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1教學目標
1,欣賞音樂,體會音樂活潑開朗的意境。
2.了解音樂的基本節奏,能夠看指揮用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
3.試著模仿歌詞,並願意談論歌曲的含義。
4、讓孩子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重點和難點:
欣賞音樂,體會音樂活潑歡快的意境。
環境和材料:
1,孩子有牧羊人的概念,理解牧羊人。
2.播放這段音樂,讓孩子們熟悉旋律。
3.自制大樂譜,壹些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的圖片。鈴鼓,鈸,雙環鼓,鈴鐺,三角鐵。
4.音樂磁帶。
關鍵指南:
理解音樂的基本節奏
壹次性備課
首先,看圖講故事
老師結合音樂,邊放圖片邊講故事(圖片格式按照樂譜格式);
【1-2】節:“草地上來了四只羊”。老師說完這句話,壹邊哼著【1-2】總結的旋律,壹邊在大樂譜上放了壹張大羊的圖片,試著拍了壹下。
【3-4】章節:“草地上又來了七只小羊”。老師講完這句話後,壹邊哼著【3-4】小結的旋律,壹邊每隔半拍在大譜上相應的位置放上壹張小羊的圖片。
第[5-6]節:與第[1-2]節相同。
第[7-8]節:與第[3-4]節相同。
【9-10】章節:《牧羊人大步向前》。老師說完這句話,就哼起了【9-10】的旋律,並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放了壹張牧羊人的圖片。
【11—12】節:“牧羊人在揮鞭子”。老師說完這句話後,哼唱了壹段【11—12】的旋律,並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放置了壹張牧羊人的鞭子的圖片。
第[13—14]節:與第[9—10]節相同。
第[16—17]節:與第[11—12]節相同。
第[18-20]節:與第[1-4]節相同。
第[21-23]節:與第[5-7]節相同。
[24]壹節:“牧羊人揮壹鞭,把大羊和小羊趕在壹起”。老師說完這句話後,壹邊哼著[24]小節的旋律,壹邊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圖片放到[24]小節的相應位置。
第二,用樂器
老師啟發孩子根據自己的音樂形象選擇樂器。
第三,玩
1,在老師的指揮下觀看圖集表演。
2.請孩子們指揮和表演。
活動反映:
在這節課上,我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歡快意境,激發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和熱情,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表達自我的欲望。充分挖掘作品中蘊含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喚起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同時,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藝術氛圍中獲得審美愉悅,從而達到審美教育。
通過和學生壹起參加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如旋律造型、形體律動、情景表演等。,在手勢、合作表演、創意表演中欣賞、理解、表達、創造音樂,讓學生充分施展才華,獲得審美體驗,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獲得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這節課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
1,整體構思清晰,可以從不同角度設計和穿插各種學習活動,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關註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出發,運用多種藝術形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積極性,倡導個性。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體驗、表達和享受音樂,提高音樂感受和鑒賞能力,獲得精神上的理解和情感上的體驗。
3.積極構建民主、開放、合作的教學模式,運用互動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教學的民主性。在教學中,要註重培養學生獨立感受和表達美的意識和能力,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探索、合作、創造。
缺點是,
1,這節課的主要目的是感受音樂的幽默和Jodl tune的風格,所以在拓展時,選擇影片中有活潑快樂情緒的音樂來欣賞,讓學生感受到這樣的情緒,逐步培養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如果能在Jodl tune中找到更多的歌曲作為拓展欣賞曲目就更好了。
2.課堂容量大,有些環節挖掘不夠深入。
百科:牧羊人所謂的牧羊人就是放羊的人,電影《牧羊人》。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2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大意,試唱歌曲的行間部分,感受歌曲活潑幽默的風格。
2.了解“孤獨”,知道自己孤獨的時候,可以采取唱歌等積極的方法,讓自己和他人開心。
活動準備:
音樂視頻、圖片等。
活動流程:
第壹,引入節奏引出歌曲
組織小朋友聽《去哪兒咪》這首歌,問:“小朋友,妳知道這首歌嗎?”
