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藥發明之前,人類爭鬥的沙場是冷兵器的世界。在中國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之中,劍,歷來被稱為“百兵之皇”,而年之最長者,唯青銅劍是也。從商朝時的短如匕首開始成長,到東周時期,吳越之地的鑄劍大師造就的青銅劍已達剛柔相濟的完美境界。其治煉技術領先西歐大陸近千年,精湛技藝至今仍令世人嘆為觀止。
我國的寶劍,主要起源於吳越青銅劍。而吳越青銅劍,壹開始是在吳地發展起來的。從考古發現來看,這個傳統大約發端於西周時期。自西周時期吳地出現早期青銅短劍之後,青銅劍的制作和使用在吳、越地區發展,很快吳、越兩國地域壤接、民族相同,風俗壹致、交往密切,自古有“同氣同俗”之說。
當青銅劍制作技術在吳地得到發展之時,很快也傳入了越國,於是發端於吳地的青銅劍也就成為吳、越兩國的***同財富。春秋晚期,吳越青銅劍已經發展至成熟的顛峰,其鑄劍術為列國最先進者,故所出之劍為舉世所重。
考古發現的春秋早期青銅劍,都是柱脊劍,也就是由圓柱體的莖,直向前伸延而形成劍身的凸脊,只是有的劍莖上裝有劍首,有的沒有,形體都比較短,壹般在28至40厘米之間。這樣類型的劍只適於前刺,而不適於劈砍,更像是匕首,所以也稱它是壹種“直兵”,是壹種防範非常的衛體兵器。
西周時期的戰爭以車戰為主,兩軍對陣時,首先用遠射的弓矢,待到戰車錯轂格鬥時,多以長柄的戈、戟、矛、鉞為主。劍,這種僅有幾十厘米的手握短兵器,在當時不占重要位置,從考古發現中也可以看出,這壹時期劍的出士數量與銅戈數量相差很大。
到春秋晚期,吳越國力日漸強盛,軍隊擴大,促進了兵器制作工藝的發展,此時吳越的鑄劍技術達到高峰。在發展過程中,吳越青銅劍的劍身變長,柱脊變為棱脊,截面凹弧、有血槽,前鍔收狹、刃部由直刃變為弧線內收。形制上的變化,提高了劍的殺傷能力,使其在步戰加強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
青銅劍在變長的過程中需要克服許多技術上的難題,所以在東周時期,吳越之地出現了很多鑄劍大師,比如歐治子,以及幹將、莫邪等。他們要解決的第壹個難點是:如何使日益增長的青銅劍完美地克服柔韌性和攻擊性“不可兼得"的難題。
青銅時代,鑄劍采用的是銅錫合金,如果錫多了,劍會很鋒利,但容易折斷;如果錫少了,劍的柔韌性會明顯增強,但是攻擊力度卻要大打折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青銅劍鑄造工藝的巔峰之作壹復合劍應運而生。自60年代以來,在各地陸續出土大量帶有吳、越王名的青銅劍,這些有銘吳劍的形制並不壹致,但大同小異。
大同,是指鋒為弧形尖狀,刃緣呈外凸的弧線,近鋒處略為內收,隆脊有棱;小異,在於莖、格、首的區別。春秋晚期的典型吳劍多是寬格、莖作圓柱或扁圓柱形,其上或有兩道箍,圓盤形首或喇叭形首。有的劍身飾有幾何形或火焰朵狀暗花紋,制作精美,吳劍的精良,從出土的三件吳王光劍便可見壹斑。
但是,代表當時鑄劍技術最高水平的並非吳劍,而是越劍。現在所出土的吳越兵器之有銘者,也以越劍為多,據不完全統計,已有20余件越王劍重見天日,而越王勾踐劍是其中最為精絕的佼佼者。
從吳越青銅劍的發展淵源和獨樹壹幟的形制、紋飾等方面來看,其冶鑄工匠應是土著。他們在不斷改進工藝的過程中,至越王勾踐劍時達到鑄劍技術的頂峰。
越王勾踐劍為何歷經千年不銹不腐?
首先,銅是壹種不活潑的金屬,本來就不像鐵那麽容易生銹;
二是越王勾踐的墓室本身建造得非常精良,密閉性比較好;
第三個原因側跟劍身上密布的黑色菱形暗格紋有關。
“暗格紋”是壹種獨立於劍身的物質,但又有機地和劍身融為了壹體,它不僅提高了劍的裝飾性,而且還起到了防腐作用,提高了劍的韌性。但這具體是怎樣的壹種物質?又是以壹種怎樣的工藝附著在劍身上的?學界還是眾說紛紜。
2017年,西冷秋拍中國歷代青銅器,多件重器輝耀呈獻,其中,戰國青銅錯金銀越王旨殿劍成為焦點。“戰國·青銅錯金銀越王旨殿劍”為越王勾踐後世孫越王朱勾之子、越王翳所作之劍,劍格及劍首錯金銀鳥蟲書銘文,銘文***計三十字之多。
不僅記載了越王翳的史實,劍格銘文豎寫橫列,在以往所見傳世或出土的越王者殿劍中尚是首例,填補了越王者殿劍過渡到越王丌北劍之間在劍格銘文書寫形式上的缺環,為解決越王兵器銘文中的準確釋讀提供了壹把鑰匙。
古越國即在今杭州,越王不光劍也算是重回故地。青銅劍隨著時間的推進逐漸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伴隨著吳越兩國的鼎盛頹敗而衰落,但它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卻始終保留至今,它的鑄造技術讓現代人嘆為觀止,它利刃出鞘的瞬間讓人重回千年古戰場的刀光劍影..…人們無法也不能忘卻青銅劍和它的歷史,它值得被稱為真正的國家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