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最經典的句子 (壹)
1、"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弟子規》
2、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
3、"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6、"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
7、智者千慮,必有壹失;愚者千慮,必有壹得。--《史記》
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9、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1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12、功不可以虛成,名不可以偽立。--《答賓戲》
1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4、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15、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1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17、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
18、管中窺豹,時見壹斑。--《晉書》
1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誌》
2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2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22、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23、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24、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2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對聯》
26、"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27、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28、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29、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3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國學最經典的句子 (二)
1、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3、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
6、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老子》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8、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11、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
12、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誌》
1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
1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18、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19、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
20、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論語》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23、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2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25、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
26、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27、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經》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0、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31、不積跬(kuǐ)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2、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孔子家語·六本》
33、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史記陳涉世家》
3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36、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37、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寅,壹家之計在於和,壹生之計在於勤。
38、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論語子罕》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40、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
41、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宋朱熹讀書之要》
4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
43、行成於思,毀於隨。--唐·韓愈《進學解》
44、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46、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
47、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4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49、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 《戰國策》
50、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51、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孝經。天子章》
5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風相鼠》
5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誌》
54、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5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選自韓愈《師說》
56、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
57、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
5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醜》
59、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60、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61、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6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63、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格言連璧》
64、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65、報國之心,死而後已。
6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
6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68、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69、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壹室乎?
70、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71、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72、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
7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
74、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7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7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77、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78、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79、見侮而不鬥,辱也。
80、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
81、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82、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三國誌》
8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8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85、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實學者,必不誇學。--《格言連璧》
8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8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89、智者千慮,必有壹失;愚者千慮,必有壹得。--《史記》
9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9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9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9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94、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95、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清《增廣賢文》
9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97、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98、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9、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10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102、魚離水則鱗枯,心離書則神索。
10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
104、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05、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106、哀哀父母,生我劬(qú ,過分勞苦)勞。
10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醜》
108、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109、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110、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禮記》
1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112、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13、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114、多行不義必自斃。
115、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漢書》
116、管中窺豹,時見壹斑。 --《晉書》
117、日日行不怕千萬裏,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118、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119、聞過怒 聞譽樂 損友來 益友卻--《弟子規》
國學最經典的句子 (三)
1、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晨。(南朝蕭鐸
2、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勵誌名言 )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5、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餞別校書叔雲)
6、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蔔居)
8、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10、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11、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1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論語子罕)
1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唐元稹離思)
14、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
1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歌頭)
17、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1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20、誌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21、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唐李商隱)
2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2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宋蘇軾)
2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唐劉禹錫陋室銘)
2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26、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淩滄海。 (唐李白江上吟)
2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28、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宋李清照如夢令)
29、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30、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宋蘇軾冬景)
31、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3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33、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34、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35、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宋王安石)
36、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3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38、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宋朱淑真生查子)
39、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40、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41、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4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43、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44、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45、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唐李商隱)
4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47、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劉禹錫秋詞)
48、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4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5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5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52、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53、人固有壹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5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5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56、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5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範仲淹嶽陽樓記)
58、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9、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6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6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陰)
6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唐韓愈進學解)
63、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64、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唐李商隱無題)
65、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66、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6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68、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唐白居易長恨歌)
69、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70、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嶽)
7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7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73、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74、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75、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宋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76、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77、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元行沖傳)
78、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7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80、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雕。(後漢書王霸傳)
81、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誌)
8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83、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國)
8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宋蘇軾)
8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86、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87、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88、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宋陸遊)
89、智者千慮,必有壹失;愚者千慮,必有壹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90、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史記陳涉世家)
91、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宋朱熹讀書之要)
9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93、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 (唐賈島劍客)
9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9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96、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97、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98、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99、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100、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10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0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0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醜)
10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105、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106、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0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108、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10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110、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11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11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
114、沈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11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116、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唐李白上李邕)
11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19、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戀花)
120、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番滋味在心頭。(五代李煜烏夜
12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22、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
12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124、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12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唐李商隱無題)
126、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唐僧雲覽)
127、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唐李商隱錦瑟)
12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12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13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
13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陸遊病起書懷)
132、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唐劉禹錫浪淘沙)
13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3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135、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36、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風相鼠)
137、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138、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139、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
140、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14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42、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143、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144、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4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146、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47、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14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