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城市濱水綠地景觀環境工程設計

城市濱水綠地景觀環境工程設計

濱水綠地是壹個城市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城市濱水區是典型的生態交錯帶,位於水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的交界處,具有兩棲性特征,受兩種生態系統的影響,表現出生態多樣性[3]。具有凈化空氣、凈化汙水、涵養水源、改善小氣候環境的生態功能。它是城市的生態之肺,是城市生態綠色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也是市民休息、娛樂、遊覽的理想場所,屬於受到人類活動強烈幹擾的自然生態系統。

目前,大多數城市的濱水綠地改造仍側重於水系的壹些基本功能,如防洪、航運、灌溉等。對於城市水系,采取偷工減料取直、硬化護坡、修築河堤等措施。對市民的遊憩需求和景觀生態功能考慮不夠。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濱水綠地的遊憩功能和生態功能,處理好二者之間的矛盾,是濱水綠地景觀設計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本文以中汾涇濱水綠地景觀設計為例,分析了城市濱水綠地景觀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1,項目背景及概述

中汾涇是浦東新區的壹條支流,規劃為二級河流,無通航要求。中粉井(三林塘港至川洋河)整治河段位於林三世博家園地塊西側,河道緊鄰釜山路及沿線林三北港景觀,長約2.3km,東側距城市次幹道釜山路約15m,最寬處56m。除華夏西路林三北港段外,沿河無護岸結構,基本為自然斜坡。河道兩岸部分地區雜草叢生,部分堤岸坍塌,造成了嚴重的水汙染,急需重建。

2.設計構思

中粉井綜合整治是以迎接2010世博會為契機,消除原有河道的黑臭現象,還予公眾。水清岸綠,風景秀麗,人水和諧?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目標。?溝通水系,引水,截汙,造水景,改善生態?,是浦東新區河道整治?壹般政策?。

在中汾涇的東側是林三世博家園。世博園規劃是什麽概念?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貫穿的理念是:和諧城市。因此,本次中芬景的景觀綜合提升設計依然延續了這壹理念:

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通過人性化的休閑、活動和親水空間的塑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人與自然的和諧:保留和利用原有的優勢植物資源,減少對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摒棄過度人工的綠化形式,吸收傳統造園藝術的精華,模擬自然構建穩定的植物群落,讓植物自然快樂地生長,創造更加宜人的現代城市生活濱水景觀。

歷史與未來的和諧:保護和恢復綠地原有的古跡(貞節牌坊),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3.設計原則

3.1防洪、生態、景觀多功能考慮。

由於很多城市對工業和生活汙水管理不嚴格,直接排入城市內部河流,使得原本清澈的河水變得?黑水河?,陰溝。河道綜合整治除滿足防洪功能要求外,還包括改善水質、消除黑臭、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增加濱水綠地的遊憩和景觀功能、提升周邊地區形象等要求。

3.2突出地方魅力和景觀個性。

發掘地域地理、文化和植物特色,並通過景觀手法加以表現,對提高城市濱水綠地的活力、趣味性和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中汾涇濱水綠地的環境景觀設計應充分體現上海城市、沿海城市和浦東新區的地方特色。在利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巧妙地將城市、道路、綠地的景觀有機地融合在壹起,用簡潔的造園手法營造出環境優雅、明亮清新、景觀豐富、適宜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濱水綠地。

3.3植物造景,實現可持續發展。

城市濱水綠地的生態和景觀功能主要是通過植物來實現的。濱水綠地是壹種具有豐富自然地貌特征的景觀綠地。自然狀態下的濱河帶往往表現為物種豐富、結構復雜的自然群落形式。因此,在設計中應以植物造景為主,以景觀生態學原理為基礎,模擬自然河流的生態群落結構,以鄉土樹種為主,堅持適地適樹和生物多樣性原則,增加景觀異質性,創造穩定的植物群落,恢復城市濱水綠地退化的自然生態功能,實現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3.4以人為本,生態優先

濱水綠地的壹個重要功能是為市民提供壹個舒適、安全、宜人的親水、健身、觀光、娛樂場所,增進市民之間的人際交往。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濱水綠地的另壹個重要生態功能,即凈化空氣、凈化汙水、涵養水源、改善小氣候環境,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濱水綠地景觀設計應該堅持什麽?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在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前提下。強調自然生態的保護和延續,不能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來達到發展的目的。在滿足市民生活和娛樂需求的同時,盡量減少人類活動對城市濱水綠地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的幹擾,維護生態平衡,進而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

4.設計理念

4.1景觀空間序列設計

濱水綠地是壹條線性的景觀生態廊道,利用蜿蜒的觀光步道將壹個個景觀空間串聯起來,通過虛實、開放、封閉的空間變化設計,形成多個觀光空間單元,從而達到改變景觀空間序列的效果:

1)空地親水平臺、廣場、砂石河灘

在相鄰的居民區設置親水平臺,以小廣場為景觀節點,在人群相對較少的區域設置礫石河灘,吸引居民在水中嬉戲玩鬧,也是欣賞風景的壹道風景線。設計間距約300~400m,步行時間約4~5分鐘(根據步行速度)。

2)疏林、草地和倒影的半開放空間

在水邊種植枝條挺拔的水杉和落羽杉混交林,郁閉度控制在0.4-0.6之間,營造壹個安靜的休息和思考的空間,具有壹定的空間封閉感;同時,濱水植物會在逆光的方向在水中形成倒影。另壹邊,仿佛水中的倒影搖曳、蕩漾、依稀模糊,會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影橫,水淺,黃昏飄香。意境。