老師:這首歌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插曲。是壹部和音樂有關的電影,裏面有很多好歌,比如《孤獨的牧羊人》。
第二,完整地欣賞歌曲,感知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和歌詞的活潑幽默。
1.播放視頻介紹歌曲《孤獨的牧羊人》,理解“孤獨”的含義。
老師:嘿,妳知道“孤獨”是什麽意思嗎?(孤獨,壹個人,沒有朋友,很難過,很可憐)那我們來聽聽《孤獨的牧羊人》這首歌,看看歌裏的牧羊人是不是像孩子們說的那樣。播放視頻,聽這首歌。妳覺得他是孤獨的牧羊人嗎?妳從哪裏聽來的?
2.完整地欣賞歌曲,從旋律、唱速、唱法等方面引導孩子感受音樂的本質,明白“牧羊人”不是孤獨的,而是快樂的。
我沒聽見,沒關系。我先給孩子們講個故事:壹個牧羊人覺得很孤獨,來到山頂唱“來吧,來吧,來吧,來吧,來吧,來吧”。歌聲嘹亮,城市裏的人們在遠處聽到了這美妙的聲音。這時,城市邊緣的王子,扛著扁擔的農夫,餐桌旁的人們,
現在我們再聽壹遍這首歌,但是有壹個任務。妳覺得哪首歌最好聽最有趣?(襯詞“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低音,演唱中的聲音等。很有趣。)為什麽?比如做點什麽?讓我們壹起學習。
3.老師示範唱“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的部分,讓小朋友跟著學唱。進壹步體驗歌曲活潑幽默的風格。(準備下壹段二重唱)
第三,展示相應的圖片,分段聽歌,懂得快樂之道。
1,欣賞歌曲第壹段。老師用音樂粘貼牧羊人和人的圖片,畫地圖,用文字引導孩子唱歌。
問題:這個牧羊人是孤獨的還是快樂的?(開心)他是怎麽讓自己和別人開心的?用歌聲吸引大家,用歌聲給自己帶來快樂。
2.欣賞歌曲的第二段。老師把王子、農民、餐桌、啤酒的圖片貼上音樂,引導孩子看圖集,唱歌詞。
問題:牧羊人的歌聲會吸引誰?他們聽到了什麽歌曲?
3.欣賞歌曲的第三段。老師把小女孩和媽媽的圖片貼上音樂,引導孩子看圖集,唱歌詞。
問題:誰用壹首歌回答了牧羊人?怎麽唱呢?
4.總結:
孤獨的時候,除了唱歌,妳還會用什麽方式讓自己和別人開心?
(引導孩子說:可以通過開玩笑、看漫畫書、看電視、跳舞、和好朋友聊天、玩遊戲等方式消除孤獨感。)
5、播放歌曲,老師和孩子們載歌載舞,進壹步感受歌曲的歡樂和活潑。
老師:現在讓我們壹起唱這首歌,做壹個快樂的牧羊人。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3活動設計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以新課改的形式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成為學前教育的壹種主流教育思想。孩子不感興趣的東西,即使我們老師花時間去揣摩,也只能算是壹種灌輸式的教育模式。最後還是事倍功半,違背新大綱精神。
《孤獨的牧羊人》以其有趣生動的木偶為素材,通過欣賞木偶戲將音樂融入劇情發展,讓孩子們在欣賞木偶戲的同時主動接受音樂信息,潛移默化地進入音樂氛圍,為音樂教育打開了另壹扇門。
通過對教材的處理,如在音樂中取出幽默有趣的“夾層”,教師對其進行詳細分析,賦予其角色形象,使音樂教育擺脫過去聽、賞的傳統教育模式,符合大班幼兒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有助於音樂活動的開展。
活動目標
1.在歌曲的高音區和低音區可以用不同的速度和音色來表現襯詞。
2.根據音符的位置,掌握襯字的旋律,根據角色的形象特點,用相應的歌曲演唱。
3.在學唱歌的過程中體會師生合作的協調和快樂。
4、聽音樂,盡量分辨音樂的速度和輕重,能跟著節奏走。
5.初步感受歌曲中親切的情緒,用親切的語氣演唱。
要準備的活動
歌曲圖集、視頻資料、鋼琴、老山羊、小山羊圖片;
活動過程
首先播放《音樂之聲》的插曲《do,re,mi》,營造音樂氛圍
放音樂,老師帶孩子進活動室,老師帶領孩子壹起做動作,調動氣氛;
第二,介紹劇情,看視頻資料。
1,今天老師不僅給大家帶來了好聽的音樂,還有壹些有趣的東西!
