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享有中國苧麻之鄉、川東綠竹之鄉美譽的大竹縣,位於四川東部,達州南部。唐久視元年置縣,縣城竹陽鎮。全縣幅員面積2076平方公裏,耕地93.14萬畝,轄50個鄉鎮、384個行政村,總人口105萬人。200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50億元,全縣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達1.2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66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40元。
大竹轄 竹陽鎮 71561 烏木鎮 18889 楊家鎮 16810 清河鎮 20607 柏林鎮 22427 石河鎮 24124 石橋鋪鎮 25060 觀音鎮 15350 周家鎮 28626 石子鎮 13544 文星鎮 22739 高穴鎮 17793 廟壩鎮 17178 清水鎮 18721 城東鄉 14202 城西鄉18181 竹北鄉 24490 團壩鄉 19223 東柳鄉 20289 朝陽鄉 15419 人和鄉 13844 田壩鄉 8465 中華鄉 10386 黃家鄉 7809 柏家鄉 12256 李家鄉 14994 月華鄉 13603 余家鄉 15001 雙橋鄉 8880 雙拱鄉 12086 二郎鄉 13511 蒲包鄉 4006 永勝鄉 20161 新生鄉 16377 安吉鄉 14123 白壩鄉 17579 雙溪鄉 14010 羅城鄉 10959 高灘鄉 14677 明灘鄉 12572 八渡鄉 12753 西河鄉 9371 中和鄉 9868 天城鄉 14217 揚通鄉 12536 吉星鄉 8681 四合鄉 13633 張家鄉 6765 石龍鄉 9209 童家鄉 14564 神合鄉 10269 媽媽鄉 14910 金雞鄉 11061 五倉鄉 9678 黃灘鄉 8732 牌坊鄉 12838 新橋鄉 10118 姚市鄉 11995 歐家鄉 8256 高家鄉 5979 民主鄉 12103 蓮印鄉 13758 川主鄉 10908
大竹經濟
1 旅遊 : 近日,從達州市旅遊產業推進會上傳來壹則消息:大竹縣朝陽鄉境內成功鉆探出單井日出水量居亞洲第壹的高壓溫泉!為了精心打造好這個寶貴的旅遊資源,大竹縣委、縣政府從重慶引資20億元將其與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百島湖、東湖新區捆綁開發,打造成4A級以上溫泉度假村。
大竹地底下冒出亞洲第壹溫泉
出生大竹縣、剛過而立之年的王洪光是“重慶房地產五十強”企業——重慶金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近年來他在重慶房地產業四處出擊,屢獲成功。這位由竹鄉走出去的巴山漢子時刻心系家鄉,情縈故園,希望能為竹城的發展出壹份力。幾年前,該公司通過市場手段獲得了大竹縣朝陽鄉境內部分地塊的地下探礦權,同時重金招募勘探專家實地考證。經過前期反復勘測、鉆探,最終於2007年9月16日在朝陽鄉玉寧村成功鉆探出了溫泉資源。
該溫泉日平均流量達到了11233立方米,水溫在52攝氏度左右,關井壓力達到了1.5MPA。其出水量之大實屬罕見,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位居亞洲第壹,而是否為世界第壹大溫泉尚有待數據考查。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壹旦數據被確定為世界第壹,他們將積極申報世界吉尼斯記錄。
20億巨資打造“世界溫泉天堂”
不久前,大竹縣政府就朝陽溫泉的開發利用問題,與重慶金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朝陽溫泉開發項目投資意向協議書”,約定由金陽房產獨立投資20億元人民幣開發溫泉項目,以溫泉為主線,包含朝陽溫泉度假城、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區、湖濱溫泉度假城等四個項目。“為了讓家鄉人民見證我們立足竹鄉發展的誠意,我們專門為這個項目在大竹當地成立了壹家公司即四川大竹百島湖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作為金陽房產的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在大竹的投資開發將成總公司今後壹段時間的重點。”金陽房產董事長王洪光說,“我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把這樣寶貴的旅遊資源用好,全力打造‘世界溫泉天堂’,讓它成為比大英死海還要出名的著名景區。”
