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在其1300多年開采歷史中積澱了厚重的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歷史名城肇慶眾多享譽海內外的文化遺存中,端硯仍然是最亮麗的壹張文化名片。為打好這張名片,貫徹落實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戰略部署,推進該市的文化名市建設,肇慶市委、市政府將在3年內打造端硯的四大基地,做大做強端硯產業,開辟端硯旅遊線路,並繼續申報廣東省“省石”和“端硯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力促肇慶成為中國硯研究、藝術創作、展銷、交流的中心,從而在全國乃至世界奠定“中國硯都”的地位。
四大基地勾勒端硯業未來
根據肇慶市端硯發展的規劃,到2006年,基本建成與端硯產業相配套的基礎設施,擁有壹大批高素質的工藝美術人才,創作和生產壹大批端硯文化精品,形成繁榮有序的端硯文化市場,形成獨具特色的端硯文化,形成四大基地:
——端硯文化的傳播基地。大力弘揚不畏艱險、精益求精的端硯人精神;大力推進雕刻、書法、繪畫、詩詞的融合,進壹步提高端硯的文化品位。
——端硯產品生產銷售基地。整合全市端硯廠家的生產資源,盡可能形成規模效應。延伸端硯產品的產業鏈,最終形成文房四寶等系列的產業簇群。
——工藝美術人才薈萃基地。以全市眾多的端硯廠家為技術平臺,造就壹大批專業人才;創造條件,聘請國內外的工藝美術大師到肇慶切磋技藝、交流信息,使肇慶逐步成為海內外工藝制作者向往的藝術聖地。
——端硯科普教育、旅遊基地。加快端硯業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形成以端硯為主題的,集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閑購物於壹體的科普教育、旅遊基地。
五大發展戰略做大做強端硯產業
為做大做強端硯產業,肇慶市還將實施五大端硯發展戰略:
——體制創新戰略。加強端硯業的管理,制定壹系列行之有效的端硯業管理制度,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市場調節有序、行業自律規範的管理體系;鼓勵、扶持端硯生產企業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經營管理模式,做大做強端硯產業。
——可持續發展戰略。政府有關部門盡快制訂並組織實施《肇慶市端硯石資源管理辦法》,加強對端硯石資源勘查、開采的管理,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硯石資源,實現端硯業的可持續發展。
——創新戰略。進壹步改進、提高制硯工藝水平,多出精品、多出品牌;面向市場,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充分利用硯石的資源,開發獨特的工藝品、紀念品。
——文化經濟戰略。運用市場機制,有效地調節端硯產品的開發、營銷、管理;加強市場營銷工作,借助現代網絡、通信手段和技術,改造傳統的流通渠道和營銷體系;以端硯為載體發展、挖掘肇慶文化,將肇慶文化融入端硯之中,以端硯宣傳、提升肇慶文化;大力促進端硯業與旅遊的融合,發展以端硯為主題的文化旅遊,以端硯業推進旅遊業,以旅遊業帶旺端硯業。
——品牌保護戰略。與《WTO原產地規劃協議》接軌,爭取國家早日批準端硯為原產地域產品,提高端硯原產地域產品的知名度、質量信譽和無形資產價值;加強對端硯這壹地方特色產品品牌的保護,通過申請註冊商標,打擊國內、國際市場上仿冒、偽冒端硯品牌產品行為,維護端硯的高品質形象。
硯石資源實行有計劃適度限量開采
端硯石資源屬國家所有,是肇慶獨有的珍稀礦種,肇慶將硯石的開發納入保護性開發範疇,要求從事硯石資源勘查、開采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國家和省規定的資質條件。勘查、開采硯石資源實行許可證制度和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對硯石資源實行有計劃的適度限量開采,對老坑、坑仔巖、麻子坑三大名坑要由政府控制開發。嚴禁采用掠奪式爆破方法開采,不斷提高硯坯質量和硯石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減輕探礦、采礦活動對礦山地質環境的影響;加強硯石礦山地質環境保護,不得對老坑等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地質遺跡和重要觀賞性地質地貌景觀造成破壞。
