詩說“臘八家家煮雙弓,榛子桃仁染紅。我喜歡叫兒看它,佛影無邊。”周覓的《武林舊事》說:“初八,寺廟和百姓用核桃、松子、奶菇、柿子、栗子做粥,稱為臘八粥。”清代夫差敦沖在《燕京歲時臘八粥》壹書中說:“臘八粥以黃米、白米、糯米、小米、菱角、紅豆、去皮棗泥等煮成。,以及外染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白糖、紅糖和猥瑣。,頗具北京特色。元代人孫國寫了壹個拜訪燕都的故事:“十二月八日,送關白粥,粥裏混有米飯和水果。貨多者勝,這個故事沿襲了宋朝的故事。“臘八粥作為壹種民間習俗,在夏歷的12月8日吃,慶祝豐收,壹直流傳至今。

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動,臘八節人們還要追疫。這項活動起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的醫療方法之壹,即驅鬼治病。作為壹種巫術活動,湖南新化等地至今仍保留著臘月敲鼓驅疫的習俗。

“釋迦牟尼開悟日”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全國各地的佛寺都舉行佛浴會,誦經,並沿襲釋迦牟尼出家前壹位牧民獻乳糜的傳說,為佛祖熬制香谷果粥,給弟子和善男信女吃臘八粥。據說有些寺院,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們會沿街捧著施舍的碗,把收集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發給窮人。傳說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窮人稱之為“佛粥”南宋陸遊的詩說:“今日佛粥多互利,對面是江村存新。”據說杭州名寺天寧寺有壹座存放剩飯的“米棧樓”。平時寺裏的和尚每天把剩菜曬幹,積攢壹年的余糧,在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給信眾吃。它被稱為“福壽粥”和“福德粥”,這意味著他們吃了它們後可以增加他們的幸福和長壽。可見當時的僧人對美食之德的珍視。

宋代吳寫《梁璐之夢》六年:“初八,廟號臘八。大沙寺等地有五味粥,稱為‘臘八粥’。”此時臘八粥早已成為民間習俗,但在當時,皇帝還用它籠絡眾臣。《永樂大典》記載“是月初八,禪家稱之為臘八節,煮壞粥給佛吃。”清朝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世宗將北京安定門國子監以東的府邸改為雍和宮。臘八節,在宮內的萬福閣等地,用鍋煮臘八粥並請喇嘛僧人誦經,然後將粥分發給宮中大臣品嘗,以備節日食用。《光緒順天府誌》雲:“臘月初八,永和官煮粥,定制之,遣大臣監之,蓋飯之。”

壹個傳說是...

說起臘八節,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如果說臘八節的傳說,知道的人屈指可數。

傳說1:來自“紅豆扮鬼”的習俗

傳說古代五帝之壹的顓頊,死後把三個兒子變成惡鬼,出來嚇唬小孩子。在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以為臘八節小孩中風,身體不好是瘟疫鬼造成的。這些惡鬼無所畏懼,只怕赤(紅)豆,所以有“紅豆扮鬼”的說法。所以臘月初八,用紅小豆和赤小豆煮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二:為紀念餓死在長城遺址的民工,

秦始皇修長城,所有民工都奉命前來。他們很多年不能回家,他們依靠家人給他們送食物。壹些家在千山壹水之隔的農民工,無法送飯,導致很多農民工餓死在長城遺址。有壹年臘月初八,沒有飯吃的民工合夥積攢了幾把粗糧,放在鍋裏煮成稀粥,每人喝了壹碗,最後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在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作為紀念。

傳說3:來自印度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今尼泊爾)數獨國王的兒子。他看到眾生身心俱苦,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放棄皇位出家。苦行六年,臘月初八菩提樹下成佛。這六年苦行,壹天只吃壹麻壹米。後人沒有忘記他的苦難,每年臘月初八吃粥留念。“臘八”成了“成佛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前,全國各地的佛寺都舉行佛浴會,誦經,並模仿釋迦牟尼出家前壹位牧民供奉乳糜的傳說,煮香谷果粥供奉佛祖,稱為“臘八粥”。臘八粥被贈送給弟子和善良的男女,以後成為民間的習俗。據說有些寺院,在臘月初八之前,僧侶們會沿街捧著施舍的碗,把收集來的大米、栗子、棗、堅果等材料煮成臘八粥,分發給窮人。傳說吃了可以得到佛的加持,所以窮人稱之為“佛粥”南宋陸遊的詩說:“今日佛粥多互利,對面是江村存新。”據說杭州名寺天寧寺有壹座存放剩飯的“堆飯樓”。平時寺裏的和尚每天把剩飯曬幹,積攢壹年的余糧,在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給信眾吃,稱為“福壽粥”、“福德粥”,寓意吃了能增加幸福,延年益壽。可見當時的僧人對美食之德的珍視。

傳說4:教育後輩節儉(1)

早些年,有這樣壹個四口之家,壹對老夫妻,兩個兒子。老兩口很勤快,常年幹農活。春天犁地,夏天鋤地,秋天收割,為壹天而努力。家裏存放的各種食物,有大有小。他們院子裏還有壹棵大棗樹。老兩口精心培育的棗子,又脆又甜。當他們收集起來賣掉的時候,他們可以賣很多錢,他們過著非常富裕的生活。

老兩口為了給兩個兒子成親,奔波壹生。

眼看著兒子壹天天老去,可以娶妻了,老兩口都太老了。父親去世後,他告訴兄弟們要好好種莊稼。老母親去世的時候,告訴哥哥們要好好照顧院子裏的棗樹,要攢錢娶媳婦。

壹家四口現在只剩下兩個兄弟生活。弟弟看到這麽多糧食,就對弟弟說:“我們有這麽多糧食,夠了。今年休息壹年吧!”"

