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服裝有各自的發展歷史,列舉不完,下面列舉中華古代文化發展歷程:
1、 先秦時期的服飾
中國的衣冠服飾制度,大約是在夏商時期初見端倪,到了周代漸趨完善,並被納入“禮治”範圍。
當時的服飾依據穿著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別。
天子後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級制度日益嚴格。
商周時期,服飾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裳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
服裝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
衣服的領、袖及邊緣都有不同形狀的花紋圖案,腰間則用條帶系束。
春秋戰國之期,出現壹種名為“深衣”的新型服飾,它是壹種連體服飾。
深衣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壹的服飾樣式,故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用作常福、禮服,且被用作祭服。
在戰國時期,胡服的誕生打破了服飾的舊樣式。
胡服的 短衣、長褲和革靴設計,善於騎射,便於活動,在軍隊裏廣為盛行。
先秦時期的鞋履,主要有履、舄、鞋、靴等形制。
諸履之中,以舄為貴。
周代君王之舄有白、黑、赤三種顏色,分別在不同場合穿著。
鞋是壹種高幫的便履,以皮革制成;靴則是來自西域,胡人騎馬射箭時穿著,後來漢族人也逐漸接納。
2、 秦漢時期的服飾
秦朝統治中國的十五年間裏,秦始皇兼收六國的車旗服禦,創立了衣冠服飾制度。
秦朝的服飾仍然是連體式,寬袖、大袍,服飾制度嚴禁。
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
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
因此,漢代的服飾中的冠制特別復雜,有十六種之多。
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
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系上五彩的帶子。
3、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大體上仍承襲秦漢舊制。
南北朝各少數民族初建政權時,仍然按照本族的習俗穿著,後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也開始穿著漢族的服飾。
中原人民的服飾,特別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不少北方民族的服飾特點,衣服的形式適體。
六朝的服飾,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則穿褂襦,雜裾雙裙,甚是美觀。
這個時期的服飾,可以參鑒《洛神賦》、《列女傳》等圖卷。
北朝的服飾,以合身的褲褶裝、短袍衫,各式的靴子為特點,服裝窄短,裙腰略微高提。
婦女的服裝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種花冠為點綴,進而導致宋代的鳳冠定制。
南朝服飾 北朝服飾
灑脫娟秀的魏晉風度 錦履立花紋,繡帶同心苣—晉
4、 隋唐五代時期的服飾
隋初的服飾,比較樸素。
袍衫和胡服是當時的主要服飾。
自隋煬帝起,社會風氣發生變化,服飾因此日趨華麗。
這種華麗的風格壹直延續至唐代。
唐代初期,車服制度皆承襲隋制。
到公元621年,才正式頒布車服之令,冠服制度開始確立。
唐代 是中國歷代經濟、文化的鼎盛時期,唐代的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方面都吸收了外來的技巧和風格,對外來的服飾,采取兼容並蓄的態度。
這使得該時期的服飾大放異彩,更富有時代的特色。
由於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唐代許多新穎的服飾紛紛出現,胡服在此時的影響巨大,尤其是對褲褶服飾的產生,將秦漢時期的交領、寬衣大衫、曳地長裙的服飾逐漸淘汰,轉為盤領、緊身窄袖、合身的短衫、瘦長裙所替代。
服飾逐漸的開放,強調體態的美感,配掛披或胡帽;鞋子除雲頭高履外還出現了小蠻靴。
在加上織品的發展,許多輕薄細柔的布料被開發出來,因此透明的、多層次的穿著開始引領 *** 。
