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大波那銅棺為何沒有文字銘文?——解讀大波那銅棺文化

大波那銅棺為何沒有文字銘文?——解讀大波那銅棺文化

研讀大波那銅棺文化,我們會驚異,銅棺沒有文字銘文!按理,壹個民族形成並能自立建囯立王時,應該有自已的文字。可是古滇農耕民族{古白先民)雖然建立了自己的民族王國,但他們卻還沒有創立和應用自已的文字。他們正處於使用圖畫文字時期。從文字學角度來評定,他們正處在文字史前期。文字學研究表明,文字產生以前,人類曾用結繩、契刻或圖畫幫助記憶。世上數以萬計的古巖畫,就是這壹歷史過程留下的記錄。古老的文字都由圖畫發展為象形文字。由象形再到用簡要符號來表意表音,成為真正意義的文字。大波那銅棺文化很開門 地印證了這樣的事實:古滇民族在戰國中期初次創囯立王時,他們使用的是圖畫文字。 即用圖畫丶圖紋表情敘事。銅棺上的銘刻圖紋是他們很常用的。他們的文明文化原始古樸,使用文字比中原文化滯後得多。古滇民文字文化滯後,根源何在?銅棺無文勝有文,正是這壹個很有個性的文化特征,表明了銅棺文化的原始性丶民族性和地域性。郭沫若老先生在研讀訶南新鄭的銅器時,他深深地為春秋中晚期的新鄭彜器所震撼。在解析蓮鶴方壺時,他深有感慨:此器雖無銘文,然其花紋圖案即已顯示其時代性。在時代上表現了承前啟後,在地域上文化上表現了它貫通南北 的特征。用同樣的視角來品析大波那銅棺文化,同樣也是很恰當的。大波那銅棺文化沒有文字銘文,同樣用花紋圖案丶圖畫來敘事表意。研讀其文化內涵,圖紋圖案同樣銘記著它的時代性和地域性, 也印記著古滇農耕民族文化的民族性丶原始性(本源和本真性}。在古雲南,在多個文化先進的民族中,唯有農耕民族滇人(古白先民}沒有文字。究其根由,這全是高原峽谷地域文化烙印在農耕民族文化上的局限。現今,在對人類文明進程的研究中,都***同認證了這樣的事實:民族文化無不烙印著地域文化的特質,文明,無論其範圍廣大還是狹小,在地圖上總能找到它們的坐標。他們的本質特征,取決於他們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局限和便利。(《文化史概論》。古滇人的農耕文化,是滇中地域化育出來的民族文化,因此,這壹民族文化必然會烙印著滇中地域個性化文化的特質,其文化特色必然與植根的地域環境相吻合,相對應。滇中地域是古滇民的發祥地。它養育了農耕民,也孕育了他們的民族文化,是農耕稻作民族文化的搖籃,也是這壹文化的歷史坐標點。 因此, 古滇民族文化必然印記著滇中地域的個性特色,也必然烙印著地域的局限。其文字創立滯後,正是這壹地理位置所帶來的局限。滇中地域封閉,農耕經濟單壹守拙,人和物受自然環境和地域文化的長期的影響和熏陶,必然產生不可替代的特點和個性。這壹本質特征孕育了本區域內的民族文化純真丶樸拙,但囿於高原峽谷文化的局限性,也必然導致文化狹隘、守舊、呆滯。農耕經濟較為穩定,但它年復壹年地因循守舊,刻板而發展緩慢,缺少競爭活力。受地域和農耕經濟這兩個因素長時段的根深蒂固的影響丶制約,本區域內的民族文化必然單壹丶守舊丶滯後。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封閉的範疇內,缺少與多元文化參照,它的文化審美價值均源自於幾千年的自我文化的沈澱。因此,若與中原文化相對照,這種地域文化的單壹守舊性就顯得很明顯了。同在戰國這壹時期,中原文化呈現出壹派朝氣勃發的氣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縱橫學說爭奇鬥艷丶異彩紛呈,思想文化恢宏,文字豐富多彩。由於政治不統壹,語言異聲、文字異形, 各家自成系統。各自應用自已的語言文字,譜寫出瑰麗的齊魯、吳閩、楚越丶秦晉等地域文化。成為世界文明的瑰寶,華夏文化的驕傲。