3)密閉空間內的密林和林蔭小道

通過喬木和灌木的群落組合形成茂密的森林,郁閉度控制在0.7以上,減少了人類活動的範圍,為野生動物和昆蟲提供了優良的棲息地。隨著地勢的起伏在森林裏安排蜿蜒的步伐,形成蜿蜒的小道,求?漫步林中,探索曲徑通幽之地?狂熱的興趣。

4.2環境保護和生態設計

水質是濱水綠地發展的關鍵,城市濱水綠地的發展需要從河流清潔和水質凈化入手。目前,利用濱水植物治理水汙染的技術在我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無錫長廣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就是壹個成功的例子。計劃通過低保育和非結構性手段,改善長廣溪水系及其周邊地區的水質,過濾和排放雨水和洪水,創造獨特的水系生態系統,保持可持續發展。2007年,它獲得了加拿大風景園林學會的最高榮譽國家獎。與普通汙水處理廠相比,這種通過濕地植物系統吸收、過濾、降解水中汙染物來凈化和改善水質的方法,具有成本低、長效、多效的特點。常用的濕地植物有:蘆葦、菖蒲、香蒲、荷花、荸薺、澤瀉、蔥、茭白、睡蓮、白毛藤、蒲桃等。

植物和動物是構建和恢復濱水綠地生態系統的主要因素。本次設計對原有植物資源進行了深入調查,盡量減少對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保留和利用原有的優勢植物資源。

咨詢相關水務部門後,在三林塘港口口附近建設生態保護島?鳥島?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寬度10~20m,面積約2300m2。同時引入自然植被元素,模擬自然植物群落,構建復合生態環境,滿足鳥類、昆蟲的食、住、藏等需求,力求通過自然蜿蜒的海岸線和豐富的植物種類,營造出優美的景觀。水森林?。在設計過程中,我們也向壹些專家咨詢了當地的主要鳥類、昆蟲種類和喜歡的植物,設計了壹些吸引鳥類、蜜源和水生植物,吸引各種鳥類和昆蟲棲息。所選用的植物有樟樹、樸樹、桑樹、櫻桃、女貞、沙拐棗、黃連木、串葉莢蒾、枸骨、烏桕、火棘、枸杞、枇杷、八角、海桐、南天竹、石榴、胡頹子、香蒲、蔥等。

5.特定設計

5.1護岸設計

1)護岸斷面形式設計

采用透水性自然緩坡護岸。由於目前土質較差,為防止護岸被流水沖刷坍塌,設計了混凝土導梁保護護岸,頂部標高控制在恒定水位線以下,既保證了河岸具有壹定的抗洪能力,又保證了河岸與水體之間的水分交換和調節。

?山無石不怪,水無石不清?沿河岸線撒壹些園藝景觀石,種植壹些水生、濕生植物來軟化剛性護岸,也能起到很好的景觀效果。

2)護岸平面線型的優化

規劃的河道順直,缺乏自然河道的美感。壹方面,在親水平臺處局部調整河岸線;另壹方面,通過水邊植被的密集種植和園藝景觀石的隨意擺放,弱化和軟化了筆直僵硬的河岸線,使其更加自然和柔美。

5.2地形設計

采用微地形處理,增加垂直視覺的節奏變化。觀光路線隨著地形起伏而變化。為保證行走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園路最大縱坡控制在8%以內,濱水護岸最大坡度控制在40%以內。

5.3親水平臺設計

親水平臺的設計既要滿足人們的親水需求,又要保證安全性。由於水位變化較大,親水平臺的水面附近設計了多個臺階,以適應不同水位的變化,並在水面設置了人性化的警示標誌。

6.裝置設計

6.1植物群落設計

通過水生、濕地和林地植物群落的組合設計,喬、灌、草的組合,形成多層次、交叉鑲嵌、物種豐富的生態景觀帶,增強了景觀的異質性,提高了抵禦外界破壞和幹擾的能力,有利於生態系統的恢復和形成。

6.2森林邊緣線和林冠線的設計

通過不同特色群落的組合和空間的開合,形成各種進退有序、疏密有致的小空間和變化豐富、意境優美的森林邊緣線。

濱水綠地景觀是帶狀的景觀帶,通過不同形態、高矮物種的組合和地勢的起伏,可以形成優美的林冠線。

6.3季節性景觀設計

根據上海綠地的GIS數據,上海各類綠地中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的比例約為1∶1,季相景觀不夠豐富。本次設計增加了落葉樹的比例,常綠樹與落葉樹的設計比例為1:2。選擇秋色葉樹烏桕、海濱木槿為特色樹種,營造特色秋季景觀,同時也兼顧其他季相景觀,合理配置壹些觀花、觀葉、觀果、香花、蜜源、誘鳥等植物,形成豐富的季相景觀。

6.4植物品種的選擇

主要選擇鄉土樹種,如:香樟、垂柳、水杉、烏桕、楓楊、桂花、蚊蛾、香泡、苦楝;同時,壹些新的優良苗木,如皂莢、海濱芙蓉、細葉芒、牛鞭草、杏、蛇莓等。,也作了適當的介紹。

臨水種植的樹木必須具有壹定的抗水防潮能力,樹木主要選擇垂柳、池杉、楓楊、櫸樹等。耐水性強;水生和濕生植物選自蟬、茭白、菖蒲、香蒲、毛竹、毛竹、珍珠菜等。

7.結論

城市濱水綠地景觀設計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涉及的內容很廣。它涉及植物學、生態學、生物學、行為心理學、美學、經濟學等學科,有時還需要協調航運、河道整治、植被和動物棲息地保護、水質凈化、建築和城市設計。如何在滿足防洪、航運、灌溉等壹些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濱水綠地的遊憩和生態功能?以人為本,生態優先?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探索、研究和完善。

  • 上一篇:關於春節的短句
  • 下一篇:歷久彌新的蘇-27“家族”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