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魯戲簡介
名字的由來
傳統劇目分類
起源和演變
藝術特色
魯劇史概論
魯戲曲作品出版
臺詞的作用是天生的。
丹航
京杭
可恥/可恥的行為
傳統劇目《李二嫂改嫁》
修補天空
龍鳳面
借親戚
魯戲的知識板塊
屈的作品名稱(曲)是由
玩曲牌
樂器
貿易
歌劇曲調
連衣裙
早期重要藝術家
當代著名魯劇簡介
名字的由來
傳統劇目分類
起源和演變
藝術特色
魯劇史概論
魯戲曲作品出版
臺詞的作用是天生的。
丹航
京杭
可恥/可恥的行為
傳統戲劇
從《李二嫂改嫁》、《補天》、《龍鳳面》、《借親戚》看魯戲知識
板曲牌演奏曲牌樂器,聲樂服裝,早期重要藝人,當代魯劇名人推出天津魯劇《李二嫂改嫁》
編輯此魯劇簡介。
【1】魯劇是山東省地方劇種之壹,曾被稱為“變相揚琴”、“秦腔”。主要樂器有古鋼琴、揚琴、三弦、琵琶,被稱為"魯劇四大件"。它是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舒勤”(坐在鋼琴上)演變而來。發源於山東以北的黃河三角洲,流行於山東及江蘇、安徽部分地區。原來的魯戲隊大多是走村串戶,在田間地頭演出,影響不大。1910左右登臺。1953戲曲改革中,魯劇被改編命名為魯劇。1953山東魯劇院成立後,魯劇成為流傳山東各地、享譽全國的劇種。2007年6月中旬,首屆魯劇文化藝術節在魯劇之鄉山東省東營市成功舉辦。
編輯此段落名稱的來源
關於魯劇名稱的由來,有很多說法。總的來說有以下幾種:壹、1915左右,廣饒縣牛莊石家村(現劃為東營區)的老藝術家石殿元,曾經把壹只紙驢變成了德州魯班。
假唱《王曉捉腳》受到群眾歡迎,所以人們稱之為“驢戲”。因為這個稱呼不雅觀,所以經過壹些學者的深思熟慮,音譯為“魯戲”。二、1923年,這種驢戲進入濟南府,主要劇目是《呂洞賓大瑤》。當地人並不了解這出戲的來歷,只聽說叫“驢戲”,又因主戲以“魯”字開頭,觀眾稱之為魯戲。三、魯劇作中的“魯”字,原是以25戶為壹路的“魯”字。意思是鄰裏劇,家鄉劇。後來在輾轉反側的過程中,“呂”被簡化為“呂”。第四,過去的琴書大多是情侶或家庭演奏,演唱的內容反映的是男女之間的愛情。兩個人都叫“魯”,所以叫魯劇。5.魯戲原名“樂戲”。原因有二:壹是因為唱歌時主要伴奏樂器是鋼琴,彈鋼琴的手指上下移動,所以叫彈;因中國十二樂律中有六種陰律,合稱“六曲”,故將“樂戲”改名為“呂戲”。還有壹個傳說是,這種劇起名的時候,有老藝術家說,這種劇唱出來的時候,叫中風。樂與魯諧音,故名魯戲。
編輯本段的傳統劇目分類
魯劇劇本大致可分為兩類:壹類是小戲,如《小孤仙》、《王借》、《小節年》等,這是它的基礎戲;另壹種是蓮臺本劇,多改編自鼓詞、小說、琴書的劇本,如《金鞭》、《金鐲玉環》、《五姑娘盛世唐朝》。戲曲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運用生動的大眾語言,善於表現不同的人物形象,富有強烈的感染力。魯劇的旋律簡單、質樸、優美、靈活,易學易唱。基本音調是四平和板兒,有時使用其他曲調。主要伴奏樂器有大鍵琴、揚琴、二胡、三弦。2008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25個國家級分團
編輯本段的起源和演變
[1]魯戲雖然是新中國成立後命名的新劇種,但其表演藝術形式卻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早在北京魯劇團
清代中葉,魯南農村出現了壹種二人轉藝術形式,名為“小曲子”。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揚琴(揚琴),故又稱揚琴、揚琴。歷史上,揚琴廣泛流行於河南、江蘇、安徽北部、河北南部及東北個別市縣的古黃河下遊地區。最早流傳於魯西南,逐漸向北方(濟南、惠民地區)和東方(青島、煙臺)延伸,約有200年歷史。在發展過程中,受不同地區語言和風俗習慣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南路、北路、東路三大流派。他們的名字也不壹樣。比如東陸秦書的藝術家尚業興,把這本書叫做《改良揚琴》;北麓秦書的創始人鄧九如自稱是“文明的揚琴人”。直到1933年,鄧九如在天津廣播電臺播音時,山東秦書才被命名。光緒初年,廣饒縣(原名樂安)北部的農民為了生存,經常隨身攜帶彈琴、打節板等樂器。壹開始主要是唱鋼琴書的短片段,或者流暢地編壹些有趣的故事,邊彈邊唱。後來,他們不斷吸收戲曲唱腔和民間曲調,以豐富其表演內容和形式。如東村的張蘭田、張誌田兄弟,有壹次去安徽鳳陽拜師學藝。當地流行的鳳陽歌對舒勤的表演藝術有很大的影響。藝術家在長期的歌唱實踐中不斷追求新的藝術形式。壹些擅長演唱的藝術家在長期的表演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特色。