目前,金陽公司已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項目的設計、評估和籌備。根據協議,項目遠景規劃超過萬畝,壹期用地800余畝。分為三大版塊,壹是在千島湖征地300畝建壹座五星級的朝陽溫泉度假城;二是在東湖新區依托寬闊浩渺的湖景建壹個占地300畝的溫泉小鎮,把10公裏外的朝陽溫泉引至東湖;三是征地200畝對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區進行綜合開發,使其與溫泉項目連為壹體,然後打捆申報國家4A級景區,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可向5A級風景區目標邁進。
科學規劃建設高品位精品旅遊區
大竹縣相關領導介紹說,通過舉辦全市首屆旅遊發展大會和第三屆鄉村旅遊節,大竹旅遊基礎條件不斷完備,形成了以國家3A級景區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清河古鎮、川東北佛教聖地凈土寺等重點景區景點為龍頭的旅遊格局,旅遊產業蓬勃發展。面對“亞洲第壹溫泉”所帶來的巨大商機,大竹縣委、縣政府決定以溫泉為重點,著力打造好“世界溫泉天堂”,引資20億元對項目進行整體開發,目前該項目進展順利,年內即可開工建設。
大竹教育
大竹中學:四川省大竹中學,創建於1918年,是壹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著名學府。1918年春,縣人王星垣以原風鳴書院改設的縣立高等小學堂為校址,創辦大竹中學,首任校長陳步武。1949年12月大竹解放,縣人民政府接管學校。1950年5月,大竹縣立女子中學並入竹中,學校更名為川東區大竹縣第壹中學,私立風鳴中學、群力中學停辦,並入竹中,11月學校被定為川東區重點中學。學校六十年代獲國務院嘉獎,1978年被確定為四川省十所重點學校之壹,1981年被確定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並於1994年復查驗收合格,2001年11月,原四川省大竹師範學校並入大竹中學,翻開了大竹中學校史新的壹頁,2002年7月學校被確定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如今是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學校現有宜綠面積19188m2,已綠化面積19188m2,綠化覆蓋率為100%;校園綠化覆蓋面積為28216m2,綠化覆蓋率為64.8%。2002年3月學校被省教廳、省綠化委員會命名為四川省“綠色示範學校”,2002年10月學校被省環境保護局、省教育廳命名為四川省“綠色學校”。
學校基本形成了十大綠化園區: 壹 是校門入口區右側環林孔唐烈士紀 念碑的約272 M2 的臘梅園;二是左側繞 閱報亭的約238m2的桂花園;三是位於辦公樓前、教學樓之間的約1020m2規則式花園;四是圖書樓前成“7”字形排列的約305m2桃花園;五是藝術樓前用名貴花木點綴的約1308 m2草坪;六是文昌閣的面積約為1506 m2的香樟林;七是環繞運 動場、教學區、生活區的綠化帶;八是面積約1206 m2樓頂花 園;九是面積為2428 m2的立體綠化;十是面積為7.8畝的苗圃等。這十大綠化園區的建成,真正使學校成了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學校雄偉壯觀的圖書電教樓、教學樓、實驗樓、藝術樓、辦公樓、男女生宿舍、多功能大禮堂寬敞明亮,排列有序,林蔭道、花圃、種植園、現代雕塑、紀念碑、綠草坪、噴水池落落大方,相映成趣。運動場、健身房、室內燈光球場、排練廳、琴房、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電化教室、電視演播廳、視聽室、美術室等教學設施配套完善,功能齊全。
