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在窯中五彩繽紛,奇在意境和釉畫,美在玄妙線條,天人合壹,名窯主功名,珍貴在鈞神時代。”
鈞瓷始於唐代,盛於宋代,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早期的鈞窯廣泛分布於古豫州潁川縣巴村(今河南禹州市神後鎮),因位於夏柒諸侯君太附近的宋軍官窯而得名。自唐宋以來,歷代皇帝都將鈞瓷列為皇家貢品,每年只允許生產36件進貢朝廷,民間也不允許私存,因此得名“沈駿寶瓷”。
在古代,天子是君主。因“君”與“君”諧音,歷代皇帝都頒令“君不得陪葬”。世界各大博物館的藏品都很少。以前有壹些說法,比如“黃金有價無市”、“富貴人家不如壹件鈞瓷”、“雅堂無鈞不能誇富貴”。
中國陶瓷歷史悠久,瓷窯眾多,品種繁多。唐代以前,中國瓷器以青花為主,稱為“南青北白”。隨著宋代的繁榮,產生了鈞窯、汝窯、官窯、哥窯和定窯五大名窯。鈞瓷的釉色在燒制過程中,由於特有的釉礦物中含有豐富的元素,氣化成獨特的藝術效果,成為我國制瓷史上的壹大發明,被稱為“窯變”,從而結束了“南青北白”壹統天下的局面。打個簡單的比喻,如果說在鈞瓷出現之前,陶瓷世界是壹部無聲的黑白電影,那麽在鈞瓷出現之後,中國的陶瓷世界進入了壹個五彩繽紛的電影時代。
鈞瓷“窯變”是燒成時同時施的壹種釉,但壹旦燒成,就會五彩繽紛。故雲“入窯壹色,出窯萬色”。窯變千變萬化的效果,形成了顏色變化無窮的魔力,紅中有紫,紫中有深藍,綠中有白,白中有紅。在不同的光線下,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都很有趣,發人深省。被譽為“變化無窮,意境無窮”,“鈞瓷無雙,窯變無雙”。鈞瓷的開口,又叫“爆瓷”,摸起來光滑如碎。在裂釉中,有著人類無法完成的奇跡:珍珠斑點、魚卵紋、蟹爪痕、兔絲縷、蜘蛛絲網、泥中行走的蚯蚓,成為壹代又壹代的珍品,極具收藏價值。鈞瓷以山水見長,器型出現在窯變中:暮夏、紫青、西方寒鴉歸林、星空、仙山瓊閣、江南杏雨等。帶有風景框的鈞瓷被列為有史以來最好的。
正如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在2005年3月26日的宋代官窯開窯儀式上所說:“我們經過慎重考慮,選擇鈞瓷這壹中國傳統藝術作為國禮送給各國領導人。它不僅是具有千年歷史的中國宋代五大名瓷之壹,更重要的是,它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窯化的壯麗魅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表達了中國博大精深、淳樸的中國文化和在這個復雜多變的多極國際環境中與時俱進的積極姿態。這壹切與博鰲亞洲論壇想要向世界傳遞的信息不謀而合。”“人沒有靈魂就無法立足於世間,沒有美德就無法長久傳承,沒有靈魂就無法制作出精美的瓷器,沒有精華就無法流傳後世。"
宋代官窯堅持砸碎殘次品,只賣優質品的做法,並專門設置了“鈞魂”池來砸碎殘次品,以及嚴格的選品、驗品制度。
宋代官窯的每壹件寶貝的出現,都來源於那壹堆碎片——經過無數次的燒制、挑選、廢棄、粉碎,寶貝才會成為真正的寶貝。2003年博鰲亞洲論壇上,國禮鈞瓷成品“祥瑞瓶”終於通過專家組驗收,也得到了與會各國政要的贊賞。但在這背後,宋代官窯為了保證“祥瑞瓶”的質量,壹共生產了33560件坯件,99件成品。2004年國禮“乾坤瓶”共生產毛坯26806件,成品999件。
同時,宋代官窯多年來非常重視與大師們的合作,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價值,也培養了壹批自己的工藝美術和陶瓷大師。94歲的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的壹句話,讓宋代官窯找到了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定位:“融合中華文化中的精華,結合民俗、傳統、經典的吉祥圖案,結合今天發展的主題。中國鈞窯瓷應該作為中華民族最經典的文化使者向世界發聲。”
把沈澱了五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呈現給世界——盛世治聖君,以物德,重中國自發性,以君為媒,以誠治器,把歷經烈火錘煉的千年藝術經典奉獻給後人,把中華民族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傳播給全世界,是中國鈞瓷的追求和使命。
作為中國陶瓷藝術的領導品牌,“大宋禦窯”在北京、廣州、鄭州等城市設立了七家自營展銷店。1999年,榮昌鈞瓷坊作品《飄雪》獲’99昆明世博會金獎。
2003年,“大宋官窯”榮昌鈞瓷坊作品《祥瑞瓶》作為國禮贈送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各國元首和政要。特制的“祥瑞瓶”作為鎮館之寶永久陳列在博鰲亞洲論壇主會場,並被人民大會堂永久收藏。
2004年,“大宋官窯”榮昌鈞瓷坊作品《乾坤瓶》作為國禮贈送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的各國元首和政要。同年為中國紅十字會“百年紅十字,愛中國”創作國禮鈞瓷《愛百年》。
2005年,“大宋官窯”榮昌鈞瓷坊作品《華夏瓶》作為國禮贈送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的各國元首和政要。“應均華夏”中國鈞瓷藝術珍品展在博鰲亞洲論壇引起轟動。同年為“中國-東盟博覽會”創作國禮鈞瓷“和”瓶,贈送給東盟十國領導人。
2006年7月,宋代官窯專門制作了“中華千馬印”,作為新財富金牌秘書的頒獎禮物。2006年7月,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宋代官窯作品《尊將軍》在人民大會堂由遲浩田贈送給老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