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F-5戰鬥機的設計特點

F-5戰鬥機的設計特點

早在20世紀70年代,瑞士空軍就開始對其主要機型進行現代化改造,諾斯羅普公司生產的F-5E被選中取代英國制造的獵人戰鬥機,用於防空任務。瑞士代號為“和平阿爾卑斯”的換裝計劃從1976開始,最初通過美國武器出口購買了66架F-5e和6架F-5f,隨後在1981購買了32架F-5e和6架F-5f,F-5全部在6544。通常只有三個中隊執行戰備任務。但是壹旦戰爭爆發,可以調動所有戰鬥機中隊,F-5E機隊也會駐紮在前線機場。瑞士空軍的F-5E戰鬥機主要用於防空任務,裝備AIM-9P響尾蛇導彈,其中壹部分是攻擊機,可以攜帶AGM-65G激光制導炸彈。

綽號“老虎”的F-5E是F-5的改進型。1970年被美國國防部選為“國防戰鬥機”。作為F-5A的繼任者,在80年代初用於裝備壹些軍事受援國和受援地區的空軍。其中100架供應臺灣省,1979前在臺灣省組裝。

F-5E是以前蘇聯的米格-21和蘇-7為主要作戰目標研制的。要求其中低空性能接近米格-21,同時具備對地攻擊能力。據報道,在開發F-5E時,特別註意提高其空戰機動性。

F-5F是F-5E雙座戰鬥/教練型。由於增加了壹個座椅,機身增加了1.04米。F-5F動力裝置是兩臺通用電氣公司的J85-GE-21渦噴發動機,單臺推力2268kg(帶加力)。其火控系統與F-5E基本相同。

F-5F在機頭右側裝有1 M-39A2 20mm航空加農炮,140發彈藥,翼尖裝有兩枚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此外,3175公斤炸彈、MK-82 500磅炸彈、SUU-20炸彈和火箭發射巢可掛在機翼和機身下。其電子設備包括:AN/ARC-164超高頻通信設備、SST-181X波段雷達應答機、AN/APX-72 IFF、AN/ARA-50超高頻無線電羅盤、AN/ARN-165438+。

F-5F的生產於9月25日首次試飛,1974,首批服役於1976。該機機長15.72m,翼展(翼尖無導彈)8.13m,高度4.01m,翼展4.31m,空重4346kg,最大起飛重量1198。最大水平飛行速度(11000海拔)M1.55,最大巡航速度(發動機無加力)M0.98,經濟巡航速度M0.80,最大爬升率(標準大氣壓/海平面)10130m/min。如今臺灣省只裝備了少量這種飛機,也是臺灣省比較先進的機型之壹。

據報道,這種飛機每架售價550萬美元,世界上已有近20個國家和地區購買過這種飛機。新加坡空軍裝備24架F-5e和6架F-5f,可攜帶AIM-9響尾蛇空對空導彈。最後壹批F-5E飛機是用備用零件組裝的。事實上,新加坡也是最後壹個使用美國原廠生產的F-5E的國家。新加坡航空航天公司自行將8架F-5e改裝成RF-5e。1994年從約旦獲得了7架F-5e。新加坡空軍的F-5E/F還配備了HUD/WAC等新型航電設備,以及SPS-2000雷達告警裝置、利頓LN-93激光慣性陀螺儀、兩個多功能彩色顯示屏、HOTAS加速器推桿和壹套大氣數據控制器。所有功能都可以通過1553B數據總線集中處理。不過最有特色的還是FIAR Grifo F/X增強型脈沖多普勒火控雷達,擁有10空對空和14空對地搜索模式,可與先進的中程空對空導彈和半主動反輻射導彈協同作戰。為了安裝這種新型雷達,機頭的壹些電子設備組不得不延伸到後方,因此取消了壹門20毫米炮,以容納更大的雷達天線。這批現代改裝機型是F-5S/T,馬來西亞在1982訂購了17架F-5E和3架RF-5E偵察機。馬來西亞空軍的F-5中隊全部用於防空任務,型號改為M29。裝備AIM-9響尾蛇和精確制導炸彈,可用於空戰後發動對地攻擊。此後,馬來西亞從泰國獲得了4架F-5f。印尼也裝備了16的F-5E和4的F-5F,1995的性能在3月份有所提升。

