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以來的民族人口政策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人口繁榮政策階段(1950-1970)。新中國成立之初,少數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有的出現負增長,人口不斷減少,甚至瀕臨滅絕。此外,壹些少數民族地區仍處於傳統經濟或原始經濟,民族經濟的發展和家庭生活的改善依賴於強壯勞動力的數量。這已成為制定人口繁榮政策的基礎。國家大力實施後,民族人口由1953的下降趨勢得到扭轉,進入緩慢增長期,60年代中期出現自然增長率較高的大發展時期。
2、醞釀和準備計劃生育階段(1971-1981年)。從1971開始,全國大力廣泛開展漢族計劃生育工作。中央政府對少數民族壹直采取“排除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直到1980,少數民族婦女總和生育率為4.49,比漢族高69.43%。
3.適當放寬生育政策階段(198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以1982批準的第六個五年計劃指出:“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也要實行計劃生育,並根據各地區的經濟、自然和人口狀況,制定計劃生育工作規劃。”1984年4月中央批準的關於計劃生育精神的報告中說:“可以考慮少數民族的生育政策。對於1000萬人口以下的民族,允許壹對夫婦生育二胎,個人可以生育三個孩子,但不能生育四個……”
原則
1.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時間: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對漢族來說,是從70年代開始)。
2、節育數量:
根據不同民族和民族地區的人口數量、人口分布、自然生活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區別對待。計劃生育在兩種情況下實施。
第壹種:1萬人口以上的少數民族地區提倡壹對夫婦生育壹個孩子,嚴格控制二胎,堅決杜絕多胎生育。
第二種:人口在1,000萬以下的少數民族,允許生二胎,個人可以生三胎,不允許生四胎。
3.但由於各少數民族的具體情況不同,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時,個人也可以生育四個孩子,甚至少數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也不實行計劃生育。
4、結婚年齡:
由於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在人口、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特殊差異,婚姻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可以根據當地民族婚姻和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壹些變通的或者補充的規定。例如,新疆、內蒙古和西藏都將女性的最低結婚年齡改為18,男性為20歲。
區域政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生育政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五個自治區和雲南、貴州、青海等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省份的計劃生育政策。
內蒙古自治區規定:蒙古族公民,壹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非城鎮戶口的蒙古族公民,經批準可以生育第三個子女。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公民提倡優生優育,少生孩子;需要節育的,應當提供技術服務。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公民只能生育兩個子女,不允許生育第三個子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規定,壹對城鎮少數民族居民夫婦只允許生育兩個孩子,壹對少數民族農牧民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孩子。符合壹定條件的可以再生壹個孩子。
廣西壯族自治區規定,夫妻雙方均為瑤族、苗族、侗族、仡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彜族、水族、仫佬族等人口在1000萬以下的少數民族的,經批準可以安排有計劃地生育第二個子女,但生育間隔不得少於四周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規定,職工、城鎮居民、農民,夫妻雙方或壹方為少數民族的,可以生育兩個子女;壹些山區縣的少數民族農民可以生三個孩子。
西藏自治區規定,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幹部、工人和城鎮居民,鼓勵壹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農牧區少數民族農牧民只提倡優生、晚婚、晚育,不限制生育數量;如果有自願計劃生育的,給予技術指導。
雲南、貴州、青海三省的壹般規定是:少數民族可以生育兩個孩子;有特殊情況的少數民族農牧民被批準多生1個孩子。對於總人口較少的民族群體,生育指標沒有限制。
(2)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浙江、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甘肅等省的計劃生育政策。
這些地方都有少數民族聚居區和自治州或縣,壹般規定少數民族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如吉林省規定,夫妻雙方均為少數民族的,允許生育兩個子女,生育間隔為四年;如果夫妻壹方是少數民族,允許生育兩個孩子,間隔8年。浙江省規定,夫妻雙方均為少數民族,經批準可按計劃生育生育二胎;夫妻雙方均為農業戶口的農漁民,且其中壹方為少數民族且具有兩代以上戶籍的,經批準可按計劃生育生育二胎。
(3)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蘇、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陜西等省(市)的計劃生育政策。
這些省(市)是少數民族散居地區,在制定計劃生育政策時考慮到了少數民族的特殊情況。北京、天津、上海直轄市規定,符合壹定條件的少數民族可以生育二孩;其他省份規定,夫妻雙方均為少數民族的,可以生育兩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