2.老師拿出木偶問:這是什麽?妳知道它怎麽玩嗎?妳看過木偶劇嗎?
3.老師介紹劇情:老師今天帶來的木偶人有壹個牧羊人。他和他的羊、壹只老山羊和壹只小山羊住在壹個高高的山頂上。他沒有朋友,感到孤獨。但是他有相同的愛好,就是喜歡唱歌。當他的羊看到他的主人唱歌時,它們也跟著壹起唱。他們的歌很好聽,吸引了王子,登山者,旅館裏的人,旅館裏的人,小女孩。讓我們壹起聽他們的歌。
4.播放視頻,完全享受;
第三,欣賞木偶戲,感知行間字的旋律。
1.充分欣賞後問:音樂中被唱過最多的壹句話是什麽?
2.妳的耳朵真聰明。老師給了妳兩個大拇指。《杜阿》在這首曲子裏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襯字》。在這首音樂中,“來伊嘟嘟”出現在很多地方,那麽他們在每個地方唱的都壹樣嗎?
3.孩子自由討論,嘗試學習;
4.彈兩個夾層,讓孩子感受夾層的旋律;
5.孩子示範唱詞,老師陪伴;
第四,借助圖集學習唱歌。
1,老師還邀請了五線譜和筆記寶寶來幫助我們學習這些單詞。這五行合在壹起叫五線譜,像豆芽菜的叫音符。讓我們向他們問好。
2.當老師把這些音符放在五線譜上,他就能做出好的音樂。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音高。現在請大家猜猜,是位置高的音符唱的音樂更高還是位置低的音符唱的更高?
3.請比較這兩個音符的位置。有什麽區別?
4.當音符向上攀升時,我們稱之為高音區。它唱歌像爬樓梯,壹步壹步往上爬。當音符是平的時候,我們稱之為低音區,唱起來像走路壹樣,平而穩。
5、小朋友和老師做手勢看地圖,唱壹遍。
6.這兩個字分別表示公公和小山羊的歌聲。請猜猜哪個是老山羊唱的,哪個是小山羊唱的?為什麽?
7.老師引導小朋友說老山羊老了,聲音會發出什麽樣的聲音?孩子在哪裏?
8.用不同的速度和音色來表達襯詞。
高音區-小山羊
低音區-老山羊
9.觀看視頻,模仿老山羊和小山羊的聲音。
10.請小朋友到鋼琴前,分別學習老山羊和小山羊的聲音。男孩應該是老山羊,女孩應該是小山羊,並要求個別兒童提倡。
第五,師生合作表達文字,體驗師生合作的樂趣。
1.孩子們唱得非常好。老山羊的聲音沙啞、沈重、緩慢,小山羊的聲音歡快、清脆、悅耳。接下來,老師讓妳配合老師。妳唱出歌詞的地方,老師就會唱出牧羊人的聲音。
2.播放視頻,老師和小朋友合作唱歌;
3.有的孩子還不知道牧羊人在哪裏唱,羊在哪裏唱。沒關系。老師還請了工作人員和筆記寶寶來幫忙。讓我們來看看。
4.展示音樂圖譜,讓幼兒找出老山羊和小山羊唱過的地方,並粘貼相應的圖片;
5.老師應該是牧羊人,男孩應該是老山羊,女孩應該是小山羊,壹起唱歌;
第六,結尾部分。
1.牧羊人還孤獨嗎?為什麽?
