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中的勾皴染點擦是山水畫中的基本技法。實際上可以理解為中國畫家運用毛筆的方法,也就是因毛筆而產生的用筆、用墨的技法。
壹、勾。先以淡墨勾描出物象輪廓,然後著色,最後依形象需要用重墨或濃色。
通過對線條的起、行、收的練習,掌握線條運行的基本規律,準確把握指、腕、肘的運行方向和力度,靈活運用各種頓挫、轉折、提案。用線勾出山體外形大體輪廓或山石主要脈絡結構。
二、皴。中國畫技法名。是表現山石、峰巒和樹身表皮的脈絡紋理的畫法。畫時先勾出輪廓,再用淡幹墨側筆而畫。
在確定山體巖石主要脈絡結構的基礎上,用幹、濕、濃、淡、粗、細、長、短、不同筆法皴出凹凸、明暗、質感和立體感。
三、染。同時用色筆和水筆,先著色筆,再用水筆把顏色烘染開,使其色調漸淡或漸濃的筆法,壹般有四種不同的染法:套染、點染、罩染、接染。
用淡墨分染山石明暗凹凸,以豐富其質感和立體感。為增強畫面的氣韻和整體效果,可將畫稿噴濕,在用淡墨烘染,尤其煙雲、戀、層次更適宜此法。
四、點。點用筆要輕靈,古人形容為“如蜻蜓點水”,在紙上輕輕壹啄,迅速提起。用墨要富於變化,苔點密集的地方要濃濃淡淡,蒼蒼茫茫,表現出豐富的筆墨內容。
是墨稿將近完成時為豐富畫面或彌補敗筆之處。用重墨點苔,點“醒”和調整。點苔是用以展現樹林苔草,點苔有重墨點苔和彩墨點苔。重墨點苔適宜點在巖面結構的暗凹處或突出山石的要害處,彩點苔多用於秋季和春季。
五、擦。運用擦筆須不見筆,它的作用是補勾、皴的不足,或使皴筆渾成,增加過渡墨跡。
為增強山石渾厚、蒼潤之感,壹般采用軟、松、破、禿之筆。蘸幹、淡墨擦山石的亮面,或蘸幹淡墨擦山石的陰面。“擦”不用線而是用枯、破筆側峰擦面。若從畫面效果出發,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凹皺浮擦法”其效果既豐富又有質感。
擴展資料:
筆法是由行筆而形成的。行筆包括起筆、運筆、收筆三個部分,起筆和收筆逆入藏鋒、自然含蓄,行筆要有力度。用筆要意在筆先,以意使筆才能因意成象,筆自動人之處在於有意趣。
筆要有力度,古人稱筆 “力透紙背”、“骨法用筆”、“力能扛鼎”,就是強調用筆的功力,力度與方式,所以用筆要全神貫註、凝神靜氣、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氣力由心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筆端紙上,於是使產生了具有節奏和韻律、奇趣橫生的用筆。
運筆有中鋒、側鋒、逆鋒、拖筆、散鋒等區別,以中鋒用筆最重要,它是筆法的骨。
筆鋒可分中、側、逆、拖、散數種。
中鋒用筆。握筆較直,使筆頭中間有力,筆鋒基本上在筆痕的中央,筆痕呈圓柱形。
側鋒用筆。筆鋒略向左右傾斜,使筆尖、筆腰同時壹側著力,筆痕變化較多,有時出現壹面光壹面成鋸齒形的效果,能同時表現線與面。
逆鋒用筆。將筆頭倒逆而行。順筆作畫時,筆根在前,筆尖尾隨;逆鋒用筆則相反,筆尖在前,筆根尾隨,自上而下,自右而左逆毛而行,具有蒼勁、古拙的效果。
拖鋒用筆。拖鋒也叫拖筆、露鋒。筆頭側臥於畫面,順毛而行,筆痕舒展流暢,自然松動。
散鋒用筆。筆毛散開而筆痕豐富虛靈、輕松飄逸、面積較大,皴擦點簇常用散鋒。
五代荊浩在《筆法記》中提出:“凡筆有四勢,謂筋、骨、肉、氣。筆絕而不斷謂之筋,起伏成實謂之肉,生死剛正謂之骨,跡畫不改謂之氣。”
古人總結了用筆的幾種特點:
1.平,如“錐劃沙”,力量勻實,不結不滯,只有控制住筆,線才能平實有力。
2.圓,如“折釵股”,豐腴,光滑圓潤,圓轉有力,富於彈性,轉折自如,剛柔相濟,富於彈性而有力量。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積點成線,不漂不浮,象刻進墻皮,沈穩有力。線條是高度控制,行處皆留,意到筆隨。宋郭熙說:“壹種使筆,不可反為筆使;壹種用墨,不可反為墨用。筆與墨,人之淺近事,二物且不知所以操縱,又焉得成絕妙也哉?”
4.重,如“高山墜石”,下筆就有力量,筆的壓力要大,要壓得住紙,充滿力量,力透紙背,入木三分。
5.變,如“百川歸海”、“驚蛇入草”。
百度百科-國畫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