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大慶第三產業信息

大慶第三產業信息

本報王慶訊(趙明)通過加快發展新業態、培育專業市場、註重配套產業、延伸產業鏈,讓胡路區第三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年均增長33.66%。

讓胡路區作為三大企業所在地,消費能力很強,僅大企業每年采購生產資料就達6543.8+0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每年達6543.8+00多億元。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物流業作為壹個新興產業,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讓胡路區大力培育壯大物流業,發展新業態。他們利用西城區中央商務區的優勢,健全完善服務體系,積極推廣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組織形式和服務方式,大力發展信息、咨詢、金融、旅遊、物流等現代服務業。

讓胡路區在物流龍頭的帶動下,加大了培育完善專業市場的投入,建成了西城區綜合物流園,建成了以青聯公司等軟件公司為龍頭的計算機軟件中心。通過建設新型專業市場,增強了對新型企業的吸引力,實現了新型第三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大慶第三產業發展迅速。2000-2004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7.0%,遠高於全國和全省其他城市,但與全國和全省其他城市相比,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較低,與全市經濟快速增長形成巨大反差。本文從大慶市第三產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了第三產業的運行狀況,為決策提供參考。

壹、第三產業運行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1)第三產業發展經歷了快速增長、波浪起伏、持續升溫三個過程,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6%提高到12.2%。

1,從無到有,發展迅速。從1980到1990,第三產業增加值從100億元增長到172億元,增長了17.2倍,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6%提高到10.2。

2.總量增長較快,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波動較大。從1990到2000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從172億元增長到87.9億元,在10年增長了5.1倍,第三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0.2%演變為8.5%,在10年有所下降。第三產業在產業構成上有所波動,其中1990-1993,占GDP比重從10.2%上升到10.3%,從1994-1999,占GDP比重從8.5%上升。

3.總量和速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繼續提高。從2000年到2004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從87.9億元增長到1511.7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8.5%上升到12.2%,四年提高了3.7個百分點。

(2)傳統服務業規模大,發展快。

1,批發零售餐飲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5.6%,居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之首。2004年,批發零售餐業增加值達到38.6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5.6%,比2000年提高2.4個百分點,批發零售餐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總比重始終處於1的位置;批發零售餐增速同比增長17.3%,比同期第三產業增速高3.1個百分點。對第三產業增長的貢獻率為31.2%,拉動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4.4個百分點,批發零售餐增速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中排名1。從2000年到2004年,食品批發和零售業增長了2.5倍,年均增長率為26.0%。批發零售餐飲業是第三產業中最穩定的行業,對第三產業的貢獻最大。

2.居民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9.3%,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二。2004年,全市居民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9.2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9.3%,比2000年提高4.9個百分點,居民服務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目前的第二位。2004年居民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與同期第三產業基本持平。對第三產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9.4%,拉動第三產業增長2.7個百分點,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二。從2000年到2004年,居民服務業增長了4.1倍,年均增長率為41.9%,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中排名第1。居民服務業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的比重和對第三產業的貢獻快速上升。

3.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6.5%,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三。2004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實現增加值24.9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6.5%,比2000年下降4.4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00年的第二位下降到目前的第三位。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同比增長8.9%,拉動第三產業增長1.5個百分點,對第三產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0.9%。2000年至2004年,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增加值增長2.5倍,年均增長25.7%。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以相對穩定的速度發展。

4.地質勘探和水利管理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4.9%,在第三產業中排名第八。2004年,全市地質勘查和水利管理增加值7.3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4.9%,比2000年提高65438±0.5個百分點,地質勘查和水利管理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第九位上升到第八位。同比增長27.2%,比第三產業增速快13.2個百分點,在同期第三產業增速中排名1。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8.2%,拉動第三產業增長1.2個百分點。2000-2004年,地質勘查和水利管理增加值增長3.7倍,年均增長39.0%,增速居全國第三位。地質勘查和水利管理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總量和發展速度較快。

5.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7%,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中排名第九。2004年,全市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增加值7.2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4.7%,比2000年下降0.3個百分點。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00年的第八位下降到2004年的第九位。同比增長22.6%,比第三產業增速快10.2個百分點,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同比增速中排名第二,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6.9%,拉動第三產業增長1.0%。2000-2004年,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增長2.1倍,年均增長20.9%,低於同期第三產業增速6.1個百分點。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行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略有下降。