泰國進口了27架F-5e和3架F-5f,泰國空軍的F-5e被稱為BKh.18A戰鬥機。1985年6月,20架F-5e移交IAI進行性能改進和改裝,增加了LN-39慣性導航系統、AN/ALR-46雷達告警接收機、ALE-40電子戰/熱焰誘餌發射器、凱爾平視顯示器和空中告警裝置。還有18飛機只裝備了平視顯示器和慣性導航系統,用於執行對地任務。此外,泰國空軍還購買了通用電氣公司的30毫米炮吊艙,掛載在機腹線上。這個炮艙攜帶壹門四管Gau-65,438+03/a轉管炮,射速每分鐘2400發。

南越空軍在1972年從伊朗接收了18架F-5e,其他同類飛機大部分都是從美國盟友那裏調過來的。但是在南越空軍的作戰記錄中並不經常看到F-5E的攻擊記錄。1975年4月30日越南統壹前,南越空軍超過22架F-5e和4架F-5A飛往泰國尋求庇護。美國將所有這些戰鬥機運回當地的麥克萊倫·AFB,並封存起來,以便將來轉售給其他國家。這些返回美國的前南越空軍飛機,後來被美國空軍作為假想敵中隊成立,用於編制機型,用來模仿“敵對”國家使用的米格飛機,參加美軍訓練。其中2架F-5e送給東歐國家,1架1977送給波蘭和捷克。這架飛機現在在布拉格的Kbely航空博物館展出。韓國也是F-5E的主要用戶之壹,除了RF-5E,幾乎所有的F-5系列都有裝備。總共有126架F-5e和20架F-5f。1980年,韓國韓航軍用飛機廠與諾斯羅普公司簽訂合同,授權當地批量生產48架F-5e和20架F-5f及其J85-21發動機。在1974-1986期間,* *生產了233架F-5e。

8月8日,1981,國民黨空軍第5聯隊少校考核官黃植誠駕駛1美制F-5F戰鬥教練機,以考核新飛行員為契機,駕機起義。飛經福建龍田上空時,後座的飛行學員徐秋林堅持返回臺灣省。掉頭飛到東音島以西讓徐跳傘,然後再次飛向大陸,安全降落在福建福州機場。黃植誠獲得了65萬元獎金,並以1988被授予上校軍銜。臺灣省國防部長高魁元辭職。

2月1989,11,臺東737聯合聯隊第7飛行大隊第44中隊輔導員林賢順以航測為借口,駕駛F-5E戰機從誌航基地起飛,貼近海面低空飛行,繞過鵝鼻雷達站。5分鐘後,臺空軍發現飛機失蹤,才派出同型號的12戰機起飛追擊。最後,林賢順棄機跳傘,降落在廣東豐順縣。1971年,沙特在代號為“和平蒼鷹”的美國軍援項目下,獲得其首批20架F-5B和30架F-5E戰鬥機。1975,沙特在“和平蒼鷹II計劃”中再次得到40架F-5e和22架F-5f。1982年,沙特獲得了10架RF-5E偵察機,還購買了4架F-5E和1架F-5f。沙特的F-5戰鬥機用於地面支援任務。此外,還可裝備AGM-65A/B“幼獅”導彈,可執行地面和反艦任務。甚至有傳言說沙特阿拉伯用F-5E運載了法國Matra R。550魔法空對空導彈。電子裝置有LN-33慣性導航系統和附加空中加油管,可配合KC-130進行空中加油作業。此外,美國還提供ALQ-101/119電子戰吊艙。雙座機型還配備了諾斯羅普公司生產的AVQ-27激光校準系統。海灣戰爭期間,沙特F-5E主要執行支援任務,其中壹架於2月19913日被伊拉克地面火炮擊落。