開辟端硯旅遊線路
打造端硯業的四大基地,必須要有與端硯業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要體現端硯文化和旅遊功能的相互融合。
據介紹,肇慶將規劃建設端硯千年開采和地質科普文化旅遊基地。結合羚羊峽景點開發,在西江羚羊峽斧柯山壹帶規劃建設以介紹硯石形成、開采以及相關的人文傳說為內容的端硯開采歷史博物館,運用高科技手段展示硯石的形成、開采、端硯的制造全過程;恢復太監廟,立張之洞塑像和“張之洞為開采硯石以備貢品事按”碑、名人贊端硯摩崖石刻;在老坑、麻子坑、坑仔巖三大名坑洞口,按照唐、宋、明等朝代建築風格建設監采硯石班房;開辟硯坑探秘旅遊等。
建設中端硯文化村,第壹期工程力爭於本月底竣工,初步形成仿宋的端硯文化主體公園、文房四寶商業街、端硯展覽館、端硯故事雕塑、端硯文化廣場主體等,最終將建成集旅遊、購物、觀光、探究端硯文化於壹體的旅遊景點。
端硯名列中國名硯之首
端硯名列中國名硯之首,這是歷史所賦予又為現實所認可的。
生產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端硯是肇慶壹張亮麗的“名片”,是中國文房四寶中的瑰寶,以其“叩之不響、磨之無聲、剛而不脆、柔而不滑、貯水不耗、發墨利筆”的特性,燦爛多姿的石品花紋,鬼斧神刀、巧奪天工的精雕細琢而聞名於世。
端硯文化內涵十分豐富。端硯自唐代被列為貢品以來,前後有60多位皇帝與之結緣,歷代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和勞動人民的使用、詠嘆、歌頌,又賦予其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現了端硯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我國歷代知識分子賦予了端硯豐富的文化內涵,端硯與歷史名人結下不解之緣,歷代文人雅士都把端硯視為珍寶。柳公權、李賀、褚遂良、狄仁傑、劉禹錫,李白、杜甫、米芾、歐陽修、蘇軾、嶽飛、文天祥、趙孟 、唐寅、祝允明、紀曉嵐、吳蘭修、張之洞等歷史名人都寫下了不朽的著作和贊美端硯的詩詞歌賦、硯銘與題跋。
具使用、收藏、藝術、文化、經濟等多種功能和價值。端硯在傳播中國歷史文化與現代藝術中功不可滅,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推進社會文明進步中占據重要地位。
端硯能工巧匠輩出,“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在端硯業發展史中,產生了壹代又壹代的能工巧匠,出現了不少端硯名家,現代有黎鏗等壹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也有壹批脫穎而出的後起之秀,端硯發展後繼有人,端硯生產前景廣闊。
端硯生產規模最大市場化程度高。肇慶現有66個端硯廠家、壹萬多人從業人員,端硯生產正逐步走向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
“中國硯都”, 肇慶當之無愧
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專家評端硯
郭海棠
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申報“中國硯都”專家考評組組長
端硯生產已經形成獨特的地方風格與民族特色,端硯作為全國硯種之首,即古代四大名硯,也是當今十大名硯之首,通過這次考察,現在可以堅定不移地說,端硯是第壹的。
端硯產值、產量、銷售、出口都占據全國同行業第壹位的。在中國文房四寶行業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肇慶市政府確保端硯業的持續發展,在端硯發展、規劃、人才培養、資源保護等方面,在全國硯行業中起到了推動和示範作用。希望肇慶市在得到“中國硯都”榮譽稱號之後,再接再厲,進壹步對端硯的發展繼續給予更高更大的重視,支持與保護,進壹步弘揚端硯文化,為中國端硯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姜書樸