(3)基礎支撐產業穩步發展,新興產業份額較小。

1.金融保險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0%,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中排名第四。2004年,全市金融保險業增加值達到6543.8+0.35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9.0%,比2000年提高6543.8+0.6543+0個百分點。金融保險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從2000年的第五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四位。同比增長11.2%,對第三產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2%,拉動第三產業增長1.0個百分點。2000-2004年,金融保險業增加值增長3.9倍,年均增長40.1%,快於同期第三產業13.1個百分點的增速,僅次於社會服務業,位居第二。金融保險業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的比重不斷擴大,發展速度不斷上升,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金融基礎作用正在發揮相對穩定的作用。

2.教育、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6.5%,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中排名第六(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排名第五,因該行業對其他行業影響不大,此處省略)。2004年,全市教育、文化、廣播電影電視業實現增加值9.9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5%,與2000年持平,保持第六位。同比增長265,438+0.3%,增速排名第三。教育文化廣播影視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為9.7%,拉動第三產業增長1.4個百分點。2000-2004年,教育、文學藝術、廣播電影電視業增長2.5倍,年均增長25.8%,低於第三產業增速1.2個百分點。教育、文化、廣播影視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總量相對穩定,發展速度較快。

3.房地產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6.3%,在第三產業中排名第七。2004年,全市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9.5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3%,比2000年下降5.2個百分點。是第三產業所有行業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的行業,從2000年的第四位下降到2004年的第七位。同比增長0.9%,比同期第三產業增速慢13.3個百分點,拉動第三產業增長0.1個百分點。從2000年到2004年,房地產業增長了1.3倍,年均增長8.6%。房地產業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的比重下降,行業增速放緩,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減弱。

4.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2%,在第三產業所有行業中排名10。2004年,全市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2%,比2000年提高65438±0.8個百分點。由於該行業份額較小,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10,與2000年持平。增速同比下降6.4%,成為第三產業中唯壹負增長的行業。2000-2004年,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增長1.9倍,年均增長17.9%,低於同期第三產業增速9.1個百分點。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總量增長較快,但由於行業份額較小,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小。

第二,大慶的第三產業並不落後。

各級政府在制定經濟發展戰略時,通常用第三產業就業比重和產值比重兩個指標來衡量第三產業的發展。總的來說,這兩個指標可以從整體上反映第三產業的發展狀況,但在壹定程度上是片面的。綜合衡量第三產業的發展,既要用相對指標,也要用絕對指標來補充。

(1)從業人員占第三產業全部從業人員的34%,就業蓄水池作用明顯。2004年,全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到47萬人,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34%,比重分別高出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就業的促進作用明顯,發揮了區域就業蓄水池的作用。

(二)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全市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2145元/人,比全省平均水平(29232元/人)高10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17830元/人)高80個百分點。

(3)第三產業人均標準高。2004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51.1億元。全市總人口262萬人,人均社會服務產品5763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070元)和41.6%,僅次於哈爾濱(7970元),排名第二。2004年,我市土地面積為21,21.9平方公裏,第三產業服務密度為71.2萬元/平方公裏,是全省平均水平(34.4萬元/平方公裏)的2.1倍。

(四)第三產業的服務功能比較齊全。

1,批發零售餐業。2004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543.8+03億元,僅次於哈爾濱和齊齊哈爾,居全省第三位。零售額增速同比增長20.4%,全省排名1。我市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958元,在全省僅次於哈爾濱。城鄉消費需求旺盛,消費能力不斷增強。

2.居民服務業。2004年,全市人均路面面積達到20.3平方米,在全省排名1。城市自來水普及率94.1%,人均生活用水量45.2噸,生活用氣率99.2%。全市社會基礎服務能力在全省、全國處於較高水平。

3.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2004年,全市實現鐵路貨運1260萬噸,公路貨運2023.4萬噸。鐵路客運量565萬人,公路客運量767.9萬人;市區每萬人擁有公交車12輛,居全省第二,低於哈爾濱。市區每萬人擁有出租車50輛,全省排名1;郵電業務總量達到6543.8+0.88億元;固定電話用戶、移動電話用戶和互聯網用戶分別達到80.6萬戶、654.38+0.97萬戶和22.7萬戶,均居全省前列。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等行業的基礎服務功能較強。

4.金融和保險。200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758.6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67.0億元,低於哈爾濱市,居全省第二位,人均儲蓄存款654.38+0.78萬元,居全省第654.38+0位。2004年保險業承保金額達7654.38+0.29億元,保費收入6543.8+0.76億元,低於哈爾濱市,居全省第二位。區域發展的金融支持是強有力的。