而同壹時期的古滇王國,因偏居壹隅,刻板守舊的傳統文化積澱太深太厚,人們習慣於固守傳統文化的延續。很難超越用圖畫文字記事的歷史空間。因此,文字的創立使用必然滯後。兩種文化相對照,差距之大令人驚嘆!古滇王國文字文化的滯後,又壹典型地例證了地域文化 學說的普遍適用性,也印證了民族文化無不打上地域文化烙印的認同。郭老在研讀最著名的新鄭彜器時,對蓮鶴方壸評價很高:然其花紋圖案已顯示其時代性。這評定對大波那銅棺文化也十分的適宜。大波那銅棺是古雲南青銅文明初期時的文化,這壹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王國文化, 也同樣印記著它的時代性:青銅文明時代的開啟,標誌著原始社會石器時代的結束,人類社會已步入文明曙光普照的時代。而青銅文明初期的文化是承前啟後的時代,解析大波那銅棺文化,這壹印記十分清晰,十分鮮明。鐫刻在銅棺上的民俗崇尚,既是原始神靈崇拜的延續,又是權威神靈崇拜的開啟。時代印記十分鮮明。在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和人的認識水平低下,人們習慣於直覺思維, 他們常以心比心的方式認知世界, 認為萬物皆有靈,對壹切事物生靈皆敬畏,皆敬重。有靈則拜, 他們 是泛神論崇拜。可是到青銅文明時代,社會有了階級丶有了權威,人們對神的崇拜也不再是泛泛地崇拜,轉而只對大神靈丶權威神敬重和崇拜。他們自認大神靈作為自己的保護神, 本境大恩主丶圖騰。 宗教信仰進入權威神靈崇拜的時期。從大波那銅棺的俗信圖中看到,這時期的古滇農耕民,最崇拜的是虎丶豹丶神鷹為代表的大神靈。他們祈禱天人***應,來制服(降服)豬害丶蠱毒。 這種俗信正是時代性 的真實印記,它既是原始社會神靈崇拜的繼承,又是階級社會有了權威丶等級這壹現狀在信仰崇拜上的真實反映。銅棺無文勝有文,無文字的圖紋銘刻文化也印記著它的民族性。在滇中封閉的地域內,土著民依山近水而居,因地制宜進行農耕和漁獵,以稻作為主的經濟是農耕民族的傳統文化,這種經濟文化也因閉關自守而穩定地傳承,因此,他們與自然山水很親近,結成了天然和諧壹體的關系。崇山敬水是他們最傳統最恒穩的民俗崇尚。銅棺蓋上和兩側的山水圖紋就是這壹崇信的實錄。人與物同理,由於受自然環境的長期影響和熏陶,產生了卓而不群的特點和個性文化,濃郁的地方特色。這種傳統文化就是心與境諧 孕育的地域文化特色。土著民世代農耕於滇中地域內,這裏高山環立,綠水常流,綺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厚意藴融化在他們的心中,他們與大自然神情往來,天然合壹,孕育形成了深厚的傳統的審美情趣和理念,也培育了積澱深厚的俗信文化。古人說的確切:人心營造之像,來自天地自然之像, 從民俗文化中我們既看到地琙文化的印記,也清晰地看到它的農耕經濟文化的烙印。(插圖:銅棺兩側及棺蓋上圖紋圖片}銅棺文化是尚未使用文字時期的 原始的歷史文化,這文化必然保存著前後聯系的過程文化,它既有過去文化的傳承,也有這時期文化的記憶,從中既可以弄清農耕民族傳統的文化本源和純真的文化基因,也可以觧析品讀到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的變異性,即在青銅文明時期的創生文化。筆者常稱大波那銅棺文化是白民族的母本文化, 就是很看重這壹文化的本源性和純真性。戰國時期的古滇農耕文化,因地域封閉尚未與中原文化交融,在較長的歷史時段中,它在整亇人類文化範疇內找不到參照系,不受多元文化的浸濡,因而它保留著農耕稻作民族原始的傳統文化,固守著幾千年來的本源性和本真性的基因積澱。它傳承著以劍川海門口為代表的土著民族文化本源的基因。從中我們可窺析到滇中農耕民族這壹文化之源,並以此溯流而下,以壹貫之,順時而觀其發展變化,理清長時期內曾沈沒於 史海中的古白文化之源之流。