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大元皇陵在哪裏?元朝有幾個皇帝?

大元皇陵在哪裏?元朝有幾個皇帝?

元朝皇陵無下落,元朝有11位皇帝(不算朝拜者),分別是忽必烈、鐵木爾、海山、艾雨巴麗巴麗達、朔巴德拉、孫曄鐵木爾、阿蘇吉巴、和氏璧?、吐鐵木爾、伊伊優質課、托換鐵木爾。

第壹,元朝的陵墓

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墓數量最為奢侈,窮天下之力,傾天下之財。幾十裏外就能看到巍峨的墓葬,墓內建有各種宮殿,陳列著各種稀世珍寶。漢、唐、宋、明、清各朝代的墓葬也極為豪華。

只有元朝的皇陵還是個謎。雖然今天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草原伊金霍洛有壹座成吉思汗陵,但那只是後人祭祀的地方。真正埋葬屍體的陵墓在哪裏?現在還不清楚。

由於蒙古人的喪葬習俗和保密傳統,很難查明元朝皇帝埋葬地點的確切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名和地貌的變化,以及語言翻譯的局限性,元代帝王陵墓的位置成了歷史之謎。

二、元朝的君主

1,忽必烈

博爾濟吉特旗忽必烈汗(1215 —1294),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元憲宗,托雷的第四個兒子,國家的監督者。蒙古的最後壹個可汗,也是元朝的第壹個皇帝。蒙古語尊稱“雪禪可汗”。

1251年,蒙哥任命忽必烈為丞相,他駐紮在南方的首都之地。先後任理政官、漢族儒生邢州,在汴梁設策部,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平定唐、鄧之地,取得積極成效。

1253年被京兆(今陜西Xi安)授地。同年,忽必烈奉命和兀良合臺壹起遠征大理。1258年,孟戈攻打南宋,任命忽必烈為東路軍將軍。

1259年9月,蒙哥死於賀州前線。1260年三月,忽必烈被壹些國王推,即可汗位於開平,建立了中原。忽必烈依靠漢朝雄厚的人力物力,出兵擊敗阿裏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甘源”之意,開國號為大元,定大都為定都。1274年(至元十壹年),伯顏奉命伐宋。

1279(元十六年)終於消滅了流亡在雅山的南宋殘余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壹。

全國統壹後,忽必烈重用回民阿合瑪。阿合瑪從中國統壹之初就掌管中央財政,多方尋找,權力越來越大。阿赫瑪之後,獨擅政事。1282年(元十九年)期間,阿合瑪被殺事件多發生在和高和尚身上。

此後,忽必烈先後擔任過魯和桑格掌管財政,均以失敗告終。同壹時期,忽必烈出兵日本、安南、占城、緬甸、爪哇,均告失敗。但在抵禦海都、杜窪等西北諸王的侵擾和東北諸王乃彥的叛亂方面有壹定的積極作用。

1294年(元三十壹年),忽必烈病死,寺名世祖。

2.鐵木爾

博爾濟吉金鐵木爾(1265 10 10月15—1307 2月10),即元成宗(1295至1307在位),元朝第二任皇帝。元世祖是忽必烈的孫子,皇太子的第三個兒子。惠夫人生的皇後洪繼烈。

至元三十年(1293),皇帝的孫子受命,總兵鎮守漠北。至元三十壹年(1294),在母親闊闊真和大臣伯顏的支持下,皇帝位於商都大安閣。

元成宗執政期間,他停止對外戰爭,對日、對安罷工,致力於整頓國內軍政。采取了限制國王影響、減免部分稅收、制定新法規等措施,暫時緩解了社會矛盾。

同時派兵打敗了王海渡、杜娃等。,在西北造反,杜娃、查巴爾參軍,改變了西北長期動蕩的局面。名義上成為其他汗國的宗主,四個汗國壹致承認元朝皇帝為成吉思汗王位的合法繼承人。