學校教育教學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1、初中生畢業合格率100%,升學率100%;高中畢業生合格率98%以上,高考上線率年年穩定在80%以上,連續多年居達州市之首,四川省前茅;2、2002年高考,達州市文、理科狀元雙雙花落竹中,有四位同學獲得單科第壹;高考上重點線211人,上本科線568人,上省定錄取控制線817人,均居達州市第壹。2003年高考再創新的輝煌:學校今年參加高考992人,全部上省定專科參考線,上線率100%,其中文科204人,理科788人,居達州市各校之首;高考總分600分以上的6人,占達州市600分以上總人數的30%;高考文理科總分550以上的62人,超過其他縣(區)550分以上的人數,居達州市各校之首;高考上重點線263人,比上壹年凈增52人,居達州市各校之首;本科上線741人(不含藝體生),上線率達74.6%,居達州市之首。學校1978年以來,***向高校輸送新生11000余名。
大竹二中:大竹縣第二中學創建於1958年,坐落在縣城東南的文昌巷,學校綠樹成蔭,環境優美,鳥語花香,是讀書求學的好地方。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勤奮,求實,和諧,創新”為校訓,以“教學生做人,育學生成才”為育人理念,堅持依法治校,科研興校,管理強校,改革促質量,藝體創特色,探索出了壹條“全面育人,因材施教,凸顯特色”的辦學新路,建校以來,學校培養高初中生畢業生16000余人,其中有留學博士研究生陳隆基,留美博士研究生吳小春,飛行員歐敬儒,李明發,四川省舉重金牌獲得者黃蘭,全國舉重冠軍蔣名貴,著名演員趙毅等,榮登縣級以上黨政部門表彰,表揚40余次。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學校領導班子更加團結務實,勤政廉潔,銳意進取,與時俱進,堅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統領學校工作全局,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縣委十壹屆五次全會精神,緊扣教育局“四大目標”和發展思想。強化管理,提升形象,若幹實幹,謀求發展,努力實現新的跨越。
暢遊大海,二中是妳起航的港灣;
翺翔藍天,二中是妳振翅的山巔;
茁壯成長,二中是妳快樂的沃土;
奔向未來,二中是妳理想的起點。
大竹縣職業中學:四川省大竹縣職業中學位於大竹縣竹陽鎮青年路,是國家重點職業中學、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全國英語等級考試考點學校、四川省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等級鑒定點、四川省再就業培訓基地、達州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達州市職業技能鑒定站、大竹縣名學校、大竹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提出“誠信做人、勤懇做事、博學強技、敬業創新”的育人目標,形成“就業升學兩條路”的育人模式。學校建立了校園網、寬帶接入互聯網、多媒體網絡教室有學生電腦180臺。機械、電子、旅遊、音樂、美術等專業設施設備壹應俱全。
學校現有65個教學班,在校生近4000人。開設有計算機、電子、機械、數控、建築、財經、文秘、旅遊、藝術、涉外英語九大專業類十余個專業。同時舉辦有計算機、電工、焊工、餐飲服務、賓館服務、現代酒店管理、家政服務、美術裝潢、音樂舞蹈等專業短期培訓。學校實施分層教學,抓好職高生對口升學和就業培訓工作。學校堅持職教辦學方向,緊跟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全面構建人才成長立交橋,開拓國際、國內就業市場,學生就業率98%。涉外英語專業八名學生到柬埔寨、澳門等地工作。2000年以來,連續6年高考升學人數及升學率逐年攀升,2005年438人參考,438人上線,其中本科123人,升學率100%,位居達州市對口高職升學第壹名。
區位優越。國道318線、210線縱橫交錯,達渝高速公路貫通全境,縣城西至襄渝線渠縣火車站40公裏,北至達縣火車站60公裏、達縣機場70公裏,南至重慶江北機場130公裏,東至梁平機場90公裏、萬州港176公裏,形成半小時達州、1小時重慶、3小時成都通達格局,成為川、渝、鄂、陜的物資集散地和川東北地區的商貿中心。
資源豐富。農業資源特色突出。苧麻種植面積30萬畝、年產量4.5萬噸,居全國之首。竹面積40萬畝,其中成片白夾竹達20萬畝,居全省首位,活立竹蓄量達84萬噸。礦產資源豐富多樣。原煤總儲量為1.63億噸,天然氣蘊藏量約600億立方米,碳酸鍶礦儲量達148萬噸,石灰石儲量豐富。旅遊資源瑰麗多彩。境內有水天壹色的百島湖五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有“世界少有、中國稀有”的中歐結合式建築群清河古鎮,有曲徑通幽、險象環生的“三國故道”,有品位富集的川東第壹流地熱溫泉等景觀。