2.老師總結:牧羊人不再孤獨,因為他不僅有和他壹起唱歌的羊,還有我們的孩子。現在老師讓妳和牧羊人壹起表演。
放音樂,老師撥弄木偶,孩子們隨意唱歌演戲,走出活動室。
課前反思
歌曲《孤獨的牧羊人》選自經典電影《音樂之聲》。音樂以布偶為主要線索,貫穿始終,為我們塑造了生動的形象,通過豐富多彩的形象增強了兒童對音樂的審美興趣。
這首曲子最有特色的是它的插頁部分,幽默風趣,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孩子的學習特點。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木偶戲的欣賞恰好是“自己喜歡的”,木偶戲間接成為壹種教學方式。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要分析音樂的內在結構,找出孩子的興趣點——插詞來模仿和創造,幫助和引導他們理解音樂的深層結構(這首音樂表現了牧羊人和羊群之間的事情),挖掘孩子的興趣,使他們通過聽覺主動接受新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進壹步創造新的話題。
《孤獨的牧羊人》通過對課本的分析和琢磨,向孩子們展示了壹幅充滿童趣的畫面:壹個孤獨的牧羊人通過他清脆響亮的歌聲吸引著王子、登山者、旅館裏的人、酒徒、小女孩等等。為什麽他的唱功能達到這種效果?是因為他的羊為他歌唱,這句話是其中的間奏部分。因此,襯詞的學習成為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只是學習襯詞的唱法太簡單了,再繼續深入挖掘它的教材,就會發現襯詞是可以被賦予相應的角色形象的——老山羊的唱法和小山羊的唱法。從各自的形象特征出發,將兩個形象以聲音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音樂理解的升華部分。讓孩子在學習和掌握襯詞唱法的基礎上,進壹步創造新的知識點,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迷宮”。
從孩子的情緒體驗分析,配合老師完成某件事是壹種愉快的體驗,也能達到良好的師幼互動氛圍。“壹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是必要的,教師與孩子在演唱歌曲中的合作也將成為歌唱藝術中不可忽視的手段。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教材的粗淺分析,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壹些藝術處理。可能還有不到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謝謝!
百科:牧羊人所謂的牧羊人就是放羊的人,電影《牧羊人》。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4教學目標
1,欣賞音樂,體會音樂活潑開朗的意境。
2.了解音樂的基本節奏,能夠看指揮用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
3.感受音樂歡快溫暖的情緒。
4、能大膽表達歌曲的內容和情感。
重點和難點
欣賞音樂,體會音樂活潑歡快的意境。
環境和材料
1,孩子有牧羊人的概念,理解牧羊人。
2.播放這段音樂,讓孩子們熟悉旋律。
3.自制大樂譜,壹些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的圖片。鈴鼓,鈸,雙環鼓,鈴鐺,三角鐵。
4.音樂磁帶。
關鍵指導
理解音樂的基本節奏
壹次性備課
首先,看圖講故事
老師結合音樂,邊放圖片邊講故事(圖片格式按照樂譜格式);
【1-2】節:“草地上來了四只羊”。熟悉舞曲和動作結構,學會隨音樂起舞。老師說完這句話,壹邊哼著【1-2】總結的旋律,壹邊在大樂譜上放了壹張大羊的圖片,試著拍了壹下。
【3-4】章節:“草地上又來了七只小羊”。老師講完這句話後,壹邊哼著【3-4】小結的旋律,壹邊每隔半拍在大譜上相應的位置放上壹張小羊的圖片。
第[5-6]節:與第[1-2]節相同。
第[7-8]節:與第[3-4]節相同。
【9-10】章節:《牧羊人大步向前》。老師說完這句話,壹邊哼著【9-10】總結的旋律,壹邊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放了壹張牧羊人的圖片。
【11-12】節:“牧羊人在揮鞭子”。老師說完這句話後,哼唱了壹段【11-12】的旋律,並在大樂譜上相應的位置放置了壹張牧羊人的鞭子的圖片。
第[13-14]節:與第[9-10]節相同。
第[16-17]節:與第[11-12]節相同。
第[18-20]節:與第[1-4]節相同。
第[21-23]節:與第[5-7]節相同。
