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古老民族。由於其悠久的歷史和發達的文化,它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
上農務本
漢族是壹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就占總人口的80%以上,尊農習俗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漢人就以農業為職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為本”的思想。他說:“蒼冰之所以真實,也是農耕之業。”“什麽都做錯了,奸詐的文章”。在商農思想的影響下,漢代社會形成了“男耕女食,女織女衣”和“尚軍舒華策篇”。“男耕女織”可以說是漢族社會風俗的典型寫照。只是到了近代,尤其是解放後,才有了很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確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壹年四季氣候的變化,耕作和農活的內容也隨之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本身的含義就清楚地反映了這壹點。直到現在,漢族農民仍然習慣於根據節氣耕種和安排農活。
與尊農習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依桐》雲:“背負大地萬物者,當其釋放大地之時,得自上帝之理。”土地神的崇拜形式是“社稷崇拜”,土地神被稱為社稷神或社稷主,崇拜土地神的地方稱為社稷。《禮記·郊祀特》曰:“壯,祭地,主陰也...強,故神之道也。”後來漢族社會各個階層都有社會祭祀。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非常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無處不在。
敬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民族永恒的遺產。尊祖就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信奉神祖合壹的壹元論,周朝信奉神祖分離的二元論,祖先崇拜是更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祀取得成就的遠祖和有血緣關系的近親。
祖先崇拜習俗壹直延續到近現代。民間祭祖活動還是很隆重的。有時會有祭祀,如堂祭、節祭、新年祭、宅祭、神社祭等。逢年過節,有些人要向祖先的臉致敬,以示不忘祖先,與祖先同享節日或請祖先保佑。漢族人祭祖的地方叫祠堂或祠堂,祠堂、祠堂遍布全國。
與敬祖習俗有關,在封建宗法制度的長期影響下,漢族人喜歡群居,定期編家譜。由於共同生活,漢族自古以來三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他們中的壹些人已經在壹起生活了數百年。真的是“老少聚在壹起,聞風而禮。”這個世代生活在壹起的宗族,俗稱“夷居”或“夷門”。到了明代,浙江浦江縣的鄭氏家族甚至與九世同堂,曾經下令修建正壹門就是壹個例子。如今,盡管家庭形式趨於小型化,但it家族中的家族更為普遍。
從尊重祖先延伸出來的尊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風雅·醉翁》雲:“孝不缺,總有恩。”意味著孝子敬老的孝心是無窮無盡的,勢必影響整個家庭,甚至整個民族。漢族尊老的民俗是值得發揚的優良傳統。
姓氏和名字
起初漢族的姓和姓是不壹樣的。原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氏族號。“姓”這個詞是由“女”和“生”兩個詞組合而成的。很多古代姓氏的旁邊都有“女”字,比如姜、姚、姬。史是姓氏的壹個分支。由於後代的繁衍,家族分為幾個分支,分散在全國各地,每個分支都有壹個特殊的符號作為象征,這就是姓氏。後來,姓和姓的區別不大了。
姓氏的來源大致可以如下:
(1)以官職為姓,如司馬、上官、侯、帥、衛等。
(2)以職業、技藝為姓,如陶為“陶”,倉管為“倉”,商為“賈”;
③以祖先的姓名、頭銜作為姓氏,如、孫叔、王孫、公孫等。
