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汽車文化要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深入研究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元素。
《易經》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強調“器載道”。這裏所說的“道”,是指傳統文化元素中的思想精神層面。為了在現代汽車設計中充分利用傳統文化元素,我們首先要深刻理解傳統文化元素作為指導思想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和精神內涵,同時根據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設計。
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中國人信奉的人生哲學。它提倡正直、平和,不卑不亢,不偏不倚,剛正不阿,追求與周圍人和事的和諧狀態。受“中庸”思想的影響,相對而言,中國大多數人更喜歡外觀圓滑適中、誇張與克制統壹、比例均衡、色彩沈穩淡雅、造型誇張、個性強烈的產品,而這些產品通常不受市場歡迎。比如在車型上,中國人相對推崇三廂車,認為三廂車前後對稱,有頭有尾,穩重大氣,開出去更有尊嚴,這也符合中國人做事有頭有尾,完成得好的文化特點和價值觀。【2】此外,中國人更註重家庭,與家人壹起出行或希望獲得更大的乘坐和攜帶空間也是購買轎車時更重要的因素。
吉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常常通過諧音、比喻、類比、象征等手段表達對幸福和美好的追求。人和事物的命名是吉祥文化的重要體現,汽車的命名也不例外。“名字不對,就不可能了。”中外汽車廠商都希望新車在投放國內市場時,能獲得壹個好聽、朗朗上口的中文名,同時也力求在車名中蘊含中國文化元素,讓人細細品味其中的深刻內涵。吉利、富康、寶來、凱越、途安、接君、程靜、尊馳等許多代表好運和幸福的詞匯被用來命名汽車。寶馬在中國的名字早期被翻譯成“拜耳”,不叫“寶馬”。90年代初更名為“寶馬”,既符合寶馬汽車的豪華風格,也符合中國的傳統稱謂。同時發音與寶馬相差不大,很容易讓人想起宋代辛棄疾的詩化名句:“寶馬雕車滿路,鳳笛鳴,玉壺亮,魚舞通宵?”音譯和意譯的結合是絕配,從中可以看出汽車的中文命名是非常成功的,吉祥文化對其有著重要的影響。
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較晚,作為壹個農業大國起家的國家,這沒什麽好羞愧的。文化不是壹天兩天的事情。擔心和生氣是沒有用的。道家思想在這裏比較貼切:順其自然。
汽車文化不是由任何人設計的,
也不能由壹項國家政策來指導。環顧世界,所謂汽車歷史悠久的國家,都經歷了幾十年、上百年的沈澱,汽車發展史與工業發展史、社會進步史息息相關。當年外國給慈禧汽車,被視為妖怪,老太太更願意做奴隸的寵物,壹下子把中國汽車文化的啟蒙和發展耽誤了壹個世紀。
汽車文化是不能進口的。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汽車文化,這其實和這個國家的地理和政策有關系。美國為什麽能產生皮卡文化?美國人不缺汽油,講究實用。如果這個東西在中國,當然是已經在中國了。皮卡還是作為小型拖拉機拉貨的。如果妳花幾十萬買壹架猛禽,肯定會有很多人罵妳傻。
汽車文化需要太多的條件,現在我們不具備這些條件。比如高度發達的汽車工業、人們理性的購車方式、成熟的汽車市場、自主的汽車設計產業、先進的汽車科研成果等。這些東西是汽車文化發展的基礎。說白了,汽車文化首先要有妳自己的車,能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妳認為它能形成中國特色的汽車文化嗎?怎麽能壹邊喝洋酒壹邊玩中國的醉狂?
中國現在沒有汽車文化,過幾年也不會有汽車文化。沒有辦法。在時間面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汽車文化是需要沈澱的,任何壹個不把汽車當回事、不認真生產汽車的民族和國家談汽車文化都是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