山東魯硯制硯大師、山東臨沂工藝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肇慶市被授予“中國硯都”是當之無愧的。端硯的傳統與創新的問題,爭取有新的突破,對全國影響大些。
丁偉鳴
上海制硯大師
端硯是中國硯文化的代表。端硯將成為硯文化代名詞。端硯產於唐,沒有中斷,目前,國內還沒有象肇慶的規模。授予“中國硯都”是當之無愧的,不可競爭的。
楊文忠
中國文房四寶協會高級顧問、北京市政協委員、著名賞石家
端硯“歷史悠久,石質上乘。產量頗豐,特色濃郁。規模生產,品種繁多。人才濟濟,技藝精湛。與時俱進,前景可觀。”
歷代名人詠端硯
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唐·李賀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傭 抱水含滿唇,暗灑萇弘冷血痕。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乾膩薄重立腳勻,數寸秋光無日昏。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雲。
元珍以詩送綠石硯所謂玉堂新樣者宋·王安石
玉堂新樣世爭傳,況以蠻溪綠石鐫。嗟我長來無異物,愧君持贈有佳篇。久埋瘴霧看猶濕,壹取春波洗更鮮。還與古人袍色似,論心於此亦同堅。
端石硯銘 宋·蘇軾
千夫挽綆,百夫運斤。篝火下縋,以出斯珍。壹噓而泫,歲久愈新。誰其似之,我懷斯人。
端硯銘 宋·陸遊
瘴雨蠻煙,紫雲摩天。金聲玉質,胎孕靈淵。石眼閱人,盲夫莫識。我貴知希,珍我此石。
題嶽飛端硯銘 宋·文天祥
硯雖非鐵磨難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不失道自全。
綠玉硯銘 明·文征明
端溪之英石之精,壽斯文房寶堅貞。
答鄒清士贈硯 清·屈大均
壹片分蕉葉,真巖此不多。親從東洞割,自取細沙磨。玉氣雲常濕,花痕蠟未過。持歸與嬌女,小字寫曹娥。
端溪有眼硯銘 清·紀昀
金水兩星,恒附日行。天既成象,地亦成形。壹融壹結,妙合而凝。此石殆偶,聚其精英。
題贈梁啟超端硯 清·黃遵憲
殺汝亡璧,沈此片石。 石補天,後死之責。還君明珠,為汝淚滴。石到磨穿,花終得實。
題肇慶端溪硯 現代·趙樸初
端硯能專百代名,今朝益信石工神,不虛萬裏風輪轉,來賞青花看紫雲。
端○硯○名○坑
端硯開采於唐初,至今已1300多年。歷史上***開采過70多個硯坑,又以開采於斧柯山端溪水壹帶的硯石最佳,目前仍在開采的有10多個。
老坑(水巖)
老坑硯石產區位於肇慶市西江羚羊峽南岸斧柯山端溪水東邊,是端硯中石質最好,影響最大,價值最高的硯坑。開采於唐代,被譽為皇坑,今僅存大西洞與水歸洞兩個采石工作面。
老坑硯石外觀青灰色,微帶紫藍色,石紋細膩而幼滑、嬌嫩、致密而堅實。老坑硯石擊之發出木聲,主要石品花紋有冰紋、金線、銀線、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葉白、魚腦凍、冰紋凍、天青凍以及名貴的石眼。
坑仔巖
坑仔巖又名康子巖,亦稱巖仔坑。宋代以來歷代均有開采。坑仔巖在停采近百年後,1978年底重新開坑采石,多年來已采出壹批批優質的坑仔巖硯石。
坑仔巖石質優良,幼嫩、紋理細膩、堅實且滋潤石品花紋中有蕉葉白、魚腦凍、青花、火捺以及各種石眼,尤以石眼多而著稱。其石眼色翠綠(間有黃色)圓正,有的作七、八重暈,黑睛活現,形似鳥獸之眼。為端硯石中的高級硯材。
麻子坑
麻子坑硯石質地高潔,優質的麻子坑石可與老坑石媲美。壹般來說它僅次於老坑,而與坑仔巖同級,如遇佳石則又勝於坑仔巖。硯石中同樣有魚腦凍、蕉葉白、青花、火捺、豬肝凍、金錢火捺、天青、天青凍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紋。石眼尤佳,多碧綠,有瞳子,間有鴝鵒眼、鸚哥眼等,眼中有暈,且作數層,可制成高檔硯。
宋坑
宋坑在宋代被發現並開坑采石,故名。但宋坑非指某壹采石坑洞,而是擁有好幾處巖洞。如盤古坑、陳坑、伍坑、蕉園坑等,均位於肇慶市北郊七星巖後面的北嶺山壹帶,西起三榕峽,東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巖以北將軍嶺下有將軍坑,產硯石,前人也有稱宋坑為將軍坑。比較集中開采,硯石產量較大的是伍坑,其次是陳坑和蕉園坑(蕉園坑硯石紫色偏青黃,色澤不夠油潤,但多石眼,人們幹脆稱它為有眼宋坑);蕉園坑因在鼎湖風景區內,開采受到嚴格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