(4)以國、封地為姓,如齊、魯、吳、楚;
⑤以原始崇拜者為姓氏,如馬、牛、羊、龍等。
⑥以居住地特征為姓氏,如東郭、西門、楊、劉、李等。
⑦以數字為姓,如吳、陸、萬等。
此外,壹些復姓,如孫昌,賀蘭和呼延,是從少數民族的聲音翻譯過來的。
宋人編纂的《百家姓》中,單姓408個,復姓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詞典》已收錄***4129單姓和復姓。常見的姓氏只有20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只有100。姓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吳、郭、馬的人占全國人口的壹半以上。
中國古代人的名字比現代人的名字復雜,壹般有姓、名、字、號四項。孩子出生後,父親取了第壹個名字。這個詞是男的20歲的時候取的,女的15歲的時候取的。它是壹個人的正式頭銜。不,是有壹定聲譽和文化的人,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利益。如陶謙、五六先生;歐陽修,頭號酒鬼,晚年61號俗人;陸遊,號碼是免費的。
現代人不像古代人那麽講究起名。除了少數有文字和數字的人,普通人壹般只有壹個名字。
而且大部分都是壹兩個字。姓名反映了漢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特征。如果有的用“富、貴、富、富”等字眼,希望發財;有的用“健康、養生、放松、長壽”等詞,希望健康長壽;有的用“董、傑、君、才”這幾個字,希望能發展成壹個有用的人。男人給動物起名字時,往往用“鵬、龍、虎、豹”等字來象征勇敢、力量和幸運,而給植物起名字時,則用“松、蝗、桐、柏”等字來象征雄偉和活力。女性據此用“鳳、鶯、鳳、燕”、“蘭、菊、梅、杏”等詞,希望自己美麗、溫柔、賢惠。
地址自定義
在中國,漢族傳統的世代觀念長期存在,以自身為中心,四代長輩,四代晚輩,形成“曾祖父、曾祖父、父親、自我、兒子、孫子、曾孫、玄孫”的“九族”血緣關系,這是九個層次。如果把旁系血親和姻親聯系起來,就會形成壹個龐大的親屬體系。
。這裏只選取其中的壹部分,以顯示它們的層次關系。
壹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二代)
二樓: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叔叔、阿姨、叔叔、叔叔、阿姨、叔叔、阿姨、公公、婆婆(老壹輩)
第三層:(本身)哥,嫂,姐,姐夫,妹,姐夫,表哥,表妹,姐夫,老婆,嫂子(同輩)。
第四層:兒子、女兒、侄子、外甥、外甥、外甥(壹代之後)
五樓:孫子、孫女、外孫女、外孫女、外孫女、外孫女、外孫女、外孫女、外孫女(二代以後)。
親屬稱謂是分輩分的,不分年齡。哥哥比弟弟大幾歲,哥哥的孩子比弟弟的孩子大幾歲。幾代之後,大門的後代可能比小門的後代小幾十歲,不影響輩分關系。懷裏經常抱著大胡子的孫子或爺爺。所以漢人常說“門當戶對晚輩。”
親屬稱謂也用於社會上的鄰居或陌生人之間,以示親切和尊重。例如,鄰裏之間的同齡人通常被稱為兄弟、兄弟、姐妹和妹妹。年輕人把父母稱為叔叔、阿姨、姨、姨等。,還有爺爺奶奶當爺爺,奶奶當爺爺。總的來說,在稱謂的使用上,註意層次,把握角度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年齡層次有不同的稱謂,尤其是在信封上。兒子給父母寫信,信裏應該叫“父母”或者“家長”,但是信封上的地址有問題。稱呼X先生或他的職務是合適的。
在生活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重,也有不講究等級的特殊現象。比如壹個家庭中有壹位受人尊敬的長輩,家裏的晚輩稱他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鄰裏之間,無論男女老幼,都可能稱他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但往往是以他們的名字開頭。比如《紅樓夢》裏的劉姥姥,《駱駝祥子》裏的劉四爺爺。有時在稱謂前加“他(她)”字,如:他叔叔,她二嬸嬸,他奶奶,她二哥李等等。類似的稱謂至今仍被廣泛使用。
文化心理