1982年,巴林獲得了8架F-5E和4架F-5F戰鬥機,但最終只剩下5架F-5E/F戰鬥機。1974-1976期間,伊朗* *擁有超過166架F-5E/F,編成8個中隊,保持了較高水平的作戰能力。這些戰鬥機還配備了慣性導航系統和武器/彈道投擲計算機。但到了1988兩伊戰爭結束,伊朗只剩下壹個中隊的F-5E。1975年,美國向約旦提供了61架F-5e和12架F-5F,後來又從蘇丹獲得了壹架F-5F。也許只有1中隊還在使用F-5E/F,F-5號稱是低檔戰鬥機,但機動性並不比同時代的戰鬥機差多少。下表比較了F-5A、F-5E和米格-21戰鬥機的基本性能。

但需要註意的是,表中數據在計算標準上有些不同。F-5的空重是純空重,米格-21是空重,包括人員、不能用的燃料、壹些配重、壹些設備。表中F-5的爬升率和懸停角速度是在半油狀態下計算的,而米格-21的性能是在發動機全油狀態下計算的。如果按照滿油狀態計算,F-5的爬升和懸停性能將下降約10%。

F-5的爬升率略低於米格-21,但懸停性能,尤其是穩定懸停角速度優於米格-21。

飛機的爬升性能主要取決於推重比、翼載和阻力系數。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推力越大,爬升率越高。但飛機直線飛行時,不僅要考慮推力,還要考慮阻力。在阻力方程中,飛機的阻力與機翼面積成正比。機翼面積越小(對應的翼載越大),阻力就越小。在正常起飛狀態下,F-5A的推重比是0.6,F-5E是0.64,MIG-21 ∏ φ是0.81,MIG-21 бис是0.86。雖然F-5的推重比低於米格-21,但爬升率相差不大。原因之壹是F-5的機翼面積比較小,翼載比較大。

另壹方面,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減小機翼面積必然會降低飛機的最大升力,從而降低飛機所能達到的最大過載,也降低了飛機的懸停性能。

飛機做懸停機動有兩種基本情況:瞬時懸停和穩定懸停。做瞬時懸停時,不要求保持飛行速度和高度。飛機以最大升力側向飛行,升力提供向心力。要求做穩定懸停時保持高度和速度,飛機必須以壹定的坡度側向飛行。升力的垂直分量用來平衡重力,水平分量提供向心力。此外,發動機推力必須等於速度軸上的阻力。

可以看出,飛機的瞬時懸停性能主要取決於飛機所能獲得的最大升力,而穩定懸停則要求在增加升力的同時盡量減小阻力,這主要取決於亞音速時的升阻比。F-5雖然機翼面積小,但機翼後掠角小(前緣後掠角32度,MIG -21為57度),升力線斜率大。特別是采用了條形機翼布局,大大提高了飛機的升力系數,彌補了機翼面積小帶來的升力損失。中等後掠角和中等展弦比(展弦比3.82)的F-5機翼非常適合在高亞音速和跨音速區域飛行,這些區域的升力和阻力都比較大。F-5E的亞音速升阻比約為10.7,而米格-21的亞音速升阻比約為8.4。高亞音速升阻比有利於穩定的懸停性能和巡航能力,也有利於提高飛機的短距起降能力。從上表數據可以看出,F-5的起降距離明顯低於米格-21。

從F-5E的懸停性能圖可以看出,在馬赫數為0.7到0.9的飛行區域,飛機壹般具有最大的懸停角速度。如果飛行速度過低,升力不足,如果飛行速度過高,阻力過大,懸停半徑過大,不利於提高懸停角速度。飛機的機動是最基本的爬升和懸停的結合。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F-5的設計主要是考慮亞音速和跨音速區域的機動性,而米格-21更適合超音速攔截作戰。以下是它們的飛行包線的比較,從圖中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出來。圖中陰影部分是最常見的發生格鬥空戰的區域。飛機通常在這個區域有最好的機動性。進入戰鬥空戰時,飛行員通常要加速或減速才能使飛機進入該區域,從而獲得最佳的機動性。

