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城市發展以保護歷史文化與人民幸福的關系

城市發展以保護歷史文化與人民幸福的關系

 壹個城市自從它產生的那壹刻起就是不斷演變和發展的。而城市的歷史文化保護是力求在發展中對歷史街區、歷史建築和傳統民居等進行修復和控制,因此在城市的演變過程中。保護和發展成了壹對不可避免的矛盾體。如何處理好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保護的關系已經成了現今城市保護與更新的重要課題之壹。我們在處理二者關系的時候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兩者之間的矛盾並非簡單的對立和沖突.而是既對立又統壹的辨證矛盾關系。通過采取積極的手段和科學合理的方式使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與發展達到和諧統壹的動態平衡。

2城市歷史文化保護源於城市發展

城市的發展從城市起源的時候就壹直未曾停息過.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說:“壹個人不能兩次踏進同壹條河”,同樣。壹個人也不可能兩次走進同壹個城市。正是因為城市是這樣壹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才使得城市歷史文化保護成為可能和必要.城市的歷史文化環境就產生於城市過去發展的痕跡之中。試想壹個永遠靜止的、沒有時間空間變化的城市(雖然這樣的城市不可能存在)。既沒有歷史可言,也就更不存在歷史文化環境的保護了城市的產生和演變是壹個動態的、復雜的過程,城市在這個過程中經歷著無數的滄桑變幻。而每~個變化都顯示著城市的發展是具有延續性的。歷史保護就是這種延續性的主觀表現。也就是通過人為的手段來保證城市發展中文化及精神的延續。因而從這個角度出發。城市的歷史文化保護源於城市發展的延續性

3城市歷史文化保護是城市發展的需要

城市是人類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它本身既是壹個過程又是壹種文化現象。保護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環境,保存街巷空間的記憶。保持城市景觀的時間和空間的延續性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需要.也是連續世世代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的精神紐帶.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社會結構、價值觀念不可能產生像技術發展那樣快的改變。城市的社會、文化、環境等方面需要~定程度的延續性。城市的歷史保護“不只是為了過去而過去。而是為了現在而尊重過去”。壹個長久保持的記憶將超出記憶的領域而形成地方精神的統壹和延續,促進城市精神的形成和發展。

城市的文化遺產是壹種無可替代的社會、文化和經濟資源。資源分為“可再生“與“不可再生“兩類,而再生的意義包括“繁殖“與”再循環”。再循環使用舊建築,有利於減少資源使用量和殘余物排放。改善城市環境,保護生物圈。正因為如此。歷史建築、歷史環境也成為可以再開發、再利用的潛在資源。

另外,舊建築和環境中儲存著能量。新建建築將使這些材料和資源被耗散,帶來材料上的浪費。而且舊區在開發中被夷為平地。舊的居民壹般處於貧困的邊緣,不得不被安置到遙遠的城市的邊緣區,增加了城市基礎建設的成本。同時,在原地新建的摩天大樓能耗基本上是傳統建築能耗的4倍。因此保護歷史文化環境從宏觀上來說為城市節約了能源和資源。歷史文化環境在旅遊觀光活動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同樣不可忽視。適當的旅遊開發。良好的城市定位和宣傳可以為城市帶來新的活力

開發歷史環境的旅遊資源壹般有兩種:壹是舉辦活動.即按照古老傳統,每年在壹定時候舉辦民風民俗活動。以此吸引遊客。還有壹種是以歷史文化環境吸引遊客參觀文物古跡、古建。觀賞地域風光,了解風土人情、風俗習慣,並以此來帶動旅遊業

前者如老北京廟會。濰坊風箏節等。以重慶磁器口街區為例,重慶磁器口老街利用街區的歷史條件,連續舉辦廟會活動。在春節期間成為重慶遊客們旅遊的好去處,為城市人們的節El增添了新的旅遊項目。除此之外,磁器口舉辦的民族樂曲表演活動也成為當地的壹大特色,特別受到外地遊客的歡迎。

後者比較突出的例子有雲南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在1996年以前壹直陷入保護不利的困境。民居建築破敗不堪。大型古建淪為機關大院,古城的發展陷入死角。1996年。麗江大地震之後。政府和民間投資捐助4億多資金進行古城修復。不僅修復了重要的古建。而且還對古城的歷史環境、古街區進行了整治。自此。麗江成為了全國古鎮遊的熱點,也是雲南省旅遊線路的中心.旅遊經濟成為當地主要的經濟來源

由此可見,歷史文化的保護可以帶動城市旅遊業的發展,為地方帶來經濟收益當今世界.全球化已成為國家或地區發展必須要考慮的背景,它給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等交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但是同時也帶來挑戰。

從文化方面看。文化的發展有“趨同”之勢,但是這種趨同並非對每種文化都是平等的,往往表現為弱勢文化受到強勢文化的激烈沖擊。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加強地方文化特色,增加城市文化活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沒有明確的保護歷史文化的意識,沒有發展方向。就會顯得被動,喪失競爭力。