漢族的文化心理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澱逐漸形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文化思潮的輸入極大地沖擊了這種傳統文化心理,但其影響依然根深蒂固。這就形成了漢語在人們言語交際過程中獨特的語用特征。
首先,以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這種封建宗法社會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兩個特點:壹是非常重視血緣關系,二是強調階級差異。因此,言語交際中的壹個突出特點就是註重親屬稱謂的使用,嚴格區分尊卑。
在西方,我們可以看到年輕壹代對他們的長輩直呼其名,這在中國人的交流中是不允許的。在與親戚中的長輩交談時,壹定要使用稱謂,這是壹種禮貌和有教養的表現。而且,親屬稱謂作為壹種敬語,廣泛應用於非親屬說話者,如叔叔、奶奶、阿姨等。他們被認為是對彼此的尊重和親密的表現。
重男輕女的重男輕女觀念轉移到社會人際關系中,成為等級觀念。幾千年來,封建社會壹直主張長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們在與有官職的人交談時,壹直有與職務相稱的習慣,這在古代被認為是壹種尊稱。在交往中,為了擡高對方的地位,往往會降低自己,於是就有了壹批相對於敬語的謙名,比如妳的姓——我的姓,妳的家——我的拙家,我的好兄弟——我的傻兄弟,我的傑作——我的拙作,我的拙見——我的拙見。
其次,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和群體對個人的約束,強調群體而不是個人和人格。這也與封建社會的宗法制度相聯系,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人格和個性,贊美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鮮明對比。正因為如此,為了強調人際關系的親密,中國人常常使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說話者;中國人見面後經常問候對方的私生活,比如“妳吃飯了嗎?”我並不是真的擔心妳會挨餓。只是我很關心,很深情。
至於問妳掙多少錢,多大了,有沒有伴侶,有幾個孩子,在中國人看來,也是壹種人際關系密切、接觸感情的表現,也就是所謂的東方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來,則有幹涉他人“隱私”的嫌疑。
漢族在性和性別問題上的保守傳統也造成了男女在言語交際中的語言差異。壹般來說,男性語言直白隨意,女性語言含蓄莊重。男性中使用與性有關的詞語罵人的情況遠比女性普遍。因為傳統觀念也認為男性使用這些詞語是不文明的,但這似乎是被普遍理解的,而女性的使用是非常不雅的,被輿論批評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結婚
漢族的婚俗歷史悠久,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壹套完整的禮儀,即“受抽簽”、“問姓名”、“納己”、“受征”、“邀客”、“迎親”,稱為“六禮”。
“納才”是指男方家請媒人向女方家提親,後人稱之為“說媒”;“問名”即雙方改年齡,現代稱之為“改龍鳳崗”,再占蔔“姻緣”;“納吉布”是“訂婚”的意思;“鄭娜”是男方家給女方家的聘禮,俗稱“彩禮”;“邀約”就是選好婚期,征求女方意見;“接吻”的意思是和新娘結婚。
從古至今,雖然因為時代的變遷或貧富的差異,婚俗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儀式程序都是相似的。即使到了現代,隨著自由戀愛的興起和禮儀的簡化,對於交往、相親、訂婚、結婚等媒人(介紹人)的習俗還是有所保留。
在“六禮”中,“迎親”的內容最為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子、哭嫁、撒谷豆、“升火”、“潑水”、蒙臉、穿紅衣、新娘腳著地、坐轎子、“跨鞍”、祭拜堂會、撒帳、做杯鬧。兩千多年來,這些“親迎”習俗經久不衰。雖然近代以來它們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創新和演變,但它們的基本方面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婚姻制度方面,雖然古代漢族普遍實行壹夫壹妻制,但納妾制更為普遍。近代俗稱“乞小妻”或“娶小妾”,而寡婦壹般是不允許再嫁的,尤其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很嚴,有的基本上終身要穿便衣。