此外,在測量發動機推力時,還必須考慮發動機的推力曲線和飛機的進氣效率。發動機的性能壹般僅由地面測量的臺架推力給出。在實際飛行中,發動機推力隨速度和高度變化很大。進氣系統的效率也會影響發動機的推力。如果進氣道設計不當,進氣道總壓恢復系數會降低或進氣量不足,從而大大降低實際推力。F-5的整個推進系統,包括發動機的推力曲線和進氣道的形狀,主要是為了適應高亞音速區域的飛行而設計的,而米格-21不可避免地需要兼顧超音速飛行。因此,在實際飛行中,F-5的推進系統應該更適合機動作戰區域的要求。

為了獲得更好的機動性,F-5還采用了當時壹些先進的氣動手段。前緣襟翼從N156F開始使用,但只在起飛和著陸時使用。在F-5E上改進為機動襟翼,與後緣襟翼聯動,在M數小於0.95時工作。起降或低速機動時,前後襟翼分別放下24°和20°;中速機動時,前後緣分別降低18和16,或分別降低12和8;巡航時,前緣襟翼關閉,後緣降低8°;超音速飛行時放好。采用這種變彎度設計,可以改善飛機的抖振邊界和最大升力系數,在給定的升力系數範圍內獲得更高的臨界馬赫數,從而提高亞音速巡航和機動性。特別是在低速時,最大升力系數增加更多,誘導阻力系數相應減小。前緣襟翼還可以改善飛機的失速性能。總之,變彎度機翼在亞音速時可以提高飛機的起降、機動和巡航性能,但在超音速時增加了誘導阻力和波阻,降低了飛機的超音速性能。

從N156F開始,機翼上采用了邊條翼的設計。原來的邊條翼是三角形的,面積只有主翼的2.2%。由N156T發展而來的T- 38的主翼外形與F-5A相同,但F-5A的最大升力系數比T-38增加了20%。F-5E進壹步改進了邊條翼的設計,采用雙折線形狀,面積增加了主翼面積的4.4%,最大升力系數比T38提高了50%。這也降低了飛機的縱向和方向穩定性。這在F-5E上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由於F-5F的機頭比F-5E長了1米左右,細長的機頭降低了飛機的方向穩定性,所以F-5F上增加了壹對翼刀。F-5A和F-5E都使用兩門20mm M39機炮,可以在空戰中攜帶AIM-9導彈。其機頭下垂,駕駛艙視野開闊,向下視角為11,比米格-21大3.3。飛機外形尺寸小,發動機尾煙幹凈,使得它在戰鬥中的視覺目標非常小,不容易被對方飛行員發現。雖然F-5的外部尺寸很小,但駕駛艙盡可能寬,這樣飛行員就不會感到局促。儀表布局也比較合理,可以讓飛行員集中精力觀察艙外的情況。這說明美國武器壹直重視人體工程學。早期的蘇聯飛機在這方面更差。米格-21的駕駛艙非常狹窄,容易使飛行員疲勞,從而降低其持續作戰能力。這些無法量化比較的性能,往往是影響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F-5的主要設計點是在高亞音速區域作戰,以極低的推重比實現了出色的起降、巡航、懸停和爬升性能,尤其是穩定懸停性能超過了米格-21。米格-21與它戰鬥時不適合水平機動。但是米格-21的推重量比較大,水平加速度比F-5好,升限和最大馬赫數大大超過F-5。所以米格-21在戰鬥中要盡量保持主動,從高空高速進入攔截;如果戰鬥不利,會直線加速擺脫對手,不宜與F-5戰鬥。

  • 上一篇:合同轉讓協議示範文本怎麽寫
  • 下一篇:唐詩宋詞三百首評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