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壯族的起源

壯族的起源

壯族是中國最大的民族,主要生活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分布在廣東、湖南、貴州和四川省。壯族的名稱來源於壹些壯族人自稱的“布莊”。此外,還有自稱布農、布圖、布樣、班布、布約、布那、農安、布片、土老、臯蘭、布滿、布代、布民、布龍、不動等20余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僰族。1965根據提議,經國務院批準,將“通”改為“莊”。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壯族人口為16178811。壯族人使用壯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系壯傣語支。南宋時,有方塊字組成的白話文。當地的民間文字使用不廣泛,能用的人很少。它們多用於書寫地名、編纂民歌和記筆記。1955年,國家幫助壯族創造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壯語,並得到推廣。1982年適當修改,推廣壯語。壯族是壹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民族。壯族是從中國古代越人的壹個分支發展而來的。它與周豐時期的甌、駱越,漢唐時期的遼、李、鳥胡,宋代以後的銅人、土人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秦朝勢力進入嶺南之前,居住在嶺南(今兩廣)的主要有Xi甌和駱越兩個民族,隸屬百越系,是壯族的先民。從出土文物來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壯族先民就已經廣泛使用青銅器,這些金屬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隨著私有財產的產生和發展,壯族社會的原始無產階級公社進入了奴隸社會。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六國後,派魏圖穗率領50萬大軍,分五路向嶺南進軍。秦軍打敗Xi甌人,統壹嶺南,建立桂林、南海、湘鄉三縣,置於中央集權制度的統治之下。他還派監工陸在廣西修建靈渠,把湘江和漓江連接起來,把長江和珠江連接起來。然後,大量漢人從中原遷來。在與歐、駱等越人的交往和通婚過程中,這些漢人中的壹部分成為壯族,加速了越人的社會經濟發展。從漢代到初唐,今天的壯族地區出現了壹些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梁合浦的冼氏、欽州的寧氏等。,被稱為“百越大姓”,都是各自為政。唐代嶺南路分為東西兩路,在廣州設五處,分為五管。其中桂、雍、榮都是壯族先民的聚居區。宋元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統治,設立郡縣,派駐史官,征收貢賦和賦稅。中央王朝在壯族地區實行的羈縻郡縣制給壯族人民帶來了沈重的負擔。壯族人被奴役,多次反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始於嶺南壯族地區。然而,歷次起義都遭到反動統治者的殘酷鎮壓,失敗了。壯族人民在抗擊法國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壯族社會基本上是封建社會。封建王朝在壯族地區實行羈縻州郡制,任命壯族寨主和姓氏為地方官,以加強對壯族人民的統治。富有革命傳統的壯族人民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奮起反抗暴政,不斷沖擊封建統治政權,推動社會前進。幾千年前,壯族先民就開始使用石斧、石鑿、石刀、石矛等打磨光滑的石器進行狩獵和農耕。秦漢時期,廣西東部沿海地區種植水稻,利用耕牛和鐵制工具發展農業生產。以越人為主體的“南越國”社會生產力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隋唐以後,許多地方的壯族已經使用鐵犁和鐵蹬犁,還發展了礦冶、家紡等手工業。例如,在宋代,廣西龍州(壯族聚居區)制造的“平刀”以其精湛的工藝和鋒利的刀刃而聞名。南宋初,廣西有源源不絕的廉價大米運往廣州等地出售。到了明代,壯族地區,甚至偏遠地區的社會生產都呈現出“利大於內”的新面貌。到清代,壯族地區的社會生產水平已經和當地或附近的漢族地區差不多了。民國時期,由於國民黨政府不重視發展社會經濟事業,壯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十分緩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壯族地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52 65438+2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1956年改稱自治州)在西部壯族聚居區成立,轄41縣。1958年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在廣西省轄區內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建制廢止。同年4月1,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成立。9月26日,1962,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成立。壯族人民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培養壯族幹部,發展壯族地區的社會、經濟和文化事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廣西壯族自治區各族人民開拓進取,發展壯大了農村經濟,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鋪設了四通八達的交通通訊網絡,繁榮了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廣大人民正在向現代化邁進。1990年廣西農業總產值達252.22億元,比1950年增長4.3倍,比1978年增長74.6%。