在婚姻形式上,舊社會除了明媒正娶之外,還有買賣婚姻、表親婚姻、交換婚姻、轉讓婚姻、收養婚姻(俗稱“過繼”)、典婚、養婚、指婚、孝婚、鬼婚等。
婦女懷孕時,漢族人通常稱之為“有喜”。
孩子出生後第二天,就是“三朝”了。孩子出生後,大多閉上眼睛,直到三朝(即三日)或三朝之後才會睜開。按照老習俗,子女要先見父親,後見母親,再見其他親友,以示對父母永遠的孝順。此時,前來探望的親友往往會送上雞蛋、紅糖、童裝等禮物表示祝賀。其中,染紅的蛋叫“紅蛋”,因為是喜慶的場合,所以也叫“喜蛋”。
滿月被稱為“米月”。舊習俗是給孩子理發,俗稱“剃頭”,並設宴慶祝。在壹些地方,農歷四月初八被定為新生兒的“剃頭”日。現代漢族人把孩子滿月視為常事,但有些地方農村還是比較重視的,經常會請滿月酒。
壹歲是壹個孩子自出生以來最莊嚴的壹天。在孩子壹歲時測試他的未來是壹個古老的習俗。方法是在桌子上放上男人用的弓箭筆,女人用的刀、尺、針筐,各種食物、衣服,讓孩子自己動手,贏的那個就是自己未來的標誌。現代漢族人普遍比較重視孩子的壹周歲生日。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他們通常會給孩子拍照,做新衣服,吃雞蛋和面條來祝賀他們。壹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也會舉辦生日酒會招待親朋好友。江南農村還有包壹年餃子的習俗。這種粽子比普通粽子包得長,意味著孩子會很快長大。
古代漢族男子年滿20歲,擇吉日,邀客,父親在祠堂主持加冕儀式。《禮記·關彜》記載:“古人冠之以禮,尊之以客,故尊之以冠。”女方15歲時,做了禮物。《李逸世婚禮》對“衣”的註釋說:“衣,女子之禮,仍為男子之冠。”加冕儀式和贈送儀式表明這個人已經成年,可以結婚了。最近,現代早已不再實行這些儀式,但當他們到了20歲,他們往往會隆重慶祝自己的生日。經濟條件較好的人舉辦生日酒會,招待親朋好友。壹般人們也要準備桌子,吃雞蛋和面條,向全家人祝賀。
葬禮
漢族喪葬的舊傳統是講究重葬,其中夾雜著許多迷信習俗。棺葬自古以來就在漢族盛行,葬禮隆重,分為葬、葬、葬三個階段。
葬禮是給屍體穿上衣服,放在棺材下面。人死之前要招魂,給死者洗澡。葬禮分為兩步:小型葬禮和大型葬禮。小殯儀員是用來包裹身體的布,絲綢是給富人的,玉是給皇室的。大氅就是把屍體放在棺材裏。棺槨稱為“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棺刻有“福祿壽”兩個字的組合。當他快死的時候,他把米飯放進了死者的嘴裏。這個富有的家庭擁有玉石、珍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含銀元,都稱為“米含”。臨死的時候,往往會有壹些東西陪葬。壹般人們都有衣服,被子和生活用品,富裕的家庭和皇室會有許多貴重的物品陪葬。
喪禮就是喪禮結束後在喪宮停留。喪期從3天到30天不等,主要看喪者。在古代,棺材埋3個月,最多7個月。按照漢族的傳統習俗,父母去世,子女要服喪,否則就是不孝。親友將來會對死者進行悼念和祭奠,稱為“喪”或“吊唁”。所有哀悼者都應該服喪。古代漢族喪服分為萎、崔子、大公、肖紅、織麻五種,稱為“五服”。他們由粗麻布和細麻布制成,並根據親戚和朋友的關系穿著不同的喪服,這被稱為“皮馬戴孝”。在現代,白布常被用於服喪。現代城市壹般胸前佩戴白花,手臂佩戴黑紗。
埋葬就是埋葬死者的遺體,也就是埋葬棺材。安葬之前,舊俗往往要看風水,選擇墓地,稱為“擇吉”。喪禮也叫喪禮。出殯時,古代漢人壹般都是“孝子”,送葬者唱挽歌。挽歌在近現代演變成了哀樂。親朋好友寫挽聯或葬禮挽聯,近現代演變成寫挽聯的花圈。
古代有人祭的習俗(主要是近親、近臣、近仆,壹直保留到清朝),後來逐漸被陶俑所取代,到了現代則以紙人像陪葬。
出殯後有七、七、百周年、周年的祭奠儀式,牌位歸宗祠,從出殯時對人的儀式變成了對“鬼”、“祖”的儀式。
此外,漢族還有“歸葬”的習俗,即把死在外地的屍體運回原籍。