[24]壹節:“牧羊人揮壹鞭,把大羊和小羊趕在壹起”。老師說完這句話後,壹邊哼著[24]小節的旋律,壹邊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圖片放到[24]小節的相應位置。
第二,用樂器
老師啟發孩子根據自己的音樂形象選擇樂器。
第三,玩
1,在老師的指揮下觀看圖集表演。
2.請孩子們指揮和表演。
自我檢查/反省
歌曲《孤獨的牧羊人》選自經典電影《音樂之聲》。音樂以布偶為主要線索,貫穿始終,為我們塑造了生動的形象,通過豐富多彩的形象增強了兒童對音樂的審美興趣。
這首曲子最有特色的是它的插頁部分,幽默風趣,朗朗上口,符合大班孩子的學習特點。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木偶戲的欣賞恰好是“自己喜歡的”,木偶戲間接成為壹種教學方式。從老師的角度來說,要分析音樂的內在結構,找出孩子的興趣點——插詞來模仿和創造,幫助和引導他們理解音樂的深層結構(這首音樂表現了牧羊人和羊群之間的事情),挖掘孩子的興趣,使他們通過聽覺主動接受新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進壹步創造新的話題。
《孤獨的牧羊人》通過對課本的分析和琢磨,向孩子們展示了壹幅充滿童趣的畫面:壹個孤獨的牧羊人通過他清脆響亮的歌聲吸引著王子、登山者、旅館裏的人、酒徒、小女孩等等。為什麽他的唱功能達到這種效果?是因為他的羊為他歌唱,這句話是其中的間奏部分。因此,襯詞的學習成為了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只是學習襯詞的唱法太簡單了,再繼續深入挖掘它的教材,就會發現襯詞是可以被賦予相應的角色形象的——老山羊的唱法和小山羊的唱法。從各自的形象特征出發,將兩個形象以聲音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是音樂理解的升華部分。讓孩子在學習和掌握襯詞唱法的基礎上,進壹步創造新的知識點,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迷宮”。
從孩子的情緒體驗分析,配合老師完成某件事是壹種愉快的體驗,也能達到良好的師幼互動氛圍。“壹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是必要的,教師與孩子在演唱歌曲中的合作也將成為歌唱藝術中不可忽視的手段。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教材的粗淺分析,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壹些藝術處理。可能還有不到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謝謝!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5壹、預設目標
1,繼續欣賞音樂,體會音樂活潑開朗的意境。
2.了解音樂的基本節奏,能夠看指揮用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
3、感受集體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1,孩子有牧羊人的概念,理解牧羊人。
2.孩子們已經熟悉了這首曲子的旋律。
(2)材料準備:
1,音樂《孤獨的牧羊人》。
2.自制打擊樂圖表和樂器標記。
3、若幹打擊樂器(鈴、圓舞板、鈴鼓、沙錘)
三、活動過程:
(壹)、故事導入
1,再次充分享受音樂《孤獨的牧羊人》。
提問:
1.兩天前我們壹起聽了壹段音樂。誰能記住它的名字?孤獨的牧羊人。
2.孤獨的牧羊人在吃草的時候發生了什麽?妳想知道嗎?他的羊群裏有大羊和小羊。他剛到山坡的時候,他的羊壹看到草就跑了。大綿羊跑了,小綿羊追著他跑。牧羊人很著急。為什麽?他害怕失去這只羊,所以他拿著牧羊人的鞭子追著它跑。妳認為他趕上了嗎?)我們壹起來聽。
(2)看圖集學習節奏兒歌,分組通過肢體動作練習節奏模式。
1,看圖集,讀兒歌,熟悉節奏。
(1)、老師示範看atlas朗讀節奏兒歌。
前奏:穿好衣服,戴上帽子,拿起鞭子。
A段:(重復1次)
大綿羊|向前跑|
小羊,小羊,小羊|去追0 |
大綿羊|向前跑|
小羊,小羊,小羊|追0 0 |
b段:
我是個牧羊人。
搖擺|小皮鞭0 |
我是個牧羊人。
揮個小皮|鞭0 0 |
間歇:穿好衣服,戴上帽子,拿起鞭子。
A段:(重復1次)
大綿羊|向前跑|
小羊,小羊,小羊|去追0 |
大綿羊|向前跑|
趕上,趕上,趕上| 0 0 |||
②看圖集,練習讀節奏兒歌。
老師:我知道妳們都是有愛心的孩子,那妳們能不能幫他壹起去追他逃跑的羊?牧羊人說,妳只能學會這首兒歌。妳有信心在最快的時間內學會童謠嗎?讓我們試壹試。
3.聽音樂,練習讀節奏兒歌。
老師:加壹次音樂怎麽樣?
