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點:正月初壹早餐,溫州人喜歡吃松糕(壹種炊蒸而成的甜年糕)。吃時,把松糕切成薄片,再將醬油肉中的肥肉也切成薄片,嵌在兩片松糕之間,吃起來甜中帶鹹,別有風味。也有吃湯圓,或者煮壹碗粉絲,上面放壹個煮熟的蛋。這些食物均含"年年高"、"團圓"的象征意義。有的人家以過年飯雜煮,兼吃搗糕和松糕。在平陽,吃年糕和湯圓,有的先喝紅糖湯,後加面和雞蛋;在泰順,主婦沏糖茶,蒸糖糕,端出菜頭(鹽漬蘿蔔)給合家"嘴頭甜,彩頭好"。惟樂清雁蕩壹帶,則吃棕子。除夕夜,每家要煮壹鍋米粽,等歲首之日早起,全家食用。據說,吃粽子有兩義,壹是因為粽和"宗"同音,取懷念祖宗之意;二是因為粽又和"中"字同音,取功名得中之意。在樂清,壹般人家用紅棗、柿餅、湯圓。在樂清白石鎮,初壹晚餐吃湯包、糊邋羹、狀元糕。入睡時,床前擺鞋,求天宮賜福。在市區春節期間,客來有獻元寶茶的習俗,即在茶中放兩枚鮮橄欖,不僅茶味清香,旦見在黃綠色茶湯中漂浮著橄欖,形如元寶,俗稱"元寶茶",含新年吉祥、發財的彩頭。點心有用圓眼肉或蓮子、紅棗,也有肉丸、雞蛋加粉絲的。
在市區春節期間,客來有獻元寶茶的習俗
拜年:初壹晨起,先在家內,晚輩按序向長輩叩拜行禮,稱"拜年"。從初二起,鄰裏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如相遇於途,長揖道賀(今點頭握手問好),也有彼此合掌胸口稱"拜年"。到各家登門互賀新喜,亦叫"拜年"、"拜歲"。先是下輩出門到長輩家拜年,然後平輩回拜,則稱"回年"。新婚夫婦初到嶽家拜年,稱"拜頭年",後輩到喪事人家拜年稱"拜新年"。
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壹不走親戚。拜年時間壹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在蒼南,叫"探正月",到壹般親戚家裏去,都要帶禮品。50年代以前,農產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有的印有祝賀新年的花邊字樣),故稱"紙蓬包",又名"高包"、"紅包"。每包裝禮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則根據所走的親戚情況所定。舊時南貨店,每逢春節,買紅包的人特多。從十二月二十起,每晚9時後,店員們就忙著包紅包到深夜,每人還能吃上壹碗芥菜炒年糕當夜餐。生意好的話,要包到元宵節之後。有的店在壹個紅包內只裝二十多個紅棗。說來可笑,經過東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後,包破了,包中紅棗被孩子們挖個洞摸著吃了,有時只剩壹個,還在送來送去。
在永嘉楠溪江中下遊壹帶,在剛結婚的第壹個春節,女婿到嶽父母家拜年,要做米餅,俗叫"送上門餅"。用白米磨粉炊熟,放在石臼裏搗膩,揉成米塊,然後放在木雕成的模具內,印成壹個個圓而扁的米餅,正面有圖案,如雙仙和合、劉海獻錢、狀元象等人物。數量要做壹擔,約50雙到100雙。除此以外,還要有豬肉、松糕、長壽面(索面)等。
在文成,拜年叫"貌年"。舊時,如帶來滿周歲的小孩去"貌"外婆外公,壹般擇三、六、九之日,謂之"三六九無忌"。出門時,在小孩眉心及鼻尖上畫上朱紅或黑墨,意避"小鬼"沖犯。正月初四,民間大都不出行,不幹活,因與"死"諧音,說閩南話的人,對正月初九有忌。因"九"與"狗"諧音。
在樂清,初壹不出本地探親訪友。白溪等地連初二也列為禁忌的日子,如有入鄉不問俗者貿然登門,必將受到當面指責。初三起,未望"年夜"的挑著金盒去望嶽父母、舅父母、幹父母,兼行拜年,俗稱"望正月"。禮物以松糕或搗糕為主,其次為魚、肉和荔枝、魁圓等的紅封元寶紙包,習俗規定老親四樣,新親六樣。上述被望的(包括望年夜的)長輩親戚,壹般都在燈期開始前回拜,倘婿、甥、幹兒的祖父母、父母已作古,則可遣兒子前去。凡正月第壹次探親訪友,不論輩分高低,都要攜帶紅封紙包兩個;被探望者必須泡茶、煮點心,或設宴款待,否則,習俗都認為是失禮。在平陽,外甥第壹次回外婆家拜年,外婆家有送小牛犢的。