這就是大波那銅棺文化民族性印記的又壹重大特殊價值。概言之,由於銅棺文化產生於用圖畫圖紋記事的時期,真實地記錄了滇中地域在封閉時期原生態的農耕文化,它既保留了原始農耕文明以劍川海門口為代表的農耕文化之本源文化,又同時鉻印著農耕民族青銅文化初期文化的特質文化。讓我們短刀直入地看到這壹創生的時代 和它的社會真相。成為農耕民族最寶貴的原生態文化的珍貴實錄。銅棺文化在深埋塵封之中,兩千余年默默無聞,避開了人世滄桑,改朝換代的劫難,同樣也避開了後人牽強附會篡改的煩擾。成為用圖畫文字和青銅器物,完整地丶立體地真實地記錄壹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金石檔案。這在世界文化文明史上也是罕見的,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豈今為止它是用金石銘刻丶用圖畫文字記錄壹個民族王國歷史文化的傑作。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唯壹的,其歷史文化價值無以倫比。大波那銅棺文化的珍貴性不僅在古滇文化範圍內,是國寶,隨著銅棺文化的開發利用,它的歷史文化價值必然受到世人的***同敬重和註目,成為舉世聞名不朽的文化遺產。因此,它也將會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成為世界文明文化的珍品。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在解讀了大波那銅棺文化之後,人們也會感嘆:本是人類最早發祥之地的古雲南,常被視為蠻荒之區,其根由全在於沒有文字。近代以來,大理多個地區重大的考古發掘如劍川海門口丶洱海地區銀梭島等地的古文化,都確鑿地印證了這樣的事實:古雲南稻作文明不僅起源早,分布的地域也廣。滇中高原峽谷中,處處閃耀著稻作文明的曙光。古滇稻作文明歷史悠久,淵源深厚。在壹代代的傳承中,越數千年的文化積累,農耕民族不僅辛勤而且善於農耕,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稻作文明文化。但終因無文字記載存留,足可以讓古滇人自豪的稻作文明黯然失色。有了文字,便有了記錄的工具,就可以記錄歷史文化,記錄種種人事滄桑。中國文字的成熟是中華文化高度發展的壹個標誌,中華文化就是靠文字流傳下來的。自戰囯時期以來,中原文化就有幾千萬巻的文字圖書,人們常用浩如煙海來形容文字書籍之龐大。它也成為人類研讀漢文化歷史最寶貴的文字資源。但在古滇區域內,農耕民族因無文字,他們雖然在戰國時期就進入了青銅文明時代。並以白崖(大波那)為首府,肇基立國。史傳稱白崖國、白子國。(大波那銅棺文化就是很權威的印證)。但終因沒有文字實錄傳留,這壹長段的歷史事實,在壹代代的口傳相授中變異走樣,很難保持上古原貌。種種傳講近乎於 仙板, 給後人留下了壹道道難以解讀的歷史之謎。慶幸的是大波那銅棺用圖畫文字和多宗青銅器物文化,立體地丶全方位為我們實錄了這壹社會的史實。古語雲石不能言最可人, 銅棺這壹金石文化在黙黙無言中,向世人傳留丶陳述這壹時段的歷史狀況。成為最可人 的文獻資源。其歷史文化價值舉世為之驚嘆。古雲南 本是人類最早發祥地之壹,壹些本可以光照後人的歷史文化,也被歷史的煙塵所湮沒,這全是無文字銘刻來傳承和記錄的過錯。往事如煙,無文字傳留,豈能經受得住歷史風雨的剝蝕?孔老先生說的好: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古雲南農耕文明的諳然失色,對今人也是壹種很好的啟迪。

  • 上一篇:古代閱讀方法
  • 下一篇:太極拳的誤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