5.教育、文化、廣播電影電視。2004年底,全市有各類學校1054所,其中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3.6萬人。全市專任教師2.9萬人,在校學生431萬人,其中小學1.75萬人,普通中學21.4萬人,普通高等學校4.2萬人。教育支出4.3億元,占地方財政支出的6.8%;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9%,居全省前列。教育、文化、廣播、電影、電視產業具有豐富的區域發展基礎。

6.房地產行業。2004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654.38+0.38億元,住宅建築面積654.38+0.354萬平方米,僅次於哈爾濱,居全省第二位。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3.3平方米,在全省排名1。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保證了居民的住房,美化了城市環境。

7.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行業。截至2004年底,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57個,其中醫院52個,衛生院63個。每萬人衛生技術人員43人,每萬人醫院床位35張;地方財政衛生支出2654.38億元,占地方財政支出的3.3%;有5個體育場館,舉行了95次運動會。社會福利機構61,社會福利企業114,均居全省前列。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對提高公民身體素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8.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2004年,我市共有科技機構45個,大中型工業企業科技人員2萬人。科技活動經費支出總額11.5億元,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93%。全年受理專利申請513件,實施科技項目572項,鑒定驗收科技成果416項,其中獲省級獎勵27項。科學研究和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提高城市的綜合競爭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除了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外,其他綜合指標顯示我市第三產業發展並不落後。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低的主要原因是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遠高於第三產業。2004年,全市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為32145元/人,第二產業為308357元/人,第三產業勞動生產率僅為第二產業的10.4%。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分別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34%和25%。相比之下,差距不是很大,但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高,其創造的增加值是第三產業的6.9倍。同時,原油價格的上漲也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這是由石油資源型城市的特殊性決定的。

第三,制約第三產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壹)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偏離系數大,就業彈性小。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偏離系數越大,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差距越大,反之亦然。2004年,我市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偏離系數為119.2%,較大。2000-2004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為27.0%,而同期第三產業從業人數增長2.0%,就業彈性較小。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偏離系數越大,就業彈性系數越小。壹方面說明第三產業吸納了更多的從業人員,起到了就業蓄水池的作用。另壹方面也說明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與增加就業的協調性不夠,進壹步吸納就業的彈性空間不大。反映出我市第三產業效益低下,科技含量低,產業結構單壹,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滯後,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緩慢。

(2)貧富差距大,制約了消費水平的提高。基尼系數代表壹個地區的貧富差距。基尼系數越大,貧富差距越大。國際上普遍認為0.4是壹個臨界值,超過這個值就會出現壹系列社會問題。大慶2000年和2001的基尼系數為0.23,處於合理範圍。2002年、2003年為0.34,處於合理範圍。2004年為0.43,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臨界值0.4,說明大慶的貧富差距在拉大,應該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城鄉二元結構指數代表壹個地區的城鄉差異程度。國際公認的1.5: 1是正常的城鄉二元結構,超過這個比例就認為城鄉差別過大。2004年,我市城鄉二元結構指數已達21.2:1,表明城鄉二元結構嚴重失衡,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城市輻射功能和帶動作用沒有得到釋放。目前,受教育、住房、醫療等壹系列預期支出因素的影響,中低收入消費者被迫降低即期消費,降低了農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服務需求,壹定程度上抑制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三)財政資金投入有限,影響了第三產業的投資規模和發展速度。消費、投資和凈出口被稱為“三駕馬車”。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654.38+0239.5億元,其中消費總額654.38+086.7億元,投資總額292.4億元,凈轉移(或凈出口和凈支付)760.4億元,分別占生產總值的654.38+05.1%、23.6%和63.6%。總投資的50%左右是為凈轉移服務的,以至於大慶GDP中全國、全省控制的部分占了73%以上,和當地第三產業發展關系不大。所以對於大慶來說,人均GDP水平並不是衡量地方經濟實力的唯壹經濟指標,GDP的多少份額在地方占主導地位更重要。沒有充足的財力和專項資金,必然會影響第三產業的投資規模和消費需求,從而削弱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後勁。

(四)新興產業薄弱,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產業,不利於第三產業升級。從我市情況看,旅遊休閑、商務會展、信息物流、房地產中介、科研科技等新興產業規模不大,但發展速度較快。2004年,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21億元,同比增長6.4%;與2000年相比,房地產業、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下降了5.2個百分點,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同比出現負增長。新興產業的發展值得關註。