工業總產值達到353.43億元,比65.438+0950增長了65.438+065.438+07.8倍。全國收入335.98億元,比1950年增長9.8倍。廣西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貿易不斷擴大。目前,廣西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有貿易和經濟往來。壹個開放的廣西正在中國南方崛起。文化藝術壯族人擅長唱歌。右江地區叫“歡”,左江地區叫“詩”,桂北地區叫“比”、“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正規的民謠,叫歌圩。歌會的日期因地而異。農歷三月初三是最隆重的。壹萬多人參加了大山歌會。內容有歌、乞歌、激情歌、對仗歌、客套歌、推歌、碟歌、換歌、離別歌、情歌、送別歌等等。被稱為“歌唱仙女”的劉三姐,是歌唱家的典型代表。歌會期間,還會舉行男女互拋繡球、“摸蛋”等娛樂活動。在此期間,家庭吃五色糯米飯。雲南文山也唱壯劇,開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壹年種壹次稻(即壹季),三月初三是備耕的時候。葛偉是為春耕做物質和精神準備。吃五色米五色蛋,就是祝五谷豐登。唐代有壯族舞蹈,如唐唐舞,以米為內容,配以打擊樂器。宋代有鋼管舞、茶事舞、釣蝦舞、春牛舞。男舞蒼勁有力,女舞婀娜多姿。這種舞蹈流傳至今。在漢劇的影響下,清代前後壯族開始出現戲劇。壹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教師劇、木偶戲;另壹種是以民間歌舞為主的音樂劇。壯劇分為流行於田林、西林、百色等地的“北方壯劇”。它是在雲南戲曲的影響下,在民間說唱藝術“板凳戲”的基礎上,吸收了雲南戲曲的唱腔而形成的。伴奏樂器有壯族的馬鼓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於清溪、德保兩代的“南蘆莊戲”,是以艾瑪土戲為基礎,受彜戲影響而形成的壹種唱唱結合的劇種。彜劇的伴奏樂器除了馬鼓胡、胡胡外,還有文鑼、武鑼、大鈸、小鈸、二胡、三弦、笛、鼓、鈸等。壯族先民在廣西寧明、龍州、憑祥、崇左、扶綏等縣市的陡峭山崖上繪制了許多巖畫,沿明江、左江兩岸200多公裏就有60多幅巖畫。圖中有人形、動物形、圓形圖案,以人像最多。人形多為正面畫的深蹲,有的斜掛腰刀,有的平手下、曲腿上方有環。另壹種是側拉腿彎曲型,雙手向臉前方斜伸,呈環狀。寧明縣明江畔的花山崖壁畫集中而典型。其中有1,300多個人物畫在壹面陡峭的墻上,大的約1.5米高,小的只有五六十厘米。此外,還有壹個類似狗的形象。筆觸簡單而粗獷,給觀眾壹種溫暖而快樂的感覺。壁畫多在河岸邊急彎險灘的陡壁中間,距河面三四十米。攀登和繪畫是非常困難的。壁畫的繪制年代,畫面的意義,攀爬繪畫的方法,所用的繪畫工具和原材料都還在深入研究中。壯族鑄造和使用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壯族地區的大部分縣都有不同時期的銅鼓出土。銅鼓的種類和大小很多。鼓面平整,鼓身中空無底,飾有各種花紋。歷史上,銅鼓不僅是壹種樂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從冶煉技術和造型技術來看,屬於戰國時期的廣西田東縣郭蓋嶺出土的銅鼓和屬於西漢時期的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銅鼓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壯錦是壯族著名的紡織工藝品。它由棉紗和五色天鵝絨制成,圖案獨特,經久耐用。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宋時期就有壯錦生產的記載。到清代,壯錦生產已遍布壯族地區,成為壯族人民的服裝需求和市場上最暢銷的產品。建國後,壯錦得到了新的發展,圖案、花樣不斷創新,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如壁掛、臺布、靠墊、沙發布、窗簾等。目前,廣西靖西、賓陽等地生產的壯錦暢銷國內外。壯族鄉的武術活動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而且有著獨特的習俗。比如明朝,男孩長到十幾歲,就要教他練武。當地酋長提倡群眾習武,群眾也提倡習武。每年冬閑時節,莊鄉各村都聘請師傅傳授武術。這種習俗延續了很長時間,壹直延續到解放前後。如今,壯鄉傳統武術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習俗壯族的婚姻過去是父母包辦的,但婚前戀愛是自由的。有錢人娶小妾,勤勞的人壹夫壹妻制。“足不出戶”或“坐在家裏”盛行,有些地方還保持著這種習俗。青年男女結婚後,新娘在重大節日和農忙季節會回娘家短期住在婆家,不會長期住在婆家,直到懷孕。所以“待婚”的時間從三年到五年不等。歷史上有“足不出戶”時期的性自由。後來被認為是不正當行為,被嚴令禁止,違者會被處死。現在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壯族的房子大多和當地漢族的房子壹樣。壹些地區的居民住在“幹柵欄”(又稱“麻柵欄”)裏,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堆放牲畜和雜物。在過去的三四十年裏,這種建築形式發生了變化,人和動物被分開了。壯族的服飾因地而異。在桂西北,上了年紀的壯族婦女穿無領、左領、繡邊的衣服,寬腳的縫邊褲子,繡腰和銀首飾。桂西南龍州、憑祥壹帶的婦女,穿無領、左領的黑襯衫,方型黑手帕,黑色闊腿褲。男人經常穿唐裝。服裝以前是自織的土布,現在多是機織的。以前有剪牙(就是打掉壹兩顆牙,換成金牙)和紋身的習俗,現在變了。飲食方面,喜歡吃腌制的酸味食物,把生魚片當作美味佳肴。主食是大米和玉米。過年的時候,米飯被做成各種粉和餅。女人有嚼檳榔的習俗(也叫吃果凍)。結婚送彩禮,檳城是必須的禮物。宗教信仰壯族人不僅崇拜祖先,也崇拜自然,如山神、水神、土地神、竈神、太陽神等。唐宋以後,佛教和道教首次傳入壯族地區。近代有壹批傳教士到壯族城鎮建立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堂,發展信徒,但影響不大。(摘自《民族工作全集》主編千裏原)
  • 上一篇:參觀博物館的寫作文
  • 下一篇:《天宮課堂第三課》(10)筆記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