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壯族服裝起源

壯族服裝起源

回答:壯族服飾中被稱為“鏡面青天衣”的起源

壯族,本是壹個民族統壹的稱呼。但近年來壹些從事民族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又以各地壯族居民的服飾顏色來稱呼,如頻頻出現在報紙、刊物上的廣西那坡縣的黑衣壯、廣西龍州的藍衣壯。若以此來區分,武鳴壯族則應稱為藍衣壯。武鳴藍衣壯的傳統服飾顏色的主要色調是藍色,在染制的過程中,聰明勤勞的壯族婦女,將布料精細加工,達到藍而發亮反光如鏡的程度,縫制好的服裝,壯話稱為“buh ndongq(壯文)”,譯成漢語的意思是“發亮的衣服”。被今廣西研究壯族文學史的專家、學者稱為“清末廣西壯族詩家、文學家”的武鳴鳳林人韋豐華,在他所著的《今是山房吟余瑣記》壹書中,將武鳴壯族這壹特有的服飾稱為“鏡面青天衣”(古人作詩,青藍同壹,實為深藍色)。

“鏡面青天衣”起源於何時,其歷史淵源已無從考證,但其制作的過程、工藝,在民間仍有所流傳。其主要過程是:每年春季,農家用壹小塊地種植藍靛,夏末砍收,打碎加水搗成藍靛漿,過濾沈澱成濃濃的藍靛濃漿,留作染料備用。過去,沒有像現在的機器紡織的布料,只有自種棉花,婦女紡紗,用小型木制的簡單機器織出白色的布,俗稱“土布”,布幅寬度壹般是1-1.5市尺,最寬為2市尺。秋季,天高氣爽時,則開始染布。將壹定量的藍靛濃漿放入大水缸中,用熱水按壹定的比例稀釋攪勻,將土布放入染缸中並不斷攪拌,使布著色均勻,然後取出,拿到河、溝水中輕輕搖動漂洗,後在樹蔭下晾幹,絕忌陽光爆曬。如此反復染、晾壹二十次以至三十次,土布染上了厚厚的壹層藍靛。然後,上山找回壹種壯話稱為“漿樹”的樹葉。“漿樹”的中藥名叫青凡來、四眼草,或俗稱“鬼畫符”。“漿樹”葉放入鍋中加水煮沸,經過濾去渣,再加入適量牛膠煮成稍有粘度的稀糊狀樹漿,倒入染缸中,把染好色的布放進缸中,不斷攪動,壯話叫“上漿”,缸中的布著漿均勻後取出,稍晾至半幹,再拿到河、溝邊去漂洗,漂洗時只能在水中將布攪動,絕忌搓洗,以洗掉多余的漿水,使布平滑,最後取回晾幹。這壹復雜過程,今廣西壯族文學史學界稱為清末壯族詩人、夏黃人黃彥坊有《嶺山女工詠》詩記曰:“寒閨隱隱壹燈紅,十歲嬌娃學女工;玉手纖纖偏耐冷,扯棉聲徹竹籬東。”(原註:扯棉花紡紗);“密縷拖來十丈鮮,深更紮紮未應眠;嬌兒慎莫須啼抱,待制衣服好拜年”(原註:織布);“伊詳江山去娉婷,洗出藍花湛壹汀;十五女郎?F染布,斜陽低處鬥紅青”(原詩註:染布者,撈出河中洗之,曬幹復染後,卻用樹皮紅者濃煎染之,即成深青,揚赤者最貴)。布料上漿晾幹後,拿到村邊備有的平滑石板上,逐段鋪上,村中女伴自然來幫忙,三、四人持木杵,如打鐵狀輪流反復舂打,村頭發出“咚、叮、嗒、當”的響聲,節奏頗為悠揚,逐段將布全條打得平滑、發亮、反光。將舂好的布,量體裁制衣服,黃彥坊詩曰:“嬌兒瑟縮怯風來,啼索新衣向母催;我是女兒無尺寸,度而長短稱身裁。”衣服的式樣,大致是仿唐裝,男上衣前面開衣襟縫上紐扣,女上衣為包胸腹大襟右肩前連腋下縫上紐扣,全部手工針縫,紐扣亦全是布條扭結而成。清朝乾隆六年(公遠1741年)的《武緣縣誌》說:“男衣短窄,女衣不掩膝,長裙細褶;褲子全是寬褲頭、寬褲腳。”當然,男裝布料也不壹定加工得那麽精細,也只染壹二次而已。女裝裁縫好後,嫁衣還要繡花。壹般壯家姑娘,年制壹兩套,富足之家年制3-5套。節日匯集,尤其在歌圩上,人群中藍光閃亮,陽光反射時,更是壹番亮麗。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鏡面青天衣”因穿著密不透風,熱天使人難熬,加上制作費工費時,隨著機織布大量上市,價格適宜,這壹傳統服飾逐步消失。20世紀五、六十年代,縣東部羅波、陸斡、兩江、馬頭及西部靈馬尚有部分流行,七十年代全縣基本消失,代之以市場銷售的時裝。今只有縣文物管理所、伊嶺巖風景區管理處收集得數套,用作文物收藏、展出。(慧萍 慶勛)

  • 上一篇:Pop廣告設計海報——手繪POP海報制作的六個步驟和技巧
  • 下一篇:大學社團成員招募計劃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