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體詩可以分為兩類,壹類叫古風,壹類叫近體詩,也就是所謂的格律詩。所謂古風,是針對現代詩的。詩歌的起源非常古老。其實無論是詩歌、文字還是音樂,都和音樂有直接關系。光說文字只是壹部分。
最早的詩集是《詩經》,可以用音樂來唱。所以史書上說“詩言誌,歌常講,聲永恒,法和諧。”意思是,把妳想到的寫下來,給他配樂,然後唱。(註:作曲前記住寫作的順序很重要。這種唱法被後人稱為“雅樂”。那時候所有的詩都會唱,所以還是叫詩。可惜先秦兩漢以後就徹底失傳了。簡單說壹下這個吧。本與題目無關,但有跡可循。
漢武帝時期,樂府開始設置。所以,會唱歌的叫歌,不會唱歌的叫詩。於是,“詩”成了沒有音樂的光棍。詩與歌的決裂,始於這壹代。對了,漢哀帝被樂府廢黜的時候,估計這位同學是因為耳聾生氣了。後人壹般把這壹時期寫的東西稱為“漢魏樂府”。而這首《樂府》,它的音樂方式,也是先寫作,後作曲,它的演唱方式,叫做“純音樂”,和《詩經》裏的“雅樂”有很大的不同。
南北朝時期,南朝浙江人沈約、周青、謝舒發現了漢語的四聲,即“上橫入”。因此,沈約寫了《四聲譜》,創立了“四聲八病”理論,這就是音律理論的起源。但是,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個理論,包括從小接受高等教育的皇帝。例如,喜歡出家的梁武帝·蕭炎不知道四聲是什麽。哦,我猜妳問他佛經,他應該知道,呵呵。有壹次,他問周舍(周青的兒子):“妳寫字的時候註意四聲。什麽事?”周曉磕頭說:“天子是聖人”。這四個字只是四聲,但老小光想在同泰寺出家,問了也懶得知道。
很早就有人說有四聲八病,而這些都是唐代現代詩歌的源頭。從南朝開始,音律論開始興起,到了初唐,隨著杜、沈全起、宋等人的不斷完善,壹種講究平衡對仗的新詩體正式出現,後人稱之為近體詩,或稱格律詩。它把平仄分為四個聲調,平仄為平仄,其他三個為平仄。其基本規律是“壹句之內,平仄相間;兩個句子中,level和level是相對的;兩聯之間,層次感人。”並對尷尬句、孤獨、拯救、對抗等做了詳細的規定。為了區別那些在現代詩之前不太註重格律的詩,稱之為古風。後來朝廷將五言律詩納入科舉,稱為“試帖詩”。可想而知,現代詩壹定是因為出名才流行的。(當然,唐詩的興起也不完全是因為名氣。這裏有壹些隨意的笑話。)對了,杜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但他的孫子大家壹定都很熟悉,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老人杜甫。杜甫教兒子做詩“詩是我家的”,這是真的,不是他吹噓的。因為現代詩是他爺爺創作的。
唐詩也是,先有詞後有樂,這也是詩歌的特點,或者說是國內韻文的特點。既然有國貨,就壹定有“洋貨”。這個“船”的東西就是大家熟悉的宋詞,但這個船是沙漠之舟——駱駝。哦,不知道“慈”當時是不是騎駱駝來中原的。下面就把宋詞拆了吧。
據說從南北朝末期開始,壹些以琵琶為主要樂器的西域樂隊開始像中原壹樣從印度、中亞等地經新疆、河西走廊“流浪”,與中原音樂少量融合後,於隋唐時期定居中原。這群樂隊最早是有樂譜的,只是音樂太單調了,就按照音樂的高低旋律來唱,給這些音樂加了壹些詞,豐富了很多。這群人,為了發展,經常去各大酒席。所以大家都把這種新興的音樂叫做“燕樂”,這是壹個通用詞,意思是“宴席”。說白了就是酒席上的音樂。
因為這個新生事物在文字之前就有了音樂,所以叫做“歌詞”或者“依音填詞”。歌詞其實是按照旋律寫的,而不是按照什麽層次寫的。為了配合旋律,據說隋代就出現了長短不齊的文字。後來,文人逐漸介入這種新的音樂,晚唐的文和韋莊是早期最著名的詞人。文、魏以後,到南唐的朱爾、馮延巳、宋代的晏殊、歐陽修,才逐漸雅化。其中,柳永是壹位致力於長調的詩人。西夏使者說“凡有井者,柳永之詞也。”但由於他的許多詞俗,不為晏殊所欣賞,說明到了晏、柳時期,詞基本上已經完全雅化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