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介於“青年”和“老年”之間,沒有明確的年齡劃分,壹般指45歲到59歲。
青年的定義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新年齡劃分,年輕人的年齡上限提高到了44歲。
從1995到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估計數從1026萬增加到1066萬,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從18.1%下降到17.6%。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中的年輕人比例將繼續下降至13.2%,15-44歲的年輕人總數將為165438+7600萬。
擴展數據:
對象研究壹直是青年研究的重要領域,摸清青年群體在社會各領域的特點和發展狀況是青年研究的基礎。其中,獨生子女研究、青年工人研究、農村青年研究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始終占據著焦點位置,保持著學術熱情。
1,年輕的獨生子女
作為世界上獨壹無二的人口政策,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註。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人口學、體育學等學科都對此進行了研究。在獨生子女研究的30年間,形成了三個典型的分析框架:政策論證框架、個人主義框架(微觀框架)和社會結構框架(宏觀框架)。
在政策論證的框架下,主要有獨生子女政策的必要性、獨生子女及其家庭的優勢、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獨生子女政策的完善等問題。個人主義框架往往從獨生子女及其家庭的角度進行討論和分析,側重於獨生子女的人格發展、心理健康、社會化、身體發育、消費行為、教育、婚姻和生育等方面。
社會結構的框架與個人主義的框架形成了鮮明的對立,個人主義的框架仍然關註獨生子女現象,但討論的是社會結構。“現代化進程”、“社會轉型”、“社會保障制度”等壹系列宏觀詞匯常被用來解釋獨生子女現象,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在獨生子女研究的前期,政策論證的框架和個人主義平分秋色;中期以後,個人主義框架占絕對優勢;21世紀以來,社會結構框架迅速擴大,獨生子女研究被納入宏大的社會轉型過程研究。
2.職業青年
職業青年是指憑技能求職的白領或藍領青年。過去很長壹段時間,學術界將其分為青年工人和青年知識分子兩大群體。
對青年工人的研究已經從多方位的考察轉向單向度的關註。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對青年工人的所有趨勢都充滿了興趣。然而,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盡管研究者們仍然對青年工人的階級意識、權利意識和維權能力充滿興趣,但他們仍然轉向對其消費狀況的研究。
相反,在20世紀80年代,對知識分子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追溯和描述他們的思想信仰,探討如何做好知識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分子的價值和力量被發現和挖掘,他們開始被賦予國家和民族的歷史使命。因此,全面分析和研究當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現狀和特點已成為學術熱點。
自20世紀90年代末“白領”這個外來詞流行以來,學術界對青年知識分子和青年工人的研究已經被對“白領”和“藍領”的分析所取代。
正是因為這樣的研究趨勢,才使得“青年工人”和“青年知識分子”這兩種類型被融合起來,納入對職業青年的統壹關註。然而,當人們使用“藍領”、“白領”這些概念工具時,群體的政治意義已經不再那麽重要,而其作為壹個消費階層的生活方式和職業風格成為了重點。
3.農村青年
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農村青年約占中國青年總人口的壹半。如此龐大的農村青年群體的生存與發展,直接影響著國家和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農村青年實際上包括兩種情況:壹種是戶籍為農業戶口,在農村居住半年以上的青年;
另壹類是登記農業戶口,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青年。這兩類農村青年在現實生活中面臨著壹些共同的問題,但又各有特點。對於不同類型的農村青年,研究者有不同的研究視角、內容和側重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內學術界對農村青年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壹階段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研究者大多側重於分析改革開放後農村青年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農村青年勞動力的轉移。
第二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今,隨著“三農”問題上升為政治問題,農村青年研究異常活躍。除了傳統的研究課題,農村青年的政治社會化、流動青年的保護和社會支持、農村青年的違法犯罪行為等都成為呈現和解讀的熱點。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中年
?百度百科-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