葬禮期間,死者親屬要穿喪服,在靈堂守靈。在中國古代禮儀制度中,孝道根據與死者的親屬關系分為五等。現代漢語中也有“五服”壹詞表示血緣關系的遠近。孝是用白布做的,和西方人穿白色衣服做禮服的習俗大相徑庭。在清朝,壹個英國人第壹次來到中國。他遇到送葬隊伍的時候,大家都穿著白色的衣服,但是他的表情很痛苦,很悲傷,很奇怪。在古代,人們在葬禮上唱挽歌,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生前為自己寫了三首挽歌。後世的挽歌是由古代的挽歌演變而來的。
葬禮儀式的規模與死者的地位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對於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喪葬儀式都有嚴格的規定。王子、貴族和富人經常用大規模的葬禮來炫耀他們的權力。《紅樓夢》裏寫秦可卿死在寧國府,用的棺材價值幾千兩銀子。兩三百名僧人誦經,葬禮上的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勢不可擋”。窮人連溫飽都沒有,自然沒有“重葬”。有時候只能用席子把屍體包起來草草掩埋。
長輩去世後,兒孫要在家待27個月,期間應停止交往和娛樂。官員也要離職回家守孝,這叫“守制”。
連衣裙
從古至今,壹直保留著漢族右手衫的特點。從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玉雕、石雕、陶塑畫像中,可以看出右撇子高領的模樣。雖然胡夫傳入較晚,短褲也出現了,但無論是西漢的“深襖”,唐宋的“領袍”,還是清代的“袍”,上衣的特點始終是右襟衫。
現代的男式長袍或者現代的女式旗袍都繼承了右手外套的特點。
在每個朝代,對服裝的顏色都有不同的看法。壹般夏黑、商白、周遲、秦黑、韓遲、唐朝都是穿黃衣插紅旗的。明代選用法、周、漢、唐、宋為紅色。
到了清末民初,男人通常裏面穿雙排扣的襯衫和褲子,外面穿大排扣的長袍,再加壹件比較考究的夾克衫,稱為“長袍馬褂”。褲子鑲八寸寬腰。後來中山裝流行起來,但農村還是穿長袍、夾克、短褲、長褲。時至今日,偏遠山區仍有老人穿著長袍。清朝末年,婦女穿喇叭口及膝長衫和長褲。民國以後穿“斧領衫”,有別於雙排扣、大排扣、琵琶排扣,裙下則有鳳尾裙、百褶裙。20世紀30年代後,旗袍開始流行,但農村婦女大多穿著上衣和褲子。現代漢族的服飾以男中山裝、女旗袍為代表。
千層布鞋,圓口低幫,輕便透氣舒適,也是漢族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之壹。
發型,古代漢族男人不剃頭,頭發頂冠。到了清代,改為剃發編辮,年輕人以辮長為美;民國以後剪了辮子,留了短發,西式的,平頭的或者光頭的。漢族女性的發式很多,包括古代的高髻。在現代,女孩有流動的大海,單辮子,或雙發髻。中年女性梳長發髻,老年則梳到腦後。民國以後,很多女性都剪短發,留齊耳長。現代漢族男性的發型沒有特點,而女性仍然用長辮子作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發型。
古代漢族男性到壹定年齡留須蓄須,女性15歲送禮,俗稱“開臉”。古代女性也有束腹纏足等庸俗習俗,男性則有紋身的習俗。
在佩戴方面,古代漢族盛行佩戴玉器,男女都佩戴肚兜,防止疾病從臍入。現在農村孩子還在穿肚兜。在舊習俗中,孩子壹出生就要戴上“落地環”,表示安全落地。從壹歲到五歲,他們要戴壹把“天官鎖”,也叫“長壽鎖”。
漢代建築
漢族民居建築的民族形式是鬥拱挑檐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這種民族形式的民居建築最早萌芽於半坡遺址的草泥木柱網結構和河姆渡遺址的幹欄榫卯結構。經過長時間的交流融合,西漢時期形成了“秦磚漢瓦”、木結構的完整建築結構體系,史稱“土木之功”。這種鬥拱既起支撐力學作用,又具有裝飾藝術效果,體現了漢民居建築強烈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分為琉璃瓦、雕梁畫棟的宮殿、青磚黑瓦的古樸民居。
漢建築的布局總體上表現為平面縱深發展,分為上室與下室、正室與側室、內外院落。最高的建築只有兩層,往往形成壹個封閉獨立的住宅綜合體,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築融為壹體。
漢代建築獨具特色,古典園林建築成就斐然。