2.分組練習用肢體動作打節奏。
①壹起確定四個角色的肢體動作。
老師:讓我看看地圖冊。有大羊,小羊,牧羊人,鞭子。現在我們要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大羊、小羊、牧羊人和鞭子。比如大羊拍腿就能表現出來。誰能告訴我們小羊用什麽動作?牧羊人用什麽動作?鞭子用什麽動作?好吧,我們用兒歌試試。
③分組聽歌時盡量打節奏。
老師:好,現在我們分成四組,大羊組,小羊組,牧羊組,鞭子組,說到誰就做誰的動作。
(3)根據音樂形象選擇樂器,分組表演。
1,根據音樂圖像匹配樂器。
老師:我終於趕上他了。牧羊人想慶祝壹下。看,他還帶了樂器。妳有什麽?(叮叮當當的鈴鐺,圓形的舞板,鈴鼓,沙錘,)
老師:應該用哪種樂器來分別演奏綿羊、羔羊、牧羊人和鞭子?誰來說點什麽?
(老師建議孩子在圖譜上附上相應的樂器圖片,壹起嘗試。)
2.分組練習演奏樂器。
①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樂器。
②利用樂器觀看圖譜,練習分組演奏。
3.試著分組看指揮演奏音樂。
教師跟隨音樂指揮,孩子們觀看並指揮集體表演。
活動擴展:
老師:牧羊人說他今天不孤獨,因為孩子們為他玩耍,他的大綿羊和小綿羊為他跳舞。他還說演奏時再加壹件樂器會更好。猜猜是什麽樂器。好的,下次我帶著它和孩子們壹起玩,好嗎?
大班音樂教案:孤獨的牧羊人6教學目標
1,可以用不同的速度和音色表現歌曲的穿插部分,可以根據不同角色的形象用相應的歌曲演唱。
2.在學唱歌的過程中體驗師生的合作,學生合作的協調和快樂。
教學準備
1,電視,影碟機,電影《音樂之聲》。
2、錄音機,《孤獨的牧羊人》音樂伴奏。
3.牧羊人的地圖。
教學過程
(1)聽《牧羊人》的音樂,用各種動作自由地跳進活動室。
(2)看視頻了解歌曲內容,激發學習唱歌的興趣。
1.妳剛才聽完音樂後有什麽感覺?
2.第二次聽有歌詞的音樂。妳知道她在唱什麽嗎?但是有壹句話我們可以先學學,是這首歌的陪襯。
3.根據圖唱夾層部分。
(3)欣賞歌曲,學習唱詞。
(4)出示圖片,老師教妳唱歌。引導孩子理解答案中的歌詞,根據答案教歌詞,學唱歌。
1.照片上的男人是誰?它在哪裏?
2.他在做什麽?
3.誰又來了?
(5)處理不同角色的穿插部分。
1,引導小朋友唱不同音色的襯字。
(1)牧人在高處歌唱。妳覺得他的聲音怎麽樣?
(2)老山羊唱歌會怎麽樣?
(3)小山羊最可愛。讓我們學習它的聲音。
2.以遊戲的形式,唱出不同角色的穿插部分。
(6)即興打擊樂表演,充分感受音樂的旋律。
今天我們唱歌跳舞,看錄像,玩樂器。這首優美的歌叫做孤獨的牧羊人。