發展強勁。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30:38:32。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全縣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52戶、個體工商戶1.34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的51.3%。工業經濟跨越發展。成功引進了玖源化工等外來投資企業,川電、金橋、川環、大楓樹等骨幹企業發展良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86億元、利稅1.27億元,分別增長40.5%、49.9%;工業規劃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壹步完善,入駐企業16戶。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糧食基礎地位得以鞏固,農業生產穩步增長,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全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達110個,專業合作組織達313個;勞務輸轉能力增強,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940元,增加385元。城市經濟健康發展。加大經營城市力度,實現收入2.5億元;城鄉市場繁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6億元;旅遊業發展迅速,實現收入1.85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69億元,“1小時大竹”工程進展順利,新增通公路村69個,龍潭水庫大壩工程竣工,庫區移民工作基本完成,26座小二型病險水庫整治工作全面啟動,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大竹方言與普通話相比較
1、鼻音(n)和邊音(L)不分,在普通話裏,鼻音n和邊音l兩個聲第是兩 個不同的音,大竹方音把這兩個聲每都讀成L了。如南瓜-藍天;女客-旅客,男子-籃子;濃重-隆重。
2、卷舌音(zh、ch、sh)和平音(z、c、s)不分。大竹方言中沒有zh、ch、sh這三個聲母,把普通話中分別讀作zh、ch、sh和z、c、s兩組聲母的字,都讀成z、c、s,如主力-阻力,中子-宗旨,初步-粗步,木柴-木材,師長-司長,詩人-私人,收集-搜集。
3、舌根音(h)和唇齒音(F)不分,大竹方言中,有壹部分h聲母打頭字音讀成F聲母的字音。如開荒-開Fang,黃紙-fang止,工會-工Fei,回家-Fei家、飛機-hui機。
4、舌面前面音(j、q、x)打頭的字音讀作舌根音(g、k、h)打頭的字音。這是保留了部份中古音的緣故。如上街、解放、敲門、鹹菜、孩子。
5、e和o不分,在大竹方言裏中,有壹部分字音把普通話的e讀成o韻,如鴿子go子、唱歌-唱go、上課-上ko、科學-ko學。
6、前鼻音(en、in)後鼻音不分,大竹方言把普通話的eng韻字讀成en、ing韻字讀成in。如崩潰、士兵、北京、增產。
7、大竹方言的調類和普通話的相同,都是4個音調,但調值不壹樣。依據五度標記法同普通話比較,第壹聲是壹致的,都是55調。第二聲普通話為35調,大竹方言為21調。第三聲普通話為214調,大竹方音為42調。第四聲調值相同,第二聲21調應讀作35調,即為普通話第二聲,第三聲42調提高再降到底為51調即為普通話第四聲,第四聲214調,同普通話第三聲調值相同,反讀作普通話第三聲即可。
詞法
重疊式名詞 盆-盆盆兒 杯-杯杯兒 櫃子-櫃櫃兒 凳子-凳凳兒
重疊式動詞 笑扯笑扯 勁蹦勁蹦 猴跳舞跳
語素顛倒 公雞-雞公 母雞-雞母 熱鬧-鬧熱
壹、部位稱謂
頭:腦殼; 後腦勺:後腦啄;鼻子:鼻孔;臉面:臉包兒;胳脯:手桿;手肘: 倒拐子;背部:背殼殼;臀部:勾子;骨頭:kao老二;腳腕:頸頸兒;絡腮胡:掛兒胡,竄臉胡;拳頭:砣子,錠砣老二;膝蓋:克膝頭,克膝波踝;小腿:;連二桿,連巴肚子。
二.天象稱謂
星:天星子 正午:對火晌午;冰雹:雪彈子;冰:凝冰。
三、事物稱呼