現在城市中高層住宅建築雖多,但重要建築往往采用漢族傳統的民族建築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築,保留著濃郁的民族風格。在農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建五館。雖然新型建築材料已經出現並被廣泛使用,但大量的磚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房屋仍然是基本的。
禮儀和習俗
中國古代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古代漢人非常講究禮儀,有著獨特的風俗習慣。
古代漢人在相互交往中,對不同的對象有相當的禮儀,分為磕頭、點頭、空頭、振動、吉祥崇拜、兇拜、奇拜、贊拜、官拜九種,稱為“九拜”。經過發展演變,壹般最常見的有三種:鞠躬、鞠躬、鞠躬。
打拱是右手在內,左手在外,雙手合十表示尊敬。在古代,男方拜白吉在左邊,女方拜白吉在右邊,稱為“納萬福”。激烈的崇拜,即不友好的拜訪,則相反。鞠躬,除了拱手,還要鞠躬。有“高”和“長”兩種。高弓是指雙手高舉,長弓除了雙手高舉之外,還有自上而下的鞠躬。鞠躬和鞠躬經常壹起使用,這是關於古代“九拜”中“振”的演變。這種禮儀沒有尊卑之分,是同行之間常見的禮節。在古代漢人中,朋友見面時,往往會說“謝謝”,並向對方鞠躬以示尊敬。
跪拜是漢族的壹種莊重禮儀,主要包括磕頭、點頭、空頭等形式。磕頭就是磕頭到地上,停頓壹段時間。它原本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禮儀,常作為臣子祭拜君主。鞠躬,即叩地,常用於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的拜。空著頭,是手落地,向手低頭。此外,還有壹種只彎壹個膝蓋的“怪拜”,在清代非常流行。
辛亥革命後,隨著封建帝制的廢除,祭祀儀式被廢除,但並沒有消失。直到解放後才完全廢棄,但人民的年輕壹代有時會用這種儀式來表示對老壹輩的尊重。與此同時,鞠躬禮儀也逐漸被握手、舉手、盯著人看、打招呼、點頭所取代,但並沒有完全消失。
尚虹·黃貴
在顏色方面,漢族有重視紅色和黃色的習俗。
尚虹早在《禮記·談弓》上就記載了“周人尚赤”。這種“上氣”習俗在古代漢族中有多種表現:中國古稱“九州”,也稱“赤縣神州”;“紅鳥”被認為是吉祥的鳥,是太陽的別稱。純潔善良的孝子被稱為“純子”,忠誠真誠的高尚品格被稱為“赤子之心”;銅,商周輝煌青銅文化的主要原料,素有“紅金”之稱。久而久之,火的顏色最初是“紅色”,發展成為紅色的統稱。
由於漢族人將紅色視為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所以常將女性服飾稱為“紅妝”,將美女稱為“紅妝”。或稱女性美麗的外表為“美”,也指美貌;或稱少婦家為“紅閨房”;即使是穿著古裝旅行的男女也被稱為“小夥子和姑娘”。而且漢族人把紅色視為革命的象征。歷代農民起義,有人稱之為“赤眉軍”,有人稱之為“紅領巾軍”,也有人稱之為“紅大衣軍”、“紅燈籠軍”。直到近代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 * *領導的工農武裝也被稱為“紅軍”。
在漢族人慶祝生日和婚禮的民俗中,紅色應該用來裝飾環境和渲染氣氛。比如生孩子要在門上掛紅布,慶祝他生日的壽面要紮紅紙,新娘要穿紅衣服,逢年過節送禮要貼紅紙,逢年過節送禮要包紅紙,俗稱“紅紙袋”。這些都是俗稱的“紅色喜事”。
漢族是紅色和黃色。《白虎依桐壹號》說,“黃者,中性色,自然自然,世間不易。”黃色是五色中最高貴的,代表中央政府。所以漢族古代皇帝尊黃色為正色,皇帝穿的龍袍也叫“黃袍”;祭祀時,也要穿黃色衣服,以示隆重莊嚴;不僅道教崇拜黃色,佛教也認為黃色高雅、獨特、有超然之感,所以其服飾、建築等裝飾多為黃色,器皿多為“鍍金”(即“鍍金”)。漢人貴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甚至提出了“天亡,黃天應立,年在甲子,天下無不為”的政治口號。
此外,漢族人也忌白色,認為白色代表悲傷、痛苦和死亡,所以在葬禮上用白色表示莊重的哀悼。喪禮也就是俗稱的“白婚”。
呵呵,看了清吧老板發的帖子,知道為什麽“女”字是“姓”的偏旁了。
中間提到的女子成人禮我沒做過,說明我作為韓家的女兒還沒成年(笑話)。
想到中間的很多禮儀離現代還很遠,有點傷感。
多姿多彩的中國文化是如何教人的?
沒提漢服,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