弟弟說:“這棗樹今年不緊實。反正我們不缺棗吃。”

就這樣,兩兄弟越來越懶,越來越貪婪。只知道妳年復壹年的吃喝玩樂,幾年就把所有的食物都吃光了。至於院子裏的棗樹,棗子壹年比壹年差。

今年是臘月初八,家裏實在沒什麽吃的。我該怎麽辦?我哥找了個小掃帚,我哥帶了個小簸箕,在大倉庫和之前存放糧食的小倉庫的夾縫裏掃。他從這裏掃了壹把黃米粒,又從那裏找了壹把紅豆。就這樣,幾粒聚在壹起,數量不多,但樣本很多。最後,他找了幾顆幹紅棗放在鍋裏壹起煮。做好飯後,兩兄弟開始吃五谷雜糧做的粥,兩眼對視,才想起父母臨死前說的話,非常後悔。

兩兄弟飽受懶惰之苦,失去孩子後,第二年都很努力。和父母壹樣,過了幾年又過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婦,有了孩子。

為了吸取懶惰的教訓,人們應該永遠不要忘記勤儉持家。從那以後,在臘月初八,人們就吃用五谷雜糧煮成的粥。因為這壹天是臘月初八,所以人們稱之為“臘八粥”。

傳說5:教育年輕壹代要節儉(2)

西晉時,有壹個很懶的年輕人,總是遊手好閑,遊手好閑,可是他的新婚妻子多次勸他都失敗了。然而,年底十二月初八,家裏不做飯了,小夥子餓了。他把家裏的米缸、面袋、鍋碗瓢盆都找了壹遍,把吃剩的粉和可食用的下腳料洗幹凈放進鍋裏,煮了壹碗糊狀的粥喝。從此,他苦苦思索,後悔不已。當地人借此機會教育孩子每到臘八就煮粥喝,既表示在臘八這壹天不會忘記祖先勤儉節約的美德,也希望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傳說六:出於人們對忠臣嶽飛的懷念。

當時嶽飛率領部隊在朱仙鎮抗金,正值嚴冬九月。嶽家軍衣食無著,饑寒交迫,百姓紛紛送粥。嶽家軍飽餐了壹頓百姓送的“人人飯”,結果大獲全勝。那是十二月的第八天。嶽飛死後,為了紀念他,人們在臘月初八用雜糧和豆子煮粥,終於成為壹種習俗。

傳說7:臘八粥救了朱元璋壹命。

據說朱元璋小時候家裏很窮,就給壹個有錢人放牛。有壹天,我放牛回來,走過壹座木橋。奶牛滑了壹跤,從橋上摔了下來,摔斷了腿。老富翁很生氣,把他放在壹個沒有食物的房子裏。朱元璋餓極了,突然發現屋裏有個老鼠洞。他打開壹看,原來是老鼠的糧倉,裏面有大米、豆子、紅棗。他把這些東西放在壹起,煮了壹鍋粥,吃起來很甜很好吃。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這件事,讓廚師煮了壹鍋各種五谷豆混在壹起的粥。那天正好是臘月初八,所以叫臘八粥。

習俗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精致的了。白米飯裏混的東西很多,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圓、葡萄、銀杏、苔蘚、玫瑰、紅豆、花生等。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開始淘米、泡果、去皮、去核,半夜開始用小火燉。臘八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煮好。

臘八節在陜北高原,粥除了米飯和豆子外,還有各種幹果、豆腐和肉。吃完後還要在門上、竈上、門外的樹上放粥,辟邪避災,迎接來年農業豐收。而且,臘八這壹天是禁止吃蔬菜的。如果妳在這壹天吃蔬菜,莊稼裏會有更多的雜草。在臘八節,人們不僅吃臘八粥,還用粥祭祖和糧倉。

在陜西壹些很少或不產大米的地方,人們吃臘八面而不是臘八粥。用各種蔬果做成肉末,搟出面條。在臘月初八的早上,全家人壹起吃飯。

甘肅傳統煮臘八粥用的是五谷雜糧和蔬菜,不僅家人吃,還分發給鄰居,用來餵牲畜。甘肅武威講究“蘇臘八”,吃的是大米粗米、扁豆米或粗米,煮熟後配炒籽、麻花吃。民間稱之為“豆粥泡”。寧夏做臘八飯,壹般是用各種豆類加大米和土豆煮粥,再加上用小麥粉或蕎麥粉切成菱形柳葉的“麥穗”,或做成小圓蛋的“麻雀頭”,再加入蔥花油,然後煮。像陜北,全家只吃臘八飯,不吃蔬菜。

西寧臘八節不喝粥,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把剛磨好的麥粒和牛羊肉壹起煮,配以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過壹夜的慢火,麥粒飯很香很好吃。

江蘇人吃臘八粥有甜的和鹹的。臘八粥要加枸杞、菱角、核桃仁、松子、芡實、紅棗、栗子、木耳、蔬菜、金針菇等。如果鹹粥煮好了,加蔬菜和油就可以了。

浙江人通常用核桃仁、松子、蓮子、紅棗、龍眼肉、荔枝肉等熬制臘八粥。,又甜又好吃。據說這種煮粥的方法是南京傳下來的。

臘八前壹天,人們通常用鋼鍋舀水結冰。等到臘八節破冰吃。民間有個說法,臘八節吃了冰,第二年就不會肚子疼了。

  • 上一篇:何為“五花大綁”?
  • 下一篇:【草魚常見疾病及預防方法】草魚常見疾病及預防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