4正確平衡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保護的關系

城市中保護、更新和再開發三部分是不斷變化、交替進行的。也是城市基本而持續的生長活動。好的城市規劃設計應該取得同壹時代多樣性和同壹性的均衡,使城市能夠協調***生。有機成長。片面鼓勵新形式的開發而犧牲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或者過分強調保護舊建築而犧牲城市的舒適性和創新性都是不應該的。

近二十年以來。我國的城市發生著急劇的變化。騰飛的中國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城市記憶的保留.許多地方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在更新中把原先的歷史建築和街區完全推倒重建.造成原來具有悠久歷史並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逐漸失去了記憶。城市差異越來越少,面貌卻越來越趨壹致近幾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需求從物質的層面向更高的精神層面提升。人們逐漸認識到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城市中不可再生的資源.是城市精神和傳統文化延續的物質基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註。

但是在高速發展的城市中.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必然面臨很多的困境。從過去的經驗和國外成功的例子我們發現。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搞好城市的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必須要政府、專家和公眾的***同參與。政府通過立法、執法和行政的手段規範城市發展和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同時通過行政手段,以異地補償等方式.使地方歷史文化保護與更新項目達成經濟上的良性運作。而專業人士應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使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工作得到技術上的支撐。並保證保護工作嚴謹、細致地完成。同時。作為城市居住的主體。公眾有權參與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並且通過有效的組織手段監督政府和專家的作為,提供廣泛意見。從當今的發展情況看,我們同樣還{_}要廣大房地產企業的責任感。也就是說,企業應把保護城市歷史文化資源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把延續歷史文脈、彰顯城市個性保持城市肌理作為判斷壹個項目是番成功的重要標準。只有當我們同時具備了政府的規範、專家的技術、公眾的參與、開發商的責任,才能保證不因為發展中的失誤而導致歷史文化的缺失,在發展中做好歷史文化保護的工作。

壹個歷史階段城市風貌特征的形成.與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科學技術水平密切相關。壹些城市或地區雖然不具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其產生和發展具有時代特色和風貌,從發展的觀點看,這樣的城市也具有歷史文化保護的意義。歷史文化保護也應該具有發展觀,體現出不同時代的特征。比如在中國改革開放背景下誕生的深圳,雖然歷史很短,但其規劃理念、城市功能、空間形象和發展速度等,都體現出我國改革開放形勢下新興城市的時代特征。這樣的城市在百年之後,有可能會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史上重要的代表。成為具有研究價值的歷史名城。

還有壹些城市或地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保留著各異的城市記憶,在歷史文化保護中也應該以發展的觀點。體現出多元化的時代特征。比如哈爾濱的花園街,雖然是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建設的俄羅斯農莊式街區.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壹個多世紀的變遷中。原來的街區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殖民地時期建築.還有解放前後修建供紅軍辦公用的房屋.甚至壹些解放後修建的具有蘇聯時期建築風格的紅磚房。這些建築保留了各個發展時期歷史的痕跡。再現了不同階段的歷史信息。在做規劃的時候除了保留俄羅斯農莊式建築。還應對其他時期的建築都進行整治、保護,使各個階段的風格都得以體現.保證地方記憶的完整延續和文化的多元性。

歷史文化保護“主要是指對現有的美好的城市環境予以保護,但在保持其原有特點和規模的條件下,可以對它作些修改、重建或使其現代化。”由此可見,真正的保護本身就需要與發展相協調.它的目的並不是要重現已逝去的舊時風貌。而是要保留現存的美好環境。避免具有吸引力的生活場所遭受不適當的改變和破壞,防止社會生活頻繁、過度變遷,實現社會穩定和持續的發展。’所以說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應該以動態、全面的方式進行。做到以下幾點。立足於為了今天和明天的發展而尊重過去。

(1)積極動態的保護。歷史保護規劃應該作為總體規劃的壹個有機部分。與城市的整體發展相協調,在總體規劃、城市設計中充分註意保護歷史文化傳統.維護並發揚城市的格局特色,而不該以消極、靜態的方式把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僅僅看作是以保護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及其環境為主的專項規劃。

(2)全面復合性的保護。應該認識到歷史文化保護不僅是城市中的壹個文物古建的保護,還包括對城市經濟、社會和文化結構中各種積極因素的保護與利用。全面地分析城市的結構,找到值得保護的對象,使其得到有效的保護,才能使潛在的經濟效益得到發揮,從而有利於城市的長遠發展。

(3)避免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理論與實踐脫節。壹是指理論沒有超前性,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城市發展:二是指理論對規劃、建設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未能深入研究:三是規劃與建設備行其是。壹旦基礎理論不能指導實踐,必然導致保護規劃與實際發展建設脫節

  • 上一篇:哪些行業更有可能實現年薪百萬以上?
  • 下一篇:如何用英語介紹古代旅遊景點如何用英語介紹古代旅遊景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