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COM曲線進入資本線下超市
據天眼查App顯示,20265438年3月31日,華冠商業公司股東變更為江蘇卓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00%。公司由宿遷JD.COM佳品貿易有限公司100%控股,宿遷JD.COM佳品是JD.COM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同時,華冠商業新任董事長為馮毅,馮毅的另壹個身份是JD.COM集團副總裁、JD.COM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總裁。此前,原股東北京華冠商貿有限公司和北京李歡咨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退出。
可以看出,JD.COM壹直在布局實體超市。從牽手沃爾瑪,到後來對永輝超市的股權投資,再到近年來的自有品牌七賢超市,JD.COM正在逐步向線下零售市場滲透。
和君咨詢合夥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誌紅認為,京東。COM全資擁有華冠對雙方來說是壹個雙贏的結果。“互聯網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電商平臺已經逐漸觸及流量天花板,電商平臺也需要依靠線下實體實現二次增長。對於JD.COM來說,完全控股可以讓JD.COM更好地控制皇冠。皇冠還可以為JD.COM帶來壹個堅實的區域零售基礎,可以作為進壹步復制和擴張的基礎。
據了解,JD.COM在今年5月的2021中國國際零售創新大會上表示,將與皇冠深度合作,打造全渠道零售標桿,在供應鏈數字化協同、全渠道業態升級、會員數字化管理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推動皇冠全渠道零售變革。
資料顯示,華冠商業公司是壹家以連鎖購物中心和連鎖超市為主營業務的商業企業。目前已在河北省房山、朝陽、豐臺、亦莊、涿州等地開設直營店70余家,營業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華冠以56.25億元的銷售額,73家門店位列2020年中國連鎖百強第75位。
數字婚介?
事實上,JD.COM和華冠的關系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從早期的O2O發展到現在的社區團購,雙方先後建立並積累了信任關系。隨著雙方交流的增多,以及當前環境的變化,雙方對自身的需求都有了更深層次的需求,反過來也促成了雙方這次合作融合的意願。
據了解,在JD.COM此次進入之前,華冠商業已經與JD.COM進行了兩次合作。2014年,JD.COM與華冠商業簽署O2O戰略合作意向協議,在JD.COM平臺設立“華冠生活在線”網店。隨後在2015,華冠商業與JD.COM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華冠商業線下尚超的O2O運營,入駐JD.COM到家。
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看來,未來的零售不可能是單壹渠道,全渠道發展是未來零售的大趨勢。JD.COM的入駐也將升級改造皇冠的供應鏈和數字化。“因為線上線下雙方各有優勢。JD.COM作為互聯網企業,在技術上有壹定優勢,而皇冠作為區域零售商,在房山也有很深的零售基礎。但是,要完成全渠道建設和數字化轉型,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實體超市都無法單獨完成。
值得註意的是,皇冠壹直在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除了登上JD.COM O2O的班車,入駐生鮮到家、JD.COM到家等平臺,華冠還在依托微信、小程序等各種線上工具,探索數字化應用。尤其是疫情期間,超市線上訂單激增,線上平臺成為刺激傳統超市銷售的第二條增長曲線,傳統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的願望更加迫切。
張兵表示,疫情波動導致部分道路封閉,影響了商品供應的穩定性,需要企業在平時做好充分準備,應對突發事件。這對企業的供應鏈響應能力提出了挑戰,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具備可預測性,而可預測性的基礎是原產地、庫存、排產、銷售的數字化運營,超市零售必須從粗放式運營向精細化運營轉變。
實體超市的最終歸宿
在文誌宏看來,當前尚超產業的數字化浪潮已經到來。未來,尚超工業的商業模式將不再僅僅停留在原來的線下實體店,而是走向全渠道。“華冠可以在京東的幫助下重建傳統零售業。COM的技術能力,包括商品的管理,客戶服務,店鋪管理,店鋪規劃,這些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眾所周知,線上消費需求讓很多生鮮電商平臺順勢“回血”。同時,社區團購的瘋狂擴張也給實體超市帶來了迫害效應。目前,為了適應市場對自我變革的需求,提升數字化能力已經成為實體超市的必修課。
從2015年物美創始人張文忠創辦的多點,到2016年沃爾瑪牽手JD.COM,再到2017年阿裏入股高辛零售,以及隨後的蘇寧、家樂福...隨著電子商務的技術輸出,超市零售業與互聯網逐漸從對立走向融合,超市也進入了壹個全新的互聯網時代和新零售階段。
《2020年中國連鎖百強》報告顯示,疫情推動了消費者的網購。通過近幾年的線上布局,連鎖百強開展了上門、直播、團購等業務,線上銷售成為企業增長的新動能。2020年,百強企業網上銷售規模達到5600億元,比上年增長12%,占百強企業銷售規模的23.3%。
文誌紅認為,數字化轉型是實體超市發展的必然方向和趨勢。未來,企業之間的最終競爭是客戶價值和更高的運營效率。在客戶價值和運營效率的背後,是企業對消費者、市場和零售本質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對零售管理更深刻的認識。從更長遠來看,互聯網技術的投入對於零售企業來說只是壹個發展過程,技術只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