被子:鋪;蚊帳:罩子;雨傘:撐花;鐵罐:鼎罐;斧頭:開山;撮箕:鴛箕;肉:嘎嘎;上面:高頭;底下:那個透腳;山那邊:埂那邊;吃飯:契飯;這個:正個、眾個的;那個:羅個,那歪。
四、畜禽稱呼
雞:牲口;小雞:雞崽崽:母豬:窩豬;公牛:牯牛;母牛;公狗:伢狗;母狗:草狗;蚯蚓:曲鱔;蟑螂:偷沒婆;晴蜓:洋丁丁;蜘蛛:波絲;蛤蟆:癩格寶;青蛙:喀馬;鰱魚:鰱巴郎;雞蛋:餑餑;蠅:飯蚊子。
五、壹般稱呼
完結:煞割;吵架:割孽:打架:打捶;試壹試:告壹告;開玩笑:測壇子;謝謝;勞慰;吹牛:沖殼子;騙子:麻子;項用:關火;軟和:粑和;價廉:相因;怎麽辦:啷個弄;壹會兒:壹哈哈;糾纏不休:羅連人;倒黴:背時;丟臉:臊皮;大方:舍得;別客氣:不要架勢;經常:扯常;惹了妳;如何:啷個、啷門的;何事:啥子;粑場合:卵的;很甜:抿甜;清甜;邋遢:挖抓、派乃、樓凈。
業績喜人。在2004年“西部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排序中,由上年第53位躍升至44位。先後被授予全國“雙擁”模範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和四川省小康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稱號。
前景輝煌。在新壹輪跨越式發展中,全縣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和市第二次黨代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先進性教育”為抓手,堅持“依托成達、融入重慶、錯位發展,強工興農、重城活商、富民強縣”的新跨越思路,以建成“中國苧麻產業集群地”、建成“川東煤氣化工基地”、構建“中等城市基本框架”、打造“特色產業化鄉鎮”、建成“四川經濟文化強縣”為目標,創新貫徹宏觀調控政策,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促進投入增加、經濟增長、就業增多、群眾增收,加快和諧社會動力促進體系、產業競爭體系、城鄉互動體系、智力支持體系、人文保障體系和公***服務體系建設,加速大竹縣跨越式發展步伐,積極構建竹鄉和諧社會!
當前,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正立足大竹,背靠達州,面向重慶,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大力實施"1234"發展戰略,即建設壹個經濟中心(縣城竹陽鎮)、發展兩條經濟走廊(依托國道210、318線的兩條經濟帶)、開發三大經濟類區(淺丘平壩、深丘、低山)、構建四大個私經濟示範片(以石橋鋪鎮、廟壩鎮、周家鎮、余家月華鎮四個省級試點小集鎮為核心),形成覆蓋全縣城鄉的經濟發展大網絡。穩定發展第壹產業,加快發展第二產業,優先發展第三產業,突破性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努力把大竹建設成為川東地區的經濟強縣。
二、日本本州西部中國地方的城市。屬廣島縣。人口3.4萬(1986)。傳統的造紙工業有300年的歷史。1869—1925年迅速發展。三十年代人造絲廠建立。曾為海軍重要基地。1954年設市。化學工業占市工業產值77%。其他為造紙、金屬加工、化纖等。西鄰巖國(山口縣),形成大竹巖國工業地區。
2021年1月,大竹縣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名單。
2021年1月,中央文明辦確定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大竹縣上榜。
2019年3月,大竹縣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川陜片區)。
2018年10月,大竹縣入選2018西部百強縣市排行榜,位列第50名。
2018年2月,大竹縣上榜2017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017年12月,大竹縣上榜2017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魅力示範縣。
2005年,大竹縣位列2005年度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縣第6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