此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裝特色有: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裝、胡服和所謂的“時世裝”等。
唐代仕女下裝多穿裙子,腰束的極高,甚至高過胸部。
裙色以紅、紫、黃、綠最多,其中以紅色最為流行。
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寬長的肩巾、下穿高頭雲履。
婦女服飾展現性感魅力,其中著名的是明衣的使用。
明衣原屬禮服的中單,是用透明的薄紗制成。
在以往只當作內衣穿著,但是在盛唐時期,明衣被拿來當作外衣,並成為盛裝。
女扮男裝也是唐代的服飾特點之壹。
身著窄袖圓領長袍、配腰帶、穿長褲,另外可以穿胡服、戴胡帽,女扮男裝的模樣;這些服裝有寬袖、窄袖,有圓領、翻領,以及烏皮六合靴,是當時很有特色的服飾。
5、 宋代服飾
宋代建朝初期,衣冠服飾均沿襲晚唐的服飾制度。
新制頒發後,才逐漸將其服飾分為祭服、朝服、公服(宋人又稱為常服)、時服(按季節頒賜文武朝臣的服飾)、戎服以及喪服。
宋代婦女的穿著與漢代婦女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通常在衣服的外邊再穿長袖對襟褙子,褙子的領口及前襟繪繡花邊,時稱“領抹”。
宋代的服飾主要的特點是清新、樸實、自然、雅致。
宋代婦女以裙裝穿著為主,但也有長褲。
其褲子的形式特別,除了貼身長褲外,還外加多層套褲。
宋代婦女有纏足的習俗,因此裙長多不及地,以便露足。
婦女的彎頭短靴形狀小巧玲瓏。
宋代織品非常的發達,泥金、印金、貼金、彩繪、刺繡在服裝上廣泛使用。
織品的質地輕薄、飄逸,給人秀麗之感。
6、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
五代十國以後,中國社會先後出現了遼、西夏、金、元等少數民族為主體的政權。
這些民族的服飾雖然保存了壹部分漢制,但更多的體現了少數民族的特點。
遼代服飾衣冠服制並不統壹。
金代服飾初始也不甚完備,直到元代,服飾才日趨成熟,日漸華麗。
元代服飾統稱長袍,男女差異不大。
用華麗的織金布料及貴重的毛皮制成;但是由於民族性質,分為蒙制和漢制兩種。
典型的蒙制冠服是以“姑姑冠”為主的袍夫,交領、左衽、長及膝,下著長裙,足著軟皮靴,是元代皇後貴妃所穿著的服飾。
漢制的婦女服飾壹般沿用宋代的樣式,以交領、右衽的大袖衫或窄袖衫為主,也常穿窄袖的長褙子,下穿百褶裙,內穿長褲,足穿淺底履,這類服飾是當時服飾的特點表現。
7、 明朝時期的服飾
明代對於整頓和恢復傳統的漢族禮儀十分重視。
首先,廢棄了元朝的服飾制度,隨後根據漢族的傳統習俗,上采周漢,下取唐宋,對服飾制度作了新的規定。
明代的男子服裝恢復了唐宋的傳統特色,以袍衫為主。
朝服仍然免冠;文武官員祭祀時戴梁冠,穿赤羅衣裳;冠上的梁數及所佩戴的綬分別等級;職官公服穿袍,盤領、右衽、袖寬三尺,用絲或紗等制成。
袍服的顏色有所定制:壹至四品用緋,五至七品用青,八至九品用綠,並按照級別繡織各種紋飾。
常服比較的簡便,壹般由烏紗帽、團領衫及革帶等組成。
明代的婦女主要穿著衫、襖、霞披、裙子等等。
衣服的樣式大多仿自唐宋,恢復了漢族的習俗。
普通的明代婦女的禮服規定只能為紫色粗布,不許有金繡。
袍衫只能用紫、綠等淺色,不許用大紅及黃色。
明代的仕女服飾有禮服和便服之分,禮服為寬大的上衣、大袖衫,便服則合身、窄瘦、修長,以長襖和長裙為主。
這壹時期,雲肩、比甲(長背心)的使用最有特色。
明代仕女穿著崇尚窄瘦合身,壹般是對襟的窄袖羅衫與貼身的百褶裙;明代婦女喜歡將比甲當作外出服穿著,並配以瘦長褲或大口褲。
明代的纏足之風盛行,並以此為美。
服飾多以團花為飾,喜歡紫、綠、桃紅及各種淺淡色,至於大紅、鴉青、黃色等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使用。
8、 清朝時期的服飾
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莊緞
清代的服飾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清代仕女服飾內容主要以旗裝為主,包括:旗袍、大衫、大褂、寬口褲、寬褶裙,等等。
這類服飾多為合領、右衽,領、襟、袖使用寬大的襕邊作為修飾,袖子短而口寬,長及手;袍在身側開高衩,下穿寬口大褲,足穿花盆鞋。
部分清代的服飾沿襲明代的風格,以大褂和大衫為外衣,合領右衽,短袖而寬;下穿寬大的百褶裙,裙長及足,內穿寬口大褲, *** 繡花鞋。
清代的服飾融合漢滿兩族的風格,大襟長褂,以滿族的高領、大襟緣邊、寬口袖、衣長至膝的長褂配合 *** 的發型、長裙、繡花鞋,有時外套長褙子,有明代的遺風。
有些外套坎肩,形式為高領右任、無袖的夾衣,領、襟、衣緣同樣飾有寬大的緣邊,下穿寬口長褲,足穿尖頭繡花鞋。
這些都是清代典型的穿著造型。
9、近代服飾 (西風東漸話變革) --辛亥革命後的服飾