(5)民營經濟比重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影響第三產業整體發展水平。從第三產業分工來看,除交通運輸中的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道路運輸業等傳統行業外,第三產業中相當壹部分行業市場化程度仍然較低,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民營經濟比重較小,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緩慢。2004年,民營經濟增加值達到71.6億元,占第三產業比重為47.4%,仍不足第三產業的壹半,占全市經濟總量的5.8%,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市經濟總量的1.2%。我市部分第三產業如郵電通信、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由大企業承擔,屬於公有制,占全市第三產業的46%,長期被大企業壟斷,影響了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

(六)傳統觀念束縛服務業發展,資源浪費。大慶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是壹個離開計劃經濟體制比較晚的城市,人們的觀念也比較保守。幾年前,中直部分大企業員工帶薪解除勞動合同,失業。在合同終止前,這些人大多從事專業性較強的職業,為油田生產和生活服務。勞動合同終止後,這些人的就業技能相對單壹,很少能夠從事靈活的社會服務工作。因此,壹些規模小、技術含量低、資本相對較少的服務業最適合這部分人群發展,但仍有相當壹部分人存在“為他人服務,低人壹等”的舊觀念,不願意從事餐飲、住宿、零售、娛樂等服務性工作,就業機會狹窄,生活水平提高緩慢。同時,第三產業中各行業之間也存在資源浪費。由於大型企業壟斷了我市第三產業的部分經營活動,受福利性、非社會性服務相對較強等因素影響,中直大型企業內部各單位均建立了自助服務設施,形成了企業自我完善的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利用率低,資源浪費現象突出。

四、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壹)將高新技術引入第三產業,提升第三產業發展的內涵。高新技術是以發展第三產業為重點的新興產業,包括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的科學研究與技術、現代教育、信息咨詢、旅遊商務等產業。要加強智力資源的引進、開發和利用,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加快高等教育發展,依托高新技術開展信息咨詢服務,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和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傳統第三產業發展和改造提供技術支撐,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智力保障,為第三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適應當地消費需求,發展高檔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依賴於消費結構的變化。當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後,逐漸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轉變。目前,我市正處於居民消費和集團消費的升級期。根據消費需求的變化,大力發展新的消費項目和領域,提高產業服務水平,如大力發展旅遊業、環保住宅業、新型教育業、高檔文化娛樂業、體育健身業和綜合服務社區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

(三)打造大市場,搞活流通,加快發展傳統第三產業。建設管理水平先進、基礎設施完備的商品流通市場、金融市場、人才市場、信息咨詢市場等各類市場,不斷健全和完善開放、統壹、高效的商品和服務流通體系,構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市場流通充分暢通可控的新格局,建立健全市場運行機制和準入機制,努力建設商品市場、金融市場、勞動力市場、信息咨詢市場等社會化服務程度高的目標市場。

(4)完善產業基礎設施,提高第三產業發展潛力。交通運輸、郵政電信和城市公用事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應列入第三產業發展的重點。按照統籌規劃、適度超前的原則,努力建設集鐵路、公路、水運、管道運輸為壹體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建立和完善智能化、人性化的現代高速公路,推進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逐步形成現代信息服務體系。同時,不斷完善和改進公共交通、供水供熱、環境衛生、園林綠化、防災工程等城市基礎設施,為第三產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5)推進後勤服務社會化,提升第三產業發展空間。受計劃經濟影響,我市後勤服務不是壹個獨立的工業部門,而是隸屬於華中地區的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和大型企業。其服務範圍涵蓋了除鐵路運輸、金融、保險以外的所有第三產業,具有壹定的壟斷性,抑制了第三產業的健康發展。加快以福利為主體的管理服務機制改革,打破物流生活服務壟斷模式,逐步推進物流服務產品商品化、物流勞動方式專業化、物流投資主體多元化、物流人員分配市場化和物流管理模式現代化,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和利用,提升第三產業發展空間。

(六)完善農村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促進農村第三產業發展。建立農村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是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高專業化、商品化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發展農村第三產業的重點。堅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穩步發展的原則,逐步建立多層次、多功能、配套完善、先進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村技術傳播和培訓,進壹步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和農田水利建設,加強農村生產資料和商品流通市場的開發建設,搞好農村中介組織和經紀人的建設,將促進農村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

  • 上一篇:公共衛生間用什麽取暖好?
  • 下一篇:清朝的思想政治文化對那個時期的文學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