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人與水相視。戰國、漢代和唐代是銅鏡發展的三個重要時期。
在許昌博物館三樓的“許州記憶”展廳裏,有壹個名為“鏡中物語”的特殊銅鏡展櫃。這裏展出了十多面珍貴的銅鏡,如隋代的群紋鏡、唐代的鳥紋鏡和宋代的雙鳳紋鏡。它們制作精良,裝飾華麗,銘文豐富,令人嘆為觀止。
眾所周知,人類最早是通過水面的鏡面反射來認識自己的外貌和身材的,但是水面無法隨身攜帶,所以不方便與水相對。青銅器發明後,人們用盛滿水的銅壺拍照。隨著合金技術的出現,開始了用銅和錫或者用銀和鉛制作銅鏡的歷史。
銅鏡作為面器,壹般都是圓形的,正面拋光,背面有紐扣可以佩戴。
商代、西周、春秋時期的銅鏡零星發現。戰國中期,銅鏡開始流行,數量大大增加,制作精美美觀。鏡扣很小,背面用幾何圖案和動物圖案裝飾,沒有銘文。
到了漢代,銅鏡的制作有了質的飛躍,鏡子的使用更加廣泛,銅鏡的制作也非常精良。它的材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為最,鍍金銀,背面金銀,或鑲嵌金銀絲。它的銘文都是吉祥的語句,比如家裏興旺,適合孩子,富有和幸運等。魏晉時期有浮雕畫像鏡和獸鏡。
"當窗戶被雲遮住時,鏡子是黃色的."南北朝民歌《木蘭詞》中,參戰的女將軍穿著軍裝回家,坐在窗前,對著鏡子打扮自己。這裏的鏡子是銅鏡。東晉顧愷之的《女史壹圖》中,也有女史在銅鏡前梳妝打扮的畫面。
隋唐時期,銅鏡的形制更加豐富,打破了傳統的圓形,適應了題材裝飾的變化,出現了葵花形、菱形等花式鏡。制作工藝也更加精致,各種花樣都有。
玻璃誕生於明末,人們開始以玻璃為鏡。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鏡在民間盛行,而銅鏡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從銅鏡的普及程度、鑄造技術、藝術風格和成就來看,戰國、漢代和唐代是銅鏡最重要的三個發展時期。
從65438年到0989年,從臨潁縣收集的海洋動物葡萄紋鏡紋,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被稱為“許多奧秘的鏡子”。
在陳展的古代銅鏡中,有壹面非常華麗的唐代銅鏡——海獸葡萄鏡,它體現了唐代銅鏡鑄造技藝的巔峰。
唐代銅鏡是中國古代銅鏡史上的第三個高峰。海獸葡萄鏡的出現是唐代高浮雕藝術的具體實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美感。
這個在我市采集的海洋動物葡萄紋鏡是1989從臨潁縣采集的。直徑9.5厘米,邊厚1厘米。圓形,龜形紐扣,以高浮雕葡萄紋為主題裝飾,鏡背被凸起的珠飾圈分為兩個區域,內側區域有五種海洋動物和葡萄果實、枝葉;外圍區域有葡萄、小鳥、蝴蝶,整個鏡背圖案看起來華麗復雜。
海獸到底是什麽?為什麽古人會把幾個不相關的動植物聚集在壹面鏡子裏?所表達的寓意是什麽?海獸玻化鏡是唐代銅鏡中最有價值的鏡子。它們的裝飾圖案充滿了神秘感,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有許多奧秘的鏡子”。據考證,“海獸葡萄鏡”之名出自清代梁等人編著的《西青古鏡》,另壹俗名“海馬葡萄鏡”,出自宋代編著的《宣和博古圖》。
關於什麽動物是“海馬”和“海獸”,至今沒有共識。有人說是“海馬”,有人說是“獅子”。清代人註意到銅鏡上的獸“似馬而非馬”,又似虎,故稱“海獸”。銅鏡可以反射光線。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它有辟邪的功能。在銅鏡上雕刻海洋動物,人們相信它的辟邪能力會加倍。至於為什麽把海洋動物和葡萄組合起來作為鏡子的裝飾,至今沒有確切的解釋。有學者認為,酒神崇拜可能起源於古希臘,要表達的形象應該是自然的和諧與美好。有學者認為,葡萄具有多粒的特點,和石榴壹樣,有多子的含義。那些貫穿葡萄的長長的枝條和藤蔓,象征著後代的無盡繁衍。
銅鏡起源於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它的作用不僅僅是照出影子,還是辟邪的法寶和愛的信物。
銅鏡最初是人們用來裝飾面部的日常用具,起源於4000年前的齊家文化。後來銅鏡的作用擴展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被視為辟邪的法寶和愛情的信物。白居易有句詩:“美人與我不願留鏡於框中。”人們喜歡銅鏡,不僅因為其光滑的表面可以反射陰影,還因為背面的主題更具藝術性。無論是幾何紋飾、花鳥蟲魚,還是美麗的神話傳說,都展現了不同時代的世界。
在中國古典小說《西廂記》、《神榜》中,鏡子是用來辟邪的。因為大多數銅鏡都是圓的,像壹輪圓月,有團圓圓滿之意,常被用來象征愛情和婚姻的幸福,從而流傳著“第二次重來”的千古佳話。在古代,互贈銅鏡也很流行。6?李樂之記載,8月5日是唐玄宗的生日,定為“錢球節”,又稱“錢球金鑒節”。這壹天,大臣們會獻上酒和銅鏡慶祝生日,唐玄宗也會給他們銅鏡以示恩寵。這種捐鏡活動被民間模仿,成為壹種高雅的習俗。
唐代海獸玻化鏡不僅具有濃郁的異域色彩,而且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海獸葡萄鏡因其精美的紋飾和豪華的鑄造工藝,被公認為中國古代銅鏡的特色代表,是中國銅鏡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鏡子之壹,是無數銅鏡收藏者和收藏者追捧的對象,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和非凡的魅力。
海獸鏡主要流行於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鏡體較重,壹般由高錫青銅制成。鏡背花紋采用高浮雕技術鑄造,造型生動,立體感強。其形狀以圓形為主,少量為方形和菱形。海洋動物葡萄鏡的大小從直徑幾厘米到30多厘米不等。
值得壹提的是,許昌博物館的展櫃裏有兩個帶把手的銅鏡,相當搶眼。陳介紹,帶柄銅鏡是宋代的產物,突破了中國古代用鈕扣懸掛銅鏡的習慣,成為宋代的壹大特色。帶柄鏡子的大量出現和使用,是制鏡技術的壹次改革和創新,有著深刻的社會需求支撐。在日常生活中,手握鏡子,隨大流,更加方便隨意,深受人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