自乾隆之後,西洋商品日漸輸入我國,制裝的外來原材料大大吸引著國內的婦女們,於是在衣著家具上明顯地出現了變化,形成崇尚“新式”、“西式”的風氣。
辛亥革命後,服制形式大變,清代的官吏衣著和頂戴都被淘汰。
最突出的就是剪辮,當時“剪”與“留”,已經成為革新和保守的分水嶺。
剪辮的先行者是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識分子,偏遠鄉村仍不輕易接受。
當時旗人盛裝雖然消失了,但是旗袍仍然存在,女學生中的“藍布大褂”是領銜的式樣,而後日漸流行起來。
由於電影的出現,電影明星成為逐漸顯赫的人物,上海成為中國女裝的大本營,粵裝、港裝成為上海裝的壹個支派。
民國初年女子的生活起了變化,居住在大都市的摩登女子,受外來思潮影響,紛紛走出閨房,奔向社會,投身電影業、商業、手工藝業、做教員、 *** 以至做官吏等,由於此類職業的要求,改裝換容就成為必然之事。
由於城市與外界交往頻繁,因此服裝的款式、材料變化快,而邊遠山區和農村,相比之下幾乎相差 壹百五十年。
比如當上海女子已經開始整燙頭發,足著高跟鞋時,河北的三河縣婦女頭上還戴著三、四百年前的冠子,足下還纏著壹雙“三寸金蓮”;當北平的貴族婦女已經著貼身旗袍之時,在甘肅還有三十年前上海時興過的大鑲滾袖衣。
民國元年 *** 規定了男女禮服的形制,男子有大禮服和常禮服。
大禮服分晝禮服和晚禮服兩種,均采用黑色衣褲和領結。
常禮服有西式和中式兩種,中式即長袍馬褂,女子禮服是身長齊膝,有領,對襟式,裙的前後有鏡面,兩側做襇,兩端有帶結的式樣。
都市女子結婚采用頭披白紗,身著絲織禮服,手持白色花束,舉行"文明"結婚,農家女子仍然穿紅襖戴珠冠,乘坐紅轎,保持著舊式風俗。
民國初年,福建壹些地區甚至還在延用著明代的婚裝,女子頭戴瓦楞帽或方巾,身披霞帔戴珠冠,男人頭戴大禮帽,上綴紅緞辮或紅絲線,這男女二者的裝束實不相稱,與都市的距離也更大。
北伐以後, *** 規定新服制,男子采用中山裝和西裝。
這兩種服式均為外來式樣,在官職人員和知識界比較多用,夏季選用白色,其他季節選用黑色或深色。
長袍馬褂仍然是常服的壹種。
立領、三袋七個扣子的學生裝主要是高等學府的制服。
長袍外加坎肩、馬甲使用也很普遍。
此外上衫下褲或外罩壹條纻裙(圍系式的或長或短的小裙),是鄉間男女的普遍裝束。
女裝在這個時期變化較大,有保留清式偏襟衣褲的;有上衣下裙仿效西式的;學堂中女學生多著偏大襟上衣底襟圓擺,齊肘中袖短衫,黑色綢裙。
社會婦女的常裝仍以旗袍為主,民國廿年以後這種裝束又普遍流行起來。
新裝的總趨勢分兩種類型,壹種是各種素色或者印花面料的曲線長旗袍,特點是在衣邊加鑲條、補花或衣外加套小馬甲和絲質圍巾,另壹種是上衣下裙分開的衣裙式。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於外來商品的進入,西方生活習俗的滲透,國內大城市女子頻繁地出入交際場所,使得社會風氣為之壹變,合體著裝最為突出,洋式衣裙還要配上眼鏡和手表,遮陽傘握在手中,更顯新潮和浪漫。
甌洲和東洋摩登時裝,從短裙、內衣以及色彩等方面影響著國內的女子,仿效的人越來越多。
甚至還出現模仿美國的簡便裝束,愛好運動的女士們多穿紅色鑲銀鈴的百褶裙,並以胸罩代替舊時的肚兜〈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壹種用紅布繡花,並加金銀鏈,掛在頸部的護身衣)。
此外連衣裙〈五十年代蘇聯稱"布拉吉"〉也較為普遍,追其根源,我國古代傳統服式就是上衣下裳的連衣形式,只不過由西方再度傳入則更加簡化和便於活動罷了。
在民國以後的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裘衣仍盛行於富人之家,反毛大衣外用是自古至今的貴重衣物。
清代的“端罩”也是壹種反毛對襟式外衣,其區別在於不是翻領。
“鬥篷”是壹種外出常用的服式,著此裝瀟灑自如,風度翩翩,當時這種鬥篷在上層人士的男子和老年女子中比較流行。
以上服式雖然只有幾種類型,但是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地區差異較大,所以眾多地區的服式可從幾種類型的服式中利用色彩、裝飾、原料的不同,選擇,變異出更多的服式品種來。
皮鞋、提包和傘,都是日本"東洋女"帶進來的。
光緒末年在廣州就已出現過這種裝束,被人們稱為"自由女"裝束,這表示了她們開放的思想和行為。
民國初期開始有壹些人行“文明結婚”、做“文明事業”、成立“小家庭”等,他們所穿的摩登服裝叫"文明裝"。
西方服裝對我國的影響,主要在二戰後的時期。
我國女留學生有不少去甌美名城尋求配偶,於是將東方的裝飾藝術帶向西方,同時又將甌洲的服裝、飾物和化妝品等帶回我國,這些女性自然而然成為外國商品的推銷者和消費者。
時裝的興起,也促進了童裝的發展,迫使不利於兒童身體發育的緊窄小旗袍和短褂改變成適合身體發育的新式童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