在位期間基本維持保守局面,但過度增加賞賜,入不敷出,國庫資產短缺,中央紙幣迅速貶值。他派兵征討八百媳婦(在今泰國北部),引起雲南、貴州的動亂。晚年得病,任命布魯漢皇後和色目人大臣,國事日衰。

大德十壹年(1307)駕崩,後繼無人,埋下了元中期皇位爭奪戰的隱患。元成宗在位十三年,殿號成了壹個教派,並謚號秦明小光皇帝。蒙古可汗完成了澤杜克漢。

3.海底山

孛兒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國第七任可汗(1307—131年在位)。

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羽宗真金的孫子,順宗安薩拉巴的兒子,成宗鐵木爾的侄子。母親是皇後趙顯,弟弟是仁宗,愛教育李。

海山早年在宮中接受過壹定程度的儒家教育,1299年奉命離開漠北鎮,平息海都之亂。1304被封為懷寧王。

1307年,元成宗死而無子,艾雨巴麗巴麗八大在大都發動政變,罷免了皇帝伯悅鶩布魯漢和她試圖建立的安西王阿難,而海山從漠北率軍南下,取得皇位繼承權,登上商都。作為獎勵,他冊封艾雨·巴麗·李巴達為皇太子。

海山上任不到四年,卻推行了很多改革。他標榜“慷慨”,大規模賞賜官員,在中書省之外另設尚書省,元朝建中都,實行理財政策,發行“至尊鈔”和“至尊鮑彤”,加強海運,增加稅收。

文化上,他在崇奉藏傳佛教的同時,延續了宗教自由的政策,並加孔子為“大成聖公王”。1311年初,海山死於大都,皇太子艾雨巴麗李八大繼位,海山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戛然而止,沒有成功。

海山死後,寺名為武宗,謚號任慧·小軒。蒙古可汗是曲律可汗。

4.愛護養育,下大力氣。

博爾濟吉特金艾雨巴麗李巴達(4月9日1285—65438+3月1,0320),即元仁宗(4月7日1311)。武鶯是宗海山的弟弟,元英宗·碩德·巴拉的父親。

元仁宗早年師從太常邵青孟莉學習經學。大德在淮州生活了九年(1305),後來幫助哥哥海山登基。元武宗即位後,他被封為皇太子,他們像兄弟姐妹壹樣相遇,並從叔叔傳到叔叔。余武宗死了,他繼位,國號是清帝,燕右。

元仁宗在位期間,大力改革,招錄漢族文官,裁減冗員,整頓朝政,實行科舉制度,推行“以儒治國”的政策,以復興元朝。在位九年後,他沒有繼位,武宗的兒子宣石死後,而是由他的兒子元英宗碩拉巴德。

元仁宗在位九年,寺名仁宗,謚號文生·秦曉,汗名“普延度汗”。

5、朔巴德拉

博爾濟吉特碩巴德拉(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即元英宗(1320年至1323年在位),蒙古族,元朝第五任皇帝,蒙古帝國第九任可汗。元仁宗的長子。

大德七年(1303)生,延祐三年(1316)立為皇太子,延祐七年(1320)三月登基,時年17,次年改元。

元英宗從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即位後,推行“以儒治國”的政策。元英宗執政後進行改革,實施了壹些新政策,如減少冗員、監督官員的違法行為、頒布新法、通過“幫傭”法等,以減輕民官的負擔。在位第三年(1323),二月十九日頒布大元將軍制。史稱“知止改革”。

元英宗新政極大地改善了元朝的國家狀況,但卻觸動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

知止三年(1323)八月,元英宗壹家居於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東),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駐守南坡店(商都西南三十裏),被鐵木叠兒的義子鐵飛刺殺,史稱“南坡之變”。

元英宗在位四年,20歲時去世。他的廟號是英宗,謚號是盛瑞·肖文,蒙古國號是戈建皇帝。

百度百科-哪裏能找到元代帝王墓?

百度百科-元朝君主

  • 上一篇:國產美妝“大逃亡”
  • 下一篇:如何包裝餃子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