如廣饒縣西上村藝人尚星和妻子關長期在煙臺、青島等地演唱,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形式,成為東路藝術的代表人物;擅長人物表演的藝術家致力於創造新的表現形式來吸引觀眾。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冬,以東路秦書法家施殿元為首的班,試圖把《捉腳》改成化妝表演,用竹、紙、布紮成驢的形狀並塗上顏色,還有壹個演員綁上彩色的驢,使之看起來像騎著驢。壹個演員用鞭子趕驢;另壹位藝術家演奏了鋼琴、揚琴、竹板等樂器,演員們在音樂中載歌載舞。這種表演別開生面,熱鬧非凡,第壹次演出就很成功。由於《王曉捉腳》中首次使用了驢形道具,群眾也就把這種戲叫做“驢戲”。此後,石殿元陸續將壹些琴書的書名改為整容演出,所到之處演出深受群眾喜愛。在常年的流動演出中,化妝揚琴藝人往往與京劇、五音戲、河北梆子的班社在同壹個集鎮演出,甚至“二合壹水”、“三合壹水”(兩個或三個不同的劇種同臺演出)。這種表演模式在劇目、表演、演唱、舞臺裝扮、音樂等方面對化妝揚琴與其他劇種的融合與創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並已從簡單的化妝表演逐漸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演出劇目也從“對手戲”、“三小戲”擴展到了本劇和聯臺本劇;演出的場地也從擺凳子變成了走進茶園和劇場。1917(民國六年)由廣饒縣化妝揚琴藝人張鳳翙組成的車班初入濟南。此後,許多戲劇班也進入濟南市演出。壹些班社經常在煙臺、青島甚至大連、長春、哈爾濱等東北城市演出,進壹步擴大了該劇的影響力。當時比較有影響力的隊伍有黃家班,父子班,趣班,清河班,* * *和班。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劇陷入困境。曾經在濟南市演出的劇團也每況愈下,導致班社萎縮,藝人生活難以為繼。大部分藝人回到了家鄉,剩下的組成了“怡和班”,維持演出,勉強糊口。抗戰勝利後,演出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低迷。“怡和班”也在1946結束解散,藝人被迫轉行另謀出路。建國後,化妝揚琴戲獲得新生。1950起,山東省文聯地方戲研究室組織本省地方戲藝術的發掘、整理、實驗和普及工作,以揚琴為改革重點,選擇小鼓弦為實驗劇目。此後,藝術家們向山東梆子學習,表演了《藍橋會》。在學習傳統戲劇的基礎上,現代題材小說《李洱的妻子再嫁》被改編演出。在此期間,由義和團班蓋組成的濟南化妝揚琴劇團還編創演出了《張大有被騙》、《王秀鸞》等劇目,開啟了魯劇現代劇目的大門。這些改編劇目的演出擴大了化妝揚琴的影響,湧現出郎鹹芬、林建華、王俊英等壹批著名演員。1953山東魯劇團成立後,繼續進行劇目的改革創新,先後編創了《姐妹易嫁(逼婚)》等傳統劇目,編創了《光明大道》等現代戲。1954《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王的借款》、《蕭谷仙》分別在華東話劇展中獲獎。李二老婆再婚,借年被長春電影制片廠1957拍成黑白電影。《兩個漫長的土地》被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拍成黑白電影,1965。“文革”期間,魯戲被禁。1976後,魯劇復興。《半邊天》是長春電影制片廠在1976拍的彩色電影。逼婚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成了1979的彩片。王璋李昭以1982獲得全國電影劇本獎。1979年,廣饒縣陸劇團、墾利縣陸劇團開始上演傳統劇目。1982年,廣饒縣魯劇團為配合計劃生育宣傳,趕排新劇《天倫之樂》,在縣內外巡回演出。1987,利津縣京劇團更名為利津縣魯劇團。65438-0984,東營市文化局組織部分文藝工作者學習魯劇,深入農村走訪老藝術家,收集史料。1985年冬,召開魯劇史料座談會,邀請20多位魯劇老藝術家參加。1986春,邀請14老藝術家制作模仿視頻。在此基礎上,1987編寫了《東營市魯劇音樂集成》手稿,1988年底編寫了《東營市魯劇源流史料匯編》。這兩篇手稿是魯戲研究的重要成果。在編纂過程中,得到了山東省文化廳相關領導、李玉、郎鹹芬等多位專家和山東省著名演員的熱情指導和幫助。1991 2000年3月5 ~ 8日,“東營市首屆魯劇展演”舉行。8支隊伍、240人參與演出,分為專業組和業余組,演出新劇12部。1994年,以廣饒路劇團為基礎,成立東營路劇團。截止1995年底,全市共有15名魯劇演員獲得省級優秀演員稱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