在洞頭,同樣是女兒回娘家,則要提"紅桶"給父母親,以示孝敬。所謂"紅桶",是指雕花或紅漆的小木桶,裏面裝著熟食,還有用大魚大肉為佐料制成的面食或糯米飯,壹般在2.5-5公斤左右。俗語雲:"生兒魂幡竿,生女紅桶寶"。意思是說,生下兒子,死後有人披麻戴孝,送喪時舉魂幡;生下女兒,正月有"紅桶"孝敬。70年代以後,提紅桶的習俗基本消失,"紙蓬包"也絕跡了,取而代之的送酒、肉和罐頭等食品。
春節期間,對來拜年的親友,主家大多要留飲擺酒款待,俗稱"叫新年酒",即春宴,也有專門設酒宴邀請親友歡飲的。壹般酒菜都比較豐盛。如果親友帶著16歲(虛齡)以下的兒女來,那麽,就要給這些孩子壓歲錢,稱為"壓肚兜"。親友離去時,都要有回禮,壹般是糖果、糕點、荸薺等。舊俗,若拜年不去,是斷親的表示,所以有些老親(上代親戚)下輩要輪流去拜年,四季八節沒有往來的老親,惟春節時壹定要去拜拜年。
廳房布置:元旦日,有錢人家在中堂上,高掛赤金壽屏(家有長壽老人才可)或大幅書畫,屏前有長條桌,左端萬年青,綴以紅花,右端置壹個精細雕刻的插屏,中間或擺時鐘,或擺大元寶。左右有壹對大錫臺(有的重百余斤,高與人齊),插上大蠟燭。長條桌前排列兩張方桌,兩邊除同樣陳列大錫臺、大蠟燭外,還有壹對明角燈(俗稱"堂燈"),兩桌中間又有個大元寶(用壹鬥糯米和紅糖制成),插銀花,纏彩紅,上放幾個橫柑,象征財源進門。另外則陳列若幹江西窯的花盆,上植各種花卉,如梅花、丁香、水仙、佛指甲之類,在花盆上貼著寫有"吉利"兩字的紅紙條,在長條桌和方桌前面,掛著刺繡的大紅緞桌圍,左右兩角配置雕刻精細的金漆欄幹,中堂兩旁掛滿書畫。兩邊排列大坐椅和茶幾,披上大紅緞繡的椅披,幾上放置幾碟茶點。如客來,分賓主就坐,除供茶點外,有以漆繪木盤托江西茶盞進茶或蓮子、桂圓等點心,也有湯圓、紅棗。這日,連房間裏的床帷、床額、被褥之類,都洗滌換新,連梳妝臺及鏡子,都披上綢緞繡花的鏡蓋,所有的梁上、檐上了階沿上面,都掛起美麗的宮燈,只有前梁上掛著兩對紅紗燈,以示隆重。
新春開筆:讀書人用大紅紙,書寫吉利辭名,或"壹年四季,讀書大吉"這類,這叫"新春開筆",也有寫比較長的,如"新春開筆,大吉大利。壹年四季,萬事如意。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六畜興旺,五谷豐登。家門清吉,人口康寧。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寫好後,貼在板壁上。會賦詩的人,則觸景生情,做幾首新自勉的詩。
擺元寶:每戶人家用紅糖和糯米、秈米制成大小元寶,取招財進寶之意,凡是家中用於貯藏物件的地方,如谷倉、米缸、書櫥、箱籠、衣櫃、抽屜、壇罐等等,都放上壹個小元寶。
穿新衣:初壹日,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送舊迎新之意。舊時,富紳、富戶呢毛綢緞穿戴壹新;貧戶所穿即使是粗布舊衣,也都整齊清潔,異於平日,以應新春吉日。兒童穿大紅色衣服,年輕婦女當然滿身紅艷,連老婦也系著大紅裙,因為民間以紅色象征吉祥。小兒平時禁忌穿鮮艷衣服,今天卻是例外,有在紅衣外罩網衣,佩戴虎爪,有的人家還在小兒的腰帶上,掛上小刀劍、貝殼、木刻或銅刻的八卦,是"抵禦邪惡"的意思。現在人們在穿著上已起了很大變化,顏色、樣式、質料更為鮮艷多彩,並向高水平發展。但穿新衣迎新年這壹點是不變的。
出行:正月初壹出門,要選方向。先在竈神前燒香,然後拿壹空鍋,中放壹勺,用力旋轉,根據最後停下的柄首所指方向,由壹人持剪前去,然後聽見和記住遇見第壹人所講之話,以剪裁之(虛擬動作),意即取其壹半,歸來占蔔,這叫"香蔔",俗叫"蔔剪聽"。
喜口彩:每逢過年,溫州壹帶民間喜討口彩,只準講吉利話,忌講不吉利話。"親戚酬酢,吉語生馨,即歲時送禮亦必加太平錢、萬年青柏等事,否則指為壹祥